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化浊解毒疏肝方对癫痫大鼠学习记忆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化浊解毒疏肝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正常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0.035 g·kg-1),其余5组给予同等剂量戊四氮(PTZ)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慢性癫痫模型,共14次。化浊解毒疏肝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化浊解毒疏肝方2.7,5.4,10.8 g·kg-1,丙戊酸钠组灌胃丙戊酸钠0.19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同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每天1次,持续28 d。药物干预期间,各造模组大鼠在第7,14,21,28天给予PTZ腹腔注射以维持癫痫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磷酸化(p)-Akt,p-GSK-3β蛋白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p-Akt,GSK-3β,p-GSK-3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寻找平台时间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构损伤,海马CA1区p-Akt,p-GSK-3β蛋白表达降低(P<0.05),海马组织PI3K,p-Akt,p-GSK-3β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丙戊酸钠组、化浊解毒疏肝方各剂量组大鼠寻找平台时间缩短(P<0.01);丙戊酸钠组、化浊解毒疏肝方高、中剂量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升高(P<0.01),各治疗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构明显改善,化浊解毒疏肝方高、中剂量组、丙戊酸钠组海马CA1区p-Akt,p-GSK-3β蛋白表达升高(P<0.05),化浊解毒疏肝方高、中剂量组、丙戊酸钠组PI3K,p-Akt,p-GSK-3β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结论 化浊解毒疏肝方可改善癫痫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激活PI3K/Akt/GSK-3β通路相关蛋白有关,从而发挥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加味人参乌梅汤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γ-氨基丁酸(GABA)能信号通路相关调控因子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加味人参乌梅汤益气生津止泻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48只SD幼龄大鼠中随机抽取12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以番泻叶泻下、劳倦力竭及饮食失宜等复合因素造模14 d。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组,每组12只。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20 mL·kg-1),西药组给予妈咪爱灌胃(0.7 g·kg-1),中药组给予加味人参乌梅汤灌胃(35 g·kg-1),均1次/d,连续干预7 d。每日观测记录大鼠一般情况、稀便率及腹泻指数。获取大鼠结肠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大鼠结肠GABA蛋白积分吸光度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2(Akt2)、磷酸化(p-)Akt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PI3K、Akt2及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β2亚基(GABRB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明显变差,稀便率及腹泻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B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I3K、Akt2、p-Akt及IL-1β表达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PI3K、Akt2、GABRB2 mRNA及蛋白表达均极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大鼠一般情况明显好转,稀便率及腹泻指数显著下调(P<0.01),中药组、西药组PI3K、Akt2、p-Akt及IL-1β含量均明显下调(P<0.05),中药组PI3K、Akt2、GABRB2 mRNA均明显下调(P<0.05,P<0.01),GABA、PI3K及GABRB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西药组PI3K及Akt2 mRNA和PI3K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加味人参乌梅汤能通过调节腹泻大鼠结肠GABA能信号通路,减少肠上皮细胞中Cl-向肠腔流动,改善腹泻模型大鼠结肠水液代谢失衡状态,进而发挥其益气生津止泻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参白解毒方基于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参白解毒方有效部位进行冻干粉制备;体外培养HCT116细胞,用参白解毒方(2、4、8、16 g·L-1)对HCT116细胞进行处理,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参白解毒方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PTEN、PI3K、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c-核蛋白类基因(c-Myc)、生存素(Survivin)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TEN、磷酸化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PTEN)、PI3K、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GSK-3β、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p-GSK-3β)、c-Myc、Survivin、CyclinD1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入核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参白解毒方各质量浓度均可以显著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P<0.01),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参白解毒方处理细胞后PTEN、GSK-3β mRNA表达水平均上调,PI3K、Akt、c-Myc、Survivin、CyclinD1 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P<0.01);细胞PTEN、p-PTEN和GSK-3β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I3K、Akt、p-Akt、GSK-3β、p-GSK-3β、c-Myc、Survivin、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参白解毒方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中β-catenin的入核。