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光纤接入网的概念、优势、基本结构、光纤接入网拓扑结构、光纤接入网的形式以及光纤接入网的技术进行论述,对光纤接入网技术进行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
彭丽 《现代通信》1999,(12):11-13
一、接入网概念近些年来,国际电信联盟标准部(ITU—T)已经正式采用了用户接入网(简称接入网)的概念。这是一个适用于各种业务和技术,有严格规定,并从较高的功能角度描述的网络概念。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成的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经由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通俗地看接入网可以认为是网络侧V(或Z)参考点与用户侧T(或Z)参考点之间的机线设施的总和,其主要功能是复用、交叉连接和传输。接人网…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独特的无线IP接入网结构。此结构突破了传统的接入网管理域概念,直接在最靠近无线传输点的基站控制器上为用户提供IP网络接入,构成分布式的全IP无线接入网。其支撑协议MPPP(MobilePoint-to-PointProtocol)可充分体现用户移动的个性特征,构成动态逻辑接入网管理域。提出的快速平滑切换可保证用户在大业务量、频繁高速移动中的无损IP业务。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用户接入网的概念和几种常用的接入网技术,以及接入网能提供的业务。  相似文献   

5.
接入网(AN)是通信信息领域近年提出的概念。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及为传送电信业务所需承载能力的系统组成的,经Q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因此,接入网可由三个接口界定,即网络侧经由SNI与业务节点相连,用户侧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接入网的引入给通信网带来新的变革,使整个通信网络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舒颖 《数字通信》2000,27(8):49-50
介绍光纤接入网的概念,阐述光接入网在通信网中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以及光接入网各种网络拓扑结构,提出了选择光接入网网络结构的根据,并进一步讨论了民航机场有线通信中光接入网的实施及构想.  相似文献   

7.
当前,应用光纤接入网的必要性愈来愈明朗。本文初步探讨光纤接入网的业务平台概念、组成系统、配置策略、新业务开发及面临的问题,以作为建设光纤接入网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彭丽 《电信快报》2000,(2):20-21
1 接入网概念接入网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成。它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由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接入网所覆盖的范围可由三个接口来定界,即网络侧经由...  相似文献   

9.
当前,应用光纤接入网的必要性愈来愈明朗。本文初步探讨光纤接入网的业务平台概念、组成系统、配置策略、新业务开发及面临的问题,以作为建设光纤接入网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从接入网的概念.宽带有线接入网技术以及宽带无线接入网技术等三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宽带接入网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接入网网管模型和TMN分层结构的分析出发,结合当前流行的接入网网管实例,总结出接入网网管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关于高速分组数据接入网设备的无线部分、接口部分及安全部分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从接入网(AN)的基本概念入手,在分析了电信管理网(TMN)的管理层模型之后,以笔者参与开发的HDSL网元管理系统为例,具体阐明了接入网网元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相似文献   

14.
董杰 《电子质量》2009,(7):17-19
文章主要介绍了应用高性能AVR单片机和USB协议的高速数据采集通信接口。系统采用AT_Mega128单片机、高速FIFO芯片IDT72V2113、数据采集ADS5422和Cypress AN2131接口芯片设计了一个高速数据采集处理通信硬件系统。给出了USB驱动程序和固件程序的开发流程。该系统可叛实现高速数据采集和实时处理,在瞬态信号检测、软件无线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光缆接入网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介绍了接入网中光缆线路网的重要性,然后对光纤接入网的发展策略,工程建设,光缆网的资源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光分组交换网的网络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所有的核心节点和边缘节点的控制模块都采用FPGA实现,代理端和管理端采用了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01,SNMP),提供了图形化的用户界面,实现了配置、性能、故障和安全管理.该系统能够使光分组交换网络稳定、高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7.
根据目前电子对抗仿真系统设备数据传输的高速性、实时性、稳定性和大数据量的特点,介绍了GE-VMIC公司的实时光纤反射内存网(简称VMIC实时网)的特点及其在仿真设备中的设计和应用。首先介绍了VMIC实时网的特性及其硬件、软件平台。然后根据VMIC实时网在仿真系统中的应用特点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着重阐述了基于VMIC接口基本函数设计的Win32 API动态库,并详细描述了VMIC接口API的输入输出和数据接口。为了更加方便用户对整个网络的监测和控制,设计了VMIC实时网用户管理软件并论述了其设计流程和控制流程,从而提供了一种仿真系统实时网络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USB接口的称重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博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4):55-56,59
USB是应用在PC领域的新型接口技术,与传统接口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综合了USB传输的优越性以及HID类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HID类的简便易行的数据采集装置的方案,使用AN2131和ICL7135,构架了一款高精度,与电脑相连接的具有数据记忆功能的称重器。该设备的设计工作包括硬件电路、USB芯片固件和主机应用程序设计3个部分。  相似文献   

19.
The VB5 interface is an ATM-based broadband interface at the V reference point, the interface between a user access and a service node (SN), also known as the SNI (service node interface) within the ITU-T. The B-ISDN architectural model allows for a number of different user accesses, such as straightforward digital sections and simple multiplexers, but it is anticipated that the most frequent implementation, particularly for mass deployment, will be via a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 (AN) with VB5 interfaces.The VB5 interface is specified in a similar way to its narrowband cousin V5, in two variants – VB5.1, which supports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via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VB5.2, which adds a mechanism for allocating AN resource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SN, enabling call-by-call concentration in the A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VB5 and explains the two variants VB5.1 and VB5.2.  相似文献   

20.
下一代电信网的接入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敖立 《电信科学》2004,20(3):29-32
本文介绍了下一代电信网的接入网的定义定界及功能,同时对影响接入网在新时期发展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下一代电信网中接入网设备的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