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隰县土地开发整治研究,发现隰县土地开发潜力为总面积4531公顷,可补充耕地3375.45公顷。耕地整治可新增耕地数量潜力为1125.64公顷,居民点整治潜力为444公顷,可新增建设用地约400公顷。隰县适宜复垦土地潜力为348.36公顷,预计新增耕地潜力为204.79公顷。对隰县土地分类整治和土地整治进行了分级评判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整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整治规划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土地整治活动进行的总体部署和安排。目的是协调好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等的关系,为土地整治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理是在经济发展、环境整治、土地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演变的内在要求,是搞好耕地占补平衡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也是把未利用地变为利用地的主要途径。笔者结合垦区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谈一点对上地整理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是为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当前丘陵山区土地整治面临的问题 随着城市、农村经济发展,耕地后备资源已严重不足,特别是丘陵山区耕地资源分布零散,远离居民点,开发难度大,利用条件差,垦殖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林地、草地和坡地开荒受限制。原有耕地中,坡耕地多,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下降,地力减退,进城农民房屋闲置成废弃地,这些将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危害。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同时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也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山西隰县为例,基于实际调研和考察,并运用多年土地数据分析得出,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主要存在着土地资源丰富、利用率较低、零星可调整地类多、基础设施薄弱、综合效益差等问题。定量化研究了农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土地复垦和后备土地资源的土地整理潜力,划分了土地整治的4个重点区域:耕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综合整治重点区域、土地复垦综合整治重点区域、土地开发综合整治重点区域。最后提出了土地整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报讯日前,绥化市国土资源局举行绥化市永安西太平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工程施工培训会,收到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治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为目标,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按照规划对一定区域土地进行的综合治理。它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等内容,既涉及国土、财政、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科技、气象等多部门的工作,又与农民利益紧密相关,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8.
湖南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项目应加强生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对土地利用方式、利用结构及利用布局进行综合整治,以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利国利民活动。针对南方丘陵山区的特点,就目前在我省土地整理工作中,只重视对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往往忽视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这一实际问题作了分析,并就此问题提出了一些加强生态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1条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造中、低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土地开发整理,是指运用财政专项资金,对农村宜农未利用土地、废弃地等进行开垦,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作为山多田少、土地资源禀赋差、宜耕后备资源匮乏的省区,广西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尤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机制创新,通过整县推进、竞争立项、以奖代补、责任共担等方式,吸引社会公众广泛参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探索形成了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自治区整县推进全域土地整治、以扶贫形式推进差别化土地整治和农民自发"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4种土地整治新模式。整县推进,创新整治模式广西人均耕地仅1.31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耕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过多占用耕地、土地资源集约化水平低、城镇用地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等诸多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道路,成为保证经济建设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耕地质量重估报告是土地整治项目竣工的必须材料之一。目前对于重估的方法暂无统一标准和要求,文章以济阳县太平镇邝家等6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对农用地分等技术方法进行优化,将参评因子分为稳定型和易变型测算整治后项目区的耕地质量等别。通过面积加权,算得整治后国家自然等平均提高0.3等,国家利用等平均提高0.6等,国家经济等平均提高0.3等。文章可为土地整治项目区的耕地质量重估提供思路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日前从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获悉,该省自2001年以来开展的土地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累计新增耕地43万亩,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提升。山西省坚持把农村土地整治作为坚守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连续11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做到了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有提高。2001年以来,山西省累计投入32.97亿元,整治土地168万亩,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现行土地整治规划从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实施管理和保障措施,在补充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些成效主要是依靠行政方法尤其是行政审批手段实现的,而社会、经济等多种手段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笔者将通过对当前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思考,提出工作中的保障措施。一、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规划实施激励不足。我国处在  相似文献   

15.
自2013年全省开始实施"812"土地整治工程以来,武义县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政府关于全省"812"土地整治工程实施的文件精神,将土地整治工作作为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力抓手,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强化互动配合,加快项目建设,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有力推动了土地整治工作。截至2014年底,该县共垦造耕地4633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27660亩,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8个,共计  相似文献   

16.
正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土地整治蓝皮书》指出,我国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的面积约5000万亩,土地面临着严重污染和退化。未来我国不仅要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同时要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蓝皮书指出,由污染导致的土地废弃和退化情  相似文献   

17.
正土地整治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然而腐败的滋生,给这项工程蒙上了阴影,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非议和质疑,但是土地整治工作却没有在质疑声中停下,许多地方顺势而为,推行阳光行政,开创出土地整治新天地。据统计,2000~2013年广西共批复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 165个,实施面积66.67万公顷。新时期的广西土地整治工作不仅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还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将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扶贫致富、耕地保护相结合,使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几年来共解决了20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18.
11月22日,笔者在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召开的国家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自查情况工作汇报会上获悉,我省提出了实施土地整治规模化建设的思路,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土地整治工作机制。在“十一五”期间,共安排土地整治项目352个,土地整治总规模726.75万亩,新增耕地92.4万亩,增加耕地率达到12.72%,建立了一批高标准、高质量、配套完备的土地整治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19.
一、土地调查评价,包括:土地利用现状、遥感动态监测和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等数据。二、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和重大专项规划等数据。三、土地行政管理,包括:建设用地项目审批、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保护、土地供应、土地市场、土地登记和土地综合整治等数据。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整治是促进耕地保护、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手段。做好土地整治工作,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土地整治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做好项目建成后的管护工作,确保工程发挥预期效益,成为摆在土地整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