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增强超声(CEUS)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CDFI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和观察组(n=38,CEUS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节消融前后体积变化、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4.72%(36/38)高于对照组76.31%(29/38)(P<0.05);消融后,观察组结节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促甲状腺激素(TSH)高于对照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观察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应用CEUS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可缩小结节体积,改善甲状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病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医学科2019年11月~2020年4月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230例,治疗后1、3、6月复查超声,观察甲状腺结节的体积变化,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测甲状腺免疫抗体指标: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甲状腺结节的体积在治疗后1、3、6月时逐渐缩小(P <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3、6月的血清FT3、FT4、TSH、TGAb、TPOAb、TRA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微波消融治疗后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甲状腺内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颈部轻中度疼痛20例(8.70%),颈部肿胀26例(11.30%)。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发症少,对甲状腺功能基本无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结节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清除率97.5%,对照组清除率9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结节体积、结节最大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结节体积、结节最大径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组间比较,P0.05;两组甲状腺相关指标(FT3、TSH)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FT3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TSH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可有效清除甲状腺良性结节,缩小结节体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3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10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n=2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有良好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甲状腺激素、应激反应和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n=49)和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n=33)。比较两组患者结节治疗成功率、甲状腺激素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美容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年随访,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95.7%(113/118)低于观察组的99.1%(114/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33,P>0.05)。观察组美容效果满意率为95.92%(47/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1,P<0.05)。治疗后,两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低于治疗前,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治疗前,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治疗前,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高于治疗前,且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5/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30%(1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23,P<0.05)。【结论】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与常规手术相当,而且对甲状腺功能影响小,对机体应激反应小,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检测联合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检查对亚临床甲减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亚临床甲减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到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0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进行甲状腺功能与TG-Ab、TPO-Ab水平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查单独与联合应用时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促甲状腺激素(TSH)、TG-Ab、TPO-A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FT3、FT4和TG-Ab、TPO-Ab联合检测对亚临床甲减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联合TG-Ab、TPO-Ab检测诊断亚临床甲减可取得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在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接收的54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其中27例为消融术患者,为观察组;27例为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引导微波消融可缩短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86例(156个结节),术前细胞学检查确定为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结节微波消融术后即刻超声造影,对不全消融结节行二次消融.在术后随访观察消融术后结节大小变化及并发症情况.同时与此期间在我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65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出现人数及甲状腺功能恢复等.结果仅4/156枚需二次消融,一次消融率达97.4%.消融后第1、3、6及12个月体积缩小率分别为20.98%,45.37%,75.12%和86.83%;23/156(14.7%)枚结节在随访6-12个月内消失.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人数多于对照组,其术后并发症出现人数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是传统手术治疗的一个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甲功五项联检法在甲状腺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140例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根据患者甲状腺功能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组(60例)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组(80例);另外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名健康志愿者,将其设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所有受检者血清样本进行甲功五项检测,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比较甲亢组、甲减组与对照组的血清TSH、TT3、TT4、FT3、FT4水平,并比较在甲状腺功能障碍诊断中应用甲功五项指标单独与联合检测得出的诊断结果。结果 甲减组的血清TSH水平明显高于甲亢组和对照组[TSH(mU/L):6.85±2.24比0.38±0.12、2.91±0.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单纯微波消融与微波消融联合聚桂醇硬化在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93例共104枚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单纯微波消融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射聚桂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节缩小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视觉疼痛评分(VAS)评分为(2.65±0.44),显著低于对照组(3.56±0.38)。术后1、3、6、12个月,研究组结节体积缩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低于对照组的7.69%。