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简要阐述了三道沟铁矿的地质情况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然后在分析国内空场法研究方向的基础上,根据矿山实际情况选择无底柱、铲运机出矿分段空场法作为该矿采矿方法,并对无底柱、铲运机出矿分段空场法的结构参数、出矿工艺以及采切工程量等做一些简要介绍,突出了该法具有的高回收率和低贫化率的优势。实践表明,该方法作业条件安全、可靠,有较大的出矿能力和较强的灵活性,矿石的损失贫化小,采切工程量小,在该矿生产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邢志强 《现代矿业》2018,34(11):55-58
张家夏楼铁矿矿床上覆有厚大第四系,且为倾斜、缓倾斜中厚至厚大难采矿体。为实现其安全高效开采,分别采用厚跨比法、结构力学梁理论、经验公式法以及数值模拟法,对护顶矿柱厚度进行了计算,确定的最优值为24 m。在此基础上,针对该矿矿体特征,提出了空场进路出矿和下盘脉外出矿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2种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认为采用遥控铲运机的空场进路出矿方案可有效降低采切工程量,吨矿可比开采成本可降低20%以上,故推荐该矿采用空场进路出矿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生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厚矿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尺寸优化的原则,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采场尺寸与铲运机出矿参数、出矿能力、单位矿量采切费用摊销额的数学关系,提出了厚矿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尺寸的优化方法,并计算了北洺河铁矿合理的采场尺寸。  相似文献   

4.
北洛河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尺寸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厚矿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尺寸优化的原则,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采场尺寸与铲运机出矿参数、出矿能力、单位矿量采切费用摊销额的数学关系,提出了厚矿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尺寸的优化方法,并计算了北洺河铁矿合理的采场尺寸。  相似文献   

5.
简要阐述了锡铁山铅锌矿的地质情况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根据矿山实际情况选择分段凿岩、阶段出矿有底柱分段空场法作为该矿采矿方法。介绍了分段空场法的结构参数、出矿工艺以及凿岩、爆破及回采工作等。实践表明,虽然分段空场法克服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一些弊端,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直接影响着矿山的经济效益。针对分段空场法出现的问题,从采矿设计、采矿准备、采矿生产及采矿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并在该矿生产中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和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一)国内外概况遥控铲运机是国外七十年代末期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出矿设备,也是近二十年来铲运机研制中主要的技术革新之一。在VCR采矿方法中,采用遥控铲运机出矿,可使无底柱采场15~20%的残留矿石获得回收,同时可简化底部结构,减少采准工程量,加快采场投产,确保出矿安全,达到最大限度回收矿石的目的。遥控铲运机除用于VCR法采场出矿外,还可用全面遥控的方式在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中作主要出矿设备,以及用于矿岩不稳定的采场、巷道作为辅助设备,在通风不良或无法通风的地区作临时出矿设备,在空场出矿的无底柱采矿法中作出矿设备等。  相似文献   

7.
大冶铁矿缓倾斜挂帮矿开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大冶铁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的情况 ,就其挂帮矿倾角缓、一端与露天坑相连的赋存特性 ,提出采用联合开采的方法 :挂帮矿的主体部分采用改进型分段空场法 ,靠近露天坑部分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使矿山现行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作业习惯、管理操作经验和原有的机械设备能得到充分利用 ,提高了矿石回收率 ,增强了生产的安全性。同时对改进型分段空场法在该矿进行了实施  相似文献   

8.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在上覆崩落岩石的情况下进行回采出矿,在回采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空场,这不仅给回采出矿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也使回采指标急剧恶化。程潮铁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分析了该矿产生空场的种类及原因,介绍了常见空场的处理方法,并对如何预防空场的产生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冶铁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的情况,就其挂帮矿倾角缓、一端与露天坑相连的赋存特性,提出采用联合开采的方法:挂帮矿的主体部分采用改进型分段空场法,靠近露天坑部分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使矿山现行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作业习惯、管理操作经验和原有的机械设备能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矿石回收率,增强了生产的安全性。同时对改进型分段空场法在该矿进行了实施。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Malanjkhand铜矿矿体特征、生产现状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VCR采矿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及阶段强制崩落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作为该矿露天转地下的采矿方法,同时优化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结构参数,减小了采切工程量、降低了损失贫化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劳服铁矿的具体地质情况和岩体条件,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适用条件、矿岩可崩性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劳服铁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地下开采是合理的,能够实现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阿尔登-拓普坎铅锌矿的地质条件和矿山现状,对开采范围内矿体的产状、厚度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表明该矿以急倾斜中厚矿体为主。针对该矿的中厚矿体,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选择了分段凿岩阶段空场法,与本矿早期使用过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相比,分段凿岩阶段空场法矿块生产能力较大,废石混入率较低,作业条件较好。矿山设计及恢复生产的实际表明,分段凿岩阶段空场法适合该矿恢复生产的具体条件。  相似文献   

13.
高分段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健  汪德文 《金属矿山》2008,38(3):26-31
采用高分段大间距是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方向。为配合昆钢大红山铁矿400万t/a采、选、管道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20 m分段高20 m进路间距的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新技术研究。针对大间距进路应用了大间距进路放矿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放矿理论放出椭球体的排列方式,实现了放出椭球体完全相切排列;用工业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采用这种结构参数时的崩矿步距、炮孔排距和孔底距的最佳组合。试验表明,这样可使崩落矿石的大块率控制在3%以内,出矿贫化率控制在5%左右,矿石综合回收率在85%以上。20 m×20 m结构的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在大红山铁矿的试验成功,极大地提高了矿山的生产能力,降低了采矿成本。同时,大大地拉近了我国与国外先进采矿技术水平(分段高30 m)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广山铁矿原设计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由于矿石稳固性差,采矿巷道