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对小径管对接焊接接头中的裂纹、未熔合和未焊透等焊接缺陷,进行了相控阵超声检测,并与射线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现场相控阵超声检测数据的判读方法进行总结,为小径管相控阵超声检测图像的识别和结果评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理论上分析了线阵列相控阵超声聚焦深度对小径管焊缝检测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了不同的聚焦深度对于小径管焊缝缺陷检测精度的影响。通过优化检测工艺,提高了相控阵超声的检出率和检测精度。结合实际应用,将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与射线检测及表面检测技术进行了对比。相控阵超声可以高效地检测小径管焊缝裂纹及未焊透缺陷。  相似文献   

3.
孟永乐 《铸造技术》2018,(3):633-636
针对常规超声检测小径管焊缝存在的检测效率低、灵活性差、人为因素影响大等问题,通过专用探头及扫查器,利用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对小径管焊缝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小径管相控阵检测装置操作简便、灵活,小径管相控阵检测能够比较直观的显示缺陷的特性,为缺陷的定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同时,对焊缝根部及近表面缺陷具有相同的检出率,消除了焊缝的不可探区。  相似文献   

4.
在电站锅炉的安装建设过程中,小径管对接接头需要射线检测的比例非常大,根据电站锅炉小径管常见的缺陷分布形式和特征,对自然缺陷和人工模拟缺陷进行射线检测和相控阵检测,以此来验证小径管对接接头检测中,相控阵检测方法代替射线检测方法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可靠的设备和合理的检测工艺参数,采用相控阵检测取代射线检测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超声编码相控阵的技术特性和典型应用,包括腐蚀检测、小径管检测、大径管检测、管道自动检测和钢厂在线检测等,意在为国内承压设备焊缝无损检测,推广符合国际法规要求的半自动或全自动超声相控阵技术,提供有用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小径管相控阵超声检测中,平面阵列与曲面阵列的耦合效果与聚焦效应是影响检测效果的关键因素。分析了两种换能器的缺陷成像特点,进行了两种换能器对相同缺陷的成像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曲面阵列在小径管检测应用中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和更好的成像效果,而平面阵列需增加补偿来达到曲面阵列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男  盛振国  李阳 《无损检测》2013,(11):55-58,62
介绍了海工小径管超声相控阵检测(PAU r)试验过程。通过将超声相控阵技术检测结果与传统射线技术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海工小径管超声相控阵检测数据判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大量的现场检测数据,对该类超声相控阵检测数据判读方法的改进和完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对某电站锅炉空间受限区域的小径管进行相控阵超声检测和射线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控阵超声检测对坡口未熔合缺陷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射线检测的检出率,可以有效提升焊接质量,避免缺陷漏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采用PA(相控阵超声检测)、DR(数字射线检测)、PT(渗透检测)3种检测方法对15个不锈钢小径管焊缝进行了检测,并对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对比和分析,将相控阵超声检测工艺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结果表明:相控阵超声方法对不锈钢小径管根部疲劳裂纹缺陷的定位和定量检测是相当可靠的,且具有较高的裂纹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奥氏体不锈钢小径管焊接接头的检测难点,开展了专用试块设计、检测参数优化、检测能力验证、缺陷分析评定等相关技术的研究,总结形成了一套相控阵超声检测工艺和评定方法.检测工艺适用于外径为32~100 mm,壁厚为4~20 mm的奥氏体不锈钢小径管焊接接头的质量评定,通过在火力发电机组安装和检修工程中的成功应用,验证了该工...  相似文献   

