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形资产是出版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主要资产。无形资产的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出版社对无形资产具有管理柔性。基于出版社无形资产的特点,采用传统的无形资产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探讨了实物期权方法评估在出版社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出版社资产中包含着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有形资产如同出版社显现出来的躯体 ,而无形资产则是出版社的内在品质和灵魂。出版社及其领导者往往比较关注的是出版社的有形资产 ,如拥有多少资金、多少码洋、多少利润 ,拥有怎样规模的办公大楼、如何先进的办公设施等。虽然在局部上、表层上或个别环节上他们也已感觉到无形资产对出版社发展的重要性 ,但对无形资产的深刻涵义及如何系统构建和利用尚缺乏全面的认识。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图书市场竞争 ,出版社必须从提高本社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出版社无形资产的重要性 ,尽快制…  相似文献   

3.
无形资产是出版社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无形资产作为资产的有机构成,同有形资产一样,是出版社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出版资源。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使用,循环反复,就形成了出版社的生产和再生产。没有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就没有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无形资产与出版竞争杂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形资产与出版竞争杂谈清华大学中文系金兼斌《电影、新闻出版企业财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一个出版社的无形资产应包括七个方面:①出版社的声誉;②出版社与著译者签定的合同;③与出版社有紧密联系的著译者队伍;④出版社...  相似文献   

5.
1989年,我国在国营工商企业会计制度文件中首次正式使用“无形资产”一词,1994年深圳市人民政府率先发布我国第一个无形资产评估法规。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无形资产独特的经济价值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认可。然而,相对工商企业来说,我国出版社走向市...  相似文献   

6.
无形资产是出版产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对出版社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说有形资产是出版社的躯体,那么无形资产则是出版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时代,出版社的经营制胜之道应当有哪些呢?我以为,根本的一条,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注重对知识和信息、对出版社无形资产的投入、积累和利用。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创建名牌,推广名徽,借重名人,培养名家。一、创建名牌现在大家经常在议论图书的销售:同...  相似文献   

8.
在对改制后出版行业新动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出版社品牌建设是应对市场竞争、提升无形资产、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改制背景下探索品牌建设,对于出版社的后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出于出版社品牌建设的现实需要,提出了出版社品牌建设的步骤,并给出了出版社品牌成功创建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精品是出版社的形象产品,也是出版社赖以生存的基础。锻造精品,是锻造出版社的整体形象,就是培育出版社的无形资产,也就是取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锻造精品的意识应作为一种战略思想牢固地树立在出版工作者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10.
活动会议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本刊综合报道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已经确定。资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政策和财教〔2008〕256号文件执行。出版社转制前占用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经核实后划给出版社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1.
锻造出版品牌刻不容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下,在出版界谈品牌、谈品牌效应、品牌经营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其实是出版改革的严峻形势,把出版社逼到了非“谈”不可的地步了。何谓品牌,说简单点,是精品名牌的缩称,换个说法而已。用文学词汇来描绘它。可说是一面具有号召力的旗帜。是集体形象的代名词,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有人说得比较复杂,品牌“是一个复杂的符号,包括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使用者六层含义”。毫无疑义,品牌是出版社的一笔无形资产,锻造品牌,也就是培育出版社的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一词直到改革开放的第十个年头,即1989年才在我国国营工商企业会计制度文件中  相似文献   

12.
本刊综合报道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已经确定。 资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政策和财教C20083256号文件执行。出版社转制前占用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经核实后划给出版社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3.
科技著作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国家科技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优秀的科技著作对于打造出版社的品牌、提高出版社的学术文化品位也意义重大,是出版社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14.
“影响力是一家出版社品牌效应的综合体现,是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15.
国内许多企业总是活不长、长不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一个不以个人为转移的制度体系。出版社的价值观理应是其所固有的并在发展中不断增值的无形资产,它买不来、偷不走、拆不开,它是出版社能否长期发展、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论出版特色     
出版特色是出版社在出版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出版风格。首先具有独特性,它主要体现在出版物相同的选题取向和内容风格上,有时也通过出版物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其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出版特色一旦形成,出版社总是会围绕出版特色来制定出版计划,这一方面决定于出版社在出版实践中形成的人员结构、作队伍以及思维定势,另一方面也决定于出版社通过长期努力培育出的相对固定的读群、潜在价值巨大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17.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学出版社已成为出版业的一支重要方面军,其活力充沛,潜力巨大。在出版业面临整体性改革,向市场化、企业化大步迈进之时,大学出版社的两大关系是应该厘清的基本问题。一、大学出版社与大学的关系:依存与反哺大学出版社立足大学,必然也必须是以大学为本。首先,大学出版社作为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有赖于高校的有形无形资产。学校的品牌、影响,学科优势,以及相关的政策扶持,对出版社的发展关系重大。可以说,发展势头好的出版社往往处于名牌大学内,虽有个别例外,但这个总体趋势还是显而易见的。大学出版社能在较短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就像一个缺乏个性的人在生活中往往索然寡味一般,如果一家出版社毫无个性特色,在市场上也是很难具有魅力的。人们孜孜以求的经济效益对一家出版社固然重要,但相比于努力形成自己出版社鲜明的个性特色,后者是一种更高层次、更具战略意义,也更符合出版业内在发展规律、更能体现现代企业后劲的追求。鲜明的个性特色,凸现于众多同类的出版社、出版物之上,不仅是一种企业形象、一种无形资产,能产生不可低估的社会效益,同时  相似文献   

19.
图书品牌是指出版者(即出版社)的名称(即社名)、标志(如社徽)、术语(如社训)和图书书名,或其组合,其主要功能在于区别不同出版者的出版物或同一出版者的不同出版物。对于出版社来讲,图书品牌无异于商品的商标,图书品牌是读者选购图书的重要依据。现在市场上重复选题的图书很多,短时间内很难判断图书质量的差别,读者主要是靠作者的知名度、出版社的知名度、印刷质量、装帧设计等外部因素来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因此图书品牌成为读者购买图书的重要因素。出版企业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意识到了品牌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和无形资产的累积对提高企业…  相似文献   

20.
英国出版社的结构与管理(二)符丹,林胜利三、出版社的管理出版社的管理涉及出版社的目标、发展策略、币场定位及经营管理方法等内容。1.出版社的目标出版社的目标可以分力经济目标、出版目标、币场目标和管理目标四类。经济目标包括在某一时间内达到一定水平的营业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