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编辑同志:《新闻知识》1986年第12期刊载了两篇文章,均说“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给文章下的定义。其一是岳鸣的《毛泽东同志论文章原理》(见第4页),其二是姚文华的《评论要素与写作程序》(见20页)。此外,我在由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文章原理初探》第4页上也见到上述说法。可是,我认真查阅了三遍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一文,竟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他在革命的一生中,始终把新闻工作作为指导革命运动的重要手段,并亲自参加新闻工作的实践,写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这些作品是无产阶级新闻写作的典型范例,达到了鲜明的政治观点和完美的表现形式的高度统一,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新闻文风的鲜明特色。毛泽东同志的新闻作品主要包括新闻消息和新闻评论,本文只就他的新闻消息的写作特色试作赏析。毛泽东同志的新闻消息的写作有着多方面的特色,主要可概括为: 篇幅短小 简洁明快 毛泽东同志写的新闻,很少超过千字,多是一、二百和三、四百字,如《爷台山战事扩大》203字,《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78字,《我军解放郑州》150字。特别是《南京国民党反动  相似文献   

3.
在毛泽东思想的宝库里,不但有对逻辑矛盾律的巧妙运用,而且具有逻辑应用的深刻理论以及全面运用逻辑理论的高超艺术。值此毛泽东诞生106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全面介绍毛泽东同志的逻辑应用理论和运用艺术是必要的,这对提高新闻采写的水平不无稗益。一、毛泽东同志对于起草文件、写作新闻评论提出了两个根本性的逻辑要求:第一,文章或文件要有准确性、鲜明性与生动性。第二,文章或文件要合乎逻辑性。对第一点,毛泽东同志1958年1月的《工作方法(草案)》中指出:“文章或文件都要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准确性属于概…  相似文献   

4.
(一) 《短些再短些》,胡乔木同志的这篇短文,发表至今已近半个世纪,新闻界的同志还在不断发出多写短文的呼吁。然而在新闻写作实践中,怎样做到短些再短些,任务依然艰巨,同志仍须努力。 我们提倡多写短文章,但又不要短而空。毛泽东同志说:“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他提出:“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反对党八股》)“短些”,“精粹些”,也就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短而精。 新闻作品怎样做到短而精?古代优秀短篇传记文在写作上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纪念我们的伟大导师毛泽东同志九十诞辰之际,《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出版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意义深远的大事。在半个多世纪的长期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同志不但是我们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也是我们新闻战线的一名伟大战士。从《湘江评论》开始,毛泽东同志一生主办过十多种报刊,亲自撰  相似文献   

6.
(三)关于《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讲演。随后,毛泽东作了修改,1月20日在《新中华报》上节录发表,题为《毛泽东同志讲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2月15日,文章全文在《中国文化》创刊号上发表,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2月20日,《解放》第98、99期合刊登载了全文,毛泽东将文章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  相似文献   

7.
本刊短评     
近一个时期,有关毛泽东同志个人及家庭生活情况的图书出版不少。诸如《毛泽东逸闻录》、《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毛泽东家世》、《领袖泪》、《走向神坛的毛泽东》、《红墙内外——毛泽东的生活实录》等等,水平参差不齐,质量优劣不等,有不少内容离奇古怪,令人怀疑。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宣传毛泽东同志为革命事业做出的丰功伟绩,让人们了解他,认识他,学习他,是一件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了陈晋先生《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一书,为纪念活动增添了一抹亮色。本书以毛泽东诗词写作的时间顺序为基本历史线索,描述与诗词写作相关的历史场景和历史过程,辨析毛泽东在创作诗词时的思想、情感、心绪,穿插毛泽东诗词中的经典场景和诗词所记载重要的历史发展节点,试图解开毛泽东博大丰富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9.
报刊上有个别的文章空话累累,失实的新闻也不鲜见。原因故然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当属个别记者、通讯员不太注重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研究的功底不深。笔者就调查研究与新闻写作谈点看法。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传家宝和基本功。毛泽东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贯重视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名篇章、就是调查研究的结晶。他提倡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已成为我们工作的座右铭。谈到调查研究和新闻写作的关系。有人把两者等同起来,说新闻采访写作就是调查研究。笔者以为:尽管调  相似文献   