结论 参白解毒方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TEN/PI3K/Akt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逍遥散正丁醇部位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发挥与调控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β(IGF-1Rβ)/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的关系。方法 首先基于小鼠行为绝望模型初步获得逍遥散正丁醇部位发挥抗抑郁作用的有效剂量。再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逍遥散组、逍遥散正丁醇部位20,40 g·kg-1组,采用CUMS法建立抑郁症模型小鼠研究其抗抑郁作用及机制,以糖水偏好实验检测造模效果。模型成功后,各给药组连续灌胃小鼠5周,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溶媒。第5周末,开展小鼠糖水偏好实验、悬尾实验及新奇环境抑制进食实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海马区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含量,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海马CA3区神经元尼氏小体平均光密度,免疫荧光法标记海马齿状回(DG)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和双肾上腺皮质激素(DCX)阳性表达神经元,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IGF-1Rβ,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剪切后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结果表明,逍遥散正丁醇部位生药量9.1,40 g·kg-1均能明显缩短小鼠不动时间(P<0.05,P<0.01),表明其在9.1~40 g·kg-1剂量之间具有有效性。CUMS模型中,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正丁醇部位(生药量20,40 g·kg-1)能明显提高小鼠糖水偏好率(P<0.05,P<0.01),缩短悬尾不动时间(P<0.01)及新奇环境摄食潜伏期(P<0.01);并逆转模型小鼠血清、海马区下调的IGF-1含量(P<0.01),增加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尼氏小体数目(P<0.01),促进海马DG区Brdu和DCX表达(P<0.05,P<0.01),下调模型小鼠海马IGF-1RβP<0.05,P<0.01),p-PI3K/PI3K(P<0.05,P<0.01),p-Akt/Akt(P<0.05),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逍遥散正丁醇部位具有与逍遥散全方相当的抗抑郁作用,可改善CUSM模型小鼠的抑郁样行为,诱导模型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合成尼氏小体,增加DG区神经元增殖、分化,促进神经发生;其作用发挥可能与抑制过度激活的IGF-1Rβ/PI3K/Akt通路、减少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PI3K/Akt/PPARα/CPT-1)信号通路探讨桑叶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脏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高脂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制备T2DM模型,按血糖、体质量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0.2 g·kg-1)组和桑叶水提物(含生药4.0 g·kg-1)组,连续给药8周,每周相同时间测定空腹血糖。苏木素-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和脂肪变化;生化分析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基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Akt、PPAR-α、CPT-1蛋白表达。结果 给药8周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桑叶水提物组大鼠血糖显著降低(P<0.01)。HE染色显示,正常组大鼠肝组织结构完整,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损伤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桑叶水提物组大鼠空泡变性程度显著降低,未见小胆管增生等病变。油红O染色显示,正常组大鼠肝细胞无明显脂肪变性、坏死,肝细胞几乎无脂滴;模型组大鼠肝内脂滴较正常组明显增加;桑叶给药可明显减少大鼠肝脏脂滴。模型组大鼠TC、TG、LDL-C、AST、ALT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桑叶水提物组大鼠TC、TG、LDL-C、AST、ALT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PI3K/PI3K、p-Akt/Akt、PPARα和CPT-1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桑叶水提物能明显增加p-PI3K/PI3K、p-Akt/Akt、PPARα和CPT-1的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桑叶水提物可改善T2DM大鼠肝脏糖代谢紊乱,降糖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PPAR-α/CPT-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黑逍遥散是否可以通过调控激活Wnt 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区炎症反应,改善AD大鼠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方法 90只雄性Wistar大鼠先随机分别选择12只作为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剩余大鼠在左右两侧海马区注射β淀粉样蛋白42(Aβ42)制造A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黑逍遥散低、中、高剂量组和多奈哌齐组,每组12只,并连续42 d给予相应剂量黑逍遥散和多奈哌齐灌胃。