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结合河南省内含煤岩系和煤层现今分布与构造形态之间的关系,区内的控煤构造样式为压缩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同沉积构造样式、剪切和旋转构造样式、滑动构造样式5大类。在构造控煤样式的基础上,对煤田外围、煤田深部和新区进行了找煤靶区预测。  相似文献   

2.
荥巩煤田煤炭资源丰富,受构造格局控制明显。根据煤田构造特点,在以往地质资料进行信息挖掘和再认识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荥巩煤田地质构造特征与地质构造形成机制、构造演化史及现存构造格局,建立了荥巩煤田控煤构造样式,将荥巩煤田控煤构造样式划分为压缩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剪切和旋转构造样式、滑动构造样式4大类,纵湾褶皱型构造控煤样式、堑垒型构造控煤样式、单斜断块型构造控煤样式、走滑型构造控煤样式、背斜型重力滑动构造控煤样式、掀斜型重力滑动构造控煤样式6小类。研究指导了煤炭资源潜力预测与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7,(8):113-114
在鱼卡煤田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分析鱼卡煤田各区块构造特征及与煤层发育特征,总结控煤构造样式,并进行了构造控煤过程分析,认为鱼卡煤田以褶皱断裂型控煤构造样式为主要特征,经历燕山中至中后期的构造沉降期(原始聚煤盆地发育期)、燕山晚期的构造挤压变形期(控煤构造发育形成期)和燕山期后的构造破坏期(煤层后期破坏作用期),区内沿逆断层发育的地方为勘查重点,尤其是背斜部分,逆冲断层将含煤地层变浅,利于开采。  相似文献   

4.
新疆侏罗纪煤田构造样式及其控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侏罗纪煤炭资源丰富,但勘查开发程度较低,需对煤田构造展布规律、构造样式及其控煤效应进行系统研究以指导煤炭勘查开发。通过对多年来区域地质和煤田勘探资料的分析研究,根据主要赋煤盆地构造变形的动力学特征,将新疆控煤构造划分为挤压、拉张、扭动、反转4大类构造样式,在此基础上,又根据控煤构造组合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进一步划分为6个亚类和18种型式,对煤系、煤层赋存状态以及煤层开采地质条件具有主要控制作用的构造样式为叠瓦式逆冲构造、推覆式滑脱构造、褶皱构造和走向滑动构造。  相似文献   

5.
河东煤田中南部构造控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结合煤田地质基本情况,分析了构造因素对河东煤田中南部煤层气富集的控制影响,认为研究区在构造类型上属于构造形迹微弱的过渡性盆地边缘,构造史控制下的埋藏史和热演化史对本区煤层气的富集有着重大意义,现今井田构造的贡献意义不大.进一步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了区内两个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6.
安鹤煤田发育了全区可采的二1煤层和大部可采的一11煤层。介绍了安鹤煤田构造格局,总结了安鹤煤田的控煤构造样式,阐述了构造变形对含煤块段构造形态、煤层厚度、煤质的影响,以期对煤田范围内矿井生产及资源勘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评价、校正后的246个钻孔煤层瓦斯含量点绘制了嵩箕构造区主要煤田二1煤层瓦斯含量等值线图,通过分析比较各煤田瓦斯地质特征,总结了区域构造对瓦斯分布的控制规律。受后期构造变动破坏盖层的影响,嵩箕构造区煤层瓦斯含量总体偏低。构造区南部由于受秦岭造山带的影响,构造复杂,致使登封、新密、禹县等煤田瓦斯含量较低;靠近北纬35°带的新安、偃龙煤田受区域岩浆热的影响,煤变质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吸附瓦斯能力,然而由于区内大型平移断层、掀斜断块发育,导致煤层瓦斯散失,瓦斯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刘军  贺丹 《陕西煤炭》2012,31(1):34-36
通过对陕西省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的构造分布特征和规律及其对含煤地层赋存的控制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和总结了煤田内主要控煤构造样式及其控煤意义,对煤田资源勘查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新疆青格里调查区1∶5万煤田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野外实际调查资料,从构造演化的角度,结合地层沉积建造,对该区地质构造形态和主要控煤构造的分布及性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调查区内含煤盆地的成因类型、含煤地层时代及其分布范围,初步掌握了调查区控煤构造特征,为该区今后煤田地质勘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宁超  杨振宁 《煤》2011,20(2)
文章通过对陕渑煤田区域地质和煤层发育情况的研究,分析了区内二1煤层聚煤特征、厚度变化规律和影响二1煤层聚煤特征及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二1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为聚煤环境和后期构造形变。该研究对区域煤炭资源预测评价及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盼盼 《山东煤炭科技》2021,(4):178-180,186
比德-三塘盆地煤体结构受构造作用影响明显,通过对比分析盆地煤体结构与构造形态、构造曲率在区域上的分布特征,发现同一构造形态中构造应力集中的地区,构造曲率较大,煤层受破坏程度较大;构造应力松弛的部位,构造曲率较小,往往煤体结构比较完整。因此,可以通过构造曲率大小反映构造应力状态和裂隙发育情况,从而预测煤层煤体结构的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12.
田俊伟 《煤炭技术》2014,(10):78-80
以瓦斯地质理论为基础,运用区域构造演化理论,分析了韩城矿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规律,揭示了不同构造类型对瓦斯含量、煤体结构、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特征。  相似文献   

