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阜新地区种植的优良谷子品种,对从内蒙古、山西、吉林等地共引进及当地育成的9个谷子品种进行品种比较,对谷子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以筛选出表现良好、产量高的品种,为阜新地区谷子良种引进提供科学依据,为谷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结果显示,9个谷子品种中,中杂谷36、朝1924、公谷95、赤2504、中杂谷55、赤金谷14、朝1985等7个品种综合表现好,适宜在阜新地区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同生态区谷子种质资源的表型,从春播特早熟区、春播中熟区、春播晚熟区引进435个谷子品种,在赤峰地区进行表型鉴定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生态区谷子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差异显著。春播特早熟区谷子品种生育期平均值为(98.35±13.00)d,分蘖多、植株矮、主茎粗、旗叶短、主穗小、穗粒重、出谷率高、产量中等,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整体较低;春播中熟区谷子品种生育期平均值为(11307±8.63)d,分蘖少、植株高、穗下节长、主茎细、旗叶短、主穗大、穗粒重、出谷率高、产量较低,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整体较高;春播晚熟区谷子品种生育期平均值为(125.80±6.76) d;穗下节短、主茎粗、旗叶长、主穗大、穗粒轻、出谷率低、产量较高,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整体较高。利用标准化处理后的16个表型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参试品种划分为4大类群,类群Ⅰ品种中熟、生物量大、出谷率和产量较高,类群Ⅱ品种晚熟、生物量小、出谷率和产量较低,类群Ⅲ品种早熟、生物量小、产量较高,类群Ⅳ品种中晚熟、生物量大、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忻州地区种植的优良谷子品种,从河北、山西等地共引进19个谷子品种于2018、2019年连续2 a在忻定盆地进行试验、鉴定、筛选,结合忻定盆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以及各品种在试验中的表现,对谷子的主茎长度、主茎直径、主穗长度、主穗直径等农艺性状及单株穗质量、单株粒质量、千粒质量、产量、粒型、粒色等经济性状进行综合分析,以筛选出田间表现良好、产量稳定、适口性好的品种。结果显示,在19个谷子品种中,长生13号综合表现最好,其中,平均主茎长度为136.9 cm,抗倒性好;2 a平均产量为5 909.09 kg/hm~2,比对照晋谷21号增产29.3%,且产量稳定,适宜在忻定盆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是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中普遍采用的分析方法,明确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可为谷子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对新育成的4个早熟杂交谷子品种在冀西北坝上地区的种植表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个品种抗逆性均好,但不同品种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存在较大差异;对其株高、穗长、单穗重、穗粒重、千粒重、出谷率和产量7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穗粒重与单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单穗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重和单穗重是影响冀西北地区早熟杂交谷子产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谷子是一种抗旱性很强的作物,特别适合在半干旱地区栽培。阜新地区近几年来连续干旱,谷子面积连年增加,但阜新地区谷子种植技术存在滞后的问题,导致产量一直偏低。本文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谷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阐述,供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丰富赤峰地区谷子种质资源,从9个省(自治区)引进495份谷子品种(系),田间进行农艺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有431个品种(系)能够正常成熟。各省(自治区)谷子品种(系)的特点各异,内蒙古自治区谷子品种(系)的主穗粒数较多、主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较高;河北省谷子品种(系)的生育期较长、主穗粒数较多、主茎较短、千粒质量较小;山西省谷子品种(系)的生育期较长、出谷率较低、千粒质量较小;辽宁省谷子品种(系)的主茎较长、千粒质量和产量较高;吉林省谷子品种(系)的千粒质量较高;黑龙江省谷子品种(系)的生育期、主茎和主穗较短,出谷率和千粒质量较高;山东省谷子品种(系)的生育期较长、千粒质量较小;河南省谷子品种(系)的生育期较长、分蘖数较多、主穗粒数较少、主穗粒质量和产量较低;甘肃省谷子品种(系)的主茎粗壮、主穗较长、主穗粒数较多、主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较高。产量比较发现,各省(自治区)谷子品种(系)的增产原因不同,内蒙古自治区是主穗粒数、主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山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河南省是主穗粒数和主穗粒质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谷子品种(系)的生育期与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主穗质量、主穗粒质量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穗粒质量决定产量较高的变异;黑龙江省谷子品种(系)的生育期、主穗质量、主穗粒质量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穗质量决定产量较高的变异;吉林省的主穗质量、主穗粒质量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穗质量决定产量较高的变异;山东省、河南省的主穗质量、主穗粒质量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甘肃省的主穗粒质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穗粒质量决定产量较高的变异。结合16个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产量方差分析,挑选出金苗K1、冀谷168、豫谷28、龙谷39、晋汾107、朱砂谷子、长脖雁等优良品种,其中,龙谷39的8个性状均表现优良,金苗K1的6个性状均表现优良,冀谷168和长脖雁的5个性状均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生态区谷子种质资源的表型,从春播特早熟区、春播中熟区、春播晚熟区引进435个谷子品种,在赤峰地区进行表型鉴定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生态区谷子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差异显著。春播特早熟区谷子品种生育期平均值为(98.35±13.00)d,分蘖多、植株矮、主茎粗、旗叶短、主穗小、穗粒重、出谷率高、产量中等,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整体较低;春播中熟区谷子品种生育期平均值为(11307±8.63)d,分蘖少、植株高、穗下节长、主茎细、旗叶短、主穗大、穗粒重、出谷率高、产量较低,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整体较高;春播晚熟区谷子品种生育期平均值为(125.80±6.76) d;穗下节短、主茎粗、旗叶长、主穗大、穗粒轻、出谷率低、产量较高,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整体较高。