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催化装置的蒸汽管线上有多个三通管均在焊缝处发生蒸汽泄漏。采用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宏观和微观分析等方法对泄漏的三通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在焊接时,接口处未焊透留下了缝隙,在工作介质和焊接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产生了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最终导致泄漏。  相似文献   

2.
某天然气管道三通在进行定期磁粉检验时发现表面出现裂纹.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硬度测试、宏观分析、断口分析、金相检验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三通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天然气管道三通的金属氧化物在直缝钢管高频焊接时的挤压过程中未能排出,长条状氧化物夹杂沿熔合线分布,降低了母材结合力,最终导致该三通在使用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薄壁Y型三通管在内高压成形过程中产生起皱、开裂缺陷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通过实验确定了Y型三通管在成形过程中产生典型缺陷的位置及类型;其次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补料比对应力状态分区和典型点应力轨迹的影响;最后建立了加载路径的\"内压-轴向补料\"成形窗口.研究表明:补料比对应力状态有显著影响,通过调整补料比来改变应力状态,是避免起皱的有效措施.此外,本研究给出了不同实验结果在成形窗口中的对应位置,当加载路径超出成形区时,三通管件就会产生起皱或破裂的缺陷,甚至两种缺陷会依次发生.  相似文献   

4.
路宝玺 《材料保护》2022,55(3):172-178
某化工企业一省煤器的底部、管程低温进水端的不锈钢换热管管束外壁翅片根部出现裂纹,部分裂纹穿透管壁导致泄漏。通过裂纹断口宏观形貌和SEM形貌分析、金相分析以及介质分析等手段研究泄漏发生原因。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裂纹起源于管束外壁翅片根部,为应力腐蚀开裂,腐蚀介质源于壳程烟气含有氯和硫的露点凝液;开裂位置多为烟气流通的死角处,烟气在这些位置几乎处于静止状态,且省煤器装置的进水温度并非恒温,开停车阶段会有低温水流入管程,这些都加剧了烟气露点凝液的形成。进一步分析计算了烟气中硫的最大体积分数为0.01%的工况下的酸露点,并指出应在管程上游位置添加一处恒温装置以避免低温水的流入;其次建议更改省煤器的结构,尽量避免出现烟气流通死角。  相似文献   

5.
某热电厂高压锅炉在水压试验过程中水冷壁管发生开裂,通过宏观分析、壁厚测量、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分析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水冷壁管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水冷壁管是垢下腐蚀氢损伤导致的脆性开裂。水冷壁管发生氢腐蚀,且在腐蚀过程中汽水反应生成的部分原子氢扩散渗入金属内部,与珠光体中的碳化物反应生成甲烷,较大的甲烷分子聚集于晶界而使晶界开裂,在内壁形成沿晶微裂纹,裂纹扩展最终导致水冷壁管发生脆性开裂。  相似文献   

6.
某热电厂60%的高温过热器蛇形管在安装运行10 h后就发生了开裂失效。采用磁粉探伤检验、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拉伸试验等多种手段分析了导致蛇形管早期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开裂高温过热器蛇形管原材料由于合金元素钼分布不均匀而存在组织偏析,导致局部区域材料的塑性性能和抗腐蚀性能下降;在高温高压水蒸气和钢管自身强残余应力作用下,最终造成蛇形管由内壁向外壁发生了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7.
中隔墙过热器管在运行168小时后开裂,用光学和扫瞄电子显微镜分析和测试表明与设计和材质有关,本文还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某锅炉旋风分离器水冷壁过热管多次发生开裂事故,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过热管长期处于450℃以上的高温状态,珠光体组织球化明显,显微组织的劣化导致过热管的强度和硬度下降;被氧化腐蚀减薄的过热管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胀粗变形,最终导致过热管开裂。  相似文献   