10.
消息是新闻的主要体裁,但是近几年来,消息的写作不很景气,以至于中国新闻奖的评委们一再呼吁新闻界要重视消息写作,不少新闻界的知名人士亦有同感。改进消息写作,多出消息精品已成了新闻界同仁们改进新闻写作的共识。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前夕,笔者重新学习了毛泽东同志亲手撰写的部分新闻作品,颇受启发。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而且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写了许多新闻作品。他的新闻作品,特别是为新华社写的消息辞约意丰,简练洒脱,堪称是消息写作中的精品和典范。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新闻实践,对于改进我们的消息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同时,总是十分重视新闻工作,他不仅为党的新闻工作拟订很多政策,而且还抽空写了不少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一年六月十九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大家都来讲究语言的文明和健康”,要求“正确地使用语言”,做到“既要讲文明,又要讲规范”,指出决不能“听任语言混乱的现象存在而不予纠正”。这是值得高兴的。这篇社论,观点明确,语言健康,但有三处败笔。其一:“毛泽东同志当时写的一篇著名文章《反对党八股》,把‘语言无味,象个瘪三’列为罪状之一,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且号召全党同志用很大的气力学习语言。”这句话,主谓失调。在语义上,主语应当是“毛泽东同志”,可是在结构上,主语却是“文章《反对党八股》”,即:“文章《反对党八股》把……列为……”;“文章《反对党八股》进行……批评”;“文章《反对党八股》号召……”。用“文章《反对党八股》”作“列为”、“进行”和“号召”等动词谓语的主语,这在语义或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在结构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毛泽东同志当时写的一篇著名文章《反对党八股》”这一词组中之“的”字用得不当。用了这个“的”字,“毛泽东同志当时写”这一主谓词组便成了“文章《反对党八股》”的修饰语,修饰语中的“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12.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最初是刘少奇同志一九三九年七月八日在延安马列学院所作的讲演。讲演以后,刘少奇同志撰写成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文稿,由有关同志送呈了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阅后,对文章批了八个大字:“提倡正气,反对邪气”。接着,《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在《解放》杂志第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和八十四期合刊连载刊出,公开发表。同时,出版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单行本。  相似文献   

13.
对《毛选》出版经过的一点补正邢显廷,曹国辉一、“《毛泽东选集》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与体现,可以说是深深镌刻于人们心中。”正因为这样,我们读了刘金田、吴晓梅两位同志编著的《<毛泽东选集>出版的前前后后》(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7月出版),心情和作...  相似文献   

14.
赵亮 《青年记者》2012,(26):79-80
为了更好地贯彻"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我们很有必要重新学习新闻大家的新闻文章和新闻思想,在这方面毛泽东的新闻写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毛体新闻在文风和思想上高度统一,更是其伟大人格的具体体现。所谓风格,是具体的话语情境和人格的高度统一,这在毛泽东的新闻文本中有着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经为新华社、广播电台写了大量的重要新闻和评论。《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就是其中的一篇。这条新闻体现了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战斗风格。它不仅是一份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献,也是新闻写作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6.
报刊活动在毛泽东同志早期的革命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同志和其他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一样,从开始参加革命活动起,就十分重视做革命的宣传工作,和进步的报刊发生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直接主办过《湘江评论》《政治周报》这样一些我国革命初期的重要刊物。毛泽东同志在主办这些刊物的活动中,那种高度的政治思想原则、战斗的风格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因此,我们今天探讨毛泽东同志的早期报刊活动,对于研究我们党的报刊发展,继承和发扬党的报刊的优良传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记者从本会代理理事长、中央档案馆馆长王明哲同志处获悉:为庆祝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央档案馆选编出版了《毛泽东手书选集》10卷本,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中央档案馆,向该书主编井家卓同志进行了采访,交谈情况如下: 问:为什么要编《毛泽东手书选集》? 答: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为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我们从馆藏十分丰富的毛泽东手迹这一实际出发,决定编纂这部《毛泽东手书选集》。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实习记者杨嘉)2006年9月9日是毛泽东同志逝世30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表达对毛泽东同志的热爱和思念,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国书籍出版社于近日推出了《毛泽东家风》一书,并于9月8日召开了该书新书发布会。在新书发布会上,本书主编孔祥涛介绍了本书从选题到写作再到编辑的一系列过程。他说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让更多的人分享领袖家风,弘扬革命精神和优秀道德风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振兴中华是我们的共同愿望。本书讲求创新,力避炒冷饭、神秘化或庸俗化,充分展现了毛泽东同志的家庭与千百万普通中国家庭一样…  相似文献   

19.
(一) 在新出版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收录了毛泽东同志亲自写作的许多精美的新闻作品。其中有许多篇是在疾速变化的形势下及时赶写出来的,充满了“动”的感觉,“活”的感觉。战争年代,一切在动,瞬息万变。变动产生新闻。截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个阶段、一幅画面,及时反映出来,就是活的新闻。毛泽东同志在那些年代,就是掌握了新闻  相似文献   

20.
二十年前,毛泽东同志作了《反对党八股》的讲演。这是继《改造我们的学习》和《整顿党的作风》之后又一篇著名的演说。这次讲演,集中地揭露了和批判了作为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宣传工具或表现形式的党八股的文风。经过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多年来的倡导,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有了普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好的文章,好的讲话,以及组织得生动活泼的群众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