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1.药物归经是以、理论为基础,以为依据的。2.紫苏的功效是。3·升麻的功效是。4.烟葛根的功效是。银龙骨的功效是5.大黄除泻下攻积外.还有,的功效。6.南五加皮.作用较好。北五加皮有、作用。7.白花蛇有较强的作用.前人云其能故多用于较重的风病。8.砂仁人汤剂宜.;海金沙人汤剂宜塑甲人汤剂直。9.在利水渗湿药中,能除湿退黄的药物有10.于美主要阐于,以及寒饮代肺.咳嗽气喘等。11.山植能活血散瘀.可用于以及等。12对儿剂中有金方药物难于消化吸收者.可用、糊丸助消化。13.苦谏皮有一…  相似文献   

2.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1.现存的最早的药学专著当推,载药种。2菊花可用于,或所致的目赤肿痛。3.发散风寒药中,兼有止痛功效的药物有防风、羌活4.玄参的功效为5·紫苏的功效为6.石膏的功效为7.茵陈蒿的功效为8苍术对.证,见院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舌苦.者,实为要药。9.薏苡仁淡渗利湿,兼能,凡水湿滞留,尤以者为适用.10.香附为.常用之品,尤适用于而致的月经不调,并伴有乳胀、腹痛等症。11.鸦胆子用量:治痢疾每次用粒,治疟疾每次用粒。1已桃仁的功效为。豆3·莲子的功效为,。14.麦门冬的功…  相似文献   

3.
一、填空题(在空格内填写答案)1.隋·巢元方等撰写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_与_的诊断的专著。2正常声音的共同特点为、调和畅、。3.大肠液亏证,以大便_为主症;肠虚滑泻证以大便.为主症。4真热假寒证产生的机理是由,.而成。5.寸关尺分配脏腑,目前多以右寸候,左关候_。二、判断题(正确者打V,错误者打X)卫.血热亦可导致血瘀证。2.舌苔色黄既可主热证,亦可主寒证。3.营分证候属温热病邪内陷之里实热证。4.心脉痹阻证是心阳虚衰、无力推动血脉运行之虚证。5.患者坐而喜仰,多为肺虚少气。注意事项:请标明题…  相似文献   

4.
1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1.1有泄和燥作用的药物多为——味。咸昧药有 、 的作用。1.2黄芩经不同炮制后,作用有差异,一般清热多用——;安胎多用——;清上焦热可用——;止血则多——。1.3写出下列药物的内服剂量:青黛——g。马钱子——g。1.4 旋覆花入汤剂宜——;白豆蔻入汤剂宜——;竹沥内服宜——。1.5凡以 、 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祛风湿药。1.6沉香的功效是——,——,——。1.7远志的功效是——,——,——。1.8 白果的功效是——,——。1.9黄芪的功效是——,——,——,一o1.10雄黄的功效是——,——。1.1l 五灵脂的功效是——,——。1.1…  相似文献   

5.
刘钧 《河北中医》2011,33(11):1646-1648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科最常见的疾病,中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春秋战国即有“瘿病”记载,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分“五瘿”描述。笔者多年来临床应用中医辨治配合西药治疗甲状腺疾病,对于含碘药物的使用时机、中西药联用及中药“十八反”、“十九畏”药物的配伍使用、毒性药物剂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单项透择且(每小度1分,本大肠共10分。在每小妞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峨写在月千后的括号内。) 1.《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作者是() ①肉弘景②唐慎微⑧忽思慧④赵学敏 2.生首乌制熟之目的是() ①消除毒性②改变性能③便于贮藏④便子服用 3.洽疗寒沮证的药物性味多属() ①甘温②成温③苦温④辛温 4.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功效的药物是() ①慈芭仁②泽泻③莲子④获芬 5.治咳嗽度多,或咳痰不爽、胸隔痞闷、咽痛音哑等证的药物是() ①枯梗②瓜萎⑨弹悦④前胡 6.既能补血止血,且善滋阴润肺的药物是() ①熟地②阿胶…  相似文献   

7.
“十八反”、“十九畏”是中医界沿袭数千年的用药禁忌。中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与《中国药典》均列举了中药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十九畏”等药物。现代教科书一般把“相反”定义为“两药合用能产生毒副反应或副作用”;“相恶”定义为“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10分) 1·方剂的组成原则是一 2.方剂分类中‘’七方”是指_. 3·到目前为正我国载方最多的方书是明代朱楠等人编撰的葬-_T.一!)-。 4·治疗大头瘟首选方剂是__。 5,八正散的功效是—_。 6.桂枝汤证的病机是一____。 7·主治中风后溃症半身不遂的首选方剂  相似文献   

9.
中药学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细目一 :四气和五味要点 :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五味的确定2 .五味的作用细目二 :归经要点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三 :升降浮沉要点 :1.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有毒与无毒要点 :1.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2 .结合具体有毒药物认识其使用注意事项第二单元 中药的应用细目一 :中药的配伍要点 :1.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2 .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细目二 :用药禁忌要点 :1.十八反、十九畏的内容2 .十九畏与相畏的区别细目三 :用药剂量要点 :1.用量的…  相似文献   

