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华 《四川丝绸》2008,(4):51-53
湘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起源于21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在清代是形成独特风格,随后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双面全异绣。是中华优秀的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2.
王玭  王宏付 《纺织学报》2016,37(3):66-71
为强化并发扬湘绣和蜀绣2大秀种浓郁的地域特质,以湘绣与蜀绣部分作品为例,从历史渊源、艺术风貌以及材料选择、色彩运用、针法及绣技等技艺特点出发,总结分析了二者的共性与个性。研究表明:在整体艺术风貌上,湘绣绣品的艺术性比蜀绣强;湘绣用线多样、色彩丰富,其织花线缕染色有深浅变化,而蜀绣绣线主要选用成都本地所练染的丝线为主,地方特色更为鲜明;蜀绣以其深厚的底蕴和刺绣线条的精细秀美,较为湘绣更胜一筹。结论为湘绣与蜀绣的技艺研究、文化传承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湘绣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对湘绣进行活态传承,文章以湘绣图案为研究对象,从湘绣经典作品中常用的刺绣图案入手,分析湘绣图案的点、线、面运用与表达方式,有利于进一步把握湘绣的艺术表现形式,为湘绣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湘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已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创新创意的发展过程中,绣稿设计画面应具备艺术意境和设计寓意的表达和形式美的视觉美感以及画面色彩表现的和谐统一。绣稿设计要依托湘绣的特点、风格和形式和融合其它艺术门类进行大胆创新。从理论的高度认识湘绣绣稿设计的价值和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湘绣也须突破创新,其体系中关键的绣稿设计也须进一步得以创新发展,使之日臻完美,表现形式须与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不断进行绣稿的艺术形式创新,湘绣是经济产物,也是文化结晶,只有挖掘绣稿设计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才能使湘绣艺术品走上文化艺术发展创新之路,继而使湘绣艺术得到长足发展。使其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刺绣艺术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以苏绣、蜀绣、粤绣、湘绣之称的四大名绣。除此之外,中国的刺绣艺术在各民族之间也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征的刺绣文化。水族宽厚柔和的民族性格和尊重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以及他们对造型独特的思维在水族刺绣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侗族人民热爱自然,他们在刺绣中表现了对大自然的向往,色彩应用对比强烈,富有活力。通过对两个民族刺绣图案艺术文化的对比研究,总结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共性,使中华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得以保留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湘绣发展的抉择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传统手工艺术造成巨大冲击,湘绣等传统艺术的保护势在必行.针对目前湖南湘绣发展的现状,从人文精神和情感寄托、文化生态学以及设计发展观念等方面分析传统刺绣的现代价值.从湘绣的原生态、湘绣鼎盛原因以及湘绣特质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现代湘绣的发展必须坚持不能改变其原生态艺术本质.在此基础上,根据湘绣发展的现状和国...  相似文献   

7.
"湘绣",产地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工艺品的总称,它起源于民间刺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长沙地区曾经是湘绣生产的主要基地,多数农家妇女均以刺绣为业,所以这里又有"绣乡"之称.  相似文献   

8.
为了将贵州各民族中钉线绣工艺更广泛的运用到刺绣作品中,对比分析最具代表性的水族马尾绣、舟溪苗族蚕锦绣、革一苗族梗边打籽绣、织金苗族绞线绣以及黔东南侗族盘筋绣,研究5种刺绣在钉线绣综线内芯材质、综线丝线的色彩、使用位置、刺绣中所结合使用的其他刺绣工艺以及在服饰中装饰的位置方面的特色,从图案审美角度鉴赏5种刺绣所形成的刺绣图案,分析不同刺绣在综线质感、造型风格、色彩3个方面的表现,总结出不同民族不同刺绣中独特的审美偏好,为研究刺绣艺术以及以刺绣艺术现代设计创新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不同历史时期的湘绣艺术题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凡  徐青青  李湘树 《纺织学报》2009,30(10):124-129
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变迁对湘绣题材选择的影响入手,将湘绣由民间原生态刺绣发展为现代刺绣的整个过程分为4个历史时期,分别为:原生态刺绣题材时期、近代湘绣从原生态题材向现代工艺品题材的转变时期、计划经济年代政治化题材盛行时期、市场经济年代的现代湘绣题材创新时期;深度分析不同题材时期的湘绣在刺绣针法工艺、艺术风格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不同艺术特色,以及题材变化对湘绣艺术特色发展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湘绣衰落现状,进一步探讨艺术特色在创新和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题材扩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湘绣作为四大名绣之一,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作为传统文化的手工艺刺绣,在当前潮流冲击下,其发展环境并不顺畅.基于此,文章通过对湘绣文化及其特点的分析,解析湘绣在国潮热视域下的发展创新和传承.  相似文献   

