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而宋代是巅峰期。提起苏东坡,除了他是宋朝的伟大诗人外更多提及的还有他与茶留下的不解渊源。他与茶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说成是喜爱,更多的是痴迷。茶不自觉地渗透到他的诗句中,为后人留下一笔笔茶文化遗产。本文就透过苏东坡领会宋代人对于茶和人生的思考,分别通过苏东坡与茶的缘起、相互影响以及苏东坡写茶的韵味来介绍。  相似文献   

2.
偶翻《中国古代茶诗选》,颇有收获。古往今来许各文人墨客都与茶有线,或善于品茶,或精于茶艺,或以茶会友,或借茶吟唱。可以说英是一种文化酵母,它酿造了诗,丰富了文学;同时在人们品茗和体验茶道的过程中,也充实了茶的内涵。茶与诗融于一体,茶予诗情,诗扬茶名,待条交映,相得益彰。(-)古代诗人,以茶为题吟诗者不少。诗圣李白吟名茶“仙人掌茶”(<<答族任僧中早赠玉泉仙人掌条并序》)至今仍偿炙人回:尝问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深溪月。茗止此中石。玉泉流不采。根柯洒劳津,来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  相似文献   

3.
茶有千种,味具万象。从茶壶中倒出的茶联、茶回文,润入心田的却是一份美好,一股亲情和一种境界。 与茶的渊源深远的是茶联。有的借物抒情,有的叙事说理,言简意深,寓庄于谐,使人在趣味盎然的谈笑声中得到艺术美的享受。 不妨以几幅茶联进行精神的会餐。  相似文献   

4.
南宋出了不少诗人词客,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姜夔等人。令人感兴趣的是他们有同一嗜好,即都喜爱饮茶,常以茶入诗。大概是茶有提神助思的功能,饮后能引发诗的灵感,抒发他们对江山多异、抗敌无由的感慨之缘故吧。杨万里(1127~1206)在宋淳熙六年(1179)还做过广东茶官,他与茶的关系比其他诗人词客更深一层。杨万里的诗,风趣、新鲜、活泼,在诗史上有独特的风格,如他的《晓行望山》:“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  相似文献   

5.
苏轼与陆游分别是北宋与南宋代表性诗人,都写过具有代表性的茶诗作品。他们的茶诗均对宋朝的茶事、茶艺、茶俗、茶功与茶情做了记录与描述。比较二者茶诗写作在记录内容与审美风格等方面的区别,可以管窥北宋与南宋茶诗写作在审美、品位与价值观追求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本分析法解读苏东坡茶诗文本的内容,分析宋代的茶事、茶艺和茶俗,识别当时考究的泡茶器具;欣赏煎茶、分茶、斗茶等高超的泡茶技艺;领略茶叶待客赠友以增进友谊的风俗。文章进一步梳理宋代社会背景,深层次剖析苏东坡创作茶诗的原因、政治、经济、饮茶文化和纳俗入雅的诗风等呼唤诗人求新立异,苏东坡顺应了时代要求;此外,苏东坡自身的嗜好和仕途经历也促使他对香茗情有独衷,择茶入诗。苏东坡的茶诗有益于当今茶产业的繁荣发展,对"一带一路"倡议下茶旅游产业的拓展也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7.
林文珍是个地地道道的安溪人,独自在福州经营着属于自己的茶店。店名很好记,“陆羽茗茶”——一看就知道店主人对茶的迷恋与信仰。 初次见她,给人一种淡雅素朴的感觉。没有过多的话语,只是引我们入坐,为我们沏茶,举手投足问,让人感觉她对茶的那份真挚。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中国就跟茶有着很深的渊源,茶在中国有着很特殊和很重要的地位。中国有很多跟茶有关的诗词和传说,尤其是关于茶的诗词更是数之不尽,提到茶诗,就不能不提到陆游,陆游是中国茶诗史上不可忽略的一座丰碑。陆游爱茶,爱诗,一生都在研究茶文化和诗词,他的茶诗数量在中国历代诗人中是最多的。陆游的茶诗不像一般的诗词那样流于表面,没有深层文化内涵,他的诗寄托着诗人的感情和文化关怀,有很强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还有着深深的哲学思考,这些优势使得陆游的茶诗具有和其他茶诗不一样的审美观感和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9.
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叶嘉传》,是古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纪传体作品。纪传体文章更菩于展示情节,亥《画人物,比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更适合于“讲故事”。在《叶嘉传》一文中,苏轼运用了诗人特有的想象力,化茶为人,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叶嘉。为叶嘉立传,其实就是为茶立传,也可以说是为茶人立传。  相似文献   

