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多组通径分析探讨高中生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在男性与女性、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城市与农村学生间的差异.方法 建立高中生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基准模型,分别检验模型形态和参数的组间一致性,根据两次检验中拟合优度的变化量△x2,判断模型参数在不同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高中生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基准模型表明,基本健康知识、传染病知识、健康理念和健康技能可直接影响健康行为,直接作用分别为0.218、0.229、0.172和0.242;基本健康知识、传染病知识、健康理念也可通过健康技能间接影响健康行为,间接作用分别为0.038、0.048和0.056.多组分析表明:重点与非重点、城市与农村学生间模型参数一致,但男性与女性学生间模型参数不一致(P<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多组通径分析反映了健康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在男性与女性学生间的不同表现,对于在高中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男同性恋者艾滋病检测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阐明男同性恋者参与HIV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天津市某同性恋网站招募829名男同性恋者进行网上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与评估.结果 男同性恋参与HIV检测的促进因素为:社会地位、性伴数、AIDS危险评价、低危性方式和高危性方式,其标准化效应系数分别为0.326、0.180、0.112、、0.041和0.014;阻碍因素为AIDS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知识,标准化效应系数为-0.012、-0.016,其中一些因素还通过AIDS危险评价对HIV检测产生间接影响.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良好,GFI=0.954、AGFI=0.943、RMSEA=0.035.结论 MSM对自身危险行为的评价是促使其参与HIV检测的关键.社会地位、AIDS知晓情况、性行为均通过AIDS危险评价对是否参与HIV检测产生影响,因此在针对干预中系统地传播AIDS防治知识的同时,应指导MSM能够准确的评估自身行为的危险,以促进其参与HIV检测.  相似文献   

3.
郭剑  高洪艳  芦文丽  王媛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5):549-550,552
目的了解大学生AIDS歧视态度相关因素,探索各因素与歧视态度的关系。方法在天津市2所高校随机抽取1 772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AIDS认知水平及相关态度,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对AIDS认知水平普遍较高,多数学生愿意接纳、帮助AIDS患者。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AIDS危险途径知识、安全途径知识水平提高,大学生AIDS歧视态度逐渐减弱,支持态度逐渐增强;随着AIDS歧视态度的降低,大学生参与HIV咨询检测、向他人透露阳性结果的意愿增强;AIDS支持态度则无此影响。结论掌握预防AIDS知识,确立对AIDS的正确态度,能够促进大学生参与自愿咨询检测,向他人透露自身感染情况,同时也有助于转变全社会对AIDS的歧视观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医学生AIDS歧视态度与机构支持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某高校16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含HIV知识、AIDS社会歧视、医疗歧视、机构支持策略态度,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社会歧视可加剧医疗歧视态度,对医学生的机构支持赞同态度也有抑制作用.机构支持中的职业暴露管理策略能够抑制医疗歧视,但经济补偿策略并无此作用.HIV认知对社会歧视有抑制作用,对医疗歧视没有影响.模型拟合优度结果显示AGFI=0.990,CFI=0.998,NNFI=0.989,RMSEA =0.032,提示拟合良好.结论 AIDS社会歧视不仅加剧医学生对AIDS患者的抵触情绪,而且能够削弱医学生对机构支持策略的赞同态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阐明女性性工作者HIV检测行为影响因素.方法 在重庆、四川、广西和新疆对1613名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HIV检测行为影响因素.结果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女性性工作者HIV检测行为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地位、艾滋病知识、危险自评、安全套使用、性服务频率5个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GFI=0.9952,AGFI=0.9898,RMR=0.0115.结论 影响因素模型拟合效果良好.社会地位、艾滋病知识、危险自评、安全套使用、性服务频率均影响女性性工作者的HIV检测行为,应根据干预对象的不同社会地位制定不同的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艾滋病患者家庭生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结构方程模型在艾滋病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地区随机抽取1 146例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 从艾滋病家庭生活影响因素中提取2个公因子,从艾滋病家庭生活状况中提取3个公因子;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X2=999.95;自由度v=85;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97;正规拟合指数NFI=0.71.对人际关系有影响的因素主要是疾病有关因素;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因素有个体因素;日常生活状况影响家庭境况.结论 结构方程模型可以用于艾滋病相关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安徽省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AIDS/HIV)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方法从安徽省6个AIDS综合防治项目县抽取168个AIDS/HIV家庭(每户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HIV检测阳性),每个家庭调查1名10~18岁青少年,共调查168名,其中父母一方HIV阳性114名,为HIV单亲阳性家庭组;父母双方HIV均阳性54名,为HIV双亲阳性家庭组。在调查同时,在同村调查1名年龄、性别相同的青少年作为非AIDS家庭组,共调查了130人。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自尊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评价三组人群各项心理卫生状况的差异。结果HIV双亲阳性家庭组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总检出率为27.8%,HIV单亲阳性家庭组为16.7%,非AIDS家庭组为8.5%,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57,P=0.003)。HIV双亲阳性家庭组青少年10个因子中至少1个因子分在2.0~3.0所占的比例为37.0%,HIV单亲阳性家庭组为29.8%,非AIDS家庭组为19.2%,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50,P=0.027)。三组目前仍在就读的青少年中,AIDS/HIV家庭青少年MSLSS的总分及5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非AIDS家庭组,HIV双亲阳性家庭组最低,其中在朋友维度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DS/HIV家庭与非AIDS家庭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探讨医学生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认可度与HIV恐惧歧视态度的关系,为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某医学院1 632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HIV职业暴露防护支持态度、HIV相关社会歧视态度、医疗歧视态度及是否害怕感染HIV.数据处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医学生对职业暴露防护支持态度、社会歧视态度和医疗歧视态度得分分别为(16.0±3.3),(55.8±8.2),(33.5±5.1)分,水平中等.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医学生社会歧视对职业暴露防护支持产生抑制作用,而感染HIV恐惧则为促进作用;从标化参数来看,社会歧视(β=-0.347)的影响大于感染HIV恐惧(β=0.099).结论 在通过HIV职业暴露防护保护医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消除社会对HIV的歧视和偏见将有助于改善医学生对职业暴露防护的认可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绍兴市2015—2017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晚发现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促进HIV/AIDS病例检测发现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获取2015—2017年绍兴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资料,分析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及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绍兴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776例,其中晚发现病例202例,晚发现比例为26.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1.530,95%CI:1.074~2.181)、医院就诊发现(OR=2.573,95%CI:1.479~4.447)、检测咨询发现(OR=2.329,95%CI:1.584~3.424)和常住人口(OR=1.491,95%CI:1.061~2.096)是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论绍兴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为26.03%,年龄35岁、医院就诊和检测咨询发现及常住人口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珠海市有性行为大学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的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HIV检测策略、提高大学生HIV检测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19年11—12月对珠海市6所高校本科和大专12 235名在校学生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筛选出有性行为史学生1 789名,通过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有性行为大学生HIV检测的影响因素。  结果  1 789名大学生中,HIV检测率为7.55%(135名),主要通过医院(71.85%)检测,检测原因主要为定期检测(50.37%)和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23.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性行为的大学生中,性取向为同性恋者(OR=4.62,95%CI=1.07~19.95)、近1年有异性商业性行为者(OR=3.77,95%CI=1.96~7.26)更有可能进行HIV检测;女生(OR=0.41,95%CI=0.24~0.69)进行HIV检测的可能性较低。  结论  珠海市有性行为的大学生HIV检测的比例较低,建议在加强HIV检测宣传教育、增强学生HIV检测意识时,考虑性别、性取向及商业性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检测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