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6例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罗格列酮组(R组)和对照组(C组).C组单用胰岛素治疗并调整用量,R组加用罗格列酮4 mg/d,随访12周,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等指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R组血糖水平从第2周起下降明显,至第8~12周下降幅度最大,有19例达到空腹血糖<6.5 mmol/L、餐后2 h血糖<8.0 mmol/L的良好控制目标;从第2周开始,R组胰岛素用量也渐减少,至第12周时,R组胰岛素用量较基础值减少(7.7±4.4)U;而C组胰岛素用量平均增加(9.1±5.2)U.治疗后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组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度的低血糖及水肿.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能确实有效控制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预混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6例预混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稳定但水平较高(FBG:8-12 mmol/L),加服罗格列酮4mg/d,8周后,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和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8周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明显,胰岛素用量也逐渐减少,前后比较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用量、血脂变化有统计学意义,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罗格列酮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能有效、安全地控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探索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80例经生活干预加足量二甲双胍治疗2月以上、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加用罗格列酮和安慰剂治疗12周,观察两组间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的变化.结果:12周后,罗格列酮治疗组较安慰剂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显著降低.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可以快速改善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是此类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李志萍 《西部医学》2008,20(2):288-289
目的探索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本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分为单纯应用胰岛素组16例;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25例;胰岛素、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组15例。结果治疗12周,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2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有下降,而胰岛素、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组变化明显。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特别是肥胖患者,胰岛素用量较大时加用罗格列酮能有效控制餐前及餐后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在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对体质量、胰岛素剂量的影响.方法 对37例单用胰岛素治疗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病人加用罗格列酮治疗,加用罗格列酮治疗12周和24周后分别测定空腹和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记录胰岛素剂量、体质量、血压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后12周及24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3.54~5.63,P<0.01); 24周末体质量增加(t=2.66,P<0.05),每日胰岛素用量从(78±9)U减至(30±7)U(t=4.36,P<0.01).结论 单用胰岛素治疗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加用罗格列酮治疗,可使血糖得到持续改善,并能减少全天胰岛素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与胰岛素配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3例胰岛素治疗日剂量大于45IU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胰岛素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4mg/d,对照组继续胰岛素治疗,治疗12周。治疗前后进行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日胰岛素用量的测定、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BG、P2hBG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且无肝肾功能损害发生。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能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浆胰岛素水平和日胰岛素用量(P<0.05)。结论:罗格列酮配伍胰岛素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并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和单纯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既往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和单纯胰岛素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测定FBG、2hPBG、TG、TC和HbA1c。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在FBG、2hPBG和HbA1c方面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胰岛素用量方面,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短期内可降低血糖,并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8.
王黎明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6):384-384,388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在提高胰岛素的疗效及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经口服降糖药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未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采用胰岛素联合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对照组26例单独用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胰岛素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12周治疗,两组患者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胰岛素日均需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体重增加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治疗较单独治疗优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胰岛素和罗格列酮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经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预混人胰岛素、罗格列酮联合治疗,同时采取控制饮食和运动疗法。治疗过程中根据血糖变化情况逐渐调整胰岛素用量至血糖目标值。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胰岛素用量、体重指数。结果: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和胰岛素用量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体重指数在治疗后略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胰岛素的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的降糖效果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性.方法5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罗格列酮治疗观察,包括单纯饮食、运动锻炼未用药组14例;单用二甲双胍组15例;合用磺脲类加二甲双胍组27例.均接受罗格列酮4mg/片,晨服.结果3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下降.结论罗格列酮是胰岛素增敏剂,有明显的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减少胰岛素抵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用胰岛素时的降血糖作用,观察其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将58例因磺脲类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入安慰剂组,吡格列酮15mg组和30mg组,治疗观察12周。结果 于12周时对照组空腹血糖(FBG)水平较基线值稍有升高0.09mmol/L,吡格列酮15mg组较基线值下降了1.75mmol/L,吡格列酮30mg组下降了2.65mmol/L。餐后血糖(2hPBG)分别下降了0.65mmol/L,4.2mmol/L及5.4mmol/L(P<0.001)。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分别下降了0.2%、1.10%和1.64%。结论 12周的临床观察显示,对2型糖尿病患者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者联合应用吡格列酮血糖控制可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2.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法,对单用格列吡嗪或格列吡嗪加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59例加用罗格列酮治疗,进行3年随访,对血糖下降至空腹<5.5 mmol/1或餐后2 h<6.5 mmol/1的病人减少格列吡嗪7.5 mg/d,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格列吡嗪用量.结果 加服罗格列酮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高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P<0.01),格列吡嗪用量明显减少.至实验结束时共有28例患者完全停用格列吡嗪而血糖控制良好.结论 单用格列吡嗪或格列吡嗪加二甲双胍疗效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服罗格列酮能长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或停用原联合应用的格列吡嗪.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40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与对照组(门冬胰岛素30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r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7-I胰岛素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FBG,2hPBG和HbA1C均得到良好控制;治疗组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联合使用磺脲类、双胍类而血糖控制不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97例联合使用磺脲类、双胍类而血糖控制不好的老年患者分为罗格列酮+磺脲类+双胍类组(A组)、罗格列酮+胰岛素组(B组)及胰岛素组(C组),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空腹、餐后2h血糖,空腹、餐后2h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体重指数。结果治疗后3组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显著下降(P〈0.01)、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空腹胰岛素降低,A、B两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P〈0.05)。结论对联合使用磺脲类、双胍类而疗效不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服罗格列酮可显著降低血糖,是抗拒使用胰岛素者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赵海英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1):47-47,49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人45例,观察罗格列酮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结果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下降,甘油三酯(TG)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治疗前略有上升,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罗格列酮是安全、有效的新一代降糖药,能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且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 对73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口服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C肽的变化.结果 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C肽治疗后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效控制患者餐后高血糖.  相似文献   

17.
李国峰  李志萍 《黑龙江医学》2008,32(10):787-788
目的浅谈诺和锐在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本组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应用诺和灵R组11例;另一组为改换应用诺和锐组14例。结果治疗2周,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BG),12周时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而应用诺和锐组变化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诺和锐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更好地改善餐后血糖,胰岛素用量较前明显减少,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胰岛素用量超过0.8 U·kg-1·d-1,加用利拉鲁肽0.6~1.8 mg·d-1,观察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胰岛素用量等指标变化,同时观察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12周后,患者FBG、2 h PG、Hb A1C、BMI、WC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胰岛素日用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发生少。结论利拉鲁肽治疗大剂量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好,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钠联合二甲双胍、诺和锐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降糖效果。方法:100例T2DM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加用罗格列酮钠,B组不加,观察疗效12周。结果:A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B组明显下降。少数女性患者出现下肢轻度浮肿,未予特殊处理。结论:罗格列酮钠能有效降低使用双胍类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0.
韩红梅  吴兆芳 《中外医疗》2010,29(35):33-34
目的观察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疗效。方法将口服降血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各25例,观察12周内2种不同治疗方案降糖疗效。结果治疗组三餐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胰岛素用量无显著性差异,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诺和锐30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较诺和灵30R更为满意,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