13.
阜新盆地构造应力场演化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新盆地是中燕山期(J3-K1)断陷盆地.盆地内断裂构造主要有北北东、北东、北西西、北北西和近南北向.盆地内主要褶皱构造呈北东向雁列式排列.位于盆地内的阜新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频繁发生.研究认为,构造应力场多期演化使得大多数断裂历经了多期活动,对应不同的力学性质和位移方式.构造应力场的多期演化对局部构造应力、构造煤和瓦斯赋存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在现今北西西向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盆地内北北东向、南北向和近南北向构造由于受垂直走向的挤压应力作用,形成应力集中带,渗透率降低,瓦斯保存较好,成为动力灾害多发地带;而北西西向构造相对受拉张应力作用,瓦斯易于逸散,动力灾害程度相对较低.北东向、北西向构造发生动力灾害的危险程度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4.
以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划分的Ⅴ级活动断裂为构造格架,结合地应力测量,进行区域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从而确定区域岩体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煤矿区域原岩应力分布状态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支配,断裂构造的叠加扰动使原岩应力场重新分布,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制约着煤与瓦斯突出的区域性分布。并对矿井开采所引起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作出评估和预测,拓宽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途径。  相似文献   

15.
郭大伟  董耀  赵民  张慧利  张戈 《中州煤炭》2016,(11):127-131
针对豫北隐伏隆起区边缘形成的宽裂限盆地开展研究,分析研究目的区构造特征及地质条件及控煤因素,在实际应用中进行隐伏煤田勘探。首先,在豫北隆起区寻找凹陷并预测煤田赋存条件,再通过高分辨率反射波地震等物探方法及钻探验证,分析“隆中凹”煤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控煤因素,形成河南省内甚至国内开展相关的技术方法和找矿模型研究,进而成为寻找新的煤炭资源潜力接替开发地的重要方向。运用该研究方法对整个华北地台隐伏隆起区内部找煤具有重大的意义,并结合某煤普查项目综合研究,取得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测井解译方法,对祁南煤矿72煤层煤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编制了煤层厚度等值线图,总结了构造煤的分布特征,对构造煤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构造煤厚度在走向和倾向上均呈厚薄相间分布,其形态与褶皱现象基本一致,其形成主要受区域构造应力所控制.  相似文献   

17.
淮南煤田构造煤发育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煤田地质钻探资料和煤矿井开发成果,分析了构造煤的特征,探讨了构造煤发育程度与煤、岩组合及构造演化的关系,指出了层间滑动是导致区域构造煤分布、断层是导致局部构造煤分布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盆地北缘控煤构造样式与赋煤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构造控煤分析方法,在系统分析柴达木盆地北缘煤田构造样式的基础上,将该地区控煤构造样式划分为6种类型,并分别讨论了它们的成因及其与煤系赋存之间的关系,从而查明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煤系赋存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隆起区前锋带构造变形强烈,控煤构造样式以逆冲断层组合为特征,煤层被抬升变浅有利于开采,但破坏较为严重,因而煤矿开采规模较小;凹陷带内部应力应变较弱,控煤构造样式多以断-褶型和单斜断块组合为特征,煤系赋存较为稳定,其浅部应成为今后煤田勘探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