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性分析80例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肝损伤Ⅰ级12例,Ⅱ级25例,Ⅲ级20例,Ⅳ级14例,V级9例;其中非手术治疗16例;单纯缝扎术24例、局部清创加大网膜缝合修补术20例、清创性肝切除14例、肝动脉结扎术3例、填塞法3例;治愈75例,死亡5例.结论 尽早明确诊断,根据伤情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手术方式根据术中情况进行合理选择,注意合并症的处理及术后对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外伤临床治疗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75例肝外伤的治疗,其中肝外伤Ⅰ~Ⅱ级19例,Ⅲ级32例,Ⅳ级22例,Ⅴ级2例,合并器官损伤47例,手术61例,保守治疗14例,保守治疗无好转手术1例,清创性肝切除3例。结果手术61例全部成功,术后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胸部并发症,1例为肝硬化患者,发生胆瘘5例,行保守治疗治愈4例,二次手术1例。结论肝外伤患者Ⅰ~Ⅲ级者的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以清创缝合修补及纱布填塞为主,必要时可行清创性肝切除,尽量避免规则性肝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进一步提高严重肝损伤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收治的25例严重肝损伤资料.结果 按AAST对肝脏损伤的分级,Ⅲ级外伤15例,Ⅳ级外伤6例,Ⅴ级外伤4例,腹腔内出血600~2 400 ml,平均出血1 700ml.基本手术方式有大网膜填塞缝合,清创性部分肝切除,门静脉肝静脉修补术,肝周纱布填塞等.手术治愈19例,死亡6例(失血性休克4例,胸外伤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各1例).结论 及时手术并合理选择手术救活方法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闭合性肝损伤术中分级与手术方式选择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闭合性肝损伤的临床资料,并对肝损伤进行分级,观察分级与手术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I、Ⅱ级损伤59例,主要选择缝合修补术;Ⅲ、Ⅳ级损20例,多采用肝切除或纱布填塞术;V级损伤2例,处理很棘手。全组治愈70例,死亡11例。结论:肝损伤的合理分级,有助于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6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6例均为直接暴力损伤,合并肝损伤1例,后腹膜血肿4例;5例行十二指肠破裂处修补术,其中4例术后Ⅰ期愈合,1例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痿,经引流及对症处理瘘口闭合;另1例经多次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方式,总结治疗经验及教训。方法本组肝损伤56例,其中开放性损伤6例,保守治疗8例,单纯修补缝合36例,带蒂大网膜及止血海绵填塞7例,肝动脉结扎5例,肝叶部分切除4例。结果治愈49例,死亡7例。术后胆漏5例,再出血2例。结论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手术方式,术中彻底止血,积极处理合并伤,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7例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9例腹腔穿刺液淀粉酶测定,5例明显升高;8例行CT检查,5例阳性。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2例行清创及外引流术,1例行胰管吻合修补术,2例行远端胰腺切除术,1例行胰头修补、十二指肠憩室化,1例行胰腺近端缝扎、远端胰空肠Roux-Y吻合术。本组治愈16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胰瘘1例。结论:淀粉酶测定及CT检查有助于闭合性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上应根据胰腺损伤类型,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药实践》2017,(2):100-102
目的:探讨17例开放性额眶前颅底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17例开放性额眶前颅底颅脑损伤患者对其进行血肿及坏死脑组织清除、前颅底重建修补及眉弓重建术手术治疗,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3例行眼球摘除。结果: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1级12例,2级2例,3级2例,死亡1例。无一例永久脑脊液漏。7例术后颅内感染,6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开放性额眶前颅底部颅脑损伤行血肿及坏死脑组织清除、前颅底重建修补及眶壁重建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90例结肠损伤的一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结肠损伤Ⅰ期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结肠损伤Ⅰ期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中单纯损伤76例,合并伤14例;79例行缝合修补术,11例行部分切除吻合术。术后Ⅰ期愈合90例,切口液化1例,无肠瘘、腹腔脓肿及瘘管形成。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和手术方式,Ⅰ期手术治疗结肠损伤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钱龙宝  谷兴琳  戴约 《江苏医药》2001,27(8):585-586
目的:探讨儿童三房心的外科治疗技巧。方法:对8例三房心患儿进行了手术治疗,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经右心房一房间隔径路切除左房异常隔膜,用自体心包片修补房间隔缺损,其中1例加二尖瓣裂缺修补,2例将异位开口的冠的状静脉窦引流到右心房。结果:1例合并二尖瓣裂缺患儿术后第9天死于左心衰竭,余7例全部存活,随访2-4年心功能Ⅰ级,超声复查左房内无残留梗阻。结论:三房心手术治疗疗效可靠,彻底清除心房内异常隔膜而不损伤左心房及对合并心内畸形的良好矫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门脉高压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外科治疗,可分为断流术和分流术,由于断流术能有效地阻断门奇静脉的返常回流,对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干扰较小,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低等优点,已成为我们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主要措施。但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严重影响断流术的远期疗效,本文对13例施行断流术后再出血的门脉高压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29~57岁,平均年龄44.2岁。皆为肝内型门脉高压,其中3例曾为血吸性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致门脉高压10例,门奇断流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A级4例,B级7例,C级2例。1.2 手术方式本组皆行经腹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其中5例急诊手术治疗,8例行择期手术。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包括:8例行脾切除术加食道周围血管离断术,3例行脾切除、胃冠状静脉加胃底静脉结扎术,2例行脾切除食道胃底周围血管离断、脾肾静脉分流术。1.3 再出血原因门奇静脉联合断流术后近期再出血4  相似文献   

12.
