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李季  詹韵韵  郜玉峰  彭梅  姜凡 《安徽医药》2017,21(2):290-293
目的 探讨肝脏超声造影术对肝癌实时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110例肝癌病人,对比观察应用常规彩超引导的51个病灶和超声造影技术(CEUS)实时引导下的59个病灶进行射频消融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110例肝癌病灶超声实时引导下的RFA均成功,无术后出血、肝脓肿、胆漏、针道转移、皮肤灼伤等并发症.以术后1个月行肝脏增强CT为检查标准,常规超声引导下的51个病灶一次性完全消融36个,完全消融率达70.6%,超声造影引导下的59个病灶完全消融54个,完全消融率达91.5%,两种引导方法的病灶完全消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P=0.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超声造影引导方法是疗效的保护性因素,OR(95%CI):5.051(1.619~15.757),P=0.005.结论 超声造影引导下的RFA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超声引导的RF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FA)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253例肝癌患者,共计384个癌灶,肿瘤大小为1.1~8.5 cm。采用彩超、CT及血AFP检查综合评价疗效。结果射频消融治疗术后347个癌灶完全被灭活,灭活率为90.3%(347/384)。5例患者出现胸腔积液,1例肝脓肿,1例胆瘘。结论超声引导RFA对肝脏恶性肿瘤提供了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规范的手术操作可避免RFA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原发性大肝癌射频消融后的治疗结局和经验。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共对64例失去手术机会的原发性大肝癌患者实施了超声引导下的经皮射频消融。肿瘤最大直径5~8.4cm,平均直径(5.7±0.62)cm。并对其临床资料、随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射频消融后肿瘤完全坏死率为70%,随访1~6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9.5%、32.3%、6.3%。结论对于不可切除的原发性大肝癌,射频消融是较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中超声与经腹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105例肝癌手术切除的患者进行术前经腹超声检查及术中超声引导下的肿瘤切除。结果术前经腹部超声检查,未发现肝脏肿瘤7例,漏诊率为6.7%;1例肝血管瘤, CT误诊率0.95%。结论经腹超声是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法;术中超声对于肝癌的手术切除为临床提供可靠地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肝癌患者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共73处病灶,肿瘤大小1.4~7.0 cm,平均4.2 cm,术后1个月行增强CT、甲胎蛋白(AFP)检测,以评价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45例病灶完全坏死,内部及边缘无明显强化;50例术前AFP升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9例AFP下降.并发症中2例顽固性呃逆,1例肝脓肿,3例出现表皮烫伤,2例肝内出血.结论 CT导引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可达到类似外科手术切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倪玉英  王风梅  张晓兰 《河北医药》2009,31(20):2846-2846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起病隐匿,大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无法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射频消融是近年来推广的微创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新技术,是利用电磁波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升温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并且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1]。我院自2004年2月至2008年8月在B型超声(B超)引导下,对189例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均起到较好疗效,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声诺维超声造影检查配合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与手术切除治疗对于原发性小肝癌的疗效。方法经病理、甲胎蛋白(AFP)或影像学证实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95例分为两组:A组54例,采用常规手术切除治疗;B组41例,采用声诺维超声造影检查配合RFA治疗。评估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后完全切除率98.1%,1、2和3年肝癌再发率为22.2%、42.6%和59.3%,1、2和3年的生存率为90.7%、77.8%和63.0%;B组术后完全消融率92.7%,1、2和3年肝癌再发率17.1%、43.9%和61.0%,1、2和3年的生存率为87.8%、75.6%和65.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小肝癌,声诺维超声造影配合RFA治疗与传统手术切除治疗效果相当。射频消融治疗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轻且少等特点,更体现了其微创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对焦作市人民医院普外科980例腹腔镜烦恼切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80例患者中出血现并发症30例,经治疗后全部痊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安全、创伤小,有一定比例并发症,若处理得当,完全可防可治。  相似文献   

9.
张树范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226-227
目的研究复杂胆囊疾病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方式及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收治的260例复杂胆囊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划分为治疗组(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技术)与对照组(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技术)两组,各计130例。对两种胆囊切除技术下复杂胆囊疾病患者手术中中转开腹手术的比例以及并发症比例指标进行临床观测与调查。结果治疗组(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技术)患者术中中转开腹手术共计2例,中转开腹手术率为1.5%,并发症患者共计3例,并发症率为2.3%;对照组(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技术)患者术中中转开腹手术共计5例,中转开腹手术率为3.8%,并发症患者共计6例,并发症率为4.6%。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组(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技术)在患者术中中转开腹手术及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控制方面较观察组(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技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胆囊穿刺持续带管并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患者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方法分析我院35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穿刺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病例4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a组20例急性炎症控制后持续带管2个月,择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b组20例急性炎症控制后1个月拔管,择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结果 40例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术后三代头孢联合奥硝唑加强抗感染,急性炎症均在3~5 d。带管出院,a组中20例持续带管2个月,并每2~3周查肝胆B超,2个月后胆囊壁水肿消退,行择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拔除胆囊引流管,b组20例带管1个月拔管,其中16例2个月后胆囊壁水肿消退,择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另外4例拔管后急性胆囊炎复发,急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较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胆囊穿刺引流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安全性有很大提高,手术难度也明显降低;胆囊穿刺引流术后1个月拔管的病例,急性胆囊炎复发明显减少,治疗周期明显缩短。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胆囊穿刺持续带管并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患者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应用扩大。  相似文献   

11.