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病理形态学变化;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1~5 d大鼠逃避潜伏期的变化,第6天的空间探索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检测海马中海马区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β-cateni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GSK-3ββ-catenin、PPARγ mRNA的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排布不均,细胞体损坏比较明显,尼式小体不清;模型组大鼠第3~5天的逃避潜伏期均相比治疗组显著延长(P<0.01),跨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和海马组织中IL-10水平显著降低,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GSK-3β蛋白和mRNA显著升高,β-catenin、PPARγ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差异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黑逍遥散中、高剂量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大鼠神经元细胞数量分布较多,排列整齐,结构完整,尼式小体清晰明确;黑逍遥散中、高剂量组和多奈哌齐组的第3~5天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多(P<0.01);大鼠海马组织和血清中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L-6和TNF-α显著降低(P<0.01);大鼠海马中GSK-3β蛋白和GSK-3β mRNA表达明显降低,β-catenin、PPARγ蛋白和β-catenin、PPARγ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盐酸多奈哌齐组与黑逍遥散高剂量组之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黑逍遥散可以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AD大鼠海马区炎症反应,改善AD模型大鼠认知和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红芪多糖(HPS)对糖尿病肾病db/db小鼠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50只db/db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HPS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C57BL/6小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5 mL·kg-1·d-1蒸馏水,厄贝沙坦组给予22.75 mg·kg-1·d-1厄贝沙坦溶液,HPS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200、100、50 mg·kg-1·d-1 HPS溶液。6组小鼠每日灌胃1次,连续给药12周。检测各组小鼠一般状态、血糖(GLU)、24 h尿蛋白(UT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肾脏中Wnt1、β-catenin、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及磷酸化糖原合成激酶-3β(p-GSK-3β)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12周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一般状态较差且肾脏组织病理超微结构病变显著,其GLU、24 h UTP、SCr、BUN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HPS高、中剂量组小鼠一般状态及肾脏组织病理超微结构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其GLU、24 h UTP、SCr、BUN水平均降低(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Wnt1、β-catenin、GSK-3β及p-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HPS高、中剂量组Wnt1、β-catenin、GSK-3β及p-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HPS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糖尿病肾病的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加味三仁汤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探讨其改善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大鼠炎症病变的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将18只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加味三仁汤高、低剂量(20.70,10.35 g·kg-1·d-1)组,每组6只,加味三仁汤高、低剂量组给予加味三仁汤相应溶液灌胃,正常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分别灌胃5 d后,采血制取含药血清。采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50 μmol·L-1),加味三仁汤高、低剂量组。釆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Ⅳ型胶原(ColⅣ)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别检测PI3K/Akt/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显著(P<0.01),ColⅣ分泌显著增多(P<0.01),磷酸化(p)-Akt,p-p65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三仁汤高剂量组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1)和ColⅣ分泌(P<0.01),降低Akt磷酸化水平(P<0.01),降低NF-κB p65阳性表达(P<0.01)。结论 加味三仁汤能够抑制脂多糖诱导的HBZY-1细胞增殖,降低ColⅣ蛋白含量,可能与其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首乌丸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SPF级SD雄性大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生素E组、首乌丸中剂量组及首乌丸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均用D-半乳糖(120 mg·kg-1)制造衰老模型,同时首乌丸中、高剂量组用首乌丸(1.08、2.16 g·kg-1)进行灌胃,维生素E组予以维生素E(0.018 g·kg-1)灌胃。造模6周后取全脑、海马组织,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海马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PI3K,蛋白激酶B(Akt),p-Akt、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叉头框蛋白O3a(FoxO3a)、p-FoxO3a、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海马FoxO3a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1),海马CA1区尼氏染色显示海马神经元丢失、排列稀疏,尼氏体数量减少,存在尼氏体固缩和深染,p-PI3K、p-Akt、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p-PI3K/PI3K、p-Akt/Akt均显著升高(P<0.01),FoxO3a、p-FoxO3a蛋白相对表达、p-FoxO3a/FoxO3a显著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FoxO3a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经首乌丸治疗后,凋亡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1),海马CA1区尼氏染色显示各治疗组神经元丢失好转,尼氏体增多,排列较密集,大鼠PI3K、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乌丸中、高剂量组的p-PI3K、p-Akt、Caspase-3蛋白表达、p-PI3K/PI3K、p-Akt/Akt显著降低,FoxO3a、p-FoxO3a蛋白表达、p-FoxO3a/FoxO3a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Foxo3a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首乌丸能够改善海马神经元组织结构,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激活FoxO3a,上调Bcl-2,下调Bax,上调Bcl-2/Bax,从而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升降通癃方中空栓对前列腺增生大鼠前列腺中双氢睾酮(DHT)的水平、及前列腺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探究升降通癃方中空栓治疗前列腺增生大鼠的机制。