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将模糊PID控制应用于变风量空调系统中,任务是将送风温度和空调房间内的温度(回风温度)控制在各自的设定目标值附近。分别设计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模糊PID控制系统和室内温度(视为回风温度)模糊PID控制系统,通过调节冷冻水阀门的开度来控制送风温度,通过调节变频风机的转速来控制室内温度。应用所设计的模糊PID控制器对送风温度和空调房间的温度(即回风温度)进行了实时在线控制,控制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设计合理,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保障办公建筑室内人员的热舒适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区间优化的建筑空调系统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建筑运行数据,充分考虑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及人群差异性对舒适感受的影响,采用模糊规则隶属度函数对传统舒适指标进行优化,明确室内人员舒适感受的温度区间;然后,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方法对空调设定值进行调控,同时,结合区间控制策略使办公建筑的室内温度维持在所提出的舒适温度区间;最后,通过建筑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对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室内人员的舒适满意度提高了34%.结果表明,提出的模糊热舒适区间可以更好地满足室内人员的舒适感受,而且结合区间MPC方法,可以在保证室内温度舒适的同时减少MPC控制器的输出动作次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房间热平衡法和冷却函数法来解决室内平衡温度计算,即户间传热的.方法使用房间热平衡法和冷却函数法计算室内平衡温度,并用冷却函数法模拟室温规律.结果热平衡法和冷却函数法的计算结果具有一直性,通过实际算例计算了不供暖房间的室内平衡温度与利用冷却函数法模拟的室温规律结果相吻合得很好.结论两种计算方法都可以计算室内平衡温度,由于房间热平衡法是静态的方法,易于运用,便于掌握,因此可优选它作为计算室内平衡温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系统选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检测室内温度,以AT89C55单片机为系统核心,在传统供暖系统中增设电动调节阀,并通过单片机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来调节室内温度.选取18℃,22℃,26℃建立三种控制模式,根据不同时段的需求选用不同的控制模式,在保证供暖舒适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约热能、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5.
采用CFD模拟方法,分析夏季工况下对室内排风进行再利用的主动通风式高效保温隔热外墙的传热过程,并对墙体内空气间层的速度与温度分布展开讨论.比较研究了不同空气间层通风量与外墙面温度对墙体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墙体具有很好的隔热特性,运行过程中能通过流动空气层带走90%以上的传入热量;同时空气间层能有效降低内侧墙体温度,利于减小室内墙面热辐射,改善室内舒适度;增大墙体通风量能显著提高墙体热阻,增强墙体隔热性能.通过拟合分析得到了空气间层平均风速与墙体热阻值的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6.
对某高校宿舍楼的室内热环境进行实验研究,根据相变材料的最佳温度区间选择质量比为65:35的混合石蜡作为本实验的相变材料.通过对室内外温度及壁面温度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采用蓄热通风技术的房间室内最高温度比无任何措施的房间低0.65℃,平均温度低0.6℃,室内温度低于26℃的时间比例明显大于未采用任何技术的房间;随着室内相变材料的增加,室内最高温度逐渐下降,温度变化幅度逐渐缩小;采用蓄热通风技术的房间,相变材料表面温度大大低于室内壁面温度,相变材料对周围环境进行冷辐射;夜间通风及蓄热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减少室内温度波动,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7.
为了最大化节省室内供暖能源,设计了一种分时段温度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微处理器AT89S8252为核心,采用DS18B20数值温度传感器实现对室温的数据采集,用液晶显示器显示温度和当前设定时间,并通过RS485将温度数据传送给上位机.当室温低于设置温度时控制器自行启动,电热器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值.当室内达到设置温度时,控制器能自动断开电热器的电源.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该温度控制器可以设置多个时间段和不同的温度值,采用分时段控制技术,温度控制精度小于1℃,达到节约室内供暖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王兴 《适用技术之窗》2014,(11):111-115
本文通过对变频多联机的能量输出控制、室内温度控制、电子膨胀阀的控制等基本控制规律的概括与总结,指出了变频多联机制冷与制热工况下的一般控制规律,并就变频多联机的压缩机保护、吸、排气压力与温度、曲轴箱温度等关键参数的控制与保护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变频多联机控制系统的典型故障的现象及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北方农宅吊炕与土暖气联合供暖系统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落地炕炕面温度不均、热效率低、排烟热损失大、烧炕时室内污染物体积分数超标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吊炕与土暖气联合运行的供暖系统.为定量分析该系统的热工性能,在吉林省榆树县的一栋新建农宅两相同南向房间内,分别搭建了传统落地炕和该新型供暖系统,并对两系统炕面温度、排烟温度、室内温度及室内污染物体积分数进行测试:在相同燃料消耗量下,新型吊炕的炕面温度分布更为均匀,其炕面温度标准差比传统落地炕低4.8℃,且炕头温度比传统落地炕炕头温度低9.4℃.通过反平衡法计算得出新型供暖系统效率比传统落地炕效率高21.26%,同时采用新系统的房间室内温度提高了5.7℃,室内CO体积分数也降低至标准范围以内.在两供暖系统取得相同室内升温效果时,每铺新型供暖系统每年可节省秸秆1 972.2 kg,CO_2减排2 603.3 kg,SO_2减排1.0 kg.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吊炕与土暖气联合供暖系统不仅解决了传统落地炕炕面温度分布不均、热效率低等问题,而且使室内热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新型供暖系统的推广应用,可降低北方农宅的采暖能耗,有效改善农宅内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0.
