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该研究是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2005年以来针对药用植物的本底资源的专项调查,首次报道了该区域内有药用植物种类2086种(含变种),由菌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六大类群组成,隶属于242科882属。占贵州省已知药用植物4419种的48%,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5种,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20余种。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有4种。国家三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有5种。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20,特有科4个,梵净山地区特有种13余种,新纪录贵州药用植物37种。是贵州省乃至我国已知药用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藏医药用植物资源的构成与特点,促进藏药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利用,分别统计分析藏医药用植物及临床常用藏药材中中国特有种子植物的种类、分布等信息。各藏医药文献中记载的约2 000余种藏医药用植物中,有我国种子植物特有种523种(约占25%),隶属于65科,162属;藏医临床常用的625种药用种子植物中,有我国特有种180余种(约占28%),隶属42科,72属;这些特有种中除少属与中药和其他民族药交叉使用的种类外,多数为主要或仅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特色藏药材,其中,约10%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目录》。青藏高原是我国特有分布类型最为丰富的地区,是形成藏药资源特色的生物生态学原因;加强这些藏医药用特有种的研究对于藏药资源的合理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鉴定和整理阿勒泰地区采集的种子类植物及药用植物,结合文献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分析新疆阿勒泰地区种子植物及药用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特点。结果显示:新疆阿勒泰地区种子植物91科520属1720种,药用种子植物82科341属1374种,新记录属5属,新记录种25种,中国新疆仅分布种88种。区系分析表明:药用种子植物北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为该区分布区类型的主体,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占优势,生态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导,这与种子植物区系类型及生活型、生态型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4.
拉萨河流域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西藏拉萨河流域共有药用植物资源54科、145属、262种,分别占拉本区种子植物科、属和种的75%、50.9%、33.0%.文中对该区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科属构成、属的分布区类型、生活型、入药部位、药效、珍稀濒危及特有植物7个方面进行了多样性统计分析,并针对该流域的药用植物开发和保护如何合理协调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为其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摸清北京市门头沟区药用植物多样性的具体情况,为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资料。方法 采用样地法对野生药用植物展开实地调查,从种类构成、生活型组成、分布区类型、群落垂直结构、药用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样地调查显示门头沟区野生药用维管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44科76属92种,被子植物占95.6%;种子植物属可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温带属占所有属(世界分布除外) 58.73%,具有一定的热带成分特征,但特有类型少;生活型多样,草本植物占79.55%,木本植物群落分层明显;药用功能以清热为主,占总种数25.27%,其他各药用功能比例相近。结论 样地调查共发现门头沟区野生药用维管植物有92种,以温带分布为主,草本植物占优势,药用植物功效以清热为主。  相似文献   

6.
中国鼠尾草属植物传统药物学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唇形科鼠尾草属药用植物野生的种类,特别是对传统道地药材以及重要民族药资源的地理分布进行调查与整理,为鼠尾草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客观和科学的依据。方法查阅文献记载、野外资源调查和药用植物采集以及整理标本馆植物标本原始记录的方法。结果中国地区分布的本属药用植物共有43种(不包括变种),主要集中分布在孤隔鼠尾草亚属宽球苏组、荔枝草亚属丹参组和鼠尾草亚属这几个植物类群中。结论此次调查研究为中国鼠尾草属药用植物的综合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研究四川万源市的药用植物资源,明确该地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功效等相关信息。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阅相关文献,对该地区的药用植物种类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万源市内药用植物有93科192属231种,其中裸子植物1种;蕨类植物13科14属17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68科155属185种,单子叶植物11科22属28种;其中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的有7种,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的基原植物有94种,川产道地药材的基原植物有17种。当地的药用植物以野生为主,仅有20种药用植物进行了人工栽培。结论:万源市的中药资源利用率较低,中药的产业化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该市的普查结果为当地加强物种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基原鉴定、民间访谈、文献整理等方式,调查并分析了昭觉县野生菊科资源与分布。昭觉县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49属90种。其中,有两种中国特有属紫菊属Notoseris和华蟹甲属Sinacalia。以上研究结果为昭觉县野生菊科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7,(6)
目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进行调查。方法:按照《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要求,采用路线、样带、样方调查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经调查初步统计,右江区共有药用植物191科670属1 068种;其中蕨类30科47属75种,裸子植物7科12属15种,被子植物154科611属978种;野生药用植物961种,栽培药用植物117种。结论:该文从种类、科属构成、生长型、入药部位、用途、药用民族植物6个方面对药用植物进行了多样性统计分析,可为右江区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经过3年调查研究,初步确定帕米尔高原共有药用种子植物29科66属90种,为该区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性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用植物特有种分布格局及区域相似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各大植物数据库、物种名录和文献记录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有记载的药用植物中的中国特有种(维管植物)的总体情况、在各省及各个区域的数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严格意义上的中国药用植物特有种为3 150种,分属于153科的785属,其中蕨类植物12科22属38种,裸子植物7科14属42种,被子植物134科749属3 070种;包含特有种数量前4位的是菊科(218种)、毛茛科(182种)、唇形科(151种);特有种总数前4位的是省级行政单位是四川省(1 808种)、云南省(1 533种)、贵州省(955种)和湖北省(930种);在区域尺度上,特有种最丰富的是西南地区(2 465种),其次是华中地区(1 226种)和西北地区(949种)。药用的中国植物特有种分布范围局限,其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的区域特征更加突出,是各区域发展区域生物经济的特色潜在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2.
