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仪征六方金属渗浸陶瓷公司运用P-CVD技术,在活塞环表面生成BN-SiN陶瓷薄膜,形貌为网络状基体上均匀分布陶瓷超微粒.渗陶活塞环具有良好的磨损特性,优于非渗陶铸铁活塞环,并在发动机上得到应用,改善发动机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低温(<300℃)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技术(P-CVD),在活塞环表面生成一层双向扩散的微晶体与网络结构并存的氮化硼一氮化硅(BN-SiN)金属复合陶瓷层,提高活塞环的表面硬度、耐磨性,降低摩擦系数。在镀铬环表面生成复合陶瓷层后,常温下导热系数可提高42%,并随温度升高呈指数规律上升,从而降低环的工作温度,减少变形,提高气密性,改善发动机整体性能。使用渗浸陶瓷活塞环可高效节油,提高使用寿命,改善发动机排放。  相似文献   

3.
利用低温( <30 0℃ )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在活塞环表面生成一层双向扩散的微晶体与网状结构并存的氮化硼—氮化硅金属复合陶瓷层 ,提高环的表面硬度、耐磨性 ,降低摩擦系数。在镀铬环表面生成复合陶瓷层后 ,常温下导热系数可提高 42 % ,并随温度升高呈指数规律上升 ,从而减少环的工作温度 ,减少形变 ,提高气密性 ,改善发动机整体性能。使用渗浸陶瓷活塞环 ,发动机可高效节油 ,提高使用寿命 ,改善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4.
利用低温(<300℃)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活塞环表面生成一层双向扩散的微晶体与网状结构并存的氮化硼—氮化硅金属复合陶瓷层,提高环的表面硬度、耐磨性,降低摩擦系数。在镀铬环表面生成复合陶瓷层后,常温下导热系数可提高42%,并随温度升高呈指数规律上升,从而减少环的工作温度,减少形变,提高气密性,改善发动机整体性能。使用渗浸陶瓷活塞环,发动机可高效节油,提高使用寿命,改善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5.
利用低温(<300℃)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活塞环表面生成一层双向扩散的微晶体与网状结构并存的氮化硼-氮化硅金属复合陶瓷层,提高环的表面硬度、耐磨性,降低摩擦系数.在镀铬环表面生成复合陶瓷层后,常温下导热系数可提高42%,并随温度升高呈指数规律上升,从而减少环的工作温度,减少形变,提高气密性,改善发动机整体性能.使用渗浸陶瓷活塞环,发动机可高效节油,提高使用寿命,改善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6.
应用发明专利 ( 0 1 1 1 44 70· x)对摩托车活塞环表面渗纳米陶瓷后 ,环的表面硬度远远超过镀铬和氮化硬度 ,加之陶瓷镀层的磨擦系统较小 ,又有储油减摩作用。室内装机试验的磨损量远远小于铬层和氮化层的磨损量。  相似文献   

7.
2006年8月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河南省开封市东日活塞环制造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加强型重叠密封渗陶瓷活塞环”(以下简称重叠密封环)。对汽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等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在丰田8A汽油机上,通过对比重叠密封环与原机环后得出结论:(1)换上重叠密封环后,在连续8小时的磨合与测试过程中,未出现任何机械故障;(2)3000r/mm负荷特性和50%油门开度速度特性均表明,在3000r/min70%以下负荷时,重叠密封环能明显改善油耗,油耗降幅达到15~20%。在3000r/min70%以上负荷、4000r/min和4500r/min小负荷时,油耗也有不同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8.
北京自动化技术研究院与合肥工业大学能源所、北京计科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了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光伏屋顶并网发电系统”中关键技术“双向并网逆变器”的研究。项目于2002年6月启动,2003年2月开始工程施工,2003年4月15日整个系统试运行,2003年9月通过北京供电局并网质量检测,2004年元月2日通过科技部主持的项目验收。  相似文献   

