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便于对云中资源的管理,云计算环境通常会被划分成逻辑上相互独立的安全管理域,但资源一旦失去了物理边界的保护会存在安全隐患。访问控制是解决这种安全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云计算环境多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用户信任度的访问控制模型(CT-ABAC),以减少安全域的恶意推荐的影响并降低恶意用户访问的数量。在CT-ABAC模型中,访问请求由主体属性、客体属性、权限属性、环境属性和用户信任度属性组成,模型采用动态细粒度授权机制,根据用户的访问请求属性集合来拒绝或允许本次访问。同时,该模型扩展了用户信任度属性,并考虑时间、安全域间评价相似度、惩罚机制对该属性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CT-ABAC模型能够有效地降低用户的恶意访问,提高可信用户的成功访问率。  相似文献   

2.
P2P中基于信任和属性的访问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P2P具有无集中控制节点、节点对等自治和网络动态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实施访问控制带来很大的挑战,传统的访问控制技术不能很好地适应对等网环境。首先对现有的对等网环境中的访问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然后在基于信任模型的角色访问控制的基础上,针对无法区分通过信任模型计算出相同结果的用户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任和属性的访问控制。基于信任和属性的访问控制引入资源属性和用户属性来分别描述资源和用户,依据用户属性、信任模型计算出的数值、环境属性和授权策略来建立用户角色指派关系,依据资源属性和授权策略来建立角色权限指派关系,从而解决基于信任模型的角色访问控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信息网格中资源的共享通过访问控制对合法用户和信息服务请求进行授权来实现,访问控制机制的采用受到信息网格的复合管理域特点的影响。本文阐述了信息网格访问控制的关键问题,分析了信息网格的多管理域特点,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可以动态更新信息的复合式授权和查验机制,从而解决跨域访问带来的困难、简化管理操作。  相似文献   

4.
网络的访问控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 《微机发展》2004,14(8):27-29
网格要达到资源共享和管理的目的,必须解决资源的访问控制问题.网格的访问控制必须建立在现有的访问控制系统之上,但是网格计算的环境经常跨越多个不同的自治管理域,每个域的访问控制策略和需求可能十分不同,这就使得对网格资源的访问控制更加复杂,现有的访问控制系统必须进行扩展才能移植到网格系统中.文中将讨论三种基于不同方式的网格访问控制模型.每个都有其自身特点,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来选用.  相似文献   

5.
网格要达到资源共享和管理的目的,必须解决资源的访问控制问题.网格的访问控制必须建立在现有的访问控制系统之上,但是网格计算的环境经常跨越多个不同的自治管理域,每个域的访问控制策略和需求可能十分不同,这就使得对网格资源的访问控制更加复杂,现有的访问控制系统必须进行扩展才能移植到网格系统中.文中将讨论三种基于不同方式的网格访问控制模型.每个都有其自身特点,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来选用.  相似文献   

6.
传统云环境下的属性加密方案在判定用户访问权限时通常仅依据年龄和职业等用户常规属性,而忽视了访问时间和位置的约束问题。为较好满足边缘计算的实时性和移动性需求,提出一种支持时间与位置约束的多授权外包属性加密方案。通过将时间域与位置域信息同时引入属性加密过程,实现更细粒度的访问控制。采用多授权机构共同管理属性信息,解决单授权机构的性能瓶颈问题,满足用户跨域访问需求。针对边缘计算中移动终端资源受限问题,将大部分解密计算外包至边缘节点,减轻移动终端设备负担。分析结果表明,在边缘计算环境下,该方案以较低的计算和存储开销实现了具有时间和位置约束的访问控制,并且可有效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7.
针对网格环境下资源访问控制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使用控制模型UCON,结合XACML和SAML的访问控制模型.用可扩展访问标记语占XACML描述访问控制的授权策略,结合SAML声明和请求/响应机制,根据用户、资源、环境的属性进行访问控制决策,可动态地评估访问请求,提供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和良好的互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网格环境下多约束访问控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新志  张光会  赵娟 《计算机仿真》2010,27(6):171-174,182
研究互联网优化控制问题,网格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要求有更加合理、安全的网格授权方式作保障,以确保网格任务的有效执行.针对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所引起的动态授权和多管理域等难点问题,结合现有的传统访问控制方式,根据角色的访问控制为基础,保障安全可靠,引入上下文、任务和条件的概念,加入监控功能,提出多约束访问控制模型,保证了最小特权的原则,实现了网格环境中的动态授权及跨域资源有条件共享和安全互操作.实验表明,方法能很好地避免了用户静态持有权限引起的不安全的问题,与传统安全模型相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属性和规则的访问控制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分布式服务环境中用户数目大量增长和资源访问策略复杂多样化的问题,分析目前访问控制模型的应用局限性,提出多用户服务模式中一种基于属性和规则的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引入复合属性表达式和复合权限的概念,制定授权约束规则,为用户分配多组角色。给出模型实例,并将其与其他模型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网格的访问控制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华 《微机发展》2004,14(8):27-29
网格要达到资源共享和管理的目的,必须解决资源的访问控制问题。网格的访问控制必须建立在现有的访问控制系统之上,但是网格计算的环境经常跨越多个不同的自治管理域,每个域的访问控制策略和需求可能十分不同.这就使得对网格资源的访问控制更加复杂,现有的访问控制系统必须进行扩展才能移植到网格系统中。文中将讨论三种基于不同方式的网格访问控制模型。每个都有其自身特点,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来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