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两相接地短路故障的分析1.1系统简介110kV光明变电站有5条110kV线路,其中110kV育光Ⅰ、Ⅱ线接入220kV育新站,110kV公光周蒋志线接入220kV公明站,110kV安光线为某500kV变电站备用电源,110kV光富线供110kV大富站#2、#3主变负荷,110kV为单母分段接线方式,主变3台,10kV为单母分段接线方式。正常运行时,220kV育新站110kV侧各有一台主变中性点接地,110kV光明站、110kV大富站主变中性点均不接地,110kV公光周蒋志线断路器处于热备用状  相似文献   

2.
我厂某35kV降压变电站,35kV主母线采用LGJ-185型钢芯铝绞线构成单断路器双母线带旁母的接线。一般为35kV南母带Ⅰ号、Ⅱ号主变,35kV北母带35kV出线的双母线分段运行方式,日均供电负荷约21000kW。  相似文献   

3.
正1故障现象2016年8月21日15:38,某变电站2号主变有载重瓦斯保护动作,2号主变高低压侧断路器跳闸,造成35 kV Ⅲ段母线及各出线失电,进而导致板带厂冷轧生产线、焦化厂部分设备、粉末冶金公司失电停产,环友Ⅰ线CCPP 50 MW发电机停机。变电站接线图如图1所示。故障时的运行方式为:双陈Ⅱ线通过110 kVⅠ、Ⅲ分段断路器带110 kVⅠ段母线和110 kV Ⅲ段母线;110 kVⅠ段母线  相似文献   

4.
《电世界》2015,(2)
<正>1事故经过某110 k V变电站高压110 k V、中压35 k V、低压10 k V母线接线方式均为单母分段,110 k V配电装置为户外布置,35 k V、10 k V配电装置为户内布置。该站有1、2号两台主变,正常运行方式为1、2号主变并列运行带35 k V及10 k V线路负荷。变电站一次接线简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1事故经过及检查某110kV变电站低压侧(10kV)一条出线由于相间故障跳闸,与此同时,该变电1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瓦斯保护动作,主变高低压侧开关同时跳闸。该变电站为110kV终端变电站,110kV为内桥接线,10kV为单母线分段接线。跳闸事故发生后,经检查,初步判断,主变跳闸的原因很可能为保护误动。但对主变所有保护进行了定值校核、二次电缆绝缘检测等仔细认真的检查后,仍未发现异常。由于该变电站负荷较重,1号主变暂时投入运行。当进行主变带负荷试验时,发现1号主变差动保护A相差电流比其它两相大,约超出14mA。由此判断可能的原因是主变110kV…  相似文献   

6.
1 变电站简介 泖港变电站(以下简称泖港站)35kV接线采用内桥接线,10kV采用单母分段接线方式。站内10kV出线、主变压器(以下简称主变)保护及35kV分段自动投切保护(以下简称自切)采用电磁型保护,10kV分段自切采用微机保护。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2004年如皋变电站检修完35 kV侧出线开关后进行倒闸操作时所发生的过流保护误动事故经过.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单母分段带旁路这种接线方式,在由旁路开关代替出线开关运行方式恢复到正常供┅电方式时所进行的倒闸操作过程中,根据不停电原则,在倒闸操作过程中会形成环网;此时若出线负荷远小于分段母线负荷,则必然出现负荷转供现象,致使流经出线开关的电流远大于正常情况下该出线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造成出线开关过流保护误动.最后,文章就如何预防这类事故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基于35kV变电站设计的相关国家规范、手册、标准,该课题实现了35kV终端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研究与设计。35kV侧母线采用单母线接线并采取1回进线方式,主变压器采用2台SZ9-8000/35型有载调压变压器;10kV侧母线采用单母线简易分段接线并有8回出线;10kV主进线采用ZN28-12型真空断路器,出线采用断路器与保护控制器配合作为控制和保护,本课题的研究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并采用新技术及节能设计原则,对于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电气系统优化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便于今后变电站工程的设计,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2004年如皋变电站检修完35 kV侧出线开关后进行倒闸操作时所发生的过流保护误动事故经过。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单母分段带旁路这种接线方式,在由旁路开关代替出线开关运行方式恢复到正常供电方式时所进行的倒闸操作过程中,根据不停电原则,在倒闸操作过程中会形成环网;此时若出线负荷远小于分段母线负荷,则必然出现负荷转供现象,致使流经出线开关的电流远大于正常情况下该出线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造成出线开关过流保护误动。最后,文章就如何预防这类事故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柏山站35kV电力系统开关越级跳闸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瑞基  李淑如 《电气应用》2005,24(10):27-28
B C220kV韶钢柏山变电站有2台主变,220kV及35kV母线均为单母分段方式,正常的运行方式为一台主变带两段35kV母线运行,另一台热备用,主接线图如图所示。该站自2002年11月3日投运以来发生了一起越级跳闸事故,事故发生时由2#主变带35kVⅠM、ⅡM两段母线运行,1#主变冷备用。DEFG2004  相似文献   

