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基础的服务模式,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养老服务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SWOT分析法探讨中医药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优势、机遇、劣势和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发展养老产业。以期为我国中医药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作者根据多年医养结合健康养老的研究、实践和探索工作,提出了健康养老的五要素,认为健康养老的核心是健康维护;主要方法是依托"互联网+医养结合+健康管理"的服务体系,科学应用中医药的健康服务.因此,提出了如下健康养老的基本模式:政府主导的区域化医养结合模式,医院主导的院中院医养结合模式,企业主导的风景区医养结合模式.这三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调查成都市社区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开展现状及老年人的相关需求,从而为开展“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健康养老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用自制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调查成都市3个区共346名老年人接受社区健康养老服务的现状及相关需求。结果 57.5%的老年人曾接受过社区提供的健康养老服务,61.3%的老年人接受的健康养老服务为健康指导,其中对社区提供的健康养老服务表示非常满意的占比71%;7.2%的老年人表示对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有需求,60%的老年人希望社区提供健康养老服务形式为医养结合服务。结论 社区老年人对健康养老服务有一定的需求,且老年人需求量最大、需求最为迫切的是医养结合服务,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有助于减轻全社会及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山东省居家、机构医养老年人患慢性病状况、健康行为及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情况。方法2022年1月—10月,在山东省抽取8家医养结合机构及80户选择居家医养的家庭,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抽取的555例老年人的个人基本情况、患慢性病状况及健康相关行为、中医药服务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555例调查对象绝大部分患有慢性病(501例,90.3%)。居家医养老年人基本自理能力较强,多患关节炎、高血压,更多的认为自己口味偏咸或偏甜,缺乏体育锻炼(P均<0.05);机构医养老年人就医次数维持在较低水平,多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病且患有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多,在控制饮酒方面做得更好,自认为心理负担较轻(P均<0.05)。机构医养老年人接受过情志疏导、穴位敷贴、中药内治、拔罐、针灸、推拿、刮痧的较少,在希望得到中医用药指导、药膳、中药熏蒸方面的意愿也不如居家医养老年人高(P均<0.05)。结论 山东省医养结合机构应按需向老年人提供健康宣传教育、中医药服务等服务项目,提高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降低慢性病对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影响,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自1999年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养老和老年人就医成为我国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而传统的养老模式医养脱节,给很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文章探讨了当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主要类型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目的调查重庆市医养结合服务的供需现状并分析问题,为重庆市下一步医养结合服务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及建议。方法运用文献资料分析与实证调查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医养结合服务政策顶层设计及其演变、医养结合服务供需现状、医养结合服务实际开展状况、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目前重庆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政策经历了规划阶段、发展阶段、深入完善阶段共三个阶段,医养结合服务呈现出刚性服务需求大、医养结合资源总量缺乏、区域之间医养结合服务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但仍存在政策设计缺“项”、政策落实缺“力”、服务质量缺“质”等问题。建议应持续完善顶层设计、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加快智慧医养步伐。结论重庆市医养结合养老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建议应持续完善顶层设计、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加快智慧医养步伐。 相似文献
13.
14.
The liv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edical thinkers in China visualized the liver in microcosmal and macrocosmal terms. An anatomical tradition did not exist, hence the liver was described grossly in broad outline. It was recognized as being functionally important in the movement of qi (vital energy) and storage of xue ('blood'). The liver corresponded to various phenomena in both the natural and social orders, according to the scheme of yin-yang and five phases. These interrelationships provided the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iver dysfunctions. The disorders fell into three general groups: (1) hepatic qi stasis; (ii) hepatic yang excess with yin deficiency; and (iii) hepatic yin insufficiency. The signs and symptoms represented the logical outcomes of the disturbed physiology.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and herbal drugs were used to redress the imbalance of hepatic qi and yin-yang. The impact of Western medicine led traditional authors to recognize the hepatobiliary role in bile secretion and in jaundice. The exchange between the Western and Chinese medical traditions revealed that active ag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Chinese formulary, such as glycyrrhizin, which has recently been shown to be beneficial in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OP)是由于骨量减少及骨微结构恶化而导致的全身性骨病。中医在OP的治疗上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针刺疗法、艾灸疗法等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本文基于近年来中医药治疗OP的研究概况,对OP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在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检索已发表的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CHB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利用ReviewManager5.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按入选标准,共纳入21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荟萃分析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CHB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95%CI[3.87~5.55](P〈0.001);与非抗病毒西药相比,HBsAg、HBeAg、HBV DNA都明显降低,结果分别为:95%CI[3.41~6.26],95%CI[1.87~2.95],95%CI[2.06~3.24],P均〈0.001;与抗病毒西药相比,也有明显疗效,结果分别为:95%CI[1.92~5.11],95%CI[1.91~3.40],95%CI[1.71~3.28],P均〈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B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单纯西药比较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Lefroy RB 《Internal medicine journal》2001,31(7):422-425
Abstract After a tentative beginning 50 years ago, geriatric medicine has become an accepted part of medical practice in Australia. It includes the rehabilitation of elderly people, general aspects of aged care in the community,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tern Med J 2001; 31: 422–425)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73例偏头痛发作期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73例偏头痛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片,30天后观察疗效、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8%和97.5%(P〈0.05);治疗组大脑前动脉(AC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减慢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的血管形态、血液流态、襻周状态及总积分值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发作期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口老龄化对健康保健服务体系的挑战主要体现医疗、康复和照护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健康老龄化,亟须加强医养结合的实践探索和政策设计,建设医疗、照护与环境相结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老年医学专业人才培训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等方面。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其对我国健康保健服务体系的影响,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红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21(4)
[目的]观察中两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就诊的20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照西医分型治疗;试验组明确巾医辨证分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调理,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观察,综合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0%,无效率35.0%,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2.0%,无效率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为(478.1±210.8)和(306.1±130.5)μg/L;层黏连蛋白(130.1±32.8)和(99.0±21.5)μg/L;Ⅲ型前胶原(195.1±32.8)和(145.1±18.6)μ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肝硬化临床效果和随访结果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同时辅以针灸疗法,对防止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