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河北某地磷矿粉进行干式粉磨,考察了不同磨矿时间条件下粉磨产品的颗粒形貌、结晶程度、比表面积以及表面自由能,系统分析了超细粉磨过程中磷矿粉性质变化规律及其与枸溶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由0min延长至180min,粗粒级磷矿粉逐渐粉碎为细小颗粒,磷灰石结晶程度明显降低、无定形化增加,磷矿粉比表面积与表面自由能分别由0.67m2/g和24.08mN/m增加至5.06m2/g和38.69mN/m。磷矿粉比表面积及表面自由能与枸溶率呈较强正相关,枸溶率由9.14%大幅增加至61.68%。上述研究结果对丰富超细粉磨活化磷矿粉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某含磷11.82%的磷矿粉进行粉磨,通过NKT6100-D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产品进行检测分析,考查了转速、充填率、料球比、球配以及磨矿时间对产品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速为500 r/min,充填率为50%,料球比为0.875,球配为3:1的条件下,磨矿效果较佳。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磷矿粉粒度大小对其枸溶率的影响,发现随着磷矿粉粒度的减小,枸溶率明显提高。最终粉磨产品中枸溶率比原矿枸溶率提高了5~7倍,最高可达到63.45%。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采用超细粉磨技术处理磷矿,可改变磷矿中含磷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提高磷矿中磷的溶解与释放,使其可作为磷肥使用。搅拌磨机作为超细粉磨设备,用其处理磷矿的可行性与工艺参数对磨矿效果影响的研究尚不完善。本文采用立式搅拌磨机对河北某磷矿进行湿法磨矿实验,粉磨产品的粒度分布通过NKT6100-D型激光粒度仪进行检测,探究磨矿工艺参数对产品粒度组成以及新生成粒级含量的影响,并通过R-R方程将产品粒度参数化分析,确定较适宜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搅拌器转速550 r/min、磨矿浓度65%、充填率60%、料球比0.5和磨矿时间30 min的条件下,获得有效磷含量和枸溶率分别为8.75%和74.03%,颗粒特征参数b为0.371、均匀性系数n为1.426的粉磨产品,可见用搅拌磨机对磷矿进行超细粉磨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磨矿动力学研究了锡石多金属硫化矿的磨矿速率,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分析磨矿时间、矿浆浓度、充填率等参数对矿石磨矿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磨矿速率影响显著程度从大至小依次是磨矿时间、充填率、矿浆浓度;矿浆浓度和充填率的交互作用最显著,磨矿时间和充填率的交互作用次之,矿浆浓度与磨矿时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磨矿最优化参数为:磨矿时间为5 min,矿浆浓度为75%,充填率为30%,最佳磨矿速率为96.92%,并能够降低能耗39.99%。因此,磨矿最优条件可靠性高,模型方程实用性好。  相似文献   

5.
实验室条件下,以石英砂为磨矿对象,探索研究磨矿时间及矿浆浓度对产品细度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磨矿时间越长,产品粒度越细,但增加率越来越小;磨矿时间相同时,40%~60%磨矿浓度范围内矿浆浓度越低,产品细度越细。  相似文献   

6.
在湿式磨矿条件下分别以钢球和陶瓷球作为磨矿介质,以丁基黄药为捕收剂,研究闪锌矿在不同磨矿体系下的可浮性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药剂条件下,相比钢球介质湿磨环境,以陶瓷介质湿磨后闪锌矿可浮性较高;不同磨矿介质对闪锌矿的最佳浮选pH值几乎没有影响,最佳浮选pH值均保持在4~6之间;硫酸锌对闪锌矿的抑制作用受磨矿介质影响较小。借助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检测考察磨矿介质对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机理,陶瓷介质湿磨后闪锌矿表面较为平整,表面覆盖的金属氧化物较少;钢球介质湿磨后闪锌矿表面腐蚀较为严重,表面覆盖有大量白色絮状氧化物,降低了闪锌矿的可浮性;在钢球介质湿磨体系中,由于钢球介质的磨损脱落导致矿浆中存在大量的Fe3+;随着磨矿时间的延长,Fe3+及Zn2+不断与矿浆中OH-结合生成金属氧化物覆盖在矿物表面,导致矿浆中金属离子含量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7.
将石英和金溶液进行了混合研磨试验研究,试验在不同的磨矿细度、金溶液浓度以及矿浆浓度条件下,考查石英的机械活化作用规律。通过计算石英对溶液中金的吸附量、吸附率以及矿浆固体经洗脱后的金洗脱率,确定了研磨作用下石英对金的吸附规律。试验结果显示:磨矿细度增加能够增强对石英的活化,促进了石英对金的吸附;随着矿浆浓度的升高,吸附率持续增加。矿浆浓度在16.67%~28.57%时,吸附量升高,而矿浆浓度在28.57%~44.44%时,吸附量反而降低。对金溶液浓度试验中初始浓度为160mg/L的离心石英固体进行洗脱,在矿浆浓度为21.09%、搅拌转数为500r/min的条件下,被石英吸附的金有50.5%难以洗脱。  相似文献   