9.
“漏光”是活塞环产品质量检查的一个重要项目,因为活塞环的漏光就会引起漏气漏油,而且对导热、润滑、支承作用也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特别对烧机油、降低马力影响最大,最终降低了主机的性能。长期以来,我们专业生产厂因为对漏光没有彻底解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高真空液相浸渗炉的工作用途,介绍了浸渗炉的技术性能与结构特点,指出了安装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内燃机活塞环材料及其表面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塞环在发动机中起着密封、控油、导热、支撑的作用,活塞环材料应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耐热性、耐蚀性、强韧性、导热性、工艺制造性以及与气缸材料的磨合性。球墨铸铁和钢材已经成为活塞环的基本材料,采用表面处理方法如镀铬、氮化、喷钼、喷涂陶瓷层等工艺进行表面改性来提高活塞环的使用性能。需要不断地研究和开发新型活塞环材料和表面处理工艺来满足发动机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2.
刘成俊 《内燃机配件》1995,(2):27-36,42
八十年代初,国内主机厂(内燃机、汽车摩托车行业)从国外工业发达的先进国家引进了多种机型的发动机,对发动机心脏零件活塞环提出了更高的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因此国内活塞行业为提高活塞环产品水平和制造工艺,适应主机配套,不少环制造厂在“六五”~“八五”期间,从国外引进了铸铁活塞环和钢带组合油环的制造技术(软件)、制造设备及检测仪器(硬件),这些引进对行业的产品水平和制造工艺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为国内引进机型活塞环的国产化配套奠定了基础.目前国内柴油机活塞环产品水平和制造工艺已接近国外水平,达到国外同类八十年代水平,引进的柴油机机型活塞环基本实现了国产化配套.在汽油机活塞环方面,由于产品水平和制造工艺与国外尚有一定差距,国内多数活塞环生产厂仅引进一些关键设备,引进机型的活塞环品种和能力尚未匹配,制造工艺仍停留在小批量和单一机型的批量生产上.目前主机厂引进的汽油机机型主要采用CKD零件,在他们认为:“活塞环在整机中的国产化比例极低,又是发动机的关键件,谁也不愿冒这国产化风险.”  相似文献   

13.
“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地热开发技术研究通过验收“人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新能源技术研究”中的第五课题《地热开发技术研究》(编号:85—19—05),于1996年3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由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主持的课题验收会上,通过了验收.与会...  相似文献   

14.
陈玉金 《内燃机》2005,(6):22-22
日前,在江苏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04年度建设和运行情况评价中,仪征双环活塞环公司切实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运行的各项工作,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有效地发挥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示范带动作用。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得分为88.4分,这是继2003年获得省级认定,连续两年评价得分保持在88分以上,名列扬州市第。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几种原设计产品活塞环结构参数、弹力、应力的计算,分析了原设计产品活塞环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提出的对摩托车发动机活塞环结构参数、弹力、应力的计算方法,具有普遍意义,也适用于汽车和拖拉机发动机活塞环。  相似文献   

16.
根据柴油机缸套、活塞环快速模拟磨损的试验结果,讨论了首环镀铬对缸套耐磨性的影响,探讨了新材质活塞环取代油环镀铬的可行性,分析了活塞环失效的原因。通过试验证明,改进设计后的新材质活塞环组,耐磨性能和可靠性能明显提高,这对降低柴油机的机油耗。提高活塞环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发动机活塞环试验台架的建立进行了叙述,着重阐述了“双环2号”、“双环3号”试验台架的构成、特点及工作性能,可为建立其它发动机活塞环试验台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颜世坤 《内燃机》1997,(6):9-10
通过叙述活塞环结构、材质,介绍了我国活塞环热处理工艺及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活塞环热处理技术及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邹本强 《内燃机》2008,(3):57-59
针对船用柴油机常见的活塞环折断故障,分析了活采环折断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对策,并对活塞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切口密封活塞环”(气环),即原始结构创新,将普通活塞环沿径向间隙漏气的各种切口,改成沿径向搭接闭合,气体密封,不漏气的长弧切口,燃气不下泄,增加气缸压力;进而改进(油环)控制机油不上窜。突破发动机活塞减环,实现多年来专家们研制发展新一代提高比功率和性价比的“双环活塞发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