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咳嗽96例的病因分布,以提高对慢性咳嗽诊治的认识。方法从2010年6月始,对临床诊断"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病例,按规定程序进行检查分析。结果①确定病因的90例慢性咳嗽者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1例(23.3%),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18例(20.0%),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14例(15.6%),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变应性咳嗽各13例(各14.4%),感染后咳嗽、药物引起各4例(各4.4%),心因性咳嗽2例(2.2%),左心衰竭1例(1.1%)。②47例(49.0%)有咽喉炎样症状:胃食管反流性咳嗽12例(25.5%),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0例(21.3%),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9例(19.1%),咳嗽变异性哮喘、变应性咳嗽各8例(各17.0%)。结论我院资料与全国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调查结果相似,最常见病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首次证实了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也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经验性治疗在慢性咳嗽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300例慢性咳嗽患者(所有患者在接受相关治疗前接受血常规和肺通气功能检查加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所有慢性咳嗽患者均应用经验性治疗方法或者初始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300例慢性咳嗽患者的常见临床慢性咳嗽症状(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应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以及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等提供针对性用药。结果 300例慢性咳嗽患者中支气管激发试验为阳性者有100例(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为阴性者有20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等诊断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应性咳嗽患者有90例、诊断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有81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有29例、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有100例;经验性治疗后的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应性咳嗽患者、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初始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气管激发试验筛查联合经验性治疗在慢性咳嗽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病因诊断及分析。方法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食道24hpH值监测等检查明确病因,对慢性咳嗽病因进行分析,针对病因给予特异性治疗。结果80例慢性咳嗽病因分析发现:咳嗽变异型哮喘(CVA)18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16例,鼻后滴流综合征(PND)15例,胃食管反流病(GER)9例,变应性咳嗽(AC)5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3例,病因未明14例。针对病因特异性治疗后66例患者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慢性咳嗽病因主要为咳嗽变异型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鼻后滴流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询问病史及行试验性诊断治疗有效是确诊病因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及其诊疗程序。方法:从东莞市虎门医院2006年9月~2011年6月在门诊就诊的60例慢性咳嗽的患儿中,根据咳嗽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反应等确定慢性咳嗽的病因。结果:其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以前又称鼻后滴漏综合征)30例(12例慢性副鼻窦炎,6例慢性过敏性鼻炎,6例感染后鼻炎,6例增殖体肥大)。咳嗽变异性哮喘16例,感染后咳嗽5例,心理性咳嗽4例,原发性胃食道反流1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3例,未明原因1例。结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有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心理性咳嗽等。  相似文献   

5.
<正>咳嗽时间超过8周、胸片无明显异常者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1])。我国指南~([2])中提出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后滴流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这些病因占呼吸内科门诊慢性咳嗽病因的70%~95%~([2])。但病因诊断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对基层医院或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难于实施,一些特殊的检查无法进  相似文献   

6.
宋越红  唐宇涛 《上海医药》2008,29(12):544-546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和诊断,评价特异性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解剖学诊断和诱导痰检查方法,对136例病程持续8wk以上,胸片阴性,年龄大于14岁,不吸烟或戒烟4wk以上的咳嗽患者进行病因初步诊断,并采用针对性治疗证实。结果:136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确诊130例,确诊率达95.5%。其中,鼻后滴漏综合征31例,占23.8%;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占23%;感染后咳嗽21例,占16.1%;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20例,占15.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18例,占13.8%;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诱导的药源性咳嗽10例,占7.6%。130例确诊患者经特异性治疗后,121例(93.1%)得到临床控制,9例(6.9%)症状部分缓解。结论:慢性咳嗽的解剖学诊断流程及诱导痰细胞分类学检查是诊断慢性咳嗽的重要手段。鼻后滴漏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诱导的药源性咳嗽等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针对咳嗽病因的特异性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特点。方法回顾了38例慢性咳嗽的临床资料,采用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对38例持续4周以上患儿进行病因初步诊断,并通过诊断性治疗证实。结果38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男孩22例、女孩14例,<3岁8例,3~7岁12例,7~14岁18例。病因比例依次为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34.2%,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8.9%,慢性迁移性感染15.8%,胃食道返流性咳嗽(GERC)10.5%,病毒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咳嗽7.9%,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2.6%。结论PNDS、CVA、慢性迁移性感染、GERC、病毒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EB是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目的分析门诊及住院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宁陵县妇幼保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门诊就诊及住院的慢性咳嗽患儿620例,通过前瞻性分析,明确病因。结果前三位病因分别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分别占33.9%、28.4%、15.5%,其他病因为迁延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嗜酸粒细胞支气管炎、百日咳、抽动症等。结论本组0~1岁慢性咳嗽患儿主要病因为PIC、迁延性支气管炎、百日咳。1~3岁患儿病因以迁延性支气管炎为主,其次是PIC和CVA。3岁以上儿童以CVA、PIC和URCS多见。  相似文献   