方法 从60只SD雄性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经去势后连续4周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造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非那雄胺(0.45 mg·kg-1)组、升降通癃方中空栓高、中、低剂量(3.98、1.99、0.99 g·kg-1)组,每组10只。去势7 d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选用空白中空栓、非那雄胺组及升降通癃方中空栓组选用相应中空栓,连续肛塞直肠给药28 d。杀检大鼠,分离并称量前列腺组织,观察药物对各组大鼠前列腺指数的影响,苏木素-伊红(HE)染色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DHT的水平,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前列腺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及B细胞淋巴瘤-2(Bcl-2)、胱天蛋白酶-3(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αB-晶状体蛋白(CRYA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指数显著升高,光镜下模型组大鼠前列腺明显增生,DHT水平明显升高,CRYAB、Bcl-2、PI3K及Akt蛋白表达水平上升,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升降通癃方中空栓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指数下降(P<0.05),升降通癃方中空栓各剂量组大鼠前列腺中DHT水平、CRYAB、Bcl-2、PI3K及Akt蛋白表达水平下降,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P<0.01)。结论 升降通癃方中空栓可通过降低CRYAB蛋白表达,负性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下调DHT水平,Bcl-2、PI3K及Akt蛋白表达水平,上调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水平,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对BPH的治疗作用;高剂量升降通癃方中空栓改善大鼠前列腺增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乌头赤石脂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自噬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曲美他嗪组)、乌头赤石脂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曲美他嗪组给予5.4 mg·kg-1剂量灌胃,中药乌头赤石脂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63、4.9、14.7 g·kg-1剂量灌胃。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均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制备模型。心电图检测ST段以评价造模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损伤情况;比色法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YO)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PI3K、Akt、GSK-3β、磷酸化(p)-GSK-3β、p-Akt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ST、CK、cTnT、MYO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HE显示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散乱无序、心肌纤维扭曲断裂,LC3Ⅱ/Ⅰ及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I3K、p-Akt及p-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乌头赤石脂丸低、中、高剂量组与曲美他嗪组血清中AST、CK、cTnT、MYO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乌头赤石脂丸低、中、高剂量组与曲美他嗪组心肌细胞结构完整、坏死程度减轻、肌纤维排列整齐;乌头赤石脂丸低、中、高剂量组LC3Ⅱ/Ⅰ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乌头赤石脂丸低、中、高剂量组及曲美他嗪组Beclin-1表达显著降低(P<0.01),乌头赤石脂丸低、中、高剂量组及曲美他嗪组PI3K、p-Akt及p-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与曲美他嗪组比较,乌头赤石脂丸低剂量组血清AST含量明显升高(P<0.05),乌头赤石脂丸高剂量组血清AST含量显著降低(P<0.01),乌头赤石脂丸中剂量组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乌头赤石脂丸中、高剂量组LC3Ⅱ/Ⅰ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乌头赤石脂丸低、中、高剂量组PI3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乌头赤石脂丸低、中剂量组p-Ak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乌头赤石脂丸中剂量组p-GSK-3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该研究表明,不同剂量的乌头赤石脂丸皆可干预MIRI,且低、中剂量效果低于高剂量组,高剂量效果最佳。乌头赤石脂丸可以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AST、CK、cTnT、MYO的水平,减轻心肌组织病理性损伤,下调Beclin-1、LC3Ⅱ/Ⅰ的蛋白表达,上调PI3K、p-Akt及p-GSK-3β的表达,可能通过抑制过度自噬的发生,调控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对MIRI大鼠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抵当陷胸汤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与对足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抵当陷胸汤改善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 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55 mg·kg-1的方法建立糖尿病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抵当陷胸汤组(8.10 g·kg-1)、小陷胸汤组(4.05 g·kg-1)、抵当汤组(4.05 g·kg-1)、阿拉氯胺(ALT-711)组(3 mg·kg-1),每组6只,另设6只空白组大鼠。