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人特有病,腹股沟疝是老年人的常见病,BPH合并腹股沟疝在外科临床上并不少见,我们自1999~2004年对合并有上述两种疾病的42例病人同期采用前列腺电切术(TURP)或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和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外科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42例,年龄66~91岁,中位年龄79岁。均以排尿困难或者尿潴留并腹股沟可复性包块入院。斜疝38例,单侧31例,双侧7例;直疝4例。疝囊大小为2cm×3 cm×3 cm~6 cm×8 cm×12 cm。合并膀胱结石6例,高血压病11例,糖尿病5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直肠指检及…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约有 5 %~ 12 %患前列腺疾病并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伴有腹股沟疝[1] ,这部分病人多需要普外科和泌尿外科两次手术治疗 ,需要经历两次手术损伤 ,增加了经济负担 ,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较大。自 1993年 6月至 2 0 0 0年 5月我院泌尿外科对 1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开放手术同时行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 ,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要点和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16例 ,伴腹股沟斜疝者 11例 ,伴直疝者 5例 ;年龄从 6 0~ 70岁 ,均为可复性疝 ;疝囊大小约 4~ 10cm× 4~ 9cm× 5~ 7cm。 3例…  相似文献   

3.
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由于其本身疾病特点 ,局部解剖层次不清 ,再次手术修补所能利用的自体组织材料相对较少 ,腹壁薄弱 ,再手术难度大 ,术后复发率高 ,为普通外科手术难点之一。本文应用美国BordMeshPer fix产品行复发性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 32例 ,效果良好 ,现将资料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 ,男性 2 9例 ,女性 3例 ,年龄 2 3~ 75岁 ,平均年龄 5 9 7岁 ,6 0岁以上占 6 2 2 %(2 0 / 32 )。其中复发性斜疝 2 1例 ,复发性直疝 7例 ,复合疝 1例 ,复发性滑疝 3例。术前前列腺增生、习惯性便秘、慢性呼吸…  相似文献   

4.
小儿腹股沟斜疝切口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儿腹股沟斜疝为常见病 ,在基层医院一般均选用腹股沟斜切口。我院自 1992年 1月至 1997年 3月随机采用下腹横弧形切口 (A组 )和腹股沟斜切口 (B组 )行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112例 ,行前瞻性对比研究。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2例 ,男性 91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7个月~ 13岁 ,平均 6 5岁。其中右侧 82例 ,左侧 30例。选下腹横弧形切口 58例 ,腹股沟斜切口 54例。其中嵌顿性斜疝 2 2例 ,全部采用下腹横弧形切口手术 ,肠坏死 12例。1·2 手术方法 下腹横弧形切口 :相当于腹股沟管内环口上 1cm(腹股沟韧带中心点上方一横指…  相似文献   

5.
张士丰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417-2418
目的探讨阴囊小切口及传统的经腹股沟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腹股沟斜疝患儿256例,治疗组136例应用阴囊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对照组120例应用经腹股沟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对比分析2种术式的麻醉方法、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均在监护性麻醉(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下进行,256例手术均获成功,治疗组手术时间5~10 min,平均6.5 min;切口长1~1.5 cm,术后无明显切口痛,无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一二天;129例得到随访,随访率94.8%,术后随访6个月~3 a无复发。对照组手术时间20~40 min,平均31.2 min;切口长3~5 cm;术后切口痛1~3 d,阴囊小血肿1例;住院时间4~7 d;109例得到随访,随访率90.8%,术后随访6个月~3年1例复发。结论阴囊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较传统疝手术切口小且隐匿、不破坏腹股沟区解剖,麻醉安全,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99-0 9~ 2 0 0 2 -11对收治的 17例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患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一期修补 ,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7例均为男性 ,年龄 63~ 92岁 ,平均 74 0岁。左侧斜疝 10例 ,右斜疝 7例 ;其中 1例为 2次手术后复发。同时伴有前列腺增生症 16例 ,慢性支气管肺炎 14例 ,心脑血管疾病 11例 ,糖尿病 2型 5例。从发现不可回纳疝块到接受手术时间 3~ 48h ,平均 6 8h ;临床症状除疝块疼痛外 ,14例伴有腹痛 ,3例呕吐 ,17例均无腹膜刺激症表现。1·2 手术方法 除 3例因高龄、合并严重心脑…  相似文献   

