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宁夏污水处理的发展,污泥问题日益突出,使污泥减量化成为宁夏污水处理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总结国内外在剩余污泥原位减量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解耦联代谢、隐性生长、生物捕食等剩余污泥原位减量技术特点,分析了银川市剩余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指出生物捕食和臭氧化技术应作为银川市剩余污泥原位减量化技术应用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采用活性污泥处理技术,其弊端是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而剩余污泥的处置已成为最主要的难题.因此,在其背景下提出了污泥减量技术,臭氧以其独特的强氧化性被应用到污泥减量技术中.笔者介绍了臭氧化污泥减量的机理:总结了近期臭氧化污泥在各处理系统中对硝化、反硝化及除磷方面的进展;提出了臭氧化污泥减量技术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厂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需要从源头进行剩余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本文介绍常规污泥处理方法及其弊端,阐述新型的污泥减量化技术,并分析限制污泥减量化技术的因素,最后展望了污泥减量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经成为污水处理厂面临的重大挑战,而污泥减量就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泥的产生.文章阐述了超声波破解污泥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了超声波对污泥粒径、脱水性能和厌氧消化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超声波技术与碱处理、臭氧法、AB法技术的联合,列举了目前应用超声波技术处理污泥的工艺实例,展望了超声波污泥减量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臭氧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臭氧技术已在污水处理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此对臭氧技术在污水脱色、剩余污泥减量以及环境干扰化学物质减量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对于难以生物降解的许多人工合成化合物,化学氧化将是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减少活性污泥法中剩余污泥的产生,采用解偶联剂对活性污泥工艺中的剩余污泥进行减量化研究。研究比较了5种化学解偶联剂对活性污泥系统的污泥减量化短期效应以及对基质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影响其作用的因素和解偶联剂在水和污泥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解偶联剂,减量化效果差异明显,硝基类化合物比含氯类化合物的污泥减量化效果好。所有解偶联剂在对微生物进行解偶联的过程中并不影响微生物对基质的降解去除效果。污泥产率随着解偶联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实验所选择的温度范围内(20℃~30℃),温度对解偶联作用的影响甚小;酸性条件能提高解偶联剂对污泥的减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产生大量剩余污泥,常规的污泥处理和处置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处置不当极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利用微生物方法进行污泥减量清洁无污染,是一项实现污泥源头治理的绿色技术.根据生物处理工艺中影响剩余污泥产生的可能途径,将污泥减量技术分为降低细菌合成量的解偶联技术、增强微生物利用二次基质进行隐生长的溶胞技术、利用食物链作用强化微型动物对细菌捕食技术,介.绍了各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围绕生物法污泥减量技术这一课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投加酵母菌群、光合细菌群和混合菌群等多功能微生物菌群促进炼厂的剩余污泥的减量化效果。通过多次污泥减量试验,观察到在好氧消化基础上投加功能菌群能显著促进炼厂剩余污泥减量化。结果表明,与仅好氧曝气条件下相比,投加酵母菌群、光合细菌群、混合菌群的MLSS去除率明显提高了13.81%、30.58%、37.94%;投加功能菌群作用后的污泥沉降性能均优于投加前;pH值均逐渐降低。功能微生物降解效应使石油组分发生明显的变化,强化了对低中碳正构烷烃的降解程度,有利于将高碳链烃降解为低碳链烃。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采取动态半连续流中温厌氧消化试验,进行污泥减量化及资源化的中试研究.对系统进行每天定量投配生污泥,考察不同停留时间污泥系统中pH值、VFA、碱度、固相及液相COD的参数变化情况以及COD、VSS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锦州石化公司剩余活性污泥有较好的消化性能,消化周期为20~25 d,COD去除率为70.3%,VSS去除率为55.6%,1 kgCOD产气量为0.33 m3.污泥混合物实现了剩余污泥的减量化与资源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城市污泥的产量大幅度增长,选取合适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是避免污泥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根据污泥处理处置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分析了我国在污泥处理处置方面存在的投资金额不足、处理处置技术落后、污泥本身情况复杂以及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概述了当前常用的污泥浓缩、脱水和厌氧消化技术等处理方法和卫生填埋、焚烧、土地利用、建材利用等处置方法,阐述了包括原位减量技术、生物沥浸技术及资源化利用等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适应国情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主要针对贫营养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污泥减量化进行研究,在封闭条件下对MBR污泥进行为期16 d的监测。实验期间主要针对污泥浓度及污泥活性进行了定期取样分析,采用修正的污染指数(modified fouling index,MFI)对污泥混合液可滤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长时间的内源呼吸过程将加速降低污泥活性及强化污泥混合液可滤性的恶化;短时间内源呼吸过程将改善污泥混合液可滤性,有利于MBR工艺实现污泥减量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量增加,污水处理厂污泥的产量也日益加剧,如何使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污泥投加酒曲酶解溶出有机物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静态试验考察了灭菌脱水污泥、灭菌浓缩污泥、浓缩污泥投加酒曲在30±1℃厌氧发酵效果,以及浓缩污泥不投加酒曲直接发酵效果.结果表明,投加酒曲能强化污泥的水解酸...  相似文献   

13.