8.
李达  高鹏  张小龙 《金属矿山》2023,(4):97-102
以黄铜矿和闪锌矿的二元混合矿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钢球介质磨矿和陶瓷球介质磨矿对黄铜矿和闪锌矿混合矿粒度组成、矿浆化学性质的影响规律,并探究了两种磨矿体系下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分离行为。结果表明,钢球介质磨矿和陶瓷球介质磨矿两种产品的粒度组成相似,但钢球介质磨矿产品粒度更细。在丁基黄药用量为100mg/L、硫酸锌用量为300mg/L、矿浆p H值为10的浮选条件下,陶瓷球介质磨矿体系中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回收率分别为90.12%和32.46%,钢球介质磨矿体系中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回收率分别为83.04%和28.60%,陶瓷球介质磨矿后黄铜矿和闪锌矿浮选分离行为更好。两种介质磨矿体系下的矿浆化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相比钢球介质磨矿,陶瓷球介质磨矿体系下矿浆中Fe3+浓度较低,浮选药剂在矿物表面作用更强,因此,陶瓷球介质磨矿更有利于之后黄铜矿和闪锌矿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9.
间歇式搅拌磨生产超细FeS2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超细FeS2 应用广泛 ,因而进行了搅拌磨生产超细FeS2 粉体的研究。在添加助磨剂PZ的条件下 ,当矿浆浓度为 5 0 % ,球料比为 5∶1,磨矿时间为 4h时 ,可以得到平均粒径 <3 5 μm的超细FeS2 粉体。文中分析了FeS2 超细粉磨的动力学过程 ,同时分析了超细粉磨产品粒度与能耗的关系 ,可用Charles定律来表示。  相似文献   

10.
立式辊磨机是一种集中碎、粉磨、快速烘干、高效选粉等工序为一体的高效设备。本文研究了立式辊磨、干式球磨和湿式球磨三种磨矿方式下石英的表面特性,并考察了十二胺体系下,不同矿浆pH值、捕收剂和调整剂用量下,三种磨矿方式对石英可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浮选条件下,立式辊磨机石英样品的回收率基本都高于球磨干式磨矿和球磨湿式磨矿。较优的浮选工艺参数为矿浆pH值8.5,捕收剂十二胺用量为100mg/L,不添加六偏磷酸钠和水玻璃,金属阳离子CaCl2浓度100mg/L。立式辊磨机石英样品较高的表面粗糙度和比表面积提升了浮选过程中十二胺的吸附能力,从而提升石英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胶体磨以六偏磷酸钠为助磨剂制备超细生石膏粉体,通过激光粒度仪和XRD等方法对超细磨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生石膏料浆质量浓度为20%、排矿口宽度为12 mm、超细磨时间为15 min、六偏磷酸钠用量为0.20%时,可制备出d50为11.12 μm的超细生石膏粉体。六偏磷酸钠的加入引起生石膏颗粒晶粒尺寸与显微应变的变化,使晶格受到破坏,导致生石膏超细磨矿产品结晶度减小并且趋于无定形化。同时磷酸氢根离子可吸附在生石膏颗粒表面并使生石膏表面ζ电位由-8.83 mV负移至-13.39 mV,生石膏料浆的浊度由13 NTU增大至17 NTU,其黏度则由72.49 mPa·s减小至48.91 mPa·s,促进了生石膏颗粒的分散。在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超细生石膏粉体粒度降低,生石膏的超细磨矿效率提高。研究对超细生石膏粉体的制备和提高超细生石膏粉体质量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立式辊磨机是一种集中碎、粉磨、快速烘干、高效选粉等工序为一体的高效节能环保型设备,具有结构 简单紧凑、工作可靠、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等诸多优点。 针对丹东宽甸某菱镁矿,分别进行立式辊磨机与球磨机磨 矿—浮选试验,通过对比磨矿能耗、磨耗、磨矿产品粒度特性、矿浆中 Fe3+浓度等数据,并比较了药剂制度对闭路试验 精矿指标的差异。 结果表明:立式辊磨机磨矿的能耗仅为球磨机磨矿能耗的 17%左右,立式辊磨机的磨耗约为球磨 机磨耗的 6%左右,同时立式辊磨机磨矿产品中有利于浮选的中间粒级(0. 105~ 0. 045 mm 粒级)含量要比球磨机磨矿 高 2. 39 个百分点、立式辊磨机磨矿矿浆中的 Fe3+浓度也仅为球磨机磨矿矿浆的 17. 86%;通过闭路试验精矿指标对比 表明,使用立式辊磨机磨矿,可有效降低油酸钠与六偏磷酸钠用量,并降低精矿中 CaO 品位,提升精矿质量。  相似文献   

