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5岁。下唇出现黑斑20年,多个指趾甲出现色素条7年。结合病史、症状和影像学检查,诊断Laugier-Hunziker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REST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报告2例CREST综合征患者,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5岁和58岁,将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改变的资料,结合相关文献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中,1例表现为双上肢皮肤变硬20余年,伴鼻根部两侧、左肩部、左臀部皮下结节及吞咽困难1年;另1例表现为面部、双手、下肢皮肤变硬,伴吞咽困难20年,部分手指萎缩、坏死伴右手背、左小趾背皮下结节5年.结合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病史确诊为CREST综合征.结论:CREST综合征临床较为少见,对于硬皮病患者,除做组织病理、自身抗体检查外,建议仔细进行体格检查、食管钡餐造影、胸部X线片及肺功能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坚持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6岁.因腹痛、恶心、呕吐、全身皮肤起淡红色风团、瘙痒,反复发作3天,于1984年3月21日入院.否认心脏病史.  相似文献   

4.
看图诊断     
1.本例患者2岁起病,且黑斑点主要集中在下唇部位,又有腹痛、便血史,2年前曾自肛门排出直肠息肉,因此病史及临床表现符合“口周色素沉着肠息肉综合征,又名“Peutz-Jeghers综合征(PJS)。2.本病的确诊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病史描述及消化道钡餐透视或消化道内窥镜检查。本病常于幼年自下唇出现无症状的色素沉着斑,常伴发消化道症状,病人多伴发胃肠息肉,但胃肠息肉与色素斑并不同时出现,多数10~30岁之间出现。息肉可波及整个胃肠道,其中尤以空、回肠多见,为错构瘤。PJS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主要是结肠癌、…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2岁.面、躯干及四肢红色斑丘疹10年,加重2年.患者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20年,同时合并有干燥综合征、Ⅱ型糖尿病、间质性肺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皮肤科检查:面颈、躯干、四肢泛发粟粒至绿豆大小水肿性红斑、丘疹、斑丘疹,局部散在浸润性结节,以背部为著.双上肢伸侧、双膝及股臀部弥漫大片暗红斑.双手足、肘膝关节、双耳等处可见鸽卵大小暗红色或黑褐色疼痛性结节.类风湿因子阳性.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上部弥漫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见少许核尘及红细胞外溢,无血管炎表现.结合病史、皮损特点、实验室检查、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类风湿性嗜中性皮炎.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5岁.双手指色素沉着斑3年,于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3年前患者因手部"神经性皮炎",局部外用药物(具体用药不详)治疗后,左手指腹出现黑褐色斑,逐渐增多并发展至右手指掌侧及指间关节伸侧,无自觉症状.自发病以来无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无系统性疾病及长期药物治疗史,无吸烟史,家族中其他成员无类似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岁。口唇黏膜、双手皮疹5年伴腹痛、便血半年,加重3d。皮肤科情况:口唇、颊黏膜及指尖皮肤均有大小不一的黑色素沉着斑。内镜检查:胃、结直肠多发息肉,息肉组织病理检查示良性腺样错构瘤。诊断: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报告1例肾源性纤维性皮病.患者男,66岁.双下肢皮肤僵硬、色素沉着1年余.皮肤科检查示双下肢皮肤干燥、僵硬伴明显色素沉着.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全层及皮下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增生,脂肪间隔明显增厚.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1年,糖尿病肾病病史2年.根据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该例是典型的并发糖尿病肾病的肾源性纤维性皮病患者.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7岁,口唇黏膜色素斑28年,甲黑色条纹1年,胃肠镜检查未见息肉,无家族史。根据病史和典型临床表现,诊断: Laugier-Hunziker综合征。给予随访观察,无需治疗。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7岁。口唇黏膜色素斑28年,甲黑色条纹1年,胃肠镜检查未见息肉,无家族史。根据病史和典型临床表现,诊断:Laugier-Hunziker综合征。给予随访观察,无需治疗。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一例Rowell综合征患者,全身红斑、丘疹伴瘙痒3个月,加重伴疼痛7天。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经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诊断为Rowell综合征,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好转。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一例在作出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之诊断前已有44年反复发作腹痛的病史,而无血管性水肿表现.患者系一58岁妇女,自14岁开始每2~3周即有腹痛的出现,腹痛主要在中腹部,偶在腹股沟和髂窝,呈绞痛样,持续几小时到1或2天.发作时  相似文献   

13.
报告2例增殖型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并发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2例患者均为男性,病程分别为2年和3个月,经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检查、骨髓活检、染色体检查确诊为增殖型坏疽性脓皮病并发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对诊断为坏疽性脓皮病的患者,应当仔细检查是否有潜在的并发疾病,特别要进行血液学检查.并发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增殖型坏疽性脓皮病预后较差.1例发病后18个月死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1例正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14.
结合1例被误诊7年的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患者病例介绍,并分析胰高血糖素瘤罕见临床表现,该病极易误诊。但因其有反复发作的特定表现的皮损和明显异常的实验室检查,临床上根据可疑皮损,再结合糖尿病史(或血糖升高)、消瘦、贫血等临床表现应考虑该病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检查血胰高糖素及影像学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8岁,农民.因右手中指甲板出现纵向条形沟2年,于2011年8月至本院皮肤科就诊.患者平素体健,否认局部外伤史及心脏病、肝肾疾病、银屑病史,否认类似疾病家族史.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性嗜中性皮炎是一种严重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皮肤表现,本文报道一例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男,60岁.躯干、四肢泛发暗红色丘疹、水疱1个月,类风湿关节炎病史7年.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符合类风湿性嗜中性皮炎.患者因类风湿关节炎病史曾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本次选择氨苯砜单疗,治疗2周后实验室检查异常项目恢复正常,皮...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1例皮肤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患者的不同时期皮疹连续活检,动态观察组织病理变化,进一步证实炎症浸润具有动态变化特性.患者男,66岁.因无症状性皮疹伴腹痛12小时入院.既往有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心律不齐及服用普鲁卡因酰胺而引起的药物性红斑狼疮病史.住院时所用药物有胰岛素、地高辛、华法令、奎尼丁等,其中只有奎尼丁是近3周开始服用的.全身系统性检查无重要阳性体征发现.皮疹为紫癜性丘疹及出血性水疱,主要位于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5岁。因头皮斑块2个月于2013年1月1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头顶出现一红色斑块,伴有瘙痒。斑块迅速增大,部分破溃。起病以来,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体重无明显减轻。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头皮见一10 cm×4 cm×1 cm暗红色不规则斑块,质中,边界清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4岁,因全身瘀斑伴多关节疼痛10 d于2016年3月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0 d前无明显诱因双颊、双耳、臀部、右膝关节外侧出现紫红色瘀斑,伴全身多关节疼痛,尤以右侧膝关节、腰椎及骶尾部为重,行走困难,自行服用中药(具体不详)未见好转.起病以来,渐感活动后气促,伴头晕、乏力,无发热、胸闷、胸痛、咳嗽、咳痰、腹痛等不适.患者既往酱油色小便28年,贫血24年,期间一直未正规治疗;有青霉素及头孢类过敏史;黄疸性肝炎病史(具体诊疗不详);慢性肾炎病史20余年;1992年和2009年有输血史.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6岁,1990年8月14日午餐食鲜鲚鱼约20g,10余分钟后感全身皮肤麻木瘙痒,随即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伴心悸,胸闷气急,心前区阵发性灼痛.无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既往健康,无心肺疾病及过敏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