连续给药8周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胶原沉积程度;高碘酸-席夫(PAS)染色观察基底膜病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磷酸化(p)-PI3K、p-Akt蛋白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足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肾组织PI3K、Akt 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代偿性膨胀,系膜细胞增殖,系膜间质大量胶原沉积,基底膜增厚,PI3K、Akt mRNA表达减少,PI3K、Akt蛋白磷酸化显著受到抑制(P<0.01),足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1),Bax、p-GSK-3β、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抵当陷胸汤组肾脏组织病理明显改善,PI3K、Akt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PI3K、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Bcl-2表达显著升高(P<0.01),Bax、p-GSK-3β、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P<0.01),足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 抵当陷胸汤可能通过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抑制足细胞凋亡,减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SPF级Wistar大鼠在SPF级实验室适应性喂养7 d后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采用二硝基苯磺酸盐(DNBS)/乙醇溶液灌肠+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番泻叶灌胃法建立脾肾阳虚型UC大鼠模型。将成功建立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美沙拉嗪(0.36 g·kg-1)组,四神丸高、中、低剂量(3.2,1.6,0.8 g·kg-1)组,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1,模型组和空白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1次/d,连续21 d。每日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记录小鼠体质量、粪便性状及隐血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取大鼠结肠组织,观察大体形态及结肠损伤情况,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PI3K,Akt,mTOR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IL-1β,IL-10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PI3K,磷酸化(p-)PI3K,Akt,p-Akt,mTOR,p-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相对较差,DAI评分,CMDI评分显著升高(P<0.01);大鼠病理切片见肠黏膜部分消失,腺体消失,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聚集于黏膜层和基层;PI3K,Akt,mTOR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IL-1β含量显著升高,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神丸高、中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大鼠DAI评分明显下降(P<0.05);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大鼠CMDI评分显著降低(P<0.01);大鼠病理切片显示各给药组炎性细胞减少,黏膜层结构不同程度的恢复正常,美沙拉嗪组和四神丸中剂量组效果最好,黏膜结构接近空白组;四神丸高、中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大鼠PI3K,Akt,mTOR mRNA及四神丸低剂量组Akt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四神丸低剂量组PI3K,mTOR mRNA的表达水平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神丸高、中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IL-1β含量明显降低,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四神丸低剂量组IL-1β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结论 四神丸具有改善脾肾阳虚型UC模型大鼠的一般情况和肠黏膜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长链非编码RNA SNHG5 (lncRNA SNHG5) /微小RNA-26a-5p (miRNA-26a-5p)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GSK-3β) 信号轴探究鳖甲煎丸干预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HepG2细胞内lncRNA SNHG5与miRNA-26a-5p,miRNA-26a-5p与GSK-3β的靶向互作关系。建立人肝癌HepG2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组(0.5、1.0、2.0 g·kg-1),索拉非尼组(100 mg·kg-1),每组10只。分别予以生理盐水或药物灌胃28 d,并于不同时间测量裸鼠瘤体积。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肿瘤组织中lncRNA SNHG5、miRNA-26a-5p、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 mRNA的核酸水平差异;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GSK-3β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NHG5-野生型(WT)+miRNA内参(NC)组比较,SNHG5-WT+miRNA-26a-5p mimic(模拟物)组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GSK-3β-WT+miRNA NC组比较,GSK-3β-WT+miRNA-26a-5p mimic组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组裸鼠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各剂量组裸鼠瘤体组织内细胞排列明显稀疏,部分细胞坏死,且呈浓度依赖性变化。