吐鲁番地区夏季极端干燥炎热,为了解沙漠干旱气候下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状况及围护结构隔热性能,对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各朝向内表面温度进行测试,并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方法,对多种围护结构热工条件下太阳辐射朝向差异对建筑隔热性能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吐鲁番地区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较差,满足热舒适与湿度要求时间比分别为15.8%、22.1%.在吐鲁番地区可通过控制室内蓄热改善室内热环境,当外围护结构热阻小于0.85 m~2·K/W时,朝向差异对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影响显著,提高南向、东向围护结构热阻值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热环境.为该地区建筑节能及热工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高精度温度测控系统。在恒流源测温电路中接入基准电阻作为系统测温的零度基准,放大电路对基准电阻与铂电阻两端的电压差进行放大;采用同步补偿法,在测温电路中接入采样电阻以获取A/D转换所需的参考电压,消除了恒流源电流的波动对系统测温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段线性化的方法对铂电阻测温的非线性进行补偿。基于MAX1968构建了高集成度的TEC驱动电路,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测温标准差为0.024℃,控温精度为±0.119℃。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DALLAS公司的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分析了多点测温电路的缺陷,介绍了一个实现多点测温模块的实现方法。使用DS18B20,配合总线驱动双向三态门74LS245的电路成功实现了多点测温,并给出了编写模块驱动程序的流程,最后说明了多点测温模块适用的场合。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阻法测电机定子绕组温升的原理,提出了一种交流电机定子绕组温升带电测试电路。介绍了该测试电路的工作原理,讨论了电路的设计方法,指出了设计和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电路中所设置的保护环节可保证测试时人身安全和测试装置不致受损。电路设计合理、新颖、精度高,且便于应用单片机,实现对温升的自动测试,提高测试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减轻测试人员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述了一种用于蛋白陶瓷照相工艺中的红外测温装置的设计。由于应用了单片机及功能软件开发 ,使得电路简单、测温准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客流量的统计以及室内外温湿度等环境参数的现场测试,分析了西安火车站候车厅的热环境现状.用ASHRAE七级热指标尺度进行了热舒适现场问卷,调查了候车厅内人们对环境的满意度.讨论适应性问题,推导出室内舒适温度与室外平均温度之间的关系式,并将所得结果与其他研究成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6.
温湿度测控系统以单片机STC89C52为核心控制器,采用温湿度传感器SHT71为测量元件,由温湿度传感器、键盘、液晶显示、实时时钟电路、报警电路、执行电路、串口通讯电路等组成.详细介绍了硬件电路的设计,通过系统软件、硬件联机调试,实现了对环境温湿度的测量.实践证明,该系统电路简单、工作稳定、集成度高、调试方便、测量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能达到对环境温湿度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散热器片数取整对室温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有的取整方法在散热器片数较少的情况下,将使室温偏离验收规范允许的范围,并提出了单管跨越式系统和双管系统新的取整方法。  相似文献   

18.
符合IEC 61010标准的泄漏电流测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仪器仪表电气安全标准的实施,介绍了一种符合IEC 61010标准由工控机控制的泄漏电流测试系统.这种测试系统采用了加权的模拟人体阻抗测试网络,系统由隔离变压器、测试网络、信号处理电路、隔离放大电路、接口电路、高速AD数据采集卡和工控机组成.实验表明,系统稳定,精度在1%以内.  相似文献   

19.
根据热传导和热敏电阻测温原理,讨论了用热敏电阻快速测湿的可能性,设计和制作了热敏电阻测湿试验电路并进行了试验研究,找出了测湿电路输出电压与湿度之间良好的对应关系,为开发热敏电阻湿度仪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