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不同锥角和楔角对锥形和线形聚能装药射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阐述了锥形和线形聚能装药各自射流形成的机理,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 2D,对锥形聚能装药和线形聚能装药的射流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比较说明了两种装药结构形成射流和杵体的不同。并且通过改变锥角和楔角来研究它们对射流的影响,结果显示锥形罩锥角和线形罩楔角对射流形状及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聚能装药爆破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计算机对聚能装药爆破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有限元显式动力分析软件的显式算法对石油射孔弹圆锥型聚能装药爆破形成射流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圆锥型聚能装药的射流速度的分布特性,并与带外壳的聚能装药的射流过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与圆锥型聚能射流的物理现象和规律相吻合,说明该计算模型和模拟方法合理、可行,对石油射孔弹生产及科研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线型聚能射流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三维有限元程序对线型聚能射流的形成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线型聚能装药的射流及其杵体的速度、密度等参数的分布特性,并对射流和杵体在飞行过程中的断裂现象进行了分析讨论。这对进一步展开对线型聚能装药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射流形式及其侵彻多层金属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几种聚能装药对多层金属靶的破坏效果,并对聚能装药的结构设计与破坏效果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在此基础上,运用改进的MOCL程序对不同锥角的大锥角聚能装药的射流形成,以及侵彻多层靶板的过程进行了数据模拟。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聚能射流冲击起爆液体炸药,利用AUTODYN软件模拟两种聚能射流侵彻靶板的过程,得到了射流的相关参数,并根据Held引爆判据,计算得出两种聚能射流的ν_j~2d值,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聚能装药引爆液体炸药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基本吻合,验证了聚能射流冲击起爆液体炸药的可行性,为深入研究聚能装药引爆液体炸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反应/惰性复合装甲是一种分层装甲,由下列各层:钢、炸药、钢、橡胶、钢组成。这种结构利用了反应单元和惰性单元两者的复合效应对付聚能装药射流。当射流倾斜碰撞反应/惰性复合装甲时,它就引爆了炸药并使橡胶层显著的膨胀。其结果是被加速的钢板与包括高速头部在内的所有进入其内的射流产生相互作用。这样,就实现了对射流最大损坏。根据聚能装药射流的剩余侵彻能力看,反应/惰性复合装甲结构可获得很高的弹道效率。本研究使用的试验数据是通过精密聚能装药及闪光射线照片取得。反应/惰性复合装甲结构还用二维欧拉流体编码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7.
用聚能装药多层药型罩提高射流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聚能装药多层药型罩的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铜铝双层罩所形成的射流进行了X光测试,结果表明,其射流头部速度及速度梯度均优于单铜罩,是提高聚能射流速度的一种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聚能装药多层药型罩的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铜铝双层罩所形成的射流进行了X光测试,结果表明,其射流头部速度及速度梯度均优于单铜罩,是提高聚能射流速度的一种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根据聚能射流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聚能装药形成射流的规律.选用VESF装置进行多模态试验研究.对不同模态下形成的射流及EFP弹丸速度、侵彻参数的测量.形成射流的闪光脉冲X光照相,以及高速狭缝摄影法所测射流分布,分析VESF装置参数改变对射流的影响,提出设计新型聚能战斗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聚能装药射流如何形成空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军  罗健 《弹箭技术》1995,8(4):36-43
聚能装药射流之所以能获得很大的延伸是由于射流体的外部和内部存在着内部速度差所致。只要这个速度差存在,射流就可以稳定延伸。这个稳定过程一直持续到贮存于射流内因速度差而产生的动能由于相邻流层间的内摩擦而全部消耗尽为止。这过个程也可从回收的聚能装药射流粒子中观测到的空穴中看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