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各剂量组lncRNA SNHG5、GSK-3ββ-catenin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P<0.01),miRNA-26a-5p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各剂量组的关键蛋白GSK-3ββ-catenin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鳖甲煎丸可能通过lncRNA SNHG5/miRNA-26a-5p/GSK-3β信号轴,影响肝癌细胞坏死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该研究为鳖甲煎丸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讨当归四逆汤对痛风性关节炎(GA)大鼠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3 mg·kg-1)和当归四逆汤低、中、高剂量组(6.54、13.08、26.16 g·kg-1),每组10只,并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7 d。于第5天给药1 h后向各组(正常组除外)大鼠右侧踝关节注射尿酸钠混悬液(50 g·L-1)建立GA模型,正常组注射等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踝关节肿胀情况;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水平;观察踝关节病理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滑膜PI3K、磷酸化(p)-PI3K、Akt、p-Akt、mTOR、p-mTOR、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Ⅰ(LC3Ⅱ/Ⅰ)、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泛素结合蛋白(p62)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PI3K、Akt、mTOR、LC3、Beclin-1、p6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指数显著升高(P<0.01),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升高(P<0.01),踝关节滑膜组织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滑膜组织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p6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I3K、Akt、mTOR、p62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LC3Ⅱ/Ⅰ、Beclin-1蛋白和LC3、Beclin-1 m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归四逆汤中、高剂量组大鼠关节肿胀明显减轻(P<0.05);血清中TNF-α、IL-6、IL-1β表达量显著明显降低(P<0.05);踝关节滑膜组织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减轻;滑膜组织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p6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PI3K、Akt、mTOR、p62 mRNA表达量亦明显降低(P<0.05),而LC3Ⅱ/Ⅰ、Beclin-1蛋白和LC3、Beclin-1 mRNA表达量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 当归四逆汤可以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提高大鼠滑膜组织自噬水平,改善痛风性关节炎,并且以高剂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因子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大鼠卵巢储备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Ataya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复制60只DOR模型大鼠,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0.000 9 g·kg-1),补肾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33,16.5,8.25 g·kg-1),同时另设正常组,每组12只;各组相应药物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 d,每天1次。治疗结束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卵巢组织,光镜观察初级卵泡数、成熟卵泡数、总卵泡数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卵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卵巢组织中PI3K,Akt,mTOR,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卵巢组织中PI3K,Akt,mTOR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卵巢组织中成熟卵泡数量、总卵泡数量明显减少(P<0.05,P<0.01),卵巢组织中VEGF,Caspase-3表达升高(P<0.05),PI3K,Akt,mTO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方中、高剂量组成熟卵泡数量、总卵泡数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P<0.01),VEGF补肾活血方中剂量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及戊酸雌二醇组Caspase-3下降,补肾活血方中、高剂量组PI3K,Akt,mTO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P<0.01),且补肾活血方中剂量组更加接近于正常组。结论 补肾活血方可以有效地改善DOR大鼠卵巢储备功能,促进卵泡数量增加。作用机制可能与补肾活血方通过增加卵巢组织中VEGF的表达有关,进而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从而调节Caspase-3的含量,最后促进卵泡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对肝细胞癌细胞CLC5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淫羊藿苷作用靶点,构建靶点网络及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预测淫羊藿苷可能作用靶点及相关通路;使用梯度浓度(0、6.25、12.5、25、50 μmol·L-1)淫羊藿苷刺激肝细胞癌CLC5细胞,通过细胞活性及增殖检测(CCK-8)法检测淫羊藿苷对CLC5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0、25、50 μmol·L-1)淫羊藿苷处理肝细胞癌CLC5细胞,通过Edu-488及克隆形成实验(Clone Forming)检测淫羊藿苷对CLC5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分别刺激CLC5细胞不同时间,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淫羊藿苷对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细胞周期依赖激酶(CDK)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情况。