9.
加氢裂化装置新氢压缩机出口排凝K101B阀侧短管在使用中出现开裂,通过宏观和微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短管焊接结构上存在几何不连续性,结构的截面变化幅度较大,产生了严重的应力集中,在短管焊接热影响区魏氏组织最薄弱的地方形成了裂纹源,在交变载荷的共同作用下裂纹逐渐扩展,最终导致瞬时断裂。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某紫铜管与低碳钢管焊接件焊接后在焊接接头靠近紫铜管侧出现了大量开裂现象,通过对开裂部位紫铜管部分进行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断口观察及金相检验,对焊接件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铜管原材料中氧含量超标以及焊接温度过高共同引起晶界弱化,致使在焊接接头处叠加了较大的组织应力和热应力,当叠加应力大于材料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引起晶界破裂,导致焊接件开裂。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JCOE成型过程中一根X80输油钢管母材发生纵向开裂,裂纹长度达到了700 mm。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断口分析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分析了钢管的开裂原因。结果表明:大尺寸外来非金属夹杂物的存在导致了钢板在连铸或轧制过程中产生裂纹。而较低的断裂韧度为裂纹进一步扩展创造了条件,在成型拉应力的作用下微裂纹扩展并延伸。  相似文献   

13.
重催装置由于特殊的服役环境,多发生介质腐蚀,导致装置泄漏,严重的甚至断裂。针对换热管服役3a后发生腐蚀失效的问题,对其进行宏观检验、化学成分、XRD以及金相组织分析的同时,采用扫描电镜分析换热管微观形貌,用能谱仪对腐蚀产物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发现,换热管内表面发生了严重的点蚀,腐蚀产物主要是磁铁矿,腐蚀产物中含有Cl^-和S^2-,这是导致管束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对固溶态与冷作态的Incoloy800H、Inconel625、B 315、FN 2和3165种波纹管材料的试样在H2SXO4(连多硫酸)及H2SXO4+15%NaCl溶液中进行了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在H2SXO4中,只有Incoloy800H材料的试样发生了应力腐蚀开裂,且固溶态试样发生开裂的时间较冷作态长,其它材料试样均未发生应力腐蚀开裂。除Incoloy800H外的材料在15%NaCl+H2SXO4溶液中继续浸泡一定时间,试样仍未发生应力腐蚀开裂,但有点蚀现象产生,且同种材料冷作态的抗点蚀的能力优于固溶态的,不同材料的抗点蚀能力,依次为Inconel625、B 315、FN 2和316,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催化裂化用多管式旋风分离器的现代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旋风管的导向叶片、排气与排尘结构等3部分的重大改进与创新,开发了国产EPVC系列旋风管和最新的PDC型旋风管,同时还开发了具有独特防返混排尘结构的PIM型卧管式多管旋风分离器,目前这两项技术已在全国40多个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上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柴油加氢装置换热器泄漏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柴油加氢装置中高压换热器实际工作温度低于设计温度而发生了腐蚀,为了寻找其原因,对失效管道的腐蚀形貌、材料成分及金相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管板焊接位置的腐蚀类型主要是堆焊层剥离类型的失效行为;点蚀特征是由于铵盐结晶导致的垢下腐蚀;管口减薄是由于冲刷腐蚀所致.针对其失效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实际使用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国内外现行标准API Spec 5L-2007、IS03183-2007、GB/T9711-2011中酸性钢管与非酸性钢管的制造检验要求进行了比对与分析,重点对其不同点如:炼钢要求、化学成分、硬度要求、氢致开裂HIC试验、硫化物应力开裂SSC试验及无损检测进行了比较与解析,可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与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某油田天然气井的钻杆悬挂器(套筒)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失效事故,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断口分析、微区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断裂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1Cr13钢悬挂器淬火后未经高温回火,不符合调质热处理工艺的技术要求。基体中的淬火马氏体组织硬度过高,残余内应力大,沿晶界及亚晶界聚集分布的颗粒状未溶碳化物(Fe,Cr)23C6降低了钢的抗蚀性。该套筒内联上接头的螺纹部位薄壁存在周向拉应力,使用时在高压天然气作用下,筒壁沿圆周方向附加有横向拉应力。套筒内部环境为湿硫化氢的天然气介质,结果导致该悬挂器沿纵向产生应力腐蚀断裂。  相似文献   

19.
弹壳开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型H68黄铜弹壳进行检查时发现大量弹壳存在裂纹。通过对弹壳进行宏观和微观观察、能谱分析、金相检验和残余应力测定等,分析了弹壳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弹壳的开裂性质为应力腐蚀开裂,其原因是由于收口位置存在一定的残余拉应力,且该位置的晶粒尺寸较大,在外界介质的协同作用下产生了应力腐蚀裂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