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组织在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以下简称《审核规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的要求,应该对组织在生产活动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在危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价,进而对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进行整体策划。因而,危害因素的辨识和风险评价是整个体系的核心和基础。能否针对作业场所内的全员、全过程及全空间进行全面的危害辨识,是可否正确进行风险评价的关键环节。危害辨识是一项严谨和细致的工作,采用正确的方法尤为重要。可以说,危害辨识是整个体系策划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第3期刊登了东北认证有限公司汤洪耀先生的“OSHMS审核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文。汤先生在文章第四段“关于4.3.1要素的审核”中提出“在审核时发现,不少单位把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也作为危害进行辨识与评价,这是不  相似文献   

3.
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SHMS由17个要素构成(如图1所示),各有其功能,都是管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他们为体系的实施和保持提供了必要保障。而4.3.1、4.3.3、4.3.4.4、4.6、4.4.7、4.5.1构成了OSHMS的一条主线。OSHMS实施的目的在于控制危险危害因素,改善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因而全面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准确评价重要危险危害困素成为OSHMS建立与保持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OSHMS审核员对用人单位建立和保持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的审核,浅析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审核方法和途径,确保审核的合理性、充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OSHMS审核员对用人单位建立和保持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的审核,浅析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审核方法和途径,确保审核的合理性,充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钻探工程施工中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钻探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了辨识和分析,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安全因素影响风险评价方法对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危险等级和安全因素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针对重大危险源采用了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控制措施。首先对能量危害物质、失控(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故障及人员失误)、管理缺陷及客观因素进行危险源辨识;第二,评价危险源危害因素主次;第三,采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有效地对车辆伤害、登高作业、防雷安全、用电安全、机械安全及预防自然灾害(火灾)等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通过实践表明,福建省121地质大队采用该方法对钻探工程项目的危险源进行了有效地控制,实现了钻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基于风险评估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国外建立在风险管理基础之上的安全管理方法由来已久。较为著名的有南非的NOSA 安全管理体系、美国的万全安全管理体系和国际上通行的 OSHMS 管理体系。OSHMS 运行的主线是风险控制过程,基础是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首先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加以识别,然后评价每种危害性事件的风险等级,依据适用的安全健康法规要求和方针,确定不可承受的风险,并加以控制,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落实运行机制,准备应急应变。  相似文献   

8.
金属矿山危险源是金属矿山企业建设、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的危险,并在一定条件下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及职业危害的不安全因素。针对金属矿山建设工程的作业环境、施工流程和施工特点,结合管理体系评审要求,划分金属矿建工程危险源辨识的主要范围包括井巷掘进、危岩采矿、有轨机械运输、井下钻探、供电维修、无轨运输、临时设施和地表等八个方面。运用LEC风险评价方法,编制LEC风险评价法大纲,对初步识别的危险源进行评审、修改、补充和完善,最后运用LEC风险评价法,对存在于矿山建设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定性-定量-定性的辨识和评价,确定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害因素,有助于企业制定监控管理措施和方案,有效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提高矿建工程效益,确保矿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灭火器具有轻便灵活,易于掌握操作的特点,是扑救初起火灾的重要消防器材,对应急状态下的消防灭火工作尤为重要。在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和验收评价中,往往受项目建设内容多,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中对消防灭火器配置的设计详细程度有限等因素的影响,评价人员对建设项目作业场所灭火器配置情况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更多是通过检查该建设项目是否通过了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的消防设计审核或消防验收来予以确认,往往很难具体确定作业场所灭火器材的配置包括规格、数量、设置位置是否满足该作业场所的要求。鉴于作业场所灭火器设置的重要性,就如何在建设项目安全评价中更好的对作业场所灭火器材的配备与设计进行评价,本文通过实例进行分析说明。旨在保证项目设计过程中对灭火器材配备的准确性,避免因灭火器配置规格、数量、位置的不当,造成火灾事故现场后果的严重化、扩大化,以减少火灾损失,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供电企业生产的特点是专业较多,作业点多面广,作业现场存在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诸多危险因素。因此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落脚点是在作业现场。实践证明。现场作业失去监护或者监护不到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建筑施工现场变化频繁,流动性大,受不同气候的影响,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临时设施多,作业面变化大,人员集中生产,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属事故易发的作业现场.为了预防和杜绝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相关标准、规定、消防等有关要求,结合工程情况、施工特点、作业条件、施工工艺、机械设备、施工期间季节特点以及环境卫生等综合因素,编制全面、具体、操作性强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并且要按照程序和要求进行会审、审批和实施,实施过程中对安全设施要作到认真检查和验收,以指导生产,预知危险,消除事故隐患,保障施工安全,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安全评价中对化工典型生产过程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 安全评价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对被评价对象(系统)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其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的种类、分布及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方式和途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是安全评价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分析是否全面、准确、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目的,是要对组织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开展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及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危害因素辨识、危险评价在不同的组织是极不相同的,其范围、方法、法律、法规适用性应明确给予确定。 1危害因素辨识   组织要对自身活动中产生的危害因素进行充分辨识,辨识活动应包括:   (1)常规或非常规活动:正常 (如每天的常规生产运行状况 )、异常 (如开机、停机、检修 )、紧急 (如火灾、爆炸、洪水 )“三种状态”,过去 (如过去发生的伤害事故 )、现在 (作业活动、设备等现…  相似文献   

14.
石化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目前的职业健康监测方法是对作业现场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时、定点取样检测。  相似文献   

15.
<正>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等工艺流程,均存在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日益突出。目前在机械制造业有大量作业人员正在承受不同程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当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超过国家标准或有关规定,技术措施尚无法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时,作业者及时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12月1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总局令第70号),要求企业公开自身安全生产危险危害因素信息。该规定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在企业醒目位置、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重大危险源和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场所、有重大事故隐患和较大危险的场所和设施设备上,公告相关危险危害因素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主持人,你好:请问生产现场存在哪些火灾爆炸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生产现场存在火灾爆炸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清洗作业现场时使用稀释剂清洗,遇火发生火灾和爆炸。主要防范措施有:(1)生产现场清洗设备、地面时严禁使用易燃易爆的清洗剂,也  相似文献   

18.
1前言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是石油企业建立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时做好初始风险评价的首要工作.同时,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危险、危害因素的识别,满足标准持续改进的要求,是控制风险、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所讨论的主要是钻井、录井、定向井、测井、固井、地震勘探、井下试油等石油行业勘探开发作业过程的危险、危害辨识.  相似文献   

19.
正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是HSE管理体系的基础,是整个HSE体系运作的核心部分,目的是全面、系统、细致地对生产过程和施工作业中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评价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环境的最低破坏。整个体系的建立基本上是立足于  相似文献   

20.
<正>钢铁冶金以及非煤矿山企业危险危害因素种类多、数量大,涉及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火灾、车辆伤害、触电等多种事故风险。本文主要结合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陕钢集团)在危险源及危险因素辨识评价以及风险控制的难点“非常规作业管控”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对于如何做好风险管控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