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节患者诊断当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经CT技术诊断的60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给予常规剂量螺旋CT检查以及低剂量螺旋CT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扫描方法在图像效果、发现结节的数目、肺结节形态学的特征以及对其进行定性的结果方面比较差异均没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结果上没有显著差异,而且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降低了患者辐射的危害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在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0月选取的38例肺小结节患者(参照组)与37例早期肺癌患者(实验组)为研究对象,皆开展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与病理检查结果及两组多层螺旋CT图像特点。结果:多层螺旋CT、肺小结节、肺癌检出率与病理检查相比,无统计学价值(P0.05)。实验组多层螺旋CT图像特点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肺小结节与早期肺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实践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及MRI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59例,均进行螺旋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及特异性。结果:联合应用螺旋CT和MR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单用任何一种,P0.05。结论:螺旋CT及MRI联用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采用CT灌注成像的手段对孤立性肺结节进行评价的医学手段,探讨其与动态增强相结合,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肺结节过程的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SPN患者进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后,建立时间-密度曲线(TAG),统计分析CT灌注参数和强化指标等。结果:PS值方面,恶性结节明显偏低,区别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结节间BF值及MTT值各数据的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对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在运用螺旋CT灌注成像的同时,结合常规动态增强扫描的手段,对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囊性肾癌多排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囊性肾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所有患者均采取多排螺旋CT诊断,分析患者CT扫描表现。结果:20例多排螺旋CT诊断图像均表现为囊性、囊实性肿块,呈规则和不规则形态,径位大小各异,且伴随着囊壁增厚情况,其中7例表现为壁结节,4例表现为囊壁钙化、3例表现为瘤内分割,囊壁分隔和厚度不统一,增强后壁结节、囊壁和囊分隔可见强化,且特征表现为"快进快出"。肿瘤细节和周围组织关系需多平面重建图像才能更清晰、直观的表现。结论:囊性肾癌在CT图像中具有一些典型特征,通过多排螺旋CT扫描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清晰、准确的图像,但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其他囊性病变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螺旋CT发现的孤立性肺结节短期随访并经皮肺穿刺活检,鉴别病灶良恶性,为临床准确性的运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CT发现孤立性肺结节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为不愿穿刺有穿刺禁忌症病人为随访组(43例)和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照组(43例),随访组分1个月、3个月继续随访观察,对照组在CT引导下采用巴氏切割针,或巴氏一次性自动枪取材,根据病理结果,进一步治疗后随访。结果:随访组16例病灶3个月内突然增大,接受活检证实为肺癌,23例病灶无明显变化,4例病灶略增大;对照组穿刺成功42例,其中40例病理诊断明确,原发性肺癌17例,结核10例,转移瘤5例,炎性假瘤6例,淋巴瘤2例,结节病2例。结论:肺孤立结节随访观察期间16例恶性病灶短期增大明显,27例病灶无明增大或增大不明显;对照组发现病灶,术前发现病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切割,对孤立性肺结节诊断准确性高达97.7,对孤立性肺结节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孤立性肺结节的螺旋CT具有一定的特征,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病例,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肺穿刺活检更有利于早期诊断治疗,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胸部外伤30例病人,将螺旋CT扫描容积数据传输至报告室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并作出轴位、MPR及3D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可以从任意平面重建图像并观察骨折及其周围情况,显示骨折的多方位关系非常清楚。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有无骨折及骨折数目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肺孤立性小结节的HRCT诊断结果与病理对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肺孤立性小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理、CT检查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的HRCT诊断结果与患者的病理进行对照。结果:60例肺孤立性小结节患者的HRCT诊断结果中,鳞癌11例,腺鳞癌10例,类癌7例,结核球13例,炎性结节13例,周围性肺气肿6例。病理诊断结果为恶性结节鳞癌12例,腺癌13例,类癌4例,良性结节为:结核球15例,炎性结节14例,周围性肺气肿2例,HRCT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无较大的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HRCT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周围性气肿、血管造影征、灶周线状影。HRCT与病理对照的结果显示,肺孤立性小结节的良性与恶性之间存在差异性。结论:肺孤立性小结的HRCT诊断与病理对照结果证明,HRCT在良性肺孤立性小结节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通过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从2020年1月开始至2020年12月截止,共有11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包括肺小结节患者100例,早期肺癌患者12例,通过单双号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单号组56例患者接受16排螺旋CT检查,为对比组;双号组56例患者接受64排螺旋CT检查,为观察组。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视为此次研究的金标准,针对两组检查结果做出分析与探讨。结果:观察组肺小结节以及早期肺癌总符合率、CT图像质量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同时其诊断操作所需时间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利用64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实施临床诊断具有更高的符合率,且诊断操作时间相对较短,适合临床中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薄层螺旋CT诊断眶内侧壁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患者或志愿者行常规轴位及薄层轴位、冠位扫描.分别将常规轴位扫描图像与薄层轴位扫描图像及薄层冠位扫描图像与轴位薄层扫描MPR冠状位重建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前组图像对病变显示率二者有明显差异(P<0.001),后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仅薄层CT扫描即可精确诊断眶内侧壁骨折,尤以轴位图像显示为佳.  相似文献   

11.