残余胆囊的诊治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8例残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中初次手术行经典胆囊切除术7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患者均于1~10年前行过胆囊切除术,术后首次出现症状时间为15d~9年。经B超、CT、ERCP和MRCP等影像学方法诊断残余胆囊,17例再次手术成功,切除残余胆囊,症状消失,痊愈出院,1例并存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经解痉、止痛、抗感染、利胆治疗后缓解。结论:正确选择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严格按规程操作,术中解剖清楚胆囊三角,在距胆总管0.3~0.5cm处处理胆囊管是预防残余胆囊的关键,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230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者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探讨其出现合并症情况及特殊情况的治疗及术前、术后的围术期护理.结果 230例患者中22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获得成功.其中10例发生术中出血,后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手术.另3例术后发生胆瘘,术后2周拔除负压引流球痊愈.结论 虽然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只有科学、周密地做好围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或术后发现意外胆囊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术后发现意外胆囊癌的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及诊治的方法和效果。结果 34例意外胆囊癌患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腺癌和鳞癌分别有30例和4例,按照Nevin分期的标准对患者评估,Ⅰ期患者4例,Ⅱ期患者11例,Ⅲ期患者13例,Ⅳ期患者6例。5例患者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7例患者行胆囊癌根治术或在胆囊切除术术中转开腹手术,2例患者行姑息性手术。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2.4±3.9)d,并发症发生率为11.8%。经随访,存活8例,死亡26例,存活率为23.5%。结论重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的影像学检查,术中做好标本剖检工作,放宽冰冻切片检查的标准,降低漏诊率。发现意外胆囊癌要立即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根治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老年胆囊穿孔患者运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某院收治的老年胆囊穿孔患者4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运用传统手术模式对胆囊穿孔患者进行常规开腹手术切除,观察组对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为(56.13±10.35)min,对照组为(64.28±13.17)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5.14±10.25)ml,对照组为(68.87±13.14)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治疗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胆囊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不仅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分析了106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01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25~110min,平均36min,5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包括出血、腹腔积液,无胆漏发生。全部病人均治愈。结论 LC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是安全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采用无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患者5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无腹腔感染、胆漏、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1~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肩痛、背痛、腹痛、发热以及黄疸等症状。行B超检查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胆囊窝积液;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科学运用无钛夹对胆囊管及胆管动脉进行处理,具有安全、可靠的优势,能够有效控制钛夹方法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局部消融治疗肝脏特殊位置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6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共有45枚肿瘤,所有患者肿瘤数目≤3个,直径≤3 cm,分别位于心脏大血管旁、近膈面、肝门部、肝包膜下、胆囊旁以及结肠旁等肝内特殊部位.使用方法包括微波、射频及无水酒精消融术,根据情况选择单一或联合应用治疗方法,随访12~84个月,观察并发症和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45枚肿瘤,其中8枚进行了微波治疗,20枚进行了射频治疗,10枚进行无水酒精局部注射治疗,7枚进行了射频联合无水酒精局部注射治疗.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45枚肿瘤均完全坏死.结论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肝脏特殊位置恶性肿瘤数目≤3个,直径≤3 cm,根据情况选择方案进行CT引导局部消融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多弹头集束射频治疗肝癌的实用价值。方法  7例原发性肝癌中 15个肝细胞癌结节(平均直径 3.5 2 cm) ,4例继发性肝癌中 7个转移癌结节 (平均直径 4.99cm)进行了 34次射频针电极插入、18次多弹头集束射频治疗。治疗后 7d复查腹部彩超 ,评价肿瘤是否完全坏死。结果 完成肿瘤结节射频治疗的平均次数 1.3,针电极插入的平均次数为 2 .3,每次射频治疗肿物热损伤的平均时间为 17.6 min。未观察到与治疗有关的并发症。治疗后 7d腹部彩超 ,2例肝转移癌 4个结节有肿瘤组织残留 ,进行了第 2次射频治疗。结论 多弹头集束射频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直径不超过 4cm的肿瘤仅一次治疗就有效 ,大于 4cm短时间治疗有效而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就诊的3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97.2%),中转开腹1例(2.8%)。手术时间35~135 min,平均50 min。所有患者无胆管损伤、胆漏、胆道狭窄、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另有2例,因术中操作致胆囊内小结石挤入胆总管,术后出现腹痛、黄疸,予以行ERCP取石。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王荣寅  李锴 《淮海医药》2008,26(6):498-500
目的 探讨对复杂困难胆囊行腹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复杂困难胆囊行腹腔镜切除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腹腔镜手术对16例复杂困难胆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治疗效果及优点。结果 16例复杂困难胆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部在腔镜下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疗效满意。结论 采用腹腔镜胆囊手术对复杂困难胆囊行切除,只要方法适当,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