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昕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1):64-64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我科选择顽固性呃逆患者22例,根据临床辨证分型为寒邪动膈型8例和胃火上逆型14例。依据临床分型,采取不同的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针刺1次痊愈者为17例,占77.3%;经针刺2次痊愈者为4例,占18.2%;经针刺3次痊愈者1例,占4.5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确切,操作方法简便,无不良反应,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顽固性呃逆患者80例,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0例)与观察组(n=40例),对照组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顽固性呃逆患者给予中医针灸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18.599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乏力,3例患者出现嗜睡,3例患者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15.3365,P<0.05)。结论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为探寻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理想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确诊为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90例患者按就医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内科治疗加中医穴位针灸加顽固性呃逆药物治疗,试验组在采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配合超声波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取得较好疗效,简单易操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滕红君 《首都医药》2014,(12):77-77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中医加针灸对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效果,更好地分析中医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优势。方法对2007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门诊及住院顽固性呃逆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单纯中医药物治疗,实验组使用中医药物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医加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症状体征,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将127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穴注组)与对照组(肌注组)。治疗组采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入内关、膈俞、公孙等穴位,每天1次;对照组采取肌肉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每天1次。治疗7 d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为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优于肌注组。  相似文献   

6.
乙酰唑胺治疗脑血管病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红军 《淮海医药》2006,24(6):457-458
目的 观察乙酰唑胺对脑血管病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 43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23例(男10例,女13例)采取乙酰唑胺治疗,0.25~0.5 g,口服3次/d,疗程3~5 d.对照组20例(男8例,女12例)采用氯丙嗪25 mg,口服3次/d,辅以针灸治疗,疗程3~7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50%(P<0.01),治疗组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结论 乙酰唑胺是治疗顽固性呃逆较为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进行评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9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各46例;对比组采取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探究组采取中医针灸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评测患者生活质量(精神状态、饮食及睡眠)改善。结果:探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比组为82.6%,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饮食、睡眠评分均得到改善,但探究组的改善效果更优于对比组(P0.05);两组在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取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症状,且安全性高,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对顽固性面瘫患者开展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顽固性面瘫患者4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79.1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效果显著,且较为安全,是一种临床价值较高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胃复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瓜蒂汤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蒂汤加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只服用颠茄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72.3%和91.7%,高于对照组的44.1%和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呃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为此类疾病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将9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半随机分成穴位埋线组45例,对照组(穴位注射组)45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经统计学分析,(χ2=7·78,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简便、有效、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镇膈熄呃汤对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73例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3岁,采用镇膈熄呃汤治疗,2次/d,疗程3d;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7.6岁,采用甲氧氯普胺、山莨菪碱、氯丙嗪穴位注射及针灸等常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72.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镇膈熄呃汤是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3103,每支1ml:10mg)10mg,肌肉注射,1次/d。治疗组予黄连温胆汤加减组方,水煎取汁300ml,早晚分服,1剂/d;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可以终止呃逆发作,缩短呃逆缓解时间,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4例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温针灸联合胃复安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治疗经验。结果在本组资料中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3%。结论温针灸联合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起效快,副作用少,是能够在临床中发挥有中医特色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西药组给予胃复安10 mg肌内注射,针刺组实施针刺治疗。结果针刺组患者治疗顽固性呃逆病程时间短于西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药组相比,针刺组患者治疗顽固性呃逆病程短、疗效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呃逆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实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传统针刺配合平衡针灸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青少年颈椎病患者72例,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36)采取传统针刺治疗,观察组(n=36)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平衡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颈背部、头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颈背部、头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传统针刺配合平衡针灸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较单独使用传统针灸更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选穴治疗周围型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在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周围型面瘫患者,将其随机编入针灸组(n=43)和西药组(n=43)中,对西药组患者采取营养神经药物配合口服强的松进行治疗,对针灸组患者采取针灸选穴进行治疗,根据患者个人病情配合选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针灸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西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47%(26/43),治愈、无效比例和总有效率比较,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周围型面瘫的治疗中应用针灸选穴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主动功能锻炼分期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8例肩周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采取主动功能锻炼分期治疗作为对照组(n=44例),采取针灸联合主动功能锻炼分期治疗作为观察组(n=44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无效12例,有效13例,显效19例,总有效率为72.73%;观察组无效5例,有效18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为88.64%;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采取针灸联合主动功能锻炼分期治疗肩周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放 《中国药业》2012,(22):108-108
目的探讨丁香柿蒂汤加针刺治疗胃寒型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用丁香柿蒂汤加针刺治疗,对照组24例用针刺治疗,均治疗5 d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3.08%,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治愈率为50.00%,总有效率79.17%。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香柿蒂汤加针刺是治疗胃寒型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