结论微波消融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微波消融,可有效缩小囊性占比50%的结节,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19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60,微波消融术治疗)和对照组(n=59,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TSH、血清FT3、FT4、TT4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IL-6、TNF-α、CRP水平均升高,但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消融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较好,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促使患者更快康复出院,且对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较小,术后炎症反应较轻,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联合硒酵母对Graves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及突眼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内分泌科门诊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0例Grave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1、治疗组2,各30例.三组均予以甲巯咪唑治疗,治疗组1在此基础上加用硒酵母治疗,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化瘤汤和局部外敷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79例,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内服化瘤汤加局部外敷化瘤膏;对照组内服左甲状腺素。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复发率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结节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生化检查发现两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降低,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少于对照组。结论化瘤汤内服加化瘤膏局部外敷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临床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南部碘缺乏高危地区妊娠妇女口服碘油后的碘营养状况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变化,为科学补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5年10月以实施干预补碘的(2次/年,每次200 mg)拜城和乌什县为调查点,按设计方案要求每个县选2个乡镇,每个乡镇选2个村,每个村抽取18~40岁妊娠妇女15人、非妊娠妇女50人,测定其尿碘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实施干预补碘后妊娠组、非妊娠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1.73 μg/L和228.35 μg/L。妊娠组尿碘水平<50 μg/L和100 μg/L分别占各组总人数的5.83%和16.66%。两组尿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0,P<0.05);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异常率为16.76%,其中妊娠组和非妊娠组偏低,分别占25.83%和13.43%,促甲状腺素(TSH)异常率为22.35%;两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F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27、9.070,P<0.05),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0,P>0.05);妊娠组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亚临床甲减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0.00%。非妊娠组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甲减、亚临床甲减发生率分别为0.72%、5.04%和17.98%,两组亚临床甲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0,P<0.05)。结论 实施干预补碘,妊娠妇女碘营养水平处于适宜范围;甲状腺功能异常以亚临床甲减为主,可能是该地区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常见类型。TSH、FT3、FT4的检测对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中期超声与甲状腺激素联合检查对诊断非匀称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IUGR)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立围产期保健卡的自然受孕单胎孕中期母胎6010例,其中胎儿为非匀称型IUGR者97例为观察组,同孕期胎儿生长均衡的孕母3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评价孕(18±1)周、(22±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母体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孕(18±1)周和(22±1)周母体TSH和FT4预测胎儿生长迟缓的价值。 结果观察组母体(18±1)周和(22±1)周时FT4水平低于对照组[(10.74±2.87)pmol/L vs(14.83±1.91)pmol/L;(11.96±2.87)pmol/L vs(15.28±2.14)p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978、-6.793,P均<0.001);观察组母体(22±1)周时TSH水平高于对照组[2.52(1.74~3.21)mlU/ml vs 1.96(1.54~2.76)ml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1,P=0.028);(18±1)周时2组母体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18±1)周、(22±1)周时母体FT4预测胎儿生长迟缓的敏感度均大于95%,分别为96.7%和100%,显著高于TSH(32.4%和55.2%);但母体TSH预测胎儿生长迟缓的特异度(90.0%和73.3%)却高于FT4(75.7%和56.2%)。 结论孕中期超声与甲状腺激素联合检查对非匀称型IUGR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35与维生素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2例HT患者(HT组),按甲状腺激素水平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51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组(50例)、临床甲减组(51例),以体检健康者5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25-羟基维生素D[25(OH)D]、IL-17和IL-35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T组血清25(OH)D、IL-35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17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比较,临床甲减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降低(P<0.05),亚临床甲减组和临床甲减组维生素D缺乏率升高(P<0.05)。亚临床甲减组与临床甲减组之间血清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因素后,HT组血清25(OH)D水平与TSH、TPOAb、IL-17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0、-0.254、-0.339,P<0.05),与IL-35呈正相关(r=0.243,P<0.05),与FT3、FT4及TgAb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81、0.012、0.018,P>0.05)。结论HT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不足,且与IL-17和IL-35有关,提示维生素D水平可能与HT的发病及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5例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为治疗组,并采取微波消融治疗,另外选取2015年1月之前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6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传统手术组;微波消融组实施PDCA循环,传统手术组患者未实施PDCA 循环。术后随访6月,统计患者术后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微波消融治疗组消融率为95.38%,并发症发病率是7.77%,术后6月随访满意度为98.5%。传统手术组完全切除率为85.54%,并发症发生率为16.6%,术后6月随访满意度为81.5%。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47,P=0.003)。 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提高微波消融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术后满意度,减少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目标达成度理念的干预策略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11月的104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予以基于行为目标达成度理念的随访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的用药依从性、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确定感、自我效能感及血清学指标,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 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水平。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的依从性、甲亢相关知识问卷、不确定感、自我效能感评分及血清TSH、FT4、FT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观察组的依从性、甲亢相关知识问卷、自我效能感评分及血清TSH水平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不确定感评分及血清FT4、FT3水平则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目标达成度理念的干预策略不仅能改善甲亢患者用药依从性,还能提升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能力,对控制病情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