Aiming to achieve simultaneous good performances of in-situ sludge reduction and effluent quality, an integrated repeatedly coupling aerobic and anaerobic and oxic-setting-anaerobic system (rCAA+OSA) is developed to reduce sludge production and enhance nutrient removal. Considering the mechanism of in-situ sludge reduction in this rCAA+OSA system, the combined effect of energy uncoupling metabolism and sludge cryptic growth maybe attributed to the higher reduction of biomass.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al sludge reduction in this rCAA+OSA system is obtained when the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is controlled at 6.5 h, which an increase in 16.67% reduction in excess sludge is achieved compared with OSA system (HRT of 6.5 h). When compared the performances of effluent qualities, the enhanced nutrient removal efficiencies also can be observed in this rCAA+OSA system. 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 (3D-EEM)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is applied to characterize the effluent organic matters (EfOM) under different HRTs in the OSA and the rCAA+OSA systems. Analyses of 3D-EEM spectra show that more refractory humic-like and fulvic-like components are observed in the effluent of the OSA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se results, simultaneous enhanced in-situ sludge reduction and improved nutrient removal can be obtained in the rCAA+OSA systems.  相似文献   

14.
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为了促进污泥处理过程的碳减排,针对常用污泥处理技术采用质量平衡模型进行碳排放核算,通过低碳化程度评估,建立了面向不同层次需求的污水污泥低碳化处理策略。结果表明,污泥厌氧消化产沼利用、余热干化后焚烧或混烧发电等技术的低碳化程度最高,分别为89.6%、80.3%和76.6%;而在不具备上述处理条件的地区,采用好氧堆肥或在填埋前进行好氧稳定预处理也是较好的低碳处理方式。低碳化处理作为污泥处理的新策略,必须与具体区域的经济、技术、社会条件相结合,以适应中国污泥处理从卫生无害到碳减排的多层次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从本质上说,污水生物处理的过程就是微生物能量代谢的过程,从能量的角度出发,在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基础上建立了能量代谢方程,同时通过模型试验求解出其中的参数。该方程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了活性污泥系统中泥龄选择的理由,可运用该方程优化低负荷下活性污泥工艺的系统泥龄,从而优化活性污泥系统的能量配置,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控制曝气量的方式研究了溶解氧对污泥减量系统除磷脱氮过程的影响。发现在低剂量2,4,5-三氯苯酚(TCP)作用下。活性污泥的内源SOUR值增加,SBR系统的低DO状态持续时间增长,周期平均DO降低,形成了有利于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脱氮的低DO环境。综合考虑TCP浓度对污泥减量、除磷脱氮和污泥性能的影响,TCP浓度建议为2mg/L,SBR周期平均DO值控制为2mg/L。与对照系统相比,2mg/LTCP污泥减量系统的曝气量增加了23%,剩余污泥排放量减少34.6%,出水水质与对照系统相当,实现了达标排放。表明低DO控制状态下、辅以排富磷污水除磷方式,TCP系统可以同时获得优异的除磷脱氮和污泥减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