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可持续农业的生态经济价值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经济价值观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的思想认识基础。本文讨论了传统经济学的价值观 ,从生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角度对环境资源价值论进行了述评 ,探讨了生态经济价值观的实质及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与罗尔斯顿生态价值观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危机和"全球问题"的严峻现实迫使人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解决生态问题的各种方法。马克思的自然观中蕴涵有丰富的生态价值观内容,罗尔斯顿的价值论伦理学和生态整体论同样有着十分丰富的生态价值观内容。马克思与罗尔斯顿生态价值观的异同表现在两人的生态伦理观、生态整体观和自然价值观三个方面。充分挖掘他们的生态价值观的内涵并进行有益的比较,对于我们解决当代生态危机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后现代哲学家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上,以美国社会后现代自然观为例对美国社会后现代价值观进行分析,并得出语言习得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该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深刻理解,最后论述美国社会后现代自然价值观对英语学习者和跨文化交际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生态技术本质的多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须以生态技术开发为基础.简而言之,生态技术是以创建生态文明为目标,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所有技术的总称.生态技术的本质特征可以从不同角度来阐释和审视.从本体论视角审视,生态技术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技术序列或技术系统;从认识论视角审视,生态技术是以有机论自然观为基础的生态科学和生态思维应用形式;从方法论视角审视,生态技术是模拟自然物质能量循环全过程的生态工程方法;从价值论视角审视,生态技术是一种规范与整合的技术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理性选择理论应用于经济学被很多经济学家看作是“成功”的,毕竟它为经济学增添了清晰和严密等特性。然而,这一“成功”观点的背后隐含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体系,它重视简约性、精确性等学术价值观而轻视丰富性和真实性等学术价值观。这种等级制二元论价值观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性别内涵。经济学研究要想避免走向教条主义、避免得出荒谬的结论,就必须崇尚“阴阳和合”的价值观体系,平等地重视丰富性和真实性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就像精确性和简约性等价值观一样,是经济学价值观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应遭到忽视和贬低。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包含经济学维度与人类学维度双重内涵.经济学维度的劳动价值观倡导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劳动是财富的基础;人类学维度的劳动价值观强调劳动对于形成人的本质、塑造人的能力、丰富人的社会关系,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引起了后世极大反响,它启示我们不仅要树立劳动是社会财富源泉的观念,养成勤劳美德,而且要通过劳动培育自身多种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人”价值观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人”价值观是一个新概念。“生态人”的价值观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体现为自然生态价值观和社会生态价值观两个方面。“生态人”价值观与生态价值观比较,并不是只多加了一个“人”字的问题,它具有生态价值观所无可比拟的新意。其新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传统价值观革命性的否定;二是对解决生态问题的创新性意义;三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的深化性认识。  相似文献   

8.
生态价值观具有价值观的要素和功能,是对人与自然特定主体与特定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反应与评价,既是价值观的类型之一,也是现代价值观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生态价值观和价值观的内涵与功能的分析,确定生态价值观在价值观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将人与自然关系纳入价值观体系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价值观的内涵和内容,也是科学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保护生态是人类对生态危机最直接的反应,其以生态与经济效益对立为理论基础,是为保护资源不受侵害为目的。森林法以保护生态为价值观体现为对森林等资源的消极保护,对林权予以限制,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发挥。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为经营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森林生态系统要素的多样性、价值的多样性和巨大性等为经营生态提供了条件。以经营生态为价值观,森林法应当强化市场的作用,扩大市场主体的经营权。  相似文献   

10.
世界观、认识论与价值论不仅是构成哲学的三大主要领域,而且反映了人类思维的发展历程:古希腊人对世界本源的探索反映了人类对认识世界的渴望;近代理性派与经验派的哲学探究是为了找到认识世界的最佳方法;现代人对人自身的研究兴趣反映了人类价值观念的困惑与迷茫。因此,探究环境危机的哲学根源,需要找出人类在世界观、认识论与价值论上存在的问题。人类在世界观、认识论与价值论上存在的问题就是:世界观上的机械论、认识论上的主客二分和价值观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学中价值论的变迁及其原因分析入手,结合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的根本目的的认识,探究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立的根源所在,提出了对待西方经济学以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应有态度。  相似文献   

12.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劳动价值论 ,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本文首先论证了劳动价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对三种典型的庸俗价值论进行剖析 ,指出了它们的缺陷 ,最后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论述了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商品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也是马克思经济学的起点。土地虽然没有价值,但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及价格,因此,马克思的商品理论同样适用于我国城市土地。商品理论的基本原理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土地使用权制度,深化城市土地使用权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们的价值哲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学科层面看,价值论是继存在论、意识论之后形成的一大哲学基础理论分支。在学说层面上,导致“价值论空白”的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非学术的社会因素,二是传统哲学体系及其思维方式对于价值问题的可容纳性问题。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必须把人类生活实践及其历史发展作为价值论研究的最终“文本”,深入到实践结构的内部去揭示价值现象的基础和地位,要用具体的历史的主体分析方法来把握并揭示价值现象的本质,坚持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5.
西方人本主义的传统与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分析了西方人本主义的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等三个层面 ,指出现代西方哲学集中体现了价值论的人本主义。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对西方人本主义传统的扬弃和变革 ,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过程中 ,与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理论同时被创立的。本文肯定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是其理论的导向原则和价值判断标准 ,可以而且应该在与价值论的人本主义的对话中发展自身  相似文献   

16.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劳动价值论对管理行为科学性的重要作用,进而为科学管理的实现寻找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价值论研究和哲学的价值论转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的价值论在 2 0世纪末实践标准的讨论中诞生。市场经济所形成的多元价值及其冲突是价值论研究经久不衰的深广社会背景。 2 0多年来 ,我国学者对价值论的研究重点 ,形成了由评价论到价值论 (基本原理 )、再到评价论、再到价值观念论的轨迹。价值论研究促进了哲学本体论的价值论转向和哲学认识论的价值论转向。  相似文献   

18.
现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潮论证环境物内在价值的思路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借鉴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论方法的个体主义价值论;二是试图背离西方个体主义传统的、建立在整体论之上的整体主义价值论。但是,在这两种不同路向的价值论基础上,都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我们所需要的环境伦理学。文章提出的价值论的第三种思路认为,当把作为"大我"的"世界整体"作为"统一体"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其目的性要求建立一种新的价值(判断)体系。在这种价值体系中,人和环境一样,都具有内在价值,都应当成为道德关怀的对象。环境伦理学的建立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由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向是新时期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传统的文学认识论重在对文学客体的理性认识,追求知识的确定性;相比较而言,文学价值论注重主体(人)对于文学意义生成的重要性,承认文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学科。文学活动是价值创造的审美活动,其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存在着共生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关系是文学价值的重要体现,是理解和张扬文学价值论的基点,是实现文学认识论向文学价值论转向的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