薄层螺旋CT诊断眼眶内侧壁骨折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薄层螺旋CT诊断眶内侧壁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患者或志愿者行常规轴位及薄层轴位、冠位扫描。分别将常规轴位扫描图像与薄层轴位扫描图像及薄层冠位扫描图像与轴位薄层扫描MPR冠状位重建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前组图像对病变显示率二者有明显差异(P<0.001),后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仅薄层CT扫描即可精确诊断眶内侧壁骨折,尤以轴位图像显示为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胸部DR以及低剂量螺旋CT扫描手段对于肺癌筛选工作的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本院接受检查诊断的82例肺癌高危患者,对其实施胸部DR检查以及低剂量螺旋CT扫描诊断,对两种检查手段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 :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方法获得的结节性病灶检出率为19.5%,明显优于DR胸片检查的6.1%。结论:针对肺癌筛选工作,采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对肺内非钙化小结节的检出率,同时还能促进支气管病变检出率的大幅提高,可以在肺癌筛选工作中发挥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在肺磨玻璃结节定性诊断中运用螺旋CT的意义。方法:纳入123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在我院开展研究。所有病人均行螺旋CT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良性结节42个,恶性结节81个,统计诊断符合情况。结果:CT诊断与手术病理符合率为95.93%,其中良性结节符合率为97.62%,恶性结节符合率为95.06%;肺良性结节病灶及实性成分直径均显著小于恶性结节;肺恶性结节的分叶征、胸膜凹陷、毛刺征出现率高于良性结节,边缘清楚低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在肺磨玻璃结节定性诊断中运用螺旋CT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螺旋CT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跟骨骨折的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X线平片或临床检查怀疑或确诊跟骨骨折的78例病人,对其行16层螺旋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观察。结果:16层螺旋CT能够清晰的显示各型跟骨骨折,明确骨折线的走形,骨折片的数目,可发现X片不能发现的关节腔内骨折片,关节囊及软组织结构显示清晰。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重建对跟骨骨折的诊断、分型具有重要价值,三维重建对手术治疗计划的制定和预后评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薄层螺旋CT诊断眶内侧壁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患者或志愿者行常规轴位及薄层轴位、冠位扫描。分别将常规轴位扫描图像与薄层轴位扫描图像及薄层冠位扫描图像与轴位薄层扫描MPR冠状位重建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前组图像对病变显示率二者有明显差异(P〈0.001),后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仅薄层CT扫描即可精确诊断眶内侧壁骨折,尤以轴位图像显示为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R成像、CT扫描在检出肺内单发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5例肺结节患者均行常规DR胸片、CT平扫成像,比较两种成像方法显示肺结节征象的差异。结果:常规DR胸片检出19例,未检出6例,胸部CT检出25例。结论:由于CT密度分辨率明显高于DR,较DR能更早检出肺结节,明显优于DR成像,能为影像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征象肺内孤立性结节的MSCT诊断。方法:选取分析了我院于2011年7月到2012年9月诊断及鉴别的96例肺内结节患者.并对该组患者的结节临床诊断及鉴别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尤其进行了不同征象孤立性结节的CT图像分析。结果:肺内恶性结节MSCT诊断图像中,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空泡支气管征、短毛刺征、胸膜凹陷征五大类病症的出现几率分别为73.6%、52.4%、37.8%、64.9%、55.4%;肺内良性结节MSCT诊断图像中,该五大征象的出现率分别为26.4%、7.9%、11.8%、8.2%、24.9%。肺内恶性结节五大病症的出现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病症出现率,二者差异明显(P〈0.05);而在良恶性支气管肺泡癌诊断比较中,两者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统计数据中显示,肺内孤立性恶性结节的MSCT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近80.9%)与特异性(81.2%),准确性高达82%以上。结论:肺内孤立性恶性结节的MSCT诊断鉴别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并分析在肺部扫描检查中低剂量螺旋CT的临床效果,并体现出其在肺癌早期普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已经确诊为肺部肿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常规剂量(195m A)和低剂量(20m A、30m A、40m A)对本组30例患者进行扫描,然后对扫描出的结果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对比,比较的内容主要包括:纵膈内的小淋巴结检出率、图像扫描的整体质量、肺内小的转移灶。结果:将常规量扫描与低剂量扫描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低剂量扫描对患者的辐射影响最小,其次,扫描检查出来的结节的实际大小、数量和部位与扫描检查肺内的小病灶基本一致。结论:低剂量螺旋CT在肺部扫描与常规量扫描的结果基本一致,但是,在质量相当的情况下,低剂量螺旋CT扫描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对患者的辐射影响,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该方法值得借鉴并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讨螺旋CT容积扫描法对胸廓股骨折及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胸廓股骨折及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3D图像,CT轴位扫描,并分析患者的X线图像,3D图像,CT轴位扫描图像的诊断结果。结果:以CT轴位扫描图像的结果为标准,其中X线诊断的灵敏度为61.55%,X线诊断的特异度为66.68%,3D图像容积重建(VR)诊断的灵敏度为98.55%,3D图像容积重建(VR)诊断的特异度为87.52%。结论 :螺旋CT容积扫描法对胸廓股骨折及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治效果明显,可以明显显示出骨折位置,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部螺旋CT在诊断肺癌肺内转移中的影像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确诊为肺癌肺内转移患者肺部螺旋CT扫描的影像资料.结果:45例患者中,血行转移23例,淋巴道转移8例,支气管播散5例,混合性转移9例.结论:肺癌肺内转移在肺部螺旋CT扫描下可有不同的影像表现,且能准确判断其转移途径,可为临床诊治肺癌肺内转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