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PLC多路模拟量采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一种支持各种可编程序控制器穴PLC雪数据采集方法,对热电阻、热电偶等温度信号和电流电压等模拟量进行多路采集。数据采集模块具有隔离RS485接口和隔离并行输出接口,设计了多种并行接口时序和串行通讯协议,通过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实现与各种PLC的连接。给出了通过并行接口使用请求半字节输出时序实现PLC采集多个采集模块的数据的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信号调理技术及模拟量隔离技术的研究,设计了一种可以自动校准的高精度模拟信号隔离分配器.该器件用于采集工业现场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实现1路4 mA~20 mA电流信号或1~5 V电压信号输入、4路4 mA~20 mA电流信号输出.其电源、输入和输出三端隔离,常温下精度优于0.05%.具有线性度好、温漂系数小、可靠性高等优点.为了克服机械电位器调校效率低、易受环境影响等缺点,同时开发了一个通用校准装置,以实现自动化校准.  相似文献   

3.
设计基于CPU+FPGA架构的具备快速HART主站功能的多通道模拟量采集模块;采集模块的CPU与FPGA通过PCIe总线通信;FPGA通过隔离的SPI总线控制8路模拟量采集通道,并与两路协议转换芯片通信;单个协议转换芯片实现一路SPI与四路UART的转换,与四路HART MODEM通过UART接口通信;HART信号通道与模拟量采集通道一一对应,HART信号通过耦合模块与模拟量信号在滤波模块和保护电路之间叠加;模拟量输入信号,经过通道保护电路和滤波模块后到达模拟量转换模块,进行模数转换;通过使用FPGA和协议转换芯片,实现了8个模拟量采集通道的并行采集处理,实现了HART通道串行通信的并行工作;在CPU中运行两个独立线程,各自负责一片协议转换芯片下的四路HART通信,四路HART通信以循环发送和循环接收的方式工作;并行工作的方式提高了模拟量采集的速率,减少了HART通信的等待时间,提高了HART通信的效率;模块通道之间相互隔离,降低了通道间故障相互影响的概率,提高了模块的可靠性;模块支持4~20mA电流信号和±5V、±10V电压信号采集,采集精度0.1%,电流采样电阻250欧姆,通道间隔离电压可达1000VDC。  相似文献   

4.
正NHR-100过程校验仪是一种多功能、高精度的便携式仪器,可用于校准、测试工业过程装置及各种电气设备,支持电流、电压、电阻、频率、热电偶、热电阻等多种信号类型,最高精度可达0.015%,是工业现场、实验室以及各类仪表制造商必备的计量测试工具。  相似文献   

5.
《传感器世界》2014,(2):48-48
NHR-100过程校验仪是一种多功能、高精度的便携式仪器,可用于校准、测试工业过程装置及各种电气设备,支持电流、电压、电阻、频率、热电偶、热电阻等多种信号类型,最高精度可达0.015%,是工业现场、实验室以及各类仪表制造商必备的计量测试工具。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的工业通用型数据采集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震  黄国辉  王剑  姜周曙 《自动化仪表》2009,30(12):72-75,79
为了满足常见工业控制场合对数据采集的需求,利用内含24位A/D转换器的ADμC834及通用模拟量采集电路,研制了一套多通道、高性能的通用型采集卡,实现了对各种模拟量信号的通用采集。该采集卡有16个模拟量输入通道,在任何一个通道上都可以实现标准电压、标准电流、热电偶、电阻/热敏电阻、三/四线制热电阻信号的采集。该数据采集卡精度高、成本低,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抗干扰性,已用于实际的工业现场中,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针对复杂装备测试时多通道热电偶传感器的高精度高稳定性温度测试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LXI总线的热电偶采集系统,单台设备具有48个测量通道,通过LXI总线可以实现多设备间同步测量,大幅提高了测量效率与测量精度。本系统采用高精度24位模数信号采集与调理技术,电压采集分辨率最小可达到0.032uV、温度采集分辨率达到0.04℃,电压测量精度达到0.05%;设计了一种高精度快速冷端温度补偿模块,可以有效补偿环境温度变化所带来的测量误差,T型热电偶温度测量精度达到0.25℃;集成了多种热电偶传感器电压-温度信号转换与补偿算法,支持J、K、T、E、S、R、B、N型8种热电偶;为有效解决数百通道温度采集面临的多设备同步采集问题,采用了LXI总线架构,多设备间均通过LAN进行数据通讯。为进一步验证所设计系统的性能,通过某计量实验室进行了温度准确度与电压准确度测试,R型热电偶温度测量误差在0.45℃内、S型热电偶温度测量误差在0.6℃内;最后,在某发动机综合测试试验台上进行了K型热电偶实测验证,并通过与NI公司的PXIe-4353模块进行对比测试,验证了所设计的热电偶采集系统具备较高的测量精度,K型热电偶准确度达到了0.5℃。  相似文献   

8.
杨澎  丁继存  张磊 《工矿自动化》2013,39(1):113-115
提出一种隔离式频率电流转换器的设计方案。该频率电流转换器采用PIC16F1823单片机采集200~1 000Hz频率信号,通过SPI协议与DA芯片MCP4911通信,将频率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然后通过集成电路AD694将电压信号线性转换为标准的4~20mA电流信号。工业测试结果表明,该频率电流转换器的数据采集精度可达0.5级,误差范围小于±0.5%,满量程工作时电流为26.8±0.2mA,最低功耗仅为450mW。  相似文献   

