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美育教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该文通过剖析“新文创”在青年思想品格塑造、文化艺术传承、劳动创新实践中的内在教育逻辑,提出高校应当充分审视新业态文化生产环境下的育人模式,展现更多开放思维与创新实践智慧。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通识教育、艺术美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等环节,探索“新文创”发展理念下的“文化—思政—专业—美育—劳动”融通教学教育模式,促使人才培养目标从“学技谋业”转向“以人为本”,以期实现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3.
贺智明 《职业圈》2011,(8):42-4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要大力发展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融合的首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放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整体结构和企业存在发展的命运中加以考量,进一步提高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唐代是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国力强盛、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发展,官方与非官方图书馆大量涌现,为当时的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源。本文通过探索研究唐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和与之有密切关系的诗人,以期古为今用,为当代图书馆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成长的航向坐标,企业因文化而繁荣,因思想政治工作而充满活力.二者之间如何实现良性互动与融合呢?文章对此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徐梅华 《职业圈》2014,(36):108-109
视觉艺术中运用感知与真实力,涌现出各种艺术审美和艺术创作,运用“美是真实的感知体现”这一美学思想,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内涵,为传统的视觉艺术注入了新的创作元素,视觉艺术在其内蕴的人文和地理、历史环境熏陶之下,以鲜明的个性拓印出了时代的文化内容,用大自然的滋润、人文历史丰厚的收藏,形成了一种精神意义上的文化形态,它对于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尤其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公共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实现视觉艺术与公共文化之间的契合,具有推动社会大繁荣、文化大繁荣的实践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大学生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为培养出合格的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有必要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需要不断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行途径,从而达到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目的。艺术具有形象性及审美性等特点,正好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本文主要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两者融合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兴莲 《文化学刊》2015,(4):149-151
云南花灯在汲取云南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至今已形成别具一格的地方戏种。随着新时代的文化发展,云南花灯的审美取向融合了民族特色与现代新元素,在音乐和舞蹈等方面都颇有创新。云南花灯的时代发展内涵、艺术价值、娱乐价值在我国民族艺术的繁荣进程中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2.
彭小军 《职业圈》2014,(15):122-122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对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形容,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叹。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我们要运用科学发展观,不偏不倚,融会贯通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凝炼萃取,作为新的文化传承于未来;作为政治思想工作者,我们要善于运用有浓厚历史韵味的传统文化思想,用于解决现实问题和现代管理。  相似文献   

13.
孙明波 《职业圈》2013,(1):94-9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时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任务目标,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当前,企业工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应该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倾力打造工会文化品牌,用优秀职工文化浸润职工心灵,“塑造”卓越职工队伍,实现工会工作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常为世人所钦佩、赞美、称道。先秦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高深的理论,艺术的价值自不待言,一千多年前高度发达繁荣的唐代诗歌与音乐歌舞,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写下了非常光辉灿烂的一页,唐代的诗歌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形式。  相似文献   

15.
在林业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东  王一迪 《生态文化》2010,(1):15-15,25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新要求,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更加充实、科学和完整。生态文明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发达的生态产业为支撑,以繁荣的生态文化为载体。  相似文献   

16.
木扎帕尔 《职业圈》2014,(2):128-128
民族团结是新疆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我单位各族员工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与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新疆“三史”和“四个认同”宣传教育,积极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抓学习,求团结,思稳定,求发展为主题,突出“两个”重点、搭建“三个”平台、坚持“三个”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团结教育事业进一步巩固,各项工作更具特色,“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各族职工团结互助,和谐一家亲。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新时代发展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不断促进民族进步、提升民族凝聚力的根脉所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有利于为社会培养思想政治水平高的优秀人才,能有效提升广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拓宽大学生德育思维。该文通过调研走访、翻阅资料得知当前部分高校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形态,旨在为二者的教育融合提出些许参考建议,以期强化传统文化的现实教育意义,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促进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国家文化公园融合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河南要充分发挥黄河、大运河、长城、长征四大国家文化公园集聚优势,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四大意义”,充分发挥“四大优势”,准确把握“三大定位”,全面实施“五大举措”,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完善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促进文旅文创深度融合,推动郑洛宛国家文化公园融合示范区建设,实现黄河、大运河、长城、长征四大国家文化公园融合发展,使河南成为国家文化公园融合发展的新典范、全国重要的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相似文献   

19.
唐之斌 《文化学刊》2011,(5):123-127
融合发展模式是根据系统工程的理论,对民族地区定居点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等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从而探索适合民族地区持续繁荣的现实道路的一种手段。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区域文化是指按照地域界定而出现的文化类型,是某一地区囿于地理环境和民族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形貌。我国的区域文化是在长期大统一的社会背景下形成,具有区域地理环境的独特性。民族文化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文化的发展依赖民族文化的发展。在融合发展模式中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需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欧阳晓娜 《职业圈》2013,(20):38-38,40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伴随着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思想政治工作前景豁然开阔。但思想政治工作还需全面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并有效贯通.这样才能充分展现其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真正扮演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角色。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企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为其提供政治保证。新形势下,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