13.
搅拌磨机具有低耗能、高效率的特点,有望取代传统球磨机成为铁矿石细磨作业的主要设备。为充分了解搅拌磨机磨矿工艺参数对粉磨产品各粒级粒度特征的影响,采用立式螺旋搅拌磨机对弓长岭选矿厂再磨给矿进行粉磨试验,通过NKT6100-D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粉磨产品的累计粒度特征和粒度分布特征,并结合R—R粒度特性方程对产品粒度进行分析,系统考察了磨矿工艺参数对产品粒度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介质配比m(φ5 mm)∶m(φ3 mm)=2∶3、矿浆浓度65%、料球比0.6、充填率70%、搅拌器转速450 r/min时,粉磨产品粒度较细且分布相对均匀,其-0.043 mm粒级含量为92.23%,均匀性系数n为1.177 7,颗粒特征参数b为0.031 4。研究成果对提高粉磨产品合格粒级产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齐大山铁矿细碎矿石为对象,考察其高压辊磨机粉碎产品的磨矿特性和单体解离特性,并与实验室颚式破碎机粉碎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目标粒度分别为0.074和0.280 mm时,辊压产品的邦德球磨功指数分别比颚破产品的降低13.96%和28.23%;在-0.074 mm占80%磨矿细度下,-3.2和3.2~0.074 mm辊压产品与对应颚破产品的相对可磨度分别为0.83和0.86;辊压产品与颚破产品相比,-0.5 mm粒级中铁矿物的单体解离度高15.16个百分点,不同磨矿细度下的磨矿产物中铁矿物的单体解离度高5.55~0.98个百分点;辊压产品磨矿产物中的连生体属于二次磨矿时易于解离的连生体,而颚破产品磨矿产物中的连生体属于二次磨矿时难以完全解离的连生体。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烧结粉矿在细磨后过滤性能差异明显,且多数烧结粉矿在细磨后表现出较难过滤的特点。为研究不同细磨烧结粉矿过滤性能的影响因素,将罗伊山粉、巴烧粉、安哥拉粉、肯尼亚粉、毛塔粉5种不 同烧结粉矿细磨至-0.074 mm占86.60%,在矿浆浓度60%,压力0.06 MPa、过滤时间180 s的条件下进行过滤试验,从矿粉表面形貌、比表面积、表面吸附水分等矿粉表面性质角度研究其与过滤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5种烧结粉矿在细磨后,表面较粗糙、粘附细颗粒较多的矿粉滤饼水分较高,过滤速率较低;滤饼水分较高、过滤速率较低的矿粉比表面积值也较高,相应表面粗糙度也大;矿粉表面吸附最大分子结合水和过滤无法脱 除毛细水决定了滤饼的含水量,滤饼水分高的矿粉表面结合水吸附能力和颗粒间毛细作用更强。因此,改善矿粉的表面性质,可以作为一种提高细磨烧结粉矿的过滤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雷绍民  李佳  王欢  慎舟 《非金属矿》2012,35(3):15-17
采用行星磨对重晶石粗精矿进行超细磨矿,研究了磨矿方式、磨矿时间、矿浆质量分数等因素对重晶石粉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矿浆质量分数为55%、磨矿时间为2 h、磨矿桶体转速为825 r/min的条件下,可得到平均粒径小于5μm、比表面积为4000~10000 cm2/g、白度为69.26%的超微细重晶石粉体。重晶石粉体经进一步精制后,重晶石纯度提高,白度达到92.0%,BaSO4含量达到97.20%,主要致色物Fe3+全部去除,其它致色物明显降低,产品为高活性高白度重晶石粉体材料。  相似文献   

17.
在锡石多金属硫化矿磨矿实践中,存在锡石过磨和硫化矿欠磨的问题。为缓解锡石过磨和硫化矿欠磨矛盾,实现磨矿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曲面法试验方法,提出合格粒级指数表征方法,研究了入磨粒度、磨矿时间、磨矿浓度对锡石多金属硫化矿磨矿技术效率与合格粒级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因素分析时,与-3 mm入磨粒度相比,-2 mm入磨粒度的磨矿产物能够得到较高的锡石磨矿技术效率和硫化矿磨矿技术效率,且锡、锌、铅、铁四种金属的合格粒级指数较高;磨矿时间为8 min时,磨矿产物的磨矿技术效率最高,且锡金属合格粒级指数最高;磨矿浓度为75%时,锡金属合格粒级指数最高。响应曲面法分析时,入磨粒度为-2 mm,磨矿时间为8 min,磨矿浓度为75%时,锡金属合格粒级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8.
陈康康  宋振国  冯艳 《矿冶》2023,32(3):47-53
以金川硫化铜镍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浮选试验研究了不锈钢球、锆球、铸铁球三种介质磨矿时硫化铜镍矿石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锆球磨矿可获得最高的回收率,铸铁球磨矿时脉石上浮量大。使用AFM、ICP等研究了磨矿产品表面形貌、电化学性质等的差异,结果表明,锆球磨矿时颗粒表面较为平整,矿浆电位较高,铸铁球磨矿时,颗粒表面较为粗糙,矿浆中检出较多铁离子,矿浆电位较低,这些差别导致了矿石浮选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基于稀酸溶液中Ce(Ⅳ)难溶而Ce(Ⅲ)易溶的特点,采用硫脲-稀盐酸体系还原浸出稀土抛光粉废料中稀土氧化物.考察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L/S)、盐酸浓度和硫脲用量对稀土抛光粉废料中铈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为4 mol/L、L/S为4.2、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60 min、硫脲用量0.04 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