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分到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胃痛穴位贴在太冲穴、脾俞穴、足三里穴、中脘穴、神阙穴等穴位进行敷贴,每帖贴6 h,每日2次,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28 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57/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48/60),两组比较,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疗效确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1年以来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0%(24/3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3.33%(1/30)与对照组患者6.67%(2/30)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在收治的7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评估两组的临床来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44%,显著大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郁病病例45例,用柴胡疏肝汤加减进行治疗.结果 治愈12例,约占26.7%;好转29例,约占64.4%;无效4例,约占8.9%,总有效率为91.1%.结论 柴胡疏肝汤加减能明显缓解郁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柴胡疏肝散,对照组27例给予奥美拉唑,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柴胡疏肝散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门长英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313-314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分别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和西药多潘立酮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总体疗效,同时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饮食、睡眠、日常活动、忧虑和压力方面的因子分显著提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疗效,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结合西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8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中药复方柴胡疏肝散,两组均连续用药 4周,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2.30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 69.23%,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结合西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大柴胡汤加减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分为A组(n=50)和B组(n=50)。B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A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大柴胡汤加减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远高于B组的(78%),实验室指标远优于B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减法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温胆汤加减能否改善心脏神经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焦虑状态。方法将80例心脏神经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每周6剂,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谷维素20 mg,每日3次。失眠者加安定2.5~5mg,每晚1次,连续治疗4周。两组均随访1个月。于治疗前后及1个月随访时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1个月随访时SAS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症可改善患者症状,改善其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胃脘痛患者治疗中联用柴胡疏肝散和四君子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患者以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高达98.33%,而同期对照组患者仅为88.33%,两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胃脘痛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柴胡疏肝散与四君子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脘痛症状并提升临床疗效,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对高血压脑出血以大柴胡汤加减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治疗时选择西医常规方法,观察组治疗时选择大柴胡汤加减方,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可达到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1.8%;治疗前后对两组均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GCS评分,结果显示两组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相对较明显;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观察组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5例.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过程中选择大柴胡汤加减方法效果较理想,可使临床有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使患者神经功能及昏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不存在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采用依达拉奉杰和优瑞克林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文研究采用分组对照方法进行研究,所有患者为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所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本文选择其中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患者单纯选择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而联合治疗组为患者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之上联合采用尤瑞克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联合治疗组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12%(39/41),常规治疗组对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49%(33/41),两组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4/41),常规组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3/41),两组比较,P> 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ADL评分比较,本文的联合治疗组评分为(77.82±10.25)分,而常规治疗组则为(52.35±5.28)分,两组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进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为患者改善临床相关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汤在消化性溃疡的辨证法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使用柴胡疏肝汤辨证治疗的130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治疗组,将采用传统西医方法治疗的1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共2个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3.0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54%,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也少于对照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辨证的使用柴胡疏肝汤治疗消化性溃疡,通过柴胡疏肝汤健胃养肝的作用,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柴胡疏肝散治疗胸痹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70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观察组予以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予以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80.0%,心电图改变总有效率94.3%高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胸痹的疗效确切,患者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叶浩然 《北方药学》2012,9(8):30-30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6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予以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两组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效果明显,副作用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于老年性高血压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所收治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选择在此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联合治疗组,为所有患者选择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126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单纯为患者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联合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120/126),常规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16%(101/126),两组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治疗之前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治疗以后本研究的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够有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有效率。控制血压的稳定性,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医熏洗治疗方案对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以方便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56例,随机方法每组患者平均为28例,对于两组患者分别选择常规治疗方案和中医熏洗方案进行治疗。结果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以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本研究的中医熏洗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27/28),本研究的常规治疗组为50.00%(14/28),两组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中医熏洗组治疗前为(211.5±18.2)pg/mL,常规治疗组为(210.8±15.7)pg/mL,P> 0.05,无差异;治疗以后中医熏洗组为(108.7±11.8)pg/mL,常规治疗组为(162.1±14.4)pg/mL,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应用中医熏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帮助患者改善相关症状,对于促进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关于个体化血液透析方案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分析,以便于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可行依据。方法;本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7月所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选择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均选择随机方法分为常规透析治疗组和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对于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分别采用药物进行常规透析和个体化血液透析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所取得的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本研究常规透析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00%(36/50),本研究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7/50),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两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采用个体化血液透析方案进行治疗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得发生情况,确保血液透析患者能够得到较好的治疗,保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以好转,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能够发挥显著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下腹部疼痛临床疗效。方法:利用保健院在2012年6月一2013年10月期间随机收治经输卵管结扎术患者,收治患者感到下腹部疼痛的有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经治愈的患者有效率95.0%,对照组经治愈的患者有效率75.0%,2组治愈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下腹部疼痛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能很好缓解患者下腹部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在牙周疾病治疗的过程当中为患者采用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患者均在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本文选择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需要为患者应用替硝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以后,本文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14%(27/3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两组研究对象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对照组为14.29%(5/35),而观察组为5.71%(2/35),两组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牙周病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替硝唑进行局部用药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具有良好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