10.
古代的分茶     
宋代北苑“斗茶”风习盛行朝野的同时,在民间还流行一种“分茶”的游艺,在当时又称为“茶百戏”,这是一种怎样的茶俗呢?南宋诗人曾提举福建路(署在建州)常平茶事的陆游在《临安春雨初并》一诗中写道:“矮纸斜行困作草,晴富细乳戏分条。”这“分茶”不是寻常的品茗,也不同于斗条,而是一种独特的烹茶游艺。放翁在诗中把“戏分茶厂与“闲作草”并提的。可见这“分茶”绝非一般的玩耍。宋词人向子湮有《洗溪沙》一首,诗是赠赵能持以扇头来乞词,戏有此赠。赵能着棋、书法、分茶、弹琴。词人把分茶与琴棋书画等艺并列,说明此游艺亦为…  相似文献   

11.
郭丹英 《茶叶》2009,35(1):49-51
苦节君之名出现于明代,系竹茶炉的雅称。因文人与竹有着不结之缘,以竹编制茶炉成为文人煮茶的时尚。竹茶炉在文人心目中,是高雅不俗,节操清苦的君子象征,因此明清以来,竹茶炉备受文人的喜爱。本文主要考证了竹茶炉最早产生的时间,茶炉与竹之间的特殊关系,阐述明代惠山听松庵主制作竹茶炉的经过,并分析明清两代文人以竹茶炉为题材创作的诗文及茶画,由此对苦节君进行系统地考证。  相似文献   

12.
江山茶叶质量安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小琴  毛伟  陈加土 《茶叶》2014,(2):97-98
茶叶是我国的国饮,茶叶卫生质量事关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茶叶的卫生质量要求日趋严格。江山市是茶叶重要产区,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应高度重视茶叶质量安全。本文就江山市茶叶质量安全的现状与控制措施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3.
金晶  罗列万 《茶叶》2014,(2):83-86
茶产业是日本静冈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本文对日本静冈茶产业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浙江茶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茂  刘玲 《茶叶通讯》2010,37(2):33-35,38
包装设计的重要功能是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这种购买心理可以通过包装的视觉冲击而触发。茶叶的包装作为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纽带,对其文化性的要求更显得突出。好的茶叶包装不仅可以提高销售份额,更可以提升品牌形象,使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得以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包装方法和茶叶包装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阐述武夷肉桂茶树良种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及其优良品质与生态环境、农业技术、采制工艺的关系;本文就肉桂茶的传统制茶技术进行探讨,并对肉桂茶树良种推广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种茶主要以采收鲜嫩芽叶为主,而忽略了茶花、茶籽、茶梗、茶灰、废茶渣等副产品的利用,对茶树资源是一大浪费。本文综述了茶叶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以期为茶叶生产拓宽出路,并提高茶产业附加值。  相似文献   

17.
日照市茶产量和效益构成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崇恒  丁明来 《茶叶》2009,35(1):28-29
通过连续5年的定点调查显示,日照市春、夏、秋季茶叶产量构成比例为:春35.1%、夏46.2%、秋18.7%,春、夏、秋茶收入分别占年总收入的60.9%、26%和13.1%。  相似文献   

18.
姚晓燕 《茶叶》2014,(2):109-111
杭州茶文化历史悠久,而杭州茶俗文化更是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民俗文化。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杭州特有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成就了杭州茶俗这一独特的地方民俗,其内容丰富,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9.
敖存  龚淑英 《茶叶》2009,35(4):224-226,230
信阳毛尖作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驰名中外。信阳毛尖茶产业的发展,对于绿茶产业乃至整个茶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了信阳毛尖茶的发展,本文在对信阳市浉河区茶农、茶企等的状况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调查的基础上,对信阳市浉河区的茶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茶叶作为我国传统饮料和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含有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具有保健和医疗功效,但近年来我国茶叶重金属超标问题屡见报端.本文概述了茶叶中重金属的来源、防治措施及其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文献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