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虚假模态参数识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识别试验模态分析过程中的虚假模态和轴对称结构中的密集模态,对铝合金薄壳截锥壳卫星适配器样机的动态特性进行试验研究. 采用电磁激振器进行激励和压电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响应,获得结构整体频响函数. 采用多项式方法拟合试验曲线,识别结构的模态参数. 系统比较单输入单输出、单输入多输出、多输入多输出等方法对频响函数曲线中密集模态参数识别的影响,并对比分析试验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一步识别试验测试曲线中的虚假模态参数. 试验结果表明:多输入多输出法更有利于分离轴对称结构的密集模态,试验获得铝合金截锥壳卫星适配器的前10阶固有模态;激振器安装不当导致频响函数曲线中存在虚假模态;对轻质结构进行试验模态分析时,需要考虑激振器的附加质量和附加刚度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模态分析理论为依据,采用单输入/多输出,即SIMO正弦激振方法,对Y3180滚齿机进行激振试验。在7T17信号分析仪上进行数据处理和模态参数识别。试验结果表明在仪器设备许可的条件下,采用SIMO方法可以节省时间,并得到置信度较高的数据。本文还对改善Y3180H滚齿机的动态性能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3.
平台罗经框架结构是惯性平台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动态特性将直接影响到平台系统各部件对振动环境的适应性.结构的动态特性信息可通过2种途径得到,模态计算和模态试验.分别通过计算和试验2种方法得到了外框架的模态结果,并且对模态相关性分析的理论进行了探讨分析,得到了外框架结构的模态相关性结果,此过程是进行下一步模型修正以及动响应分析的基础.通过分析计算可知,模态计算比试验得到的固有频率要高,在前8阶模态中,除了第5阶和第8阶相关性稍微差一点,而其他的振型相关性比较明显.提出了提高结构系统的动态性能改进方法,为今后的改进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五层钢管混凝土框架模态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五层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进行有侧向支撑和无侧向支撑的模态试验,采用多点激励单点输出的方法得到其频响函数,进而获得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频率、振型和阻尼比)。将试验数据与ANSYS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二者符合较好。研究表明,模态试验方法得到的结果能够为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铝蜂窝夹层板模态密度参数实验辨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态密度是应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研究振动噪声问题的基本参数,对于梁、板等简单结构,模态密度可以通过理论解析获得,但对于复杂结构或者具有复合材料特性的结构的模态密度很难通过理论解析法和数值法获得,或者获得的模态密度值不准确.因此,需要通过实验辨识模态密度.本文采用激励点导纳法对铝蜂窝夹层板进行悬挂振动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与文献资料的经验值发现有良好的吻合性,验证了该方法在新型复合材料领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试验模态分析技术,对 X 8132万能工具铣床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用稳态正弦、瞬态脉冲和伪随机三种激振方法,对铣床进行了动态试验.测试教据在信号处理机上进行了处理;识别出了铣床的模态参数和各阶模态振型;找出了铣床结构的主要薄弱模态和薄弱部件.针对铣床的薄弱部件,进行了结构动态特性的改进设计.改进后的切削对比试验表明,铣床的动态特性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大跨斜拉桥模态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利用环境随机振动法间接识别柔性结构模态参数的方法,并通过移动测点法对一斜拉桥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到移动测点法进行桥梁等大型结构的模态试验能得到较理想的结果,而且节约试验成本。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单元模型,得到了该桥自振频率和振型的理论值。脉动实验测得的结构自振频率和振型与用三维有限单元模型得到的理论值的对比发现利用有限元对全桥进行模态分析,绝大部分模态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8.
薄板结构的模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薄板结构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通过正弦稳态激励方法,得到了薄板的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等主要模态参数,并用有限元方法对薄板的主要模态参数进行了计算,将两种情况进行了比较,得到了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高速列车CRH3承载结构和整备状态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整备状态下试验模态分析.对比分析了车体下吊分别采用弹性连接和刚性连接时车体模态频率的变化,以及整备状态下不同计算方法理论模态频率与试验模态频率.发现当考虑车体弹性悬置质量时车体有限元模型的模态频率计算结果与试验模态频率结果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10.
