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日明  王英红 《新疆医学》1999,29(3):173-174
母婴Rh血型不合易致新生儿溶血病(HDN),甚而死亡。本院近收治1例,报道如下: 患者35岁,维吾尔族,喀什市英吉沙县人,孕8产8。1997年6月15日在一五○团医院娩出一死婴,产后宫缩乏力,出血约1500ml,当日急诊转入  相似文献   

2.
Rh血型已成为红细胞血型中最复杂的一个系统,在临床上引起严重新生儿溶血病时有报道,已逐渐被人们重视,现将我院1例至少有抗-RhD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儿,男,生后4h,主因"发现皮肤黄染4h"入院.患儿为第三胎第二产,孕38周,臀位抽产娩出,出生体重2500 g,Apgar评分1 min 8分,5 min 9分,10 min 9分,羊水Ⅲ°粪染,无窒息及生后抢救史.患儿于生后及发现皮肤黄染,经皮测黄疸面部为165 μmol/L,前胸为190μmol/L,为进一步诊治,由产科转入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治疗.入院时经皮测黄疸前额为167μmol/L,面颊部为191 μmol/L,前胸部为161μmol/L.查体:T 36.2℃,HR 140次/min,R38次/min,一般情况差,反应差,全身皮肤中重度黄染,前囟平,张力不高,心肺腹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4.
陈晨  张献清  穆士杰  夏爱军  张宇宏  张静 《医学争鸣》2006,27(19):1801-1801
0引言 Rh阴性母亲孕育Rh阳性胎儿易产生抗D抗体,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由于新生儿红细胞表面抗原位点较成年人少,如遇疾病或其他原因易引起定型困难,对临床诊断治疗造成影响,我科遇到孕妇抗D效价过高引起新生儿Rh血型定型为弱D型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ABO、Rh新生儿溶血病 (HDN)发病率调查虽有报道[1 ] ,但少见。为了解黄疸新生儿中ABO、Rh溶血病情况 ,我们对1 998年至 2 0 0 2年 6月间嵊州市中心血库和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诊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 1 1 0例 ,进行了ABO、Rh HDN的血清学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出生 1~ 7d的 1 1 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 ,其中男79例 ,女 31例。1 .2 试剂与方法 采用试管法鉴定血型 ,抗A和抗B标准血清由安徽医科大学提供 ,反定型标准血球自制而成 ,抗人球蛋白血清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  相似文献   

6.
<正>Rh和ABO血型同时不合新生儿溶血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儿,男,汉族,2+d,江西省横竖峰县国道边人,患儿系G2P2,孕40+2周,因"头盆不称"于2012年11月15日12:55在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剖宫产出生,BW 3 700 g,否认窒息抢救  相似文献   

7.
8.
例1,患儿女,出生32小时,因皮肤黄染24小时入院。患儿为第2胎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100g,母乳喂养,出生后5小时发现皮肤巩膜进行性黄染。查体:哭声小,反应差,全身皮肤重度黄染,前囟平软。心肺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肌张力稍差,吸吮反射、拥抱反射减弱。血清直接胆红素18.2μmol/L。例2,患儿男,出生15小时,皮肤黄染并进行性加重。患儿系自然分娩,无输血史。其母27岁,孕3产1,前2次妊娠为人丁流产,无输血史。体检:全身无水肿,  相似文献   

9.