赵家益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250+253-250,253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例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行脾切除术,1例行脾修补术,均治愈出院.结论:左腰腹部钝挫伤者均应警惕本病,尽早明确诊断,确诊后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3.
61例肝外伤破裂诊治体会太原市中心医院(030009)史松贵,周宏滔,易培太我院在1981~1992年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61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资料及方法本组61例外伤性肝破裂中,男52例,女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25岁三个月。肝脏损伤原因:多为高处坠落、车祸、锐器伤。闭合性损伤53例,开放性损伤8例。肝脏损伤部位以右叶多,右叶42例,左叶11例,左右两叶8例;合并其它脏器伤23例,按照湖南医大二院肝损伤分级,Ⅰ级者27例,Ⅱ级者25例,Ⅲ级者7刚,Ⅳ级者2例。本组全部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根据损伤情况,行肝不规则切除5例(右叶4例,左叶1例),修补缝合31例,加带血管大网膜修补缝合23例,带血管大网膜修补加胆总管引流2例。尤一例行肝动脉结扎,全部病例均用腹腔多管引流。术后并发症,膈下脓肿4例,胆瘘5例,肝内血肿及脓肿5例。治疗结果:死亡4例,其中合并脑外伤死亡2例,术后因复合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肝破裂合并第二肝门下方下腔静脉破裂术中死亡1例。再手术5例(行肝下脓肿引流3例,肝脓肿引流2例)。讨论肝脏质地脆弱,受外伤经常易破裂,由于含有丰富的血管及胆管,常引起严重后果,死亡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资料患者男 ,43岁。因左胸部不适 1 0余年 ,胸闷 2个月 ,加重 5天入院。入院诊断为左膈疝 ,于 1 999年 1 1月行左膈疝修补术。术后第 1天患者胃管中出现咖啡样胃液 ,继续胃肠减压 ,静脉给予抗酸药物等治疗 ,胃液颜色及液量逐渐趋于正常 ,按时拔除胃管。术后第 9天患者突然面色苍白 ,大汗淋漓 ,乏力 ,腹泻 ,排大量柏油样便 ,予以输血、止血药及输液等治疗。根据既往有胃、十二指肠疾病史 ,且术后第 1天患者胃管中曾出现咖啡样胃液 ,考虑应激性溃疡的可能性大 ,且因溃疡面大、深 ,而造成大量出血。遂于膈疝修补术后第 1 0天和第 1 2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损伤程度不同的闭合性肝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32例闭合性肝损伤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闭合性肝外伤治愈30例,2例死亡。1例死于探查术中;1例死于术后2 d脑挫伤并脑疝形成。结论 1血液动力学稳定,病情稳定Ⅰ-Ⅱ级肝外伤可试行腹腔下探查和缝合止血。2严重肝外伤在积极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应立即手术止血。3术中腹腔积血自血回输对抢救患者生命是一种良好措施。4腹腔穿刺在闭合性肝损伤的诊断中是一项简单、便利、有效、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牙韩年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71+174-171,174
目的探讨严重肝外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治疗:单纯缝合修补4例,带蒂大网膜或明胶海绵填塞加缝合17例,不规则性肝切除术9例,单纯纱布填塞3例,肝动脉结扎3例,门静脉修补l例,下腔静脉及肝静脉修补2例。结果39例患者中治愈34例,死亡5例。术后并发症11例。结论手术是严重肝外伤的根本治疗措施,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完善围术期综合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张殿臣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3):174-174,177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抢救方法,提高腹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2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2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中,保守治疗10例,手术探查110例。其中,脾切除78例,脾修补4例,肝修补8例,膀胱修补6例,小肠切除2例,小肠修补4例,小肠、升结肠部分切除吻合2例,左肾切除2例,肠系膜修补止血2例,下腔静脉修补2例。术中、术后死亡4例。结论:早期明确诊断,正确评估伤情,有效对症处理,及时剖腹探查是提高抢救腹部闭合性损伤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原因和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总结2005年1月—2010年10月间29例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体会。结果:29例患者受损血管36支,动脉损伤15支,静脉损伤17支,动静脉瘘2例,其中26例行积极手术治疗,2例保守治疗,均获得较好的效果,1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造成医源性血管损伤的主要原因,为手术操作粗暴、解剖知识不扎实及缺乏应急措施等。及时正确地处理是挽救患者生命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李勇  邓高旺  占敏 《江西医药》2009,44(3):197-199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致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2008年5月9例胆道探查致十二指肠损伤病案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术中及时发现并行穿孔修补后痊愈出院;6例术中未及时发现而再次手术,其中1例行穿孔修补,4例行穿孔处置管引流+腹腔冲洗+肝下及十二指肠后置双套管持续负压引流+胃肠减压后痊愈出院;1例非手术治疗并发MODS死亡。结论积极预防是重点,术中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是关键,并发十二指肠瘘后建立可靠通畅的十二指肠内外引流简单而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严重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严重肝破裂病人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16例存活14例(87.5%),V级及VI级各1例肝外伤死亡(12.5%),2例患者二次开腹止血。结论对肝破裂病人的外科处理关键是:①尽早施行手探查;②充分暴露肝创面以利控制出血,根据肝损伤程度及病人情况选择不同术式,无菌绷带填塞法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