11.
李頔  张竞琼  李向军 《丝绸》2012,(6):50-54
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的近代民间服饰品与苏州工艺美术馆等地馆藏的画绣实物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别统计、解析了服饰品绣与画绣中主要针法,并从表现方式与刺绣主体的角度,分析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发现在题材上,服饰品绣的纹样简单抽象,写意夸张,画绣底稿意境悠远,艺术性强。针法上,服饰品刺绣针法规律性强、特色明显,画绣针法灵活多变,没有固定的程式。在用线上,服饰品绣材质更加多样,纹理明显,画绣用线更细。在用色上,服饰品绣善用对比色,注重色彩间的呼应关系,质朴和谐,画绣以画稿用色为基色,清丽淡雅。因此,对苏绣研究体系的完善与苏绣技艺的传承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莹 《丝绸》2022,59(1):134-140
针对贵州水族螺形绣与青海土族盘绣常被学者认为是两种不同刺绣工艺的误解,运用对两地刺绣的实地调查与比较研究法,并结合文献分析,文章对二者技与艺之异及对汉地服饰与技艺的借鉴吸收情况展开剖析,旨在使学界在后续研究中能够准确定位.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分析,得出民族服饰刺绣技艺呈现着中华服饰文化共性,体现出民族服饰文化融合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3.
王变荣  藤娅 《毛纺科技》2012,40(7):26-30
介绍了绣花的分类及绣花在毛衫设计中的意义。绣花图案是影响毛衫装饰的关键因素,在毛衫的应用中具有实用、适用、经济、流行等特征;此外,通过相关的理论实践总结绣花方式、色彩调和、对比方式的搭配、绣花材料的选择、毛衫材料选择应用,以及绣花位置与毛衫的组织结构等要素对毛衫设计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的把握绣花在毛衫中的应用,对绣花毛衫产品的开发及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宁波金银彩绣的特色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丽君 《纺织学报》2010,31(1):102-107
为保护与发展传统手工艺,以宁波金银彩绣为对象,从历史演变、工艺特色、传承发展对其进行研究探讨。认为宁波金银彩绣经历了从源到盛又到衰的历史进程,其原料运用、刺绣针法均具有地方特色,尤其是宁波当地绣工开创的叠彩绣、彩盘金绣以及“外国绷”等针法最为独特。宁波金银彩绣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等社会各界联合行动,从保护抢救出发,加强弘扬宣传,贯穿创新发展。同时,需要着力开展将现代元素融入到传统手工艺中,培养刺绣专业人才、产品市场化运作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沈飞 《丝绸》2022,59(2):121-129
在京绣的名称及其针法技艺中,存在着概念混淆、模糊等问题,导致人们对京绣的概念及其针法技艺存在一定的疑问。文章从京绣历史、类型、文化含义三方面展开研究,力求厘清和完善京绣相关概念,剖析京绣的历史文化、艺术风格、绣品品类与针法技艺的关系。运用田野考察、比较分析、实物与图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京绣的针法技艺特征,探究京绣不同类型绣品的针法应用规律,补充和细化京绣的研究数据。京绣针法技艺具有宫廷绣的复杂特征,京绣民间绣针法则呈现简便化特征,在剧装绣中融合了宫廷绣的艺术特征,简化了过于繁复的针法技艺;京绣配饰的针法是清代刺绣工艺的集中体现,多样精致。  相似文献   

16.
陈逸阳  高强 《毛纺科技》2021,49(4):92-97
壮族刺绣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手工艺,也是提升壮族服饰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壮族刺绣图案创新应用的基础理论,针对壮族刺绣图案在文化内涵和形式语言上的独特表现,通过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由表及里地探索壮族刺绣图案的造型方式、构成形式,深度剖析壮族刺绣图案文化寓意以及呈现形式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壮族刺绣图案在造型上具有“面面相嵌,错落有致”和“线面兼施,虚实相生”的特点;在构成形式上以二方连续式、骨骼续连式、均衡构成式、单独主体式、角隅向心式几种形式为主,在文化寓意上呈现多样统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寻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纹样长久流传的原因,促进哈密维吾尔族刺绣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与传承,分别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纹样的影响因素、文化内涵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研究。在研究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纹样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的基础上,从纹样的文化内涵入手,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得出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纹样的文化内涵主要受2种文化的影响:第1种是以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和道家神仙思想为主的中原文化,第2种是以佛教、袄教为主的丝绸之路文化,从中挖掘出纹样多元化的文化交融特征。从纹样深厚的文化内涵考虑,进一步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提供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8.
马芳  崔少英 《北京纺织》2005,26(2):57-59
阐述了我国西北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刺绣特点,举例说明了西北民族刺绣在现代服装、服饰设计中的应用,对刺绣的现代应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蒋妮 《纺织报告》2020,(2):92-93
刺绣艺术经历了四千多年的发展和变革,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成就,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形式之一。在国内市场,传统手工刺绣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不断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国民间刺绣发展到现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艺术体系,为日用品设计提供了灵感。文章主要通过追溯民间刺绣的起源与发展,探析民间刺绣在现代家居日用品中的美学价值和民间刺绣在现代家居用品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如何更好地实现民间刺绣在现代家居日用品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