Rh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是胎儿及新生儿死亡,核黄疸的主要原因。而且除D抗原外,E、C抗原也可引起Rh系统血型不合溶血病。现对我院3例Rh血型不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甘林先 《新疆医学》1999,29(3):176-177
新生儿Rh溶血病是由母子Rh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种免疫性疾病。现将本院近10年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Rh溶血病3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例,女2例,均为足月顺产儿,汉族。母亲均有人工流产史,在2~3胎发病,其中1例有新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流式细胞术产前非侵入性检测ABO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探讨该方法在临床的实用性。方法运用已建立的间接标记法[一抗为IgG抗-A(B),二抗为FITC-抗人IgG(γ),F(ab’)2]染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O型孕妇血液中胎儿微量A(B)红细胞。结果流式细胞术与血清学方法检测ABO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两种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追踪检测O型孕妇体内胎儿微量A(B)红细胞所占比例数据显示,较早进行产前诊断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预防、诊断HDN。结论建立了流式细胞术产前非侵入性检测ABO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方法,孕妇在产前常规作流式细胞术检测,为ABO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流式细胞术在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仪检测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的方法。方法对临床送检的115例拟诊新生儿溶血病标本以流式细胞仪进行直接抗人-IgG试验、血清游离抗体检测及红细胞放散液抗体检测3项试验,选择FITC标记的单克隆二抗作为与红细胞特异性抗体结合的抗体。同时以试管抗球蛋白法进行3项试验作为对照,比较两方法的差异。结果建立了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方法:细胞采集比例为54.5%;阴性阈值2%;流式法对ABO HDN和Rh HDN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6%和100%。试管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0%和100%。结论流式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结果易判定,客观、标准等优点,为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流式细胞仪检测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红细胞比例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 对27例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的O型血孕妇,初次产前检查时抽取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胎儿红细胞比例,同时应用新鲜正常脐血作校正.新生儿出生后采集脐血,血清学试验明确新生儿血型及有无溶血(HDN),以最大(灵敏度 特异度)确定孕妇外周血胎儿红细胞比例诊断HDN的最佳临界点.结果 (1)新生儿脐血证实为A/B型血,发生HDN者为溶血组,共10例;新生儿未发生HDN者为无溶血组,包括7例脐血证实新生儿为A/B型血(无溶血组1)及10例脐血证实新生儿为O型血(无溶血组2).(2)胎-母红细胞比例经校正后,溶血组为2.312±0.303,明显低于无溶血组7.168±1.050(P<0.01),而校正前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溶血组1和无溶血组2的胎-母红细胞比例,无论校正与否,两者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校正胎-母红细胞比例诊断HDN的最佳临界点为每10000个孕妇血细胞中3.035个胎儿红细胞.结论 溶血组的校正胎-母红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无溶血组.每10 000个孕妇血细胞中3.035个胎儿红细胞可作为产前诊断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最佳临界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RhD阴性孕妇产前免疫性抗D抗体的检出率与产后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137例RhD阴性孕妇产前血样及40例产后血样,分析产前抗D抗体的检出率、产后HDN发病率及其与母儿ABO血型配合性的关系。结果 16例(12.60%)RhD阴性孕妇多次妊娠者检测到抗D抗体,10例首次妊娠者均未检出;产前血清抗D抗体的检出率低于产后(P<0.05);RhD阴性孕妇妊娠RhD阳性胎儿且母儿ABO血型不配合时HDN的发病率高于母儿ABO血型配合者(P<0.05),属ABO血型系统者HDN的发病率高于属Rh血型系统者(P<0.05);抗D抗体的检出率与母儿ABO血型配合性无相关性(P>0.05)。结论产前RhD阴性孕妇抗D抗体的检出率与产后发生HDN的相关性尚不明确;ABO血型不配合对RhD阴性孕妇发生RhD-HDN有保护作用,但对产生抗D抗体的检出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日龄、母婴不同血型组合及直抗、游离、放散"三项试验"新生儿溶血病(HDN)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技术对母婴进行ABO及Rh(D)血型鉴定,患儿直抗、游离、放散试验,母亲Rh(D)阴性做不规则抗体检测,然后对不同日龄、母婴不同血型组合及"三项试验"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418例胆红素升高患儿确诊为HDN的有186例,总阳性率44.50%;其中患儿≤3 d组125例(49.21%),>3~7 d组38例(39.18%)、>7 d组23例(34.33%),3组HDN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O-A组95例(66.90%)、O-B组91例(57.96%),2组HDN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抗、游离、放散阳性率分别为7.66%、31.82%和44.50%.结论:HDN以ABO-HDN为主,患儿≤3 d检出率最高,放散试验阳性率最高,为诊断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母儿Rh血型不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4例Rh血型不合孕妇在孕期积极治疗并适时终止妊娠 ,对新生儿分别采用光疗、药物治疗和 (或 )交换输血等方法治疗。结果 :2 4例孕妇死胎 1例 ,分娩的 2 3例新生儿全部发生溶血 ,2例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2 1例经治疗后健康存活 ,治愈率达 87 5 %。结论 :对Rh血型不合孕妇及其新生儿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可以明显改善Rh溶血病胎婴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孕母血型抗体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O型孕母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122例产前检测O型母亲的血型抗体效价,新生儿出生时做血型血清学检查,胆红素和血红蛋白的检测,综合评价产前检查孕母血型抗体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关系.结果 孕母的血型抗体滴度与新生儿溶血病有显著相关性(r=0.385).血型抗体滴度愈高发生溶血病的机会愈大(P<0.01),同时血型抗体滴度与新生儿血红蛋白下降有关(r=0.563,P<0.01),并且滴度愈高新生儿24 h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愈明显(P<0.01).结论 孕母血型抗体的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有明确监测作用,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发展有良好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18.