11.
泖港变电站(以下简称泖港站)35kV接线采用内桥接线,10kV采用单母分段接线方式,如图1所示。站内10kV出线、主变压器(以下简称主变)及35kV分段自动投切保护(以下简称自切)采用电磁型,10kV分段自切采用微机保护。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一座终端负荷变电站220 kV侧电气主接线,提出环形主接线方案。重点分析环形接线在该站应用的可行性,从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3个方面分别与双母线接线、单母分段接线和单母三分段接线比较。通过综合比选,推荐220kV侧电气主接线采用环形接线方案。  相似文献   

13.
1工程概况无极城西110kV变电站具有110kV、35kV、10kV3个电压等级;110kV2回进线,35kV单母线分段、终期6回出线,10kV单母线分段、终期14回出线,电容补偿为2X3600kw。2设备的选择2.1一次系统的选择a.主变选择3卷有载调压变压器。b.110kV断路器选择ABB公司生产的SF。断路器。C.35kV断路器选择国产SF。断路器。d.10kV断路器选择柱上真空开关。2.ZM次设备的选择2.2.l主变压器控制保护的选择a.BKQ—2010型变压器自动控制保护器可实现主变3侧开关的遥合、遥跳、手合、手跳,并设主变重瓦斯保护、有载调压重瓦斯保护及轻瓦斯…  相似文献   

14.
冯华盛  卢辉 《电世界》2007,48(12):39-40
我公司二期总变是一座110kV电压等级变电站,安装2台40MVA有载调压变压器。两回110kV电源从220kV罗带站不同的两段母线经架空线引入,110kV侧采用内桥式接线,6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正常运行方式为双线双变解列运行,即110kV1号进线经1号主变带6kVⅠ段负荷;110kV2号进线经2号主变带6kVⅡ段负荷。110kV BZT(备自投装置)退出,6kV BZT投入。  相似文献   

15.
1故障现象 某35kV变电站接线图如图1所示。因1号主变过负载,两台主变容量差的比值超过1/3,无法并列运行,故将运行方式由单台主变运行转为两台主变分段运行。运行人员在改变运行方式时计划的倒闸操作步骤如下:断开121母线分段断路器(10kVⅡ段所有出线均在投入状态)→合上主变35kV侧332断路器→合上主变10kV侧132断路器。  相似文献   

16.
丁立新  丁可为 《电世界》2007,48(7):38-39
1 事故经过 我局某220kV变电所进行年度综合大修。该变电所电气主接线方式为:220kV双母线带旁母接线,110kV双母线接线,35kV为单母分段接线。在35kV母线上接有几个大用户。  相似文献   

17.
昆明电网中的110kV变电站的高压侧母线的主接线方式为单母分段接线,主要有2种运行方式:并列运行和分段运行.对2006年昆明电网丰大运行方式下的2种母线运行方式下的电网的电压合格率,网损率和N-1开断校验等3个方面进行了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比较分析了2种运行方式.较之并列运行,110kV汤池变母线分段运行方式下,电压越限的母线数目增多;电网网损率略低;分段运行方式下汤池1号主变压器开断,电压越限的母线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18.
代莹  张庆伟  吕浩 《电气时代》2014,(12):76-77
针对10 kV母线侧既需要跳中阻开关回路又需要均分负荷的复杂情况下备自投逻辑原理进行了阐述,基于该逻辑方案的备自投装置已在南京供电局投运多套,对其他地方相同接线形式的变电站亦具有借鉴意义。近年来,随着用电负荷的增加和日益集中,变电站在进行增容改造后,110 kV侧变成扩大外桥接线,10 kV侧变成单母Ⅳ分段接线,因其供电可靠性高,运行方式灵活,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吴玲 《电工技术》2013,(4):11-12,21
从电力工程二次设计的角度总结智能变电站的特点,并以高压侧内桥接线、低压侧单母分段接线的典型110kV变电站主接线为例,阐述新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20.
1 问题的提出1.1 现状分析(1) 主接线方式:35 kV、10 kV低压母线采用单母线2分段或3分段的接线方式,个别有4分段的.出线路数较多,特别是在负荷集中的城市供电区,可多达20~30条出线.低压出线为单电源辐射型馈电线路,对侧无电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