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康颐》2017,(11)
<正>药物性肝损伤是指人体暴露于常规剂量或高剂量药物后,因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或人体对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产生过敏或代谢特异质反应,而导致的肝脏损伤,是肝生化异常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多种药物均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常见的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心脑血管疾病药等。患者怎么用药才能预防肝损伤?药物会否伤肝,除了药物本身及代谢物是否对肝有直接毒性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用法用量,每个人体质有所差异,如果超剂量用药也可能造成肝损伤。  相似文献   

2.
口服或注射各种药物都在肝脏内进行代谢,其中部分药物或代谢产物会给肝脏造成损害,引起肝病。 药物引起肝病可分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肝病包括急性肝炎、肝胆汁郁结和急性脂肪肝,较易引起急性肝病的药物是四氯化碳。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血管病变、肝肿瘤  相似文献   

3.
我们都知道肝脏是药物代谢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药物进入人体后经过肝、肾、胃、肠、肺、神经系统以及皮肤进行生物转化,而这种生物转化又主要是在肝脏中进行的。很多药物对人的肝脏均可产生毒性损害,这些药物在干扰了肝细胞正常代谢中的某些环节后,造成肝代谢负荷过重,发生内环境紊乱,肝损害加重,由此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出现黄疸及转氨酶升高等肝炎症状。这些危害往往超出了人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4.
沈丽 《药物与人》2001,14(4):30-30
我们服用的各种药物,一般都由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到达肝脏。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如果药物对肝细胞有毒害作用,或机体对药物有过敏反应,即可引起肝脏的损害,我们称之为药物性肝病。严重的药物性肝病可发展成为急性、亚急性肝坏死。  相似文献   

5.
药源性肝损害(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药源性肝损害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药源性肝损害占整个药物不良反应的10%-15%。而且,在世界范围其发病率仍在不  相似文献   

6.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平时所吃的大多数药物都是经过肝脏和肾脏代谢的,当所用药物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时,会造成药物以及代谢产物的蓄积,进而对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正>肝脏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当药物进入人体后,最重要的代谢场所也是肝脏。无论是口服药还是注射用药,进入体内后都要经过肝脏代谢、解毒。用药后,如果出现肝炎样的症状或伴有肝功能异常,称为"药物性肝炎"。临床上,可引起肝脏损伤的药500  相似文献   

8.
我们都知道生气伤肝,喝酒伤肝,但是很多人对药物伤肝却认识不足。有关报道显示,由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药物性肝炎已经排在我国肝病发病的第四位,仅次于乙肝、酒精肝、脂肪肝,药物性肝损害约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10%-15%。为了保护我们的肝脏,千万不要随意用药,即使是非处方药(OTC)也不行。  相似文献   

9.
<正>肝脏是人体内的重要器官,也是许多药物转化和代谢的重要脏器。大多数药物会在肝内经过生物转化作用而被清除,但是有些药物本身或者其代谢产物,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导致药源性肝病。药源性肝病是指在应用相应治疗剂量的药物时,药物在人体内影响肝脏的某些代谢环节,或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会对肝脏产生影响而导致的疾病。近几年,随着药物种类越来越多,药源性肝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正>在肝炎专科门诊,由于转氨酶升高而就诊的患者中,最终被确诊为药物性肝损害的并非少数。所谓药物性肝损害,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肝脏受到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的损害,或发生过敏反应所致的医源性疾病,又称药物性肝炎。由于药物性肝损害不仅会导致严重后果,而且还涉及药物的安全性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可引起肝损害的药物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药的种类日益增多,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也越来越多,几乎涉及临床各科的常  相似文献   

11.
肝脏是药物在体内代谢的重要器官,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又可影响肝脏的结构和功能,造成肝脏的损害。药物性肝病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肝脏受药物本身、代谢产物损害或发生过敏反应所致的医原性疾病。危害包括肝脏血管损害、诱导肝癌和促使肝硬化等。肝细胞变性、坏死主要由毒性代谢产物所致,即亲电子的烷基化、芳基化和酰基化物质与肝细胞内和生命有关的大分子(DNA、RNA)共价结合而引起肝  相似文献   

12.
肝病患者在用药治疗中,首先要了解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情况及用药是否对症。据不完全统计能够引起不同程度肝损害的西药至少有二百余种以上。许多人认为,中药是安全的,而近年来,许多报道证实某些中药如:黄药子、苍耳子、柴胡、雷公藤、五倍子等也可造成肝损害。肝损害的形成,一方面是药物直接或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引起的肝脏病变,另一方面是诱发变态反应性肝病,此外,不同体质、不同年龄、药物引起的肝损害也不一,因此,肝病病人用药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肝病及合并症情况,尽量选择对肝功损害小的药物。2、对使用药物要充分了解熟悉其副作用和有…  相似文献   

13.
口服或注射各种药物都在肝脏内进行代谢,其中部分药物或代谢产物会给肝脏造成损害,引起肝病。药物引起的肝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肝病包括急性肝炎,肝胆汁郁积和急性脂肪肝较易引起急性肝病的药物是四氯化碳。  相似文献   

14.
药物伤肝因人而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种人用药需重视肝损害 即使是可能引起肝脏损害的药物.也不会在所有使用者中导致肝炎,这是由药物性肝损害的机制所决定的。一般地说,以下四种人在使用药物时要高度重视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由于老年人的体内蛋白合成功能下降,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分解和代谢增加,造成血浆蛋白浓度下降,与蛋白结合的药物减少等原因,如按常用剂量用药,将导致老年人体内药物浓度过高。另外,老年人血流量减少,肝药酶合成减弱,肝内微粒体中的药物氧化酶如细胞色素P450活性下降,肝脏解毒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肝脏清除率下降。首先通过肝脏效应的  相似文献   

16.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都能引起肝脏损害.随着临床用药品种的迅速增加,由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17.
答疑解惑     
《长寿》2003,(1):24-27
上海读者谭学军问:哪些药物中毒会导致脂肪肝? 很多药物通过肝脏的代谢而发挥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肝脏的正常功能。用药不当可引起各种类型的肝损害,脂肪肝就是常见的肝损害之一。由药物毒性作用或药物中毒导致的脂肪肝,称为药物性脂肪肝。 药物性脂肪肝常伴有明显的肝细胞损害,  相似文献   

18.
肝性脑病是由肝功能严重失调或障碍、以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有关其发病机理的学说众多且有争议,其中氨中毒学说在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门冬氨酸鸟氨酸直接参与肝脏代谢、激活肝脏解毒功能、增强肝脏排毒功能,已被美国FDA推荐为治疗肝性脑病的首选药物在临床中应用。本研究对2006年6月—2012年3月肝性脑病患者5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药物性肝损害亦称药源性肝病,是指用药过程中肝脏因受药物的直接或间接作用而发生的功能和结构的损害。近年来,特别是在农村,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抗结核药物应用的增加,引起肝损害的病例亦有所增加,本文收集近3年来诊治的24例病例,现略谈体会。  相似文献   

20.
正药物性肝病是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导致肝细胞损害,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多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等,可伴发热和皮疹,病程常可逆转,重者可有肝坏死甚至导致死亡。药物的肝内代谢肝脏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药物进入人体后,部分药物经肝脏生物转化获得药理活性,其代谢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Ⅰ相反应,通过氧化、还原或水解作用将药物转化成相应产物,此过程由肝脏一组单氧化酶系催化,其中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