利用标准化处理后的16个表型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参试品种划分为4大类群,类群Ⅰ品种中熟、生物量大、出谷率和产量较高,类群Ⅱ品种晚熟、生物量小、出谷率和产量较低,类群Ⅲ品种早熟、生物量小、产量较高,类群Ⅳ品种中晚熟、生物量大、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宁南山区旱地谷子适栽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要素的相关关系,并为筛选适宜宁南山区旱作的谷子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陇谷11号为对照,对北方地区推广前景较好的7个谷子品种进行了品种选鉴试验,并运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8个谷子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有5个谷子品种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单穗质量、单穗粒质量、单株生物量、生育期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株高及穗柄长存在负相关。谷子品种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可达90.89%。单穗质量和穗粒质量可作为评价谷子品种的首选性状,其次是株高、穗长、生育期和水分利用效率;8个供试谷子品种中,大同39号、汾选3号、晋谷40号的综合表现优异,建议在宁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神木县不同谷子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关系和变异程度,并为筛选神木县中南部旱作农业生产区适宜栽种的谷子品种提供理论依据。选用10个榆林市地区常规栽培的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其生育期、株高、节数、穗型等农艺性状及穗粒质量、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间变异系数的变幅为3.25%~76.16%。产量与穗粗、穗长、单穗质量、千粒质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白发病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78.077%。此外,比较不同谷子品种在产量及生长状况的综合表现可知,‘黄软谷’的生育期154d、穗长23.90cm、穗粗26.55mm、单穗质量39.02g、穗粒质量17.31g、千粒质量3.29g、产量4 168.50kg/hm~2,谷子白发病发病率仅3.32%,建议在神木县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以引进的11个谷子新品种为材料,采用渗水地膜穴播技术,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了品种的优劣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穗数、生育期、穗长、穗粒重、穗重、千粒重、株高。通过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分析,结合生长期的抗病性、抗倒伏等抗逆性指标,筛选出适宜在当地种植的品种为张杂谷13、白良谷和黄金苗。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更适应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产量高、优质的谷子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嫩选15为对照,对引进自全国6家育种单位的9个谷子新品种的株高、全生育期、穗长、千粒重及穗粒重等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朝新谷8号和张杂谷6号的产量最高,分别为5 960和5 406 kg·hm~(-2),且农艺性状优良,适宜黑龙江省西部及周边同类地区春播。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承德谷子农家种情况,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9-2010年搜集到48个品种,于2011年进行田间种植,对各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并测产.结果表明:48个谷子品种以黄谷、纺锤型穗为主,主茎高主要集中在130~160 cm,穗长集中在25 cm左右;生育期大部分为110~120 d,产量在649.5~5 512.5 kg/hm2,其中产量>4 500 kg/hm2的品种有9个;生育期、主茎高、产量品种间差异大.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宜宁夏南部干旱半干旱区生产的优质谷子品种,引进全国近10年来育成的谷子优良品种104个,通过田间种植鉴定,对各品种的物候期、植株、穗部性状、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及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不同谷子品种在宁南干旱区种植的适应性,从中筛选出适宜宁夏南部干旱半干旱区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的优势品种15个。  相似文献   

14.
谷子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引进11个谷子新品种引种试验的结果表明,引进的品种以黑沙1号、神州绿谷较好,产量分别达6000.0kg/hm2和5447.3kg/hm2,二者与对照品种良谷在产量上无明显差异;同时2个品种都为特色品种,黑沙1号米粒为黑色,神州绿谷米粒为绿色,其蛋白质含量12.8%,较对照品种高出1.0~3.0个百分点,而且这2个品种较对照早熟3d。我们对谷子产量与谷子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得出了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密度、穗长、株高、叶片数、千粒重、穗粒重、生育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定西地区种植的谷子品种,通过研究各品种(系)的农艺性状、抗逆性、经济产量,对引进的14个谷子品种(系)进行鉴定、筛选。结果表明,有6个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其中饲谷2号、黄粘谷、金平谷可作为饲草谷子,陇谷8号、陇谷23号、陇谷11号可作为粮用谷子在定西及周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杂交谷子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主推常规品种晋谷21号为对照,对5个杂交谷子品种在太谷地区的产量表现及粗蛋白和总淀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张杂谷9号、张杂谷10号杂交谷子品种的产量比对照晋谷21号增产32.08%~55.72%,且差异显著,;对照晋谷21号的品质优于参试的杂交谷子品种;穗质量、平均分蘖、产量、穗粗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变异系数较大,茎粗和总淀粉变异系数较小;产量与平均分蘖、穗长和千粒质量呈正相关;粗蛋白与株高呈正相关;总淀粉与穗质量和株高呈正相关;主成分1,2,3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96.003 0%。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1个引进谷子品种在川东北丘陵区的生育进程、主要经济性状如株高、穗长、单穗重、单穗粒重、千粒重、抗病性以及产量等的比较,初步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谷子品种张杂谷8号、张杂谷10号、长生07等。  相似文献   

18.
谷子是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地区的重要作物,但品种更新速度与农业生产对品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比较突出。为筛选适宜当地生态区种植的谷子新品种,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特引进9个谷子品种开展比较试验,从株高、光合特性、产量构成因素以及产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张杂谷3号、赤谷6号、张杂谷13号等3个谷子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对引进的4个谷子品种进行筛选试验,通过观察各品种生长期情况和对产量构成因素的统计表明:在同朔地区适合种植的谷子品种为大同36号、晋谷21号、冀8311、赤谷9号。其中,大同36号的产量最高,可达到5 646 kg/hm~2,且抗病抗逆性强,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郑州市谷子品种引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进的5个谷子品种进行筛选试验,通过观察生长期情况和产量构成条件的统计,筛选出适合郑州市栽培的谷子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