7.
腹股沟疝高位结扎并修补术误将膀胱当疝囊切开外翻缝扎少见,我院曾遇4例,现报告如下: 例1:女,14岁,右侧腹股沟包块3年,以腹股沟斜疝入院。拟行疝囊高位结扎十修补术。术中把膀胱误认为疝囊切开,尔后又将其进行外翻缝合。术后3小时,疑有误伤膀胱的可能,立即插入导尿管作膀胱造影摄片,见膀胱区右下方碘油外流,证实为膀胱破裂。按原切口再次手术,在伤口内侧肌层下见膀胱壁有一长3cm的裂口,洗净伤口,修补膀胱重新找到疝囊,行高位结扎修补术。膀胱损伤的原因一般认为,一、小儿膀胱位置较高,壁较薄,又靠近前腹壁,若术前未排  相似文献   

8.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 ,且该手术以男性居多 ,占 90 % [1] ,然而在术中误切膀胱时有发生 ,现将本人遇到和调查的男性腹股沟斜疝术中 32例膀胱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如何减少膀胱损伤和改进手术方法。1 临床资料本组 31例 ,我院 3例 ,网上 (1994~ 2 0 0 1年 ,9个数据库 ) ,查阅 13例 ,调查市级医院一家 ,4例 ,县级医院两家 11例。其中小儿 2 1例 ,青年 3例 ,中年以上 7例。年龄在 1~ 6 6岁之间 ,平均年龄 17 6岁。上组病历其手术方法均为疝囊高位结扎及巴西尼氏法。2 结果2·1 误伤原因分析 切口位置过高[2…  相似文献   

9.
宋玉峰 《中国校医》2011,25(11):856-856
<正>2008年1月—2010年11月东海县温泉卫生院对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87例,采用下腹部小切口。行高位疝囊结扎术,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87例,单侧斜疝76例,双侧斜疝11例,男83例,女4例,年龄10个月至6岁。大多数为10个月至3岁,全部为易复性疝,无嵌顿。1.2方法取患侧下腹部耻骨结节上横行顺皮纹小切口,相当于腹股沟外环口所在体表投影上,切口长约1~1.5 cm,切  相似文献   