结果 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淫羊藿苷作用于肝细胞癌的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CCK-8法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淫羊藿苷组CLC5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呈时间-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淫羊藿苷组Edu-488阳性率及克隆形成菌落数量明显减少(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淫羊藿苷组p-Akt、p-GSK3β、CDK4、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 淫羊藿苷可抑制阻滞肝细胞癌细胞周期,抑制肝细胞癌增殖,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kt/GSK3β/CDK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黄连解毒汤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用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石杉碱甲组(2.1×10-5 g·kg-1),黄连解毒汤高、中、低剂量组(6,3,1.5 g·kg-1)。运用Aβ1-42海马注射复制AD大鼠模型,术后连续灌胃治疗4周,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病理改变,腹主动脉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海马中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海马α7nAChR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脑组织皮质区神经元坏死、海马区锥体细胞或颗粒细胞坏死、排列紊乱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明显,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逃逸平台次数降低、有效区域停留时间、有效区域游泳路径均减少(P<0.05,P<0.01),血清中ACh,ChAT浓度降低(P<0.01),海马中ACh,AchE,ChAT含量,α7nAChR蛋白,α7nAChR m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解毒汤中剂量组逃避潜伏期变短(P<0.05),逃逸平台次数、有效区域游泳路径、有效区域停留时间增加(P<0.05,P<0.01),血清ACh,ChAT含量和海马AchE,ChAT,α7nAChR mRNA表达上升(P<0.05),海马α7nAChR蛋白表达升高明显(P<0.01);高剂量组有效区域有效区域停留时间延长(P<0.01);逃逸平台次数增加,血清ACh,ChAT含量和海马ACh,AchE,α7nAChR蛋白,α7nAChR mRNA表达上升(P<0.05)。结论 黄连解毒汤可显著改善Aβ1-42诱导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Aβ1-42所导致的胆碱能系统损伤,增强胆碱能系统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柴胡清肝汤(CHQGT)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雌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龙组(0.001 8 g·kg-1)、柴胡清肝汤低、中、高剂量组(4.5、8.9、17.8 g·kg-1),采用GLM病变组织与弗氏佐剂混合后的组织匀浆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药物干预组均给予相应的处理因素,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4 d后肉眼观察小鼠乳腺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取材的乳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olt)检测NLRP3、Caspase-1、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肉眼可见乳房明显红肿,且乳腺炎症指数显著升高(P<0.01),病理学改变包括形成以乳腺小叶为中心的肉芽肿,伴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乳腺组织中的NLRP3、Caspase-1及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乳房红肿均有改善,柴胡清肝汤中、高剂量组及泼尼松龙组经治后炎症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乳腺的炎症程度明显改善,病理学方面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减少,柴胡清肝汤高剂量组、泼尼松龙组均能够明显下调NLRP3、Caspase-1及IL-1β mRNA的表达(P<0.05,P<0.01),降低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蛋白的表达(P<0.05,P<0.01)。结论 柴胡清肝汤能够抑制炎症,治疗大鼠GLM,其可能机制与抑制NLRP3/IL-1β信号通路有关,这为“清消法”防治GLM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三黄糖肾康对糖尿病大鼠骨组织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饮食4周联合左下腹腔内注射新鲜配制的2%链脲佐菌素(pH 4.5)30 mg·kg-1体质量制备糖尿病模型,成模大鼠按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三黄糖肾康低、高剂量组(12.8、38.4 g·kg-1)、骨疏康组(1.8 g·kg-1),另设同周龄喂食普通饲料大鼠为空白组。各组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计算机微断层扫描(Micro-CT)扫描大鼠股骨,观察骨组织微结构,检测骨密度(BMD);苏木素-伊红(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大鼠股骨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IHC)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Wnt3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FINS、TRAP显著升高(P<0.01),BALP显著降低(P<0.01),BMD显著降低(P<0.01),骨小梁结构松散不规则,细长疏稀,出现断裂,脂滴增多,Wnt3a、LRP-5和β-catenin蛋白表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黄糖肾康低、高剂量组FBG降低、BALP升高(P<0.05),三黄糖肾康低剂量组FINS降低(P<0.05),各给药组TRAP均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BMD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P<0.01);各给药组大鼠股骨骨小梁增多、增粗,排列较紧密、整齐,脂滴数量减少,骨微结构形态得到一定的改善;各给药组Wnt3a、LRP-5和β-catenin蛋白平均光密度值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P<0.01);Wnt3a、LRP-5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 三黄糖肾康可能通过提高骨组织Wnt3a、LRP-5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调节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的失调状态,促进骨形成,减少骨吸收,降低血糖,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