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王家岗地区沙三段勘探程度低的特点,本文在对该区沙三段烃源岩特征、储盖特征、圈闭条件以及油气成藏过程的综合分析,确定了该区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为下步该区滚动勘探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斌 《中国科技博览》2013,(37):467-468
对辽河断陷东部凹陷火山岩发育地区地层特征、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分析了该地区的油气成藏条件、油气藏类型、油气藏控制因素和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认为:该区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并具有较高的滚动勘探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黄骅坳陷自来屯地区地层剥蚀严重,油气成藏规律复杂等特点,笔者引入“主运移通道控烃成藏理论”,对油气运移通道、空间分布形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而在重构自来屯地区构造模型的基础上,对该区的构造特征、已探明油藏与主运移通道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油气成藏规律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自来屯地区油气成藏模式剖面图,井结合地震构造图部署滚动勘探井位,达到了增储与建产的双重目的。该技术方法对我国复杂断块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东辛油田作为国内外极为经典的复杂断块油气田,在多年的滚动勘探和开发中,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对于沙一段而言,其基本地质规律研究较为薄弱,油气勘探程度较低。有必要弄清该地区沙一段油气成藏条件,以挖掘沙一段的勘探潜力,来指导该地区的滚动勘探开发。本文通过对东辛地区沙一段烃源岩条件、储集条件、盖层条件和油气运移及圈闭条件的分析,阐明该区油气藏形成的主要因素及油气藏类型,为该区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鉴于我国油气资源在东部地区的勘探开发已经非常成熟,而且油气资源面临枯竭,所以更有必要去开拓广大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本文通过对喀什凹陷地质条件和油气成藏条件的分析建立了本区的油气成藏体系,以便更好的指导喀什凹陷地区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6.
库车坳陷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开展油气藏分布规律、控制因素和成藏模式研究,对于该区油气的下一步勘探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云南第三系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云南省境内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历史,总结了近年来在陆良、保山、曲靖、景谷等主要盆地开展油气勘探与开发的主要成果,从区域构造、盆地演化、油气成藏条件、资源潜力、勘探开发技术等方面,分析了云南第三系盆地的石油地质特点和油气资源潜力,认为该区域有较好的油气勘探与开发利用前景,但是在地质评价、油气勘探、滚动开发等方面必须采取针对性技术才能提高勘探的效率和开发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1钱言屯地区油气分布特征及油藏类型 通过对钱官屯地区断层封闭性、砂体展布特征、圈闭特征及主要圈闭演化史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该地区油气聚集成藏主控因素,结合前人其它方面的研究成果,建立油气成藏模式,对于指导该地区及类似地质条件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延长股份有限公司对靖边采油厂西南部席麻湾开始进行系统的勘探和开发,在该区域钻探过程中,发现延9段油气显示比较明显,并且部分井试油获得了较好的工业油流,充分说明了研究区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通过基础地质研究分析油藏特征、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及油气富集规律,为油田进一步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宁静 《中国科技博览》2013,(23):353-353
断裂是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个地区断裂格局决定其构造格局,进而影响局部构造的分布,断裂组合样式影响了油气运移、聚集与分布,断裂活动期次影响了油气运移、聚集时期和油气成藏模式,不同时期发育的断层对油气成藏的作用存在差异。本文在对松辽盆地北部A工区的构造背景和断裂特征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对断裂特征与油藏分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不整合是最为常见的地质现象之一,与油气成藏关系密切。本文针对不整合油气成藏规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申红 《中国科技博览》2013,(10):312-312
本文提出了东营凹陷王家岗油田沙三段油气成藏机制及输导体系。分别对该区烃源岩、储盖特征、圈闭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有效油源岩生标特征上各有特点,并阐明了油气形成之后的输导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气地质勘探的深入,异常压力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目标和焦点。本文介绍了引起超压的几种因素,阐述了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通过对前人在异常高压形成机理方面研究的系统分析,认为欠压实、构造挤压和生烃增压是异常高压形成的主要机理,异常高压对油气成藏具有不同的影响。这对指导含油气盆地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沾化凹陷南部三合村地区馆陶组油气成藏认识不清这一制约勘探的主要问题,对油气成藏规律展开了系统研究。通过油藏解剖明确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油源断层活动强度控制油气运移起始点,微幅构造脊控制油气平面运移路径,储盖组合影响油气富集程度。最后总结三合村地区馆陶组油气成藏模式为它源阶梯式侧向运移浅层成藏。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的第二大沉积盆地,具有丰富油气资源。它的开发将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市场供给的增加,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能源紧张压力。但是,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的藏成分布复杂、油层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弱,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从盆地形成的原因出发,对于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形成理论研究集中在沉积控制成藏理论和运移成藏理论,并分别从沉积和移动上阐述了对油气藏成的作用。这两种研究都片面的从单一层次强调了对油气藏成的控制作用,这将影响对油气的资料记录,不利于开采工作的进行。本文从现状出发作了一些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工作探讨,希望能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的开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针对针对陈官庄地区沙四段滚动勘探程度低的特点,本文在对该区沙四段油源条件、储集层分布、构造及圈闭条件、断层及断层活动、异常压力研究等,确定了该区成藏模式及成藏规律,为下步该区滚动勘探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化的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本国的资源储备的探明与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油气勘探部分,中国走在世界先进行列。油气勘探开发必然要有齐备的油气勘探开发管理给其保驾护航,然而又是哪一环节在给油气勘探开发的管理保驾呢?石油地质实验!石油地质实验就像是一个工程的开端,只有石油地质实验开好头,油气勘探开发管理才能准确无误的进行油气勘探的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油气勘探的顺利进行。本文从油气勘探开发管理和石油地质实验两个方面分别讲述,最后阐明其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陈家庄凸起东段北部斜坡四周被生油洼陷围绕,生、储、盖条件的合理组合。具有了良好的成藏条件。对比分析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邻区烃源岩后发现,其原油主要来自于渤南洼陷的沙三段烃源。建立了它源垂向运移浅层成藏模式。认为网毯式成藏模式是油气成藏主要模式,古地貌控制了地层的分布和储层的发育程度,斜坡带地层超覆线和基底岩性控制油气的分布,为整体评价油气资源及明确勘探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区域地质和含煤地层的发育特征入手,通过对新一矿区煤层气成藏条件的分析,从而预测其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大港油田黄骅坳陷埕北断阶带具有含油气目的层多,油气藏类型多样,纵向叠置、平面连片,油气复式聚集的特点。影响该区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充足的油气源、良好储集条件和储盖组合、基岩潜山背景下的断阶构造、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断层等。其中,断层和盖层是控制油气纵向成藏的关键因素;基岩潜山背景下断阶构造和输导体系是控制油气横向成藏的主导因素。而埕北断阶断裂、不整合面及砂岩输导层三者不同的配置关系,构成了研究区多种油气运聚方式,并形成研究区主导成藏模式一阶梯状输导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