304例Rh阴性孕产妇的RhD同种免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304例RhD阴性孕产妇RhD同种免疫发生情况,探讨RhD阴性孕产妇抗D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建立正确的围产期孕妇RhD新生儿溶血病监测方案。方法 采用标准血清学方法对孕产妇及其丈夫进行ABO及RhD抗原鉴定。对RhD抗原鉴定为阴性的样本,进一步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检测RhD抗原,以排除或确认弱D型或部分D表型。对所有RhD阴性孕产妇及其丈夫进行RhCcEe表型的血清学分型。采用抗人球蛋白法对所有RhD阴性孕产妇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初筛,对初筛阳性者进一步用鉴定细胞做抗体鉴定及抗体效价测定并采用PCR SSP方法确定是否为Del型。结果 3975例孕产妇标本中,304例为RhD阴性,其中29例产生抗D抗体,夫妇ABO血型相合24例(82.76%),不合5例(17.24%)。本组调查中Rh阴性孕产妇抗D抗体产生的比例为9.54%(29/304)。经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29例产生抗D的Rh阴性孕产妇均排除Del表型。 结论 RhD阴性孕产妇RhD同种免疫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Del型孕产妇产生抗D概率较低。应及时、定期监测RhD阴性围产期孕妇的抗D水平。对已产生抗D抗体的孕妇,密切监测其抗D水平,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消黄饮防治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随机分为三组即消黄饮组、茵陈蒿汤组、西医药组,消黄饮组服用消黄饮,茵陈蒿汤组服用茵陈蒿汤,西医药组给予葡萄糖、维生素等西医综合疗法,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三组降低抗体效价的效率。[结果](1)综合疗效:消黄饮组治愈率69.49%,总有效率86.44%;茵陈蒿汤组治愈率46.15%,总有效率55.77%;西医药组治愈率35.09%,总有效率50.87%,消黄饮组优于茵陈蒿汤组与西医药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茵陈蒿汤组与西医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抗体效价下降率:消黄饮组81.37%、茵陈蒿汤组55.76%、西医药组52.63%,消黄饮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茵陈蒿汤组及西医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黄饮能有效的防治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其疗效满意,且无明显副作用。中药方剂简单、方便、有效,对于围产期保健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但其确切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Rh溶血病不同血源换血疗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 Rh溶血病实行换血疗法时的血源选择和换血量的确定。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换血治疗的 6 3例 Rh溶血病患儿 ,其中用 Rh阳性血换血 32例 ,Rh阴性血换血 31例 ,分析其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和血红蛋白 (Hb)变化以判断疗效。 结果 :两种换血术均获得满意疗效 ,换血后胆红素值明显下降 ,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 结论 :在紧急情况下 ,若无法及时得到 Rh阴性血 ,可用 Rh阳性血换血 ,换血量至少应 >2 0 0 m l/ kg(为 Rh阴性血的 2倍 ) ,若应用得当 ,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