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雄激素性脱发是临床脱发最常见类型之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及临床,根据临床经验及文献报道对雄激素性脱发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如下: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生与肝、肾、脾三脏功能和人体血、精、气、阴的状态密切相关,常见病因有湿邪、热邪(包括湿热和血热化燥)、(肝郁)血瘀、肝肾亏虚(包括精血亏虚和阴虚)。  相似文献   

2.
总结近年中医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沦治、针灸治疗等方面就雄激素源性脱发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中医辨证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医学络病理论,基于络脉内联脏腑、外充皮毛的生理特性和雄激素性脱发久病入络的病程演变特点,总结雄激素性脱发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治则治法及组方用药等内容,提出雄激素性脱发从络论治的思路。“络脉不通”是雄激素性脱发的核心病机,湿热内蕴痰瘀阻滞络脉、血虚风燥邪气损伤络脉、脏腑亏虚络脉萎废不用皆可导致头皮失养发根不固,伴有油腻黏着或干燥瘙痒,最终造成毛发凋落。治疗将“络以通为用”作为基本治疗原则,内服以化浊通络、养脉和络、通补荣络,配合外用活血通络,内外合治使络脉荣顺,毛发得以再生。对构建基于络病理论的皮肤病基础理论起到推进作用,为临床治疗雄激素性脱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范瑛  宋坪 《环球中医药》2012,5(9):681-683
通过临床观察实践,古今中医医家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演变的过程.本文整理中医古代典籍及现代文献,重新梳理各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论述.从古代中医学风寒湿论到火热论,再到近现代建立血热、血燥、血瘀三大证型,以及近年学者根据银屑病的发病时间、皮损表现、伴随症状等,以新的视角对银屑病病因病机进行了探索,提出的从"玄府"论治、从"毒"论治、从"虚"论治等新观点,为银屑病的临床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丰富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基于玄府学说,从“玄府”观点梳理脂溢性脱发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和治则治法等内容,提出从玄府学说辨治脂溢性脱发,认为“玄府郁闭”是脂溢性脱发的核心病机,其中精血不足,内虚失养为玄府郁闭之根本;痰湿、火热、瘀血阻玄是玄府郁闭之关键。并将“实证予通玄,虚证予和玄”作为脂溢性脱发的基本治疗原则,通过结合各代医家的临床经验总结出“祛湿通玄”“化瘀通玄”“养血和玄”“补肾和玄”治疗四法,以期为临床治疗脂溢性脱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更好地揭示和总结中医对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撑,我们对乳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系统梳理。方法通过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以"乳腺癌"并含"病因病机"或"辨证分型"或"治法"为搜索字段,查阅近10年文献。并查阅涉及乳腺癌中医病因病机的古籍25部。分析总结古、现代中医对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论述,结合古、现代中医对乳腺癌的辨证分型和治法反推其中医病因病机。结果古今医家对于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基本一致,主要认为跟肝气郁结、气血亏虚、冲任失调以及热毒痰凝有关;现代临床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也集中在肝气郁结、气血两虚、冲任失调等少数几种,因此治疗也以疏肝解郁、调摄冲任、补虚扶正最为常见。结论乳腺癌的发病可能主要与肝郁、气血亏虚和冲任失调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金元以前诸多医家对脱发病因病机认识以“虚象”为主,动辄选用补血填精之品,而易忽视“实邪”致病的情况,难免有偏颇,在临床治疗上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后经张从正首次提出脱发的实性病机,实现了脱发病因病机认识的新突破,并通过历代医家对其认识的不断补充完善,为后世治疗脱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就实邪所致脱发源流进行梳理,发现实邪是致脱发的重要病机。并从“气滞血瘀、痰湿蕴热、血热风燥、心火上炎”四方面对实邪致脱发的基本病机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化瘀通络、清热化痰、凉血祛风、清心降火等证治规律,为临床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阐述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痿)的中医病名来源,分析其产生的病因病机。回顾相关文献及近代医家经验,董瑞提出从补肺生肌通络为原则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属中医"肺痿"病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肺阴虚为主,痰瘀毒损伤肺络为标。并创立"珠及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缪希雍所著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不囿于古代文献,在学术上自成一派,诸如中风的病机从"内虚暗风"立论,在明末医药界以仲淳此说为第一明白。笔者将从中风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用药特色三方面阐释缪氏的"内虚暗风"说,并着重从"脾阴说"的角度探讨其近代发挥与现代临床应用,以期与读者共勉并开拓中风的临床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中风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和口眼㖞斜为主症,多因风、火、痰、瘀、虚等因素相互影响而发病。该文从古今医家对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认识出发,阐述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近几年银屑病的相关文献,在归纳近代医家对银屑病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将临床治疗分为中药内服、中医外治2部分进行归纳,概括了本病的发病机理、不同疗法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向来多从"阴虚燥热"立论,然而临床发现阳虚证更为常见,以脾阳虚证尤甚,应用"温运脾阳"法,往往收到较好的效果。故引述古代医家对消渴病的认识并结合临床体会,从理论依据、病机作用、治法治则等方面论述消渴病与脾阳虚的联系,认为消渴病发病病机与脾阳虚密切相关,脾阳虚是消渴病的重要证候,在中医治疗中应重视温运脾阳,为中医药防治消渴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剖析2型糖尿病"郁热"阶段形成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及病理转归特点,参考历代医家关于消渴病的临床辨治经验和现代临床糖尿病诊治特点,对2型糖尿病"郁热"阶段进行分型论治。2型糖尿病从"郁热"论治,旨在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运用中医特色疗法,以预防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预防和延缓早中期糖尿病发展为晚期和并发症期。  相似文献   