9.
慢性咳嗽是指病程>8周,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的、胸部体检和X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的临床症状。慢性咳嗽大多数由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型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管返流引起,这些病因占呼吸内科门诊慢性咳嗽病的70%~95%[1]。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以前又称为鼻后滴流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ndrome,PNDS)是引起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在西方国家是慢性咳嗽第1位病因,占慢性咳嗽24%~41%;而在国内则为第2位,占慢性咳嗽的25%~26%[2]。慢性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最易被临床医生所疏忽,很多患者被长期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或慢性咽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而无效,或者因诊断不清反复进行各种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1~4]。因此,慢性咳嗽是重要的医学难题和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及探讨慢性咳嗽患者病因,为临床病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106例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研究慢性咳嗽病例的主要病因。结果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构成分别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8.70%,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22.22%,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17.59%,胃食管反流性咳嗽(CERC)12.96%,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支气管扩张、左心衰竭、肺间质纤维化等18.53%。结论 CVA、UACS、EB、CERC可能是慢性咳嗽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分析慢性咳嗽的病因,探讨基层医院对慢性咳嗽的诊断.方法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对86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86例慢性咳嗽患者经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发现:咳嗽变异型哮喘(CVA)19例,占22.1%;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又称PNDS)16例,占18.6%;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17例,占19.8%;胃食管反流病(GERC)22例,占25.6%;服用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2例,占2.3%;病因未明10例,占11.6%.结论 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病因诊断,并针对治疗.避免误诊误治,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梁影丽 《医药世界》2010,(10):1286-1286,1288
目的研究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针对病因实施治疗的有效率。方法 91例慢性咳嗽患者应用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诱导痰细胞学分类进行病因诊断,并针时病因实施特异性治疗。结果病因诊断率为90%(82/91),病因未明10%(9/91),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占31%(29/91),病毒感染后咳嗽占18%(17/91),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占14%(13/91),鼻后滴漏综合征占8%(7/91),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占5%(4/91)。82例明确诊断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治疗有效率93.3%(77/82)。结论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诱导痰细胞学分类能使大部分慢性咳嗽患者病因明确,针对性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3.
慢性咳嗽82例的病因程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片正常的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分布及诊断。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7年4月,82例持续咳嗽8周以上到我院呼吸科就诊的病人,采用Irwin的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进行病因初步诊断,并通过针对性治疗予以证实。结果82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确诊76例,确诊率92.6%。其中咳嗽变异型哮喘31例,占40.7%;鼻后滴漏综合征22例,占28.9%;胃食管反流性疾病14例,占18.4%;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3例,占3.9%;病因未明6例,占7.8%;结论Irwin的慢性咳嗽解剖诊断程序是诊断慢性咳嗽的重要手段。上述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针对咳嗽病因的特异性治疗有效,是确诊病因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对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及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1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中咳嗽变异性哮喘占33.3%;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9.2%;胃食管反流病16.7%;慢性心功能不全10.2%;药物性咳嗽5.1%;支气管内膜结核2.6%;肿瘤3.8%;声带息肉1.2%;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2.6%;病因未明的5.1%。结论慢性咳嗽的病因比较复杂,大多数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得到了缓解,临床医师要重视病因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5.
李晶  郑跃杰  林梅芳 《安徽医药》2013,34(7):989-992
目的调查深圳市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儿310例,通过临床、辅助检查及治疗效果,明确病因。结果前3位病因分别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感染后咳嗽(PIC)、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分别占33.9%、28.4%和15.5%,其他病因为迁延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百日咳和抽动症等。结论本组0~1岁慢性咳嗽患儿主要病因为PIC、迁延性支气管炎和百日咳;1~3岁患儿病因以迁延性支气管炎为主,其次是PIC和CVA;3岁以上儿童以CVA、PIC和UACS多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社区慢性咳嗽临床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社区2013年4月~2015年4月就诊的180例慢性咳嗽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慢性咳嗽临床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社区180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由咳嗽变异性哮喘引发占37.8%,在病因中占最大比重,其他病因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占18.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占13.3%,感染后咳嗽占11.1%,心源性咳嗽占7.2%,药物性咳嗽占4.4%,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占6.7%,不明病因占1.2%。针对病因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结论: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多变,在社区的慢性咳嗽患者中,主要病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感染性咳嗽等,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后,患者症状得以控制或缓解,所以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是临床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指南”对慢性咳嗽病因学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对慢性咳嗽病因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性,了解慢性咳嗽病因的分布。方法按2005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颁布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中的慢性咳嗽病因诊断程序和原则,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病因诊断和给予特异性治疗。结果 92例患者,确诊89例(96.7%)。单一病因79例(85.8%),2重病因8例(8.7%),3重病因2例(2.2%),病因未明3例(3.3%)。包括复合病因在内,总计104例次慢性咳嗽病因,诊断14种疾病。89例确诊患者经过针对病因治疗后,82例(92.1%)患者咳嗽症状得到临床控制;7例(7.9%)咳嗽症状减轻。结论应用"指南"对慢性咳嗽病因确诊高、病因明确后临床控制好。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是咳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流综合症、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变应性咳嗽、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病因分布有差异,复合病因不少见。  相似文献   

18.
小儿慢性咳嗽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向阳 《黑龙江医药》2009,22(4):566-567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对79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检、相应辅助检查。结果:小儿慢性咳嗽病因主要有咳嗽变异型哮喘(21.6%);呼吸道感染或感染后咳嗽(41.8%);鼻后滴漏综合征(13.9%);胃食管反流(7.6%);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2.5%)。结论:科学地进行病因诊断及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19.
儿童慢性咳嗽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其田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1996-1997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慢性咳嗽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的诊断程序进行诊断。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45例,鼻后滴漏综合征27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1例,感染后咳嗽16例,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13例,心理源性咳嗽4例,支气管异物6例,病因未明4例。结论采用分步诊断程序,同时强调在对患者诊疗过程中应进行定期随访,可明确诊断病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成人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160例慢性咳嗽患者,通过多方面询问病史、展开全面体格检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辅助检查或诊断性治疗,对病因进行详细的判断。结果 160慢性咳嗽患者病因构成分别为:咳嗽变异性哮喘70例(43.75%,70/160)、鼻后滴漏综合征40例(25.00%,40/160)、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2例(13.75%,22/160)、感染后咳嗽14例(8.75%,14/160)、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8例(5.00%,8/160)、心理源性咳嗽6例(3.75%,6/160)。结论慢性咳嗽病因复杂,根据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提供的线索,估计可能的病因,在此基础上应用有选择的合理检查和经验性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获得明确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