有限元模态分析和试验模态分析方法是辨识车辆结构动态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分析前卸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架的动态特性,建立了以板壳单元为基本单元的车架有限元模态分析模型及模态试验系统。应用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了该车架在自由状态下的模态参数,并进行了模态试验,提取模态参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和分析方法是可行的,可为分析车架在工作状态下的动态特性及车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Nakagami-m信道下有限反馈多天线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Nakagami-m衰落信道下反馈比特数、接收天线数与系统性能之间的联系,为实际系统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针对多个发送天线单个接收天线(MISO)系统,分析了采用随机向量量化(RVQ)有限反馈波束成形时系统的性能,推导出了平均比特错误概率和中断概率闭式解,并将得到的闭式解扩展到基于接收天线选择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获得的平均比特错误概率和中断概率闭式解的理论值与实际系统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所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Effective capacity describes the rate upper bound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under the quality of service(QoS) limitation. While the forego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focuses mainly on the 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 and multiple input single output systems,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effective capacity of th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 beamforming scheme. Given that the modulation(M-QAM or M-PSK) is restricted, we investigate the representative transmission scheme of MIMO beamforming: maximal ratio combining transmission, for which the closed-form formula of effective capacity is derived. Simulation results not only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performance analysis, but also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ective capacity and average signal-to-noise ratio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ective capacity and QoS parameter for various antenna configurations.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提前24小时的日负荷预报方法具有较大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支持向量回归(MIMO-SVR)的供热负荷日预报方法.该方法利用MIMO-SVR的多输出特性通过一步预报直接获得24小时的日负荷预报.通过对某热力站实际供热负荷数据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MIMO SVR日预报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47%,较多输入单输出支持向量回归(MISO-SVR)预报精度高,能够满足供热工程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4.
基于Ansys workbench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含初始缺陷的圆柱壳体进行了外压屈曲的仿真研究。首先进行了理想圆柱壳体的特征值屈曲分析,得出前30阶线性屈曲失稳模态作初始几何缺陷。然后基于单一模态缺陷法和组合模态缺陷法建立具有初始几何缺陷的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的非线性稳定算法和弧长法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最后设计圆柱壳体静压屈曲实验,得出了临界屈曲载荷。将非线性屈曲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承压结构工程分析方法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弧长法与非线性稳定算法相比,预测精度更高;承压结构工程分析方法求出的结果非常保守,临界屈曲载荷远低于实验结果;第1阶模态缺陷不是对圆柱壳体承压能力最不利的初始缺陷,最不利初始缺陷的模态阶数一般为低阶;模型的初始缺陷幅值大小对临界屈曲压力有较大的影响,但对最不利初始缺陷的模态阶数没有影响。2种初始缺陷构造方法都是可行的,但低阶多模态组合缺陷模型具有更精准的预测精度,误差约为3.55%。  相似文献   

15.
针对几何建模的空间相关信道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空间相关随机MIMO信道的建模方法。构建该信道首先需产生随机独立的MIMO信道,其次将该信道进行相位补偿,最后乘上空间相关矩阵。该信道建模采用随机产生方式,同时考虑信道的时延扩展、多普勒扩展、角度扩展等多种信道参数,通过调整某些参数可生成适用于各种MIMO技术研究的信道模型,如智能天线、空间分集、复用等,并且具有计算复杂度低、产生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 )天线设计过程中,难于获得均匀幅度和较宽的照射区域,实现灵活多变的波束变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束空间阵列天线波束展宽的方法.通过将平面阵列天线分成多个子阵列,以子阵列为单位设计出基本波束,再通过幅度和相位加权使各子阵波束在空中实现同相移位叠加,从而实现波束覆盖区域的控制.由于各子阵可作为基本单元来处理,只需对各子阵实行加权,即可极大地降低阵列导向矢量的数目,能灵活地设计各种波束图,实现指向控制和干扰抑制.仿真实验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它可用于单波束发射多波束接收(SIMO)与多波束发射多波束接收(MIMO)等新的SAR成像体制中.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多小区协作多入多出(MIMO)系统中存在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回传过多的问题,提出了多小区部分协作MIMO系统预编码算法.首先建立了包含信道估计、量化和延时误差的联合误差模型,然后根据此信道误差模型,利用迫零和信漏噪比算法思想,提出一种多小区部分协作下的双层MIMO鲁棒预编码算法.数值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传统的多小区协作下行MIMO系统预编码算法,用户的误码率性能和系统和速率稍差,但在CSI反馈比特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8.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到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经历了不同的几代时间,其中信道容量一直是比较重要的资源。在系统的接收端,用户端的容量决定了通信系统的质量。文章从最简单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开始,分析了单输入多输出系统、多输入单输出系统及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信道容量,并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在提高信道容量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证明实际中采用多入多出系统的必要性。同时由于硬件成本、系统复杂性等问题的限制,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天线根数。未来研究多入多出系统的天线选择及大规模多入多出系统中天线根数与功率资源的关系将是十分必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轨道角动量(OAM)具有独特的模分复用(MDM)方式,可以大大提高传输容量.为了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提出了一种结合OAM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OAM-MIMO复用通信系统,可以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提高信道容量和频谱利用率.采用巴特勒矩阵作为相移器,馈送信号给均匀圆形阵列天线(UCA),使得每个UCA可以同时并且独立地生成携带多种不同OAM模态信号的载波,从而显著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实验结果表明,OAM-MIMO复用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和频谱利用率在宏小区、微小区环境下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