10.
患儿,女,2212岁,因左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4个月,以“左侧腹股沟斜疝”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以,心肺无异常。左侧腹股沟扪及一包块约2 cm×2 cm×2 cm大的,表面光滑,无触疼,外环容小指尖,压住内环包块不再疝出。诊断为腹股沟斜疝,予以手术治疗。在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以外环口为中心做长约3厘米切口,依次切开,找到疝囊,切开前壁,见内容物为左侧输卵管及卵巢,证实为滑动性疝。顺输卵管剪开输卵管系膜至内口处,分别缝合输卵管系膜边缘及切开的疝囊壁边缘,输卵管及卵巢还纳腹腔,游离疝囊,于颈部贯穿缝扎两道,外环口修补两针,…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 1997~ 2 0 0 0年采用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研制的高分子化合物不锈钢丝网行颅骨缺损修补术 6 0例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 ,全部为男性 ,年龄 19~ 4 5岁 ,平均 32 4岁。均为颅脑外伤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半年再行颅骨缺损修补。颅骨缺损面积约8cm× 8cm~ 10cm× 10cm。1·2 手术方法 按原切口疤痕切开头皮 ,创面止血后 ,按颅骨缺损的大小将已消毒好的高分子不锈钢丝网用剪刀裁剪成较缺损面积边缘大 1 5cm左右 ,并按头颅的弧度造成弧形 ,并与四周骨膜或组织缝合 4~ 6针固定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明确一期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对绞窄性腹股沟斜疝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绞窄性腹股沟斜疝患者行一期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全部顺利实施,手术时间80~210 min.术后并发症:3例切口积液,2例阴囊肿大,无切口感染和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至1年无复发.结论 一期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绞窄性腹股沟斜疝具有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但作为一种新技术尝试,其意义尚需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6月行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 10 0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性 90例 ,女性 10例。年龄 2 9~ 80岁 ,平均 ( 57.0 2± 15.86)岁。腹股沟斜疝 88例 ,直疝 10例 ,股疝 2例。1 2 材料与方法 BARD公司提供的锥形充填物(Bardmeshperfixplug)和网状补片 (Marlexmesh)。所有手术分别在局麻、腰麻和硬麻下进行。常规取腹股沟切口 ,先游离精索并找到疝囊 ,不打开疝囊仅作高位分离至内环后将其推入腹腔。用锥形充填物充填至疝环内 ,四周与腹横筋膜固定 4…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15个月,因左侧阴囊空虚1年余伴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个月就诊。入院体检:左侧阴囊发育差,左侧腹股沟区未扪及睾丸。右侧阴囊发育可,阴囊内可扪及约1.5cm×0.8cm×0.4cm睾丸,右侧腹股沟区未扪及包块,患儿哭闹时可见右侧腹股沟区明显包块,能自行复位,触诊为肠管,外环口明显增大。B超检查示:左侧腹股沟区及阴囊未探及睾丸,右侧阴囊可探及1.0cm×0.6cm×0.4cm睾丸,右侧腹股沟区未发现明显异常。患儿术前诊断为:(1)左侧腹腔高位隐睾可能。(2)右侧腹股沟斜疝,拟行腹腔镜探查及右侧腹股沟高位疝囊结扎术。腹腔镜探查时,左侧后腹膜及内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环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 对2001年1月—2011年3月,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加内环修补术治疗的175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75例患儿全部治愈,随访1~8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疝囊高位结扎术加内环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确切,且可有效防止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基层医院开展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的舒适护理措施,总结舒适护理应用体会。方法通过对2 0 1 0年1月-2 0 1 3年1 2月天津市王顶堤医院收治的3 2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结果 3 2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经过舒适护理除2例并发尿潴留外,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平均住院4.8 d,病例随访1 2~2 4个月均未复发。结论社区基层医院开展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采取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腹股沟斜疝患者87例,均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均切口愈合出院,手术时间为40~75 min,平均50 min。患者术后疼痛均能忍受,无牵扯不适,术后起床活动时间6~15 h。术后并发尿潴留1例、阴囊积液2例、腹股沟部异物感5例。随访2个月~3年无一例复发。方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损伤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符合人体生理解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凤芹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477-1478
目的总结前列腺增生并发腹股沟斜疝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分析68例前列腺增生并发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所有患者均同时行前列腺电切术(TURP)加无张力疝修补术,结合前列腺电切术和腹股沟斜疝疝修补术的护理要点,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结果 68例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结论前列腺增生并发腹股沟斜疝患者同期手术风险大,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患者平稳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诊治水平,探讨对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硬膜外麻醉下,切口稍大于传统疝修补手术切口,补片放置于精索后位,缝合各层组织,皮肤.结果:70例腹股沟斜疝经治疗后,67例(95.71%)7 d痊愈,2例(2.85%)出现急性尿潴留,留置导尿2~3 d后可自行排尿,1例(1.42%)术后3个月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放置聚丙烯修补网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在86例腹股沟斜疝中应用网状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f临床疗效。结果86例均I期修补成功,出觋尿潴留3例,阴囊肿胀3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所有病例术后切口疼痛轻微,无需使用止痛药物,可早期下床活动。随访3~48个月,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痛苦小、恢复快及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