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赵蔚;张青萍;乐桂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9,8(06):336-338
目的 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对绝经后子宫出血妇女内膜疾病的诊断价值以及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估测。 方法 对111例绝经后子宫出血妇女进行TVS检查,观察其内膜厚度、内膜回声结构及血流。 结果 TVS测量内膜厚度<5 mm时可不做诊刮,定期进行观察;内膜癌和良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及动脉RI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TVS能较精确地判断内膜癌的肌层浸润,与病理结果有极显著相关性(r=0.98,P<0.001)。 结论 TVS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现将我院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绝经后出血13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绝经年限<5 a者54例,年龄40~65(平均52)岁;绝经年限>5 a者78例,年龄45~84(平均61)岁。出血时间1 d~2 a。均无服用雌激素类药物。1.2方法应用东芝SSA-340A超声诊断仪,阴道探头为6MH z,对绝经后出血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内异常回声大小、形态,观察彩色血流信号分布及血流动力学参数。2结果本组内膜萎缩61例,内膜增殖14例,子宫内膜炎8例,内膜息肉6例,黏膜下肌瘤5例,子宫内膜癌38例。随着绝经后时间的延长,恶性倾向递增,绝经年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5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检测,其超声结果与诊断性刮宫术或宫腔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85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完全符合者19例,基本符合者58例,总共77例,诊断符合率90.6%(77/85)。完全不符合者8例,占9.4%(8/8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诊断准确性较高,在临床行诊刮术或宫腔镜检查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绝经后子宫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TV-CDE)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3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妇女进行了TV-CDE检查,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回声及血流变化。结果 TV-CDE测量内膜厚度<5mm不做诊刮,定期观察;内膜癌和良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动脉PI值和PI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 TV-CDE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绝大部分都来自宫腔出血,其病因主要是子宫内膜病变,少数病变在卵巢、宫颈、阴道等。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16例由于子宫内膜病变引起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TVS-CDFI0观察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者子宫血流变化,并了解出血时间延长原因.方法应用TVS-CDFI观测72例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超过15 d的患者,并分为实施清宫术组(48例)和非清宫术组(24例),分别检测子宫内血流分布及其血流参数.多普勒频谱定量分析子宫动脉、螺旋动脉、滋养层血流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最高血流速度时间平均值(TAln),阻力指数(RI).结果实施清宫术组TVS-CDFI 显示:子宫肌层持续存在局灶性血流丰富区,测到高速低阻的滋养层血流,清宫后滋养层血流消失;未实施清宫组TVS-CDFI未测到滋养层血流,测到的多为子宫动脉血流频谱.结论蜕膜及绒毛组织残留,尤其是绒毛组织残留是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的重要原因.TVS-CDFI观察到子宫肌层丰富的血流和滋养层血流频谱对识别宫内残留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经腹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比较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的影像特点,重点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血流分布情况,阻力指数(RI)值。【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诊刮有病理结果,不同的子宫内膜病变均有其声像特征。但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内膜病变的病理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经腹彩色多普勒检查。【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出血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宫腔镜与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宫腔内病变的准确性。方法对有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史的67例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后,进行宫腔镜检查,记录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行病理组织检查,最后将两种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别计算出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结果67例患者中29例经阴道超声检查为正常,其中16例(55.17%)病理证实子宫内膜无异常。3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宫腔病变的患者中有35例(92.11%)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经阴道超声检查宫腔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72.92%、84.21%、92.11%和55.17%。67例患者中18例宫腔镜检查为正常,其中1例(5.56%)病理组织检查证实有宫腔病变。49例宫腔镜检查诊断宫腔病变的患者中,46例(93.88%)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宫腔镜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7.87%、85.00%、93.88%和94.44%,其敏感性及阴性预测率显著高于阴道超声检查。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子宫内膜厚度大于4mm,宫腔镜直视下活检或诊断性刮宫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最佳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0.