9.
数据采集器是基站监控系统内的一种核心设备,用于实现对基站内各种动力设备和环境的监测和报警.设计了一种具有多个输入通道的基站通用数据采集器,每个通道均可采集电压、电流和开关量这3种类型的信号,并且每个输入通道的类型、名称、单位、所接传感器/变送器的转换特性以及报警的上限和下限都可通过软件进行配置.这种通用数据采集器的精度达到了1mV,利用它可以组建从简易到复杂的各种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0.
热强度试验现场环境复杂,会对热电偶、热流等微弱电压信号产生较大电磁干扰,影响测量精度甚至控制信号精度。本文描述了热电偶调理模块的设计,对小信号进行隔离放大,有效抑制热强度试验存在的干扰,提高了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Much recent research effort in the field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KA) has focussed on extending knowledge acquisition techniques and processes to include a wider array of participants and knowledge sources in a variety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scenarios. As the domain of expert 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has expanded,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acquire and incorporate knowledge from groups of experts and from various sources such as text, video, and audio tapes. However, the dominant participant-role model remains that of the knowledge engineer eliciting knowledge from one or more human experts. This conceptual gap has contributed to the major divisions in the KA field between researchers interested in manual KA and those developing tools for automated KA.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wide variety of possible KA scenarios and presents a meta-view of KA participants and the roles they may assume.We suggest that it is more appropriate to think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participants as playing one or more roles. These include knowledge sources, agents and targets for KA processes. We also present a participant model drawn from research i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that more accurately characterizes the diversity of the entities participating in the KA process. This view is more inclusive as it allows us to consider both human-human and human-computer KA interactions as well as the whole variety of knowledge sources and targets. A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the meta-view and its associated role-participant mappings also yields the new ideas of the elemental and composite role and the multi-role entity. These new constructs are then used to identify areas where research is currently needed and to generate specific research issues. Taken altogether, this view allows a more flexible consideration of the many possible combinations that can and frequently do occur in actual KA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12.
48通道大容量同步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通道,大容量同步数据采集系统,是飞机进气道/发动机流场匹配试验,飞机,舰船和汽车振动模态试验中的重要测试设备,本文介绍了一种48通道,大容量同步数据采集系统,着重分析它的系统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姜琳  李宇  卢汉  曹存根 《计算机科学》2007,34(12):151-156
文本知识获取(Knowledge acquisition from text,简称KAT)是知识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重点研究如何从大规模Web网页文本中获取地理实体概念及其位置关系知识,本文首先介绍了如何自动和半自动地获取这些地理实体概念及其位置关系的文法模式,建立文法模式库;然后基于文法模式库获取例句来抽取候选概念并进行概念验证;最后利用基于图论的方法构造位置关系图,利用地理领域特定规则进行分析验证。作为统一概念图管理下概念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实体概念及其位置关系本身不仅是知识库的一个重要部分,还可为知识库中其它领域的知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C++Builder环境下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例介绍了 C+ +Builder环境下开发应用数据采集系统的方法,对于功能实现、采集控制、数据分析方面的设计作了主要描述。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基于双备份存储器的数据采集存储系统的电路设计和控制逻辑设计。在介绍多通道异步时分数据采集电路的同时,详细地介绍了采用FPGA实现采集控制逻辑的方法,实现了对数据的帧结构在线可编程,也给出了控制逻辑及控制流程。实践证明,该设计实现了对23路模拟信号的高精度采集、存储,满足了工程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VB6.0平台上开发的太阳能喷射制冷实验台的数据采集、监控软件,通过VB的强大功能,本软件将实验台的数据采集、控制和仿真计算与一身,为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  相似文献   

17.
余蕾  曹存根 《计算机科学》2007,34(2):161-165
互联网网页中存在大量的专业知识。如何从这些资源中获取知识已经成为10多年来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是知识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如何获取并验证概念,成为从文本到知识的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自动从Web语料中获取概念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了规则、统计、上下文信息等多种方法和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一个实际工程系统,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数据传输方案的各自特点,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实施方案,并最终在工程上将其实现。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矿用采集模块大多功能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矿用多功能采集模块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该模块主要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设计方法。该模块利用AD转换芯片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实现了多种模拟信号接入功能,采用数字滤波方式实现了频率信号和开关量信号的复用检测,并实现了CPU输出控制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块可采集多种现场传感器信号,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0.
半无数据调制是指在每个节点发送的信号上都调制有同相和正交两路伪码,同相通道上无数据信息,正交通道上调制数据信息,两通道上的伪随机码相互正交。根据半无数据调制的信号样式,采用联合捕获及联合跟踪算法对信号进行基带处理。在捕获阶段,对单通道捕获与相干联合、非相干联合及差分相干联合等捕获算法在捕获概率及捕获时间方面的性能进行对比,在码跟踪、载波跟踪阶段,通过比较单通道跟踪与联合跟踪算法在不同干扰场景下的跟踪误差协方差,选择最佳的捕获及跟踪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相干联合捕获算法捕获概率最高且平均捕获时间较短,而码环和载波跟踪环的联合跟踪算法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