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分布、利用及资源现状,为保护与合理利用兰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野外考察、线路调查、民间访问等调查方法,分别在不同季节对江西境内不同地区的兰科药用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对野外调查采集到的兰科药用植物及存放于江西各科研院校标本馆的兰科植物标本进行研究鉴定;对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地点、资源数量、药用价值与资源利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查阅研究本草文献中有关兰科药用植物种类、药用情况等信息,参考有关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现代研究文献。江西共计分布有兰科药用植物37属93种,新增兰科药用植物19种,其中仅石斛属就增加6个药用新种。药用属占江西全省兰科属数的71. 2%,占全国兰科属数的20. 1%,药用种占江西兰科种类的76. 9%,占全国兰科药用种类的31. 2%。江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许多种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但随着兰科药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有些野生兰科药用植物资源正面临枯竭,亟待加强科学管理与保护。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证藏医学现有文献,对玄参科藏药的品种、基原及标准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现有文献中记载的玄参科藏药共有11属99种(含变种),涉及28个药材品种,藏文名、藏文音译汉文名及基原混乱十分明显;约41.4%(41种)为中国特有植物,约15.2%(15种)的种类作为藏药材被有关藏药标准收载,除玄参、洪连、胡黄连、毛果婆婆纳等药材品种的质量标准较为完善外,多数品种仅有性状、鉴别等项规定。玄参科藏药材这种名称与基原混乱、质量标准不完善的状况在藏药材中较为普遍,已成为制约藏医药发展的突出问题,应当加强藏药的本草考证、资源与使用现状调查,开展资源物种的药效物质基础及生物活性研究,以推动藏药材的品种-名称-基原的规范和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中药材质量的物质基础,是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我国重要的野生生物资源和战略生物资源。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针对性地分析了江西省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现状,发现可收集到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有3115种,隶属于237科1218属;除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进行就地保存外,还建有12个药用植物保存机构。探讨了江西省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更好地促进江西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哈思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及利用情况,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该区域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采集区域药用植物标本及走访调查,整理该保护区的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哈思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247种7变种,隶属61科161属,野生药用植物种类以多年生草本居多;按药用部位统计全草类种类最多,共124种,占48. 82%,根及根茎类和果实及种子类次之;按中药功效统计清热类药用植物最多,占32. 68%;此外有草麻黄、达乌里秦艽及火烧兰等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8种。结论:哈思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是靖远县及黄土高原区域药用植物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和保护区域。但药用植物受采挖及虫害等威胁比较严重,资源利用存在盲目性,应得到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东天山区域10个县、市、区开展中药资源调查,了解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为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该地区中药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开展调查工作,并与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共调查野外样地360个1413套8478个样方。采集到腊叶标本13 455份,包含77科339属761种,其中蕨类6科7属8种、裸子植物3科5属16种、被子植物68科327属737种。结论 东天山药用植物受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南坡与北坡植被类型不同,形成了独有的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特点。该地区重点特色品种有甘草、贝母、阜康阿魏、麻黄、紫草、琐琐葡萄等,资源量与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相比均大幅下降;而栽培肉苁蓉资源量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17.
采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野生重点中药资源调查方法——样方调查法,记录品种种类、数量,采集标本及药材,重点品种测量单株重,统计不同代表区域、植被类型、海拔的样方数,普查共记录药用植物品种703 种,重点品种143 种,占重庆市重点品种的74.5%,隶属于71 科,132 属,野生重点品种128 种,栽培重点品种30 种(包括15 种既有野生也有栽培),其中14 种中药材得到大规模栽培。通过此次普查有助于了解城口县重点药用植物分布情况、生长环境和资源蕴藏量,为中药资源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钟小清  李虹  孙世荣  刘平平  李光照 《中草药》2021,52(5):1462-1470
目的调查桂林草药市场药用植物来源。方法通过药农访谈、标本收集、文献查阅和药材鉴定等方法,对桂林草药市场药用植物资源开展调查和疑难品种进行考证。结果桂林市草药市场共记录并鉴定植物种类446种,隶属于142科260属,并对22种疑难中草药进行了品种考证。结论对桂林草药市场的调查研究和疑难中药的品种考证,为药用植物疑难品种开发利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表2 贵州主要药用植物75种(类)的开发利用区划和药用植物学特征及中药名地区区划类型及其生态环境植物种类植物系统发育学特征中药名称①黔西北中山山地丘陵地区( 12种)黄棕壤地区,地势高亢,山地起伏大;气候较温凉,气温日差较大,年均温在15℃以下,≥10℃积温在40 0 0℃以下,年降水量10 0 0~110 0mm ,具有明显的干湿性,无霜期2 2 5d ;地带性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原生植被多有被破坏,有大量的荒山荒坡      天麻Ga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