笔者分析了2003—01/2008-12本院300例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诊刮或(和)手术病理结果,旨在探讨经阴道超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期子宫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建立绝经后期子宫各段动脉血流参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 应用经阴道彩色多勒对46例正常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动脉(UTA),弓状动脉(AA),放射动脉(RA)以及螺旋动脉(SA)的血流分别进行检测,66例正常生育期子宫和5例子宫内膜癌分别作为对照,结果 绝经后期正常子宫内膜面不见血流信号;UTA和RA的阻力指数(RI)随绝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绝经后期的子宫血流灌注减少,且随绝经后时间的延长而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阴道超声对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运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技术鉴别诊断绝经后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方法 :观察 4 8例绝经后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参数 ,并经宫腔镜或手术证实。结果 :有效地诊断了萎缩性内膜、内膜增生、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 ;萎缩性内膜厚度最小为 ( 3 .3± 1.2 ) mm,子宫内膜癌的阻力指数最低为 0 .3 5± 0 .0 3。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胸背动脉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胸背动脉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12 0例健康志愿者 2 40条胸背动脉进行检测 ,观察记录血管的行径、内径 (D1)、长度 (L)、距体表最深处距离(D2 )及血流最大流速 (Vmax)、平均流速 (Vmean)、阻力指数 (RI)、搏动指数 (PI)。结果 2 40条胸背动脉显示率为 10 0 % ,RI、PI、L、D1在不同年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5 ) ,而Vmax、Vmean、D2 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5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胸背动脉为临床提供了一个可靠、直观、无创的了解背阔肌肌皮瓣血运的方法 ,同时提出了正常人胸背动脉的血流参数值 相似文献
14.
15.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MT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患者子宫作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并用PD取样法分析测量病变区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RI)的改变。结果二维超声将MTT分为三型:弥漫型、局灶型、结节型。CDFI表现为病变区五彩镶嵌的丰富的低阻力血流频谱,RI=0.44±0.05。动态观察化疗过程中β-hCG的下降和RI的升高呈负相关(r=-0.57,P=0.0001)。动-静脉瘘的存在与化疗效果亦呈负相关(r=-0.60,P=0.0044)。结论①CDFI对MTT有明确的诊断价值;②CDFI对MTT化疗效果的观察及预后有指导意义;③CDFI与β-hCG相结合是诊断MTT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动静脉内瘘术前、术后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2例人工动静脉内瘘进行术前吻合血管(桡动脉、头静脉)的筛选、监测和术后1周及4—6周的动态观察。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的人工动静脉内瘘手术32例,30例成功,1例失败,1例放弃手术。术后超声发现2例患者因血栓形成导致动静脉内瘘阻塞,临床处理后内瘘再通。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术前监测是保障内瘘成功建立的有效手段,术后的动态观察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可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胆囊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照手术及病理诊断,回顾性总结了36例术前超声拟诊为胆囊癌患者的超声资料,分析原发性胆囊癌及其他易误诊为胆囊癌疾病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胆囊癌30例(83.3%),其他胆囊疾病6例(16.7%)。二维超声可以观察到胆囊占位的形态、大小,与肝脏的分界情况,并能观察有无肝脏转移、淋巴结肿大及胆管扩张等异常声像;彩色多普勒不仅可以评价占位病变内血供情况,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资料,还可以对门静脉有无侵犯进行初步评估。结论 综合应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术前检查,有助于原发性胆囊癌的鉴别诊断,并判断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眼内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眼内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高频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73例(301只眼)眼内肿瘤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肿瘤的二维图像和血流特征.结果 153例(178只眼)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中,138例(149只眼)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肿瘤内的点状或块状的强回声钙化斑,152例(177只眼)可显示肿瘤内呈枝状的供血血流分布;4例Coats病、2例永存性原始玻璃体增殖症和3例(6只眼)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流特征显示为脱离的视网膜上或与视盘相延续的条状血流.66例脉络膜黑色素瘤、4例睫状体黑色素瘤侵犯周边脉络膜以及19例脉络膜转移癌患者中的1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肿瘤内有丰富的树枝状供血血管血流分布,12例脉络膜血管瘤显示肿瘤内呈团状或斑点状的混杂血流分布,2例睫状体髓上皮瘤和8例脉络膜或视网膜下积血病变内无血流显示.结论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脉冲多普勒对肿瘤内血管血流特征的分析有助于对眼内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