14.
聚焦当代知名中医风湿病医家,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选方用药,总结医家们代表性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综述中医药辨治思路和方法的共识和特色,以期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中医辨治SLE方案,切实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此文通过对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知名数据库的检索,查阅了近168篇关于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的相关论述,总结了中医对本病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详述了近20年来各医家从正虚、脾胃、湿热、阴证、阳证、半阴半阳证等各方面进行辨证论治的认识及其中医内外治疗方法,以期为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的中医证治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于内伤杂病,如何运用整体观念分析病因病机,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把握病情病势,并在此基础上选方择药,最终能否形成"一方通治诸病"的中医系统疗法,本文试举三位医家对此做出的有益探索。根据以上论述,笔者提出中医系统疗法的新理论,即根据中医整体观,慢性病症久治不愈的病机关键在于正邪胶着,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整枢机,具体采用一方通治诸病的方法。以上三位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分别对中医系统疗法理论进行了阐释,分别从病位、病性、脏腑气机等角度对慢性病正邪胶着的病机采用不同方药论治,体现了中医系统疗法"一方通治诸病"的主张,这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既可以提高疗效,又可以提高效率,也能为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蒋开平教授指出"病机十九条"不仅是对临床常见病症的高度凝练,更是厘定辨治原则的"源动力"。他强调慢性肝病为"湿热气滞未尽,瘀血渐成,脾胃肝肾已虚",邪实与正虚共存,寒热偏颇贯穿整个发展过程。通过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创新性的提出了"火五条、热四条、风寒湿三条、五脏五条、上下两条"在慢性肝病中的运用要点,逐条详细分析病因病机、具体表现特点及治则方药,从临床表现推导病性、病位,细微辨证,注重发挥,讲究实用,综合运用中医理法方药知识,系统解析,历练临证思维,以临床疗效来诠释"病机十九条"的根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痛风性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临床辨证论治。方法通过勤求古训,分析痛风性肾病发病的病因及病机;参考众多医家的临床见解,阐述其临床常见的辨证分型,并提出相应的理法方药,以求运用于中医临床工作。结果痛风性肾病的病因包括感受风寒湿邪、湿毒内蕴、禀赋不足及肾病初起失治。结论痛风性肾病多以标实为主,本虚为辅,临床分型常见四种证型。  相似文献   

19.
巩丽  刘罡 《四川中医》2020,38(9):30-32
肺癌为目前社会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占所有肿瘤之首,且还在呈持续上升趋势。中医药的辨证治疗是我国肿瘤的特色疗法,历代无数医家对肿瘤发生的病因病机、辩证论治、方药组合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究并积累了众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相关中医文献中中晚期肺癌的中医证治方药规律研究"正虚"是肺癌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虚为主"是中晚期肺癌的基本病机特点;扶正祛邪是中晚期肺癌患者主要治疗原则。本文通过"中土"理论探究了肺癌治疗的理论渊源。并在此理论基础上通过临床病例验证收到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徐萍 《辽宁中医杂志》2009,(11):1852-1853
雄激素源性脱发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之一,本病虽无不适,但影响美观,因此,许多患者积极求治。通过对吴淞主任多年来临床经验的总结与归纳,概括了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及方药,强调临床上治疗本病时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标本内外兼顾。通过对吴淞主任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的临床经验进行整理总结,为临床治疗本病时做到理清病因、准确辨证、合理选方用药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