10.
“外伤止血方”乃湖北中医学院已故名老中医——张梦依先生的遗著《临证会要》中的外伤止血方。也是作者多年临床习用的中药散剂,由寒水石1.8g,飞黄丹1.8g,龙胆草0.6g,煅龙骨0.6g,明雄黄0.3g,密陀僧,滴乳没各0.45g组成。具有收敛止血,敛疮生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临床用于外伤出血及烧烫伤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止血、定痛、生肌作用,而且对烫火伤,也有特效。为了发扬和验证名老中医的宝贵遗产,我们对此方药进行了药效学试验。本试验研究了“外伤止血方”对小鼠创伤,镇痛及对Ⅲ度烧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毒性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药毒副作用的病例时有报道,中药的毒副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试图就中药的毒性作一论述,让人们能客观地认识中药的毒副作用,使中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1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古代医药学家十分重视中药的毒性问题,我国的第一部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就是按药物的有毒无毒、养生延年及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后来的历代本草亦在具体的药物上有毒无毒的药性说明,记载了各种药物的适应证、炮制方法及临床经验,并总结出配伍用药的“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及服药禁忌等注意事项。毒性简称“毒”,…  相似文献   

12.
中药配伍是为了对比较复杂的病症予以全面照顾,同时又能获得更高的疗效。药物的配伍对于临床的处方具有重要意义。但大家所共知的”相恶”、”相反”的药物.医生一般是不使用的。因为“相恶”是两种药物配合应用以后一种药物可以减弱另一种药物的功效。”相反”是两种药物配合应用以后可能发生剧烈的副作用。在药物配伍禁忌方面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记载。  相似文献   

13.
三七的外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七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临床常用于各种出血.瘀血疼痛等证。据《中药大辞典》载:三七能缩短凝血酶元时间,具有止血作用;其中所含五加皂甙A、B具较迟缓的溶血作用;对于某些病毒、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笔者应用外治法,用治乳疬、痄腮、天行赤眼.亦获良效。兹予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中药自测题     
一、填空(39分) 四气指_、____,另有_性。其中药有、、作用,用治_证;____药有___作用,用治_证。 五味指________,另有_味。其中_味能_能_;_味能_能_;_味能__能__;__味能_能__多_味能_能_;_味能__育昌_。 二、下列各药按讲义要求进行主要功效分类(17分) 碟石、银杏、白芷、藕节、芦根、燕白、牵牛子、小茵香、草解、扁豆、秦芜、苏木、草果、安息香、远志、钩藤、莱旅子。 三、下列药中,分别任选两药配伍,使之具有五种重要功效(标明功效)(10分) 柴胡、甘草、当归、白芍、黄苗。 四、下列药中,分别任选两药配伍,使之具有五种主治证(标明主治证…  相似文献   

15.
中药往往具有多种功效,在治疗某一病证时,大多情况下只取其一部分功效,而非全部。中药功效有选择性的发挥是通过方剂中药物之间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完成的。方剂的配伍方法、药物间的剂量变化、方剂的剂型选择是影响药物作用方向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我用三七     
三七,入走血分,不寒不燥,是一味止血、止痛、消肿、化症的良药,对许多出血病症或因血脉瘀阻而引起的诸多肿、痛病症(包括剧痛),以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运用得当,剂型适宜,都可取得明显效果。有资料记载:三七、人参功效相似,均有调节免疫作用,能使过低或过高的免疫反应恢复正常。同时,三七有抗氧化和延缓衰老的功效,这些都与三七为五加科植物和擅长止血生新、止血而不留瘀、“止血兼补”之独特功效有关。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早期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提出“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华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并附有诸药制使,论述了《本草经》中三百六十五种药物配伍关系,提出了相畏药物的配伍,北齐、徐之才在《药对》中对相畏药物的认识使之更加丰富了配伍关系,如,狼毒畏密佗僧、人参畏五灵脂等。此后如唐·《新物的认识使之更加丰富了配伍关系,如,狼毒畏密佗僧、人参畏五灵脂等。此后如唐·《新修本草》,宋·《重修政和经  相似文献   

18.
填空题(在空格内填写答案)1.《新修本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典,由.等主持编纂,其中收载的药物味。2.影响药物升浮沉降性能因素是3·补血药性质多粘腻,故、、、不应使用。4.凡属、及应忌用慎用温里药。5.苦味药具有、的作用。二、判断题1.南五加有毒,具有强心利尿作用。2.甘草蜜炙有较强的润肺止咳、清热解毒作用。3.胎前、产后及月经期间应绝对忌用泻下药。4.升浮药大多具有丰、甘、淡味和温热性;沉降药大多具有酸、苦、咸、涩味和寒、凉性。5.始断服用方法包括水前、浸酒及研未吞服等法。注意事项:请标明题号,写明答案…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外洗Ⅱ方是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肛肠科集几十年临床经验制成的一种中药熏洗制剂。它的主要药物组成为蒲公英、五倍子、虎杖、乳香、海螵蛸。蒲公英为君药,取其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抗菌利水消肿之功效,五倍子为臣药,五倍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鞣质,具有止血、护膜、减少分泌渗出和防止细菌侵蚀的作用,配合蒲公英增强其抗菌的作用,又能收敛、燥湿、止痒。鲜虎杖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祛腐生肌、收敛止痛之功效,与蒲公英配伍能加强清热解毒、抗菌之功效;与五倍子配伍能协同其止血功能,能治疗肛门病术后出血、水肿、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海螵蛸和乳香共为佐药,有收敛止血、敛疮,消肿止痛之功效。  相似文献   

20.
对中药对症功效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德才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2):1788-1789
功效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中药治疗和保健作用进行的概括和总结。按照药性及临床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对因功效、对症功效、对证功效及养生保健功效[1]。区别于祛除病因,纠正阴阳偏盛偏衰的对因、对证功效,药物的对症功效主要发挥消除或缓解患者痛苦症状或临床体征的作用。当前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对疾病的防治主要着眼于“病”及“证”的异同,临证遣方选药更多强调药物的对因、对证功效。不少医家惟恐犯“头痛医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