11.
小径管焊缝射线照相标准的实践与问题研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迪生 《无损检测》2002,24(1):38-42
通过分析小径管焊缝射线检验中存在问题,对X射线检测标准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衍 《无损探伤》2012,36(3):1-4
叙述小径薄壁管焊缝超声检测应用现状和发展动向。采用相控阵技术,制定适当的扫查工艺,用声线示踪法,可显示法规提出的检测体积全覆盖的范围,也能校核检测角度适当与否。相控阵可使用S(扇形)扫描或E(电子)扫描,并使用多道扫描,完成小径管检验。关键项目是解决小径管的声束散焦、薄壁管中缺陷表征定量以及使用合适的扫查器。意在为国内推广应用该新技术并制定相应工业标准提供有用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志鹏  李冬雪 《钢管》2014,43(5):60-62
分析了目前无缝钢管首批检验中存在的问题:首批检验规范无统一标准;小批量订单的首批检验难以进行;按照钢级进行首批检验的方式不完全适用;反复对工艺成熟产品进行首批检验意义不大;生产单位缺乏对首批检验数据的保存等。对无缝钢管首批检验规范的制定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能更好地保证核电站辅助工艺管道系统中的小口径薄壁管在役时的运行状态良好,有效检出其内外壁轴向缺陷十分重要。介绍了小口径薄壁管在役超声波检测的系统组成、技术方法、超声波探头参数的选择、设计原理、在役检测时局部水套的设计制作基本原理以及检测实施过程中的要点。经过大量的试验和现场检测,证明采用聚焦探头和局部水套的水浸聚焦法检测小口径薄壁管内外壁的轴向缺陷能够达到理想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衍  薛飞展 《无损检测》2010,(8):567-570,644
介绍按ASME法规2009增补版要求,用超声相控阵技术检测承压设备焊缝时,根据相控阵扇形(S)扫描图像,结合相应探测布置截面图,对典型焊接缺陷检测图谱进行识别和评定的应用案例。所涉及的焊接接头为相对于X型坡口双面焊有一定检测难度的V型坡口单面焊和T型接头组合焊,焊接缺陷包括焊趾裂纹、焊道下裂纹、内表面开口裂纹、坡口未熔合、根部未焊透以及密集气孔等。同时,比较了相控阵检测的定量结果与实际缺陷尺寸。  相似文献   

16.
Longitudinally submerged arc welded pipes for gas and oil transportation are subject to the most severe safety requirements. To further enhance the NDT process, EUROPIPE as a manufacturer of large diameter pipes for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has invested in the digital X-ray inspection technology and herewith completely replaces the X-ray film. The new installation consists of two separate X-ray chambers in order to keep up with the production flow. In each chamber two digital detector arrays and two X-ray tubes are installed. This installation replaces three old X-ray chambers with twelve X-ray tubes. The installation is the result of long-ter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X-ray testing. The installation is one of the first implementing this technology in an automated serial production of large diameter pipes.  相似文献   

17.
以常见的外径为219mm和273mm的工业管道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水平管段、垂直管段、弯头、变径节等部位的检测,研制了可变径内检测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连杆支撑的3个独立履带驱动模块以适应不同管径以及不同姿态的爬行,采用柔性滑动机构以自动适应管径的微小变化并提高越障能力,采用薄膜压力传感器采集三履带与壁面之间的压力以对机器人的姿态位置进行闭环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具有较好的工业管道检测环境适应能力,可顺利通过水平、垂直、弯头及变径管段,可以搭载各种检测模块对工业管道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8.
堆焊层、奥氏体粗晶材料的存在以及焊缝几何结构的复杂性使得反应堆压力容器安全端异种金属焊缝的超声检查非常具有挑战性。为提高安全端异种金属焊缝超声检查的可靠性和检查效率,利用常规双晶纵波检查技术及相控阵检查技术开展了安全端异种金属焊缝超声检查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双晶纵波检查技术及相控阵检查技术均可有效检出安全端异种金属焊缝中的缺陷,且缺陷定量精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其中,常规双晶纵波检查技术现已应用到核电站的役前检查及在役检查中,相控阵检查技术的缺陷定量精度及检查效率均优于常规双晶纵波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人工检测排水管道存在的管道直径小及易燃、易爆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集成阀控制的管道机器人。集成阀具有密封防爆、扩展性强等优点。该机器人采用气动动力系统、蠕动行走方式,能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径管道中行走并转弯,完成管道清洗、检测等工作。控制系统采用下位机操作,通过缆绳到上位PC机集中控制。所设计的机器人具有安全防爆、动力保障性强、故障机器人回收维修方便、性价比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