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存在控股股东的公司,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控股股东代理问题反映的是“股东至上主义”逻辑,实行单边治理,造成企业财务治理效率低下。企业应该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财务共同治理机制,实现公司治理的制衡,以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存在控股股东的公司,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控股股东代理问题反映的是"股东至上主义"逻辑,实行单边治理,造成企业财务治理效率低下.企业应该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财务共同治理机制,实现公司治理的制衡,以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股东的异质性对传统公司治理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日益成为全球市场经济国家共同面对的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企业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以管理者理论和代理理论为代表的传统公司治理理论虽然成果显著,但却存在一个主要的缺陷:忽略了股东的异质性。传统公司治理理论只关注了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而忽略了所有者之间可能的利益冲突。与此相适应,传统公司治理理论只注重对经营者机会主义行为或道德风险行为的研究,而舍弃了对所有者机会主义行为的研究。而在我国的上市公司,因股东异质性导致的股东之间利益冲突表现得非常突出。股东的异质性为不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提供了分析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从公司治理的视角研究内部控制是现实问题的客观要求,也是内部控制研究的新领域.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耦合关系而不是其他关系,耦合部分即为公司治理控制.公司治理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最高层次,是解决公司代理问题的有效手段.鉴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双重代理问题和治理缺陷,从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治理层面构建双重代理问题控制机制,不失为一种保护包括中小股东在内的全体股东利益的有效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从公司治理的视角研究内部控制是现实问题的客观要求,也是内部控制研究的新领域。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耦合关系而不是其他关系,耦合部分即为公司治理控制。公司治理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最高层次,是解决公司代理问题的有效手段。鉴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双重代理问题和治理缺陷,从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治理层面构建双重代理问题控制机制,不失为一种保护包括中小股东在内的全体股东利益的有效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与对外报告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公司治理是指正确处理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代理人)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在股东、董事与经理层之间建立一种组织架构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准则、制度。公司治理的目标是谋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提升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受益水平。在公司治理中,建立和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上市公司对外报告的完整性和透明度,至为关键。要建立以财务报表为中心、其他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披露为辅助的对外报告。  相似文献   

7.
公司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有限责任公司的治理,形式上表现为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力控制和利益分配,但是实质上更多地表现为股东之间的权力控制和利益分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公司,由于股东构成不同,其治理结构的重心有所侧重,应区别对待。建立广泛的协商解决机制是完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治理结构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8.
公司股权分散的代理成本产生于经理人和所有股东之间;在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公司,控股股东掠夺少数股东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尤其在没有法律或其他相关机制约束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对少数股东的侵害必然发生,控股股东会采取有损少数股东利益的各种形式来使自己的私利最大化。本文运用公司所有权结构理论、非合作博弈论和效用函数具体分析了控股股东和少数股东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公司治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认为股票期权是减少所有者和经理人之间代理成本的有效途径,从而使公司股东利益和经理人自身利益在更大程度上趋于一致.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又是实施股票期权必不可少的前提.因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为股票期权的实施提供了两项关键性的安排公司控制权和激励制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以真实案例出发,探讨股东之间签订的承包经营合同中的几个法律问题:一、股东之间签订的公司承包经营合同中各股东的法律地位;二、承包金的性质以及该如何分配;三、股东协议对公司治理架构的影响范围;四、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驱动机制反映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功能与要求,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从股东权利平等的角度论述了股东的利益追求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制衡,并且阐述了董事和监事的利益追求,同时对经理层与股东利益的冲突和协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要素所有者之间一系列契约关系的有机组合。股东作为财产所有者,享有剩余索取权,追求利润最大化;经营者作为人力资本所有者,享有经营权,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包括财富最大化和非财富最大化),他们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而他们之间目标不一致及企业内信息不对称,使代理人(经营者)容易发生对契约的偏离。由于股权结构过度分散,使股东因害怕别人“搭便车”而谁也不愿对代理人实施监督。而代理人的投入不可观,其对企业绩效的边际影响又最大,因而对代理人的激励———约束问题便成为现代企业激励理论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  相似文献   

13.
"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即中小股东和控股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是在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矛盾之外,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研究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专著《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李春玲,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从股利政策的角度,分析了控股股东在上市公司利益分配过程中的地位、影响及其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关系,向读者展示了分析“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的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结构以公司法人财产制度为基础 ,产生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着重解决的是委托代理问题 ,即如何选拔称职的经理人员以及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监督 ,使其为公司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因此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是未来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方向 ,该治理结构强调在坚持公司所有参入者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 ,应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状态 ,由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以及受契约的法律效力保护的所有者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认定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应遵循公示主义和公信主义原则,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的信赖利益,以维护交易安全和便捷;保障当事人意思自治和合同自由原则,保护公司实际投资人的利益,以鼓励投资;遵循公司资本充实和不变原则,维护公司的长期稳定的存续和发展,体现现代公司法的企业维持理念;遵循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维护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原则上可认定冒名股东的股东资格,但有限责任公司冒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还须经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假名股东具有股东资格;信托人身份的借名股东不具有股东资格;委托人身份的借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应区分公司外部和公司内部进行,在公司内部委托人身份的借名股东的股东资格应按照我国合同法关于隐名代理的规定予以认定.  相似文献   

16.
一、公司收购过程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现代公司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股东将公司资产的日常管理与决策权委托给具有专业技能的管理者,形成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代理关系是一种合同关系。在代理关系中,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以委托人的名义进行某项活动。在代理关系下,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者,但代理人并不总是按委托人最佳利益作  相似文献   

17.
现代公司治理是一种以利益关系为纽带,以分权、受托、代理、诚信责任、价值实现和增值等概念为内涵的机制,其实质就是建立一种有效的公司权力制衡机制,以实现股东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很不完善,极大地影响了公司正常运行。建立行之有效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很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两权分离将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通过对“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原因及背景分析 ,认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进行公司制改革时 ,国有企业应从以下 5个方面防止“内部人控制” :1)解决国有股自身代理问题 ,使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真正到位 ;2 )规范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3)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 ;4)培育经理市场 ,形成竞争机制 ;5 )建立、健全破产机制和兼并机制以约束经营者。从而使经营者 (内部人 )朝股东价值和股东财富最大化方向努力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相似文献   

19.
股东权治理--公司治理本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公司中 ,中小股东已经完全两权分离 ,而控股股东则因与董事会存在一种事实上的竞合状态 ,没有完全两权分离 ,甚至重新两权合一 ,因此 ,以代理为基本内容的公司治理是不能解决治理的本质问题的。公司治理实质上是有效监督控股股东的行为 ,即公司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的相容 ,也就是股东权的治理 ,形成全部股东在股东权的治理要求上的平等交流机制与制衡机制 ,以此形成董事会、股东大会等层面的全面制度创新 ,实现公司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国企改革如何防止“内部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两权分离将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通过对"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原因及背景分析,认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制改革时,国有企业应从以下5个方面防止"内部人控制"1)解决国有股自身代理问题,使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真正到位;2)规范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3)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4)培育经理市场,形成竞争机制;5)建立、健全破产机制和兼并机制以约束经营者.从而使经营者(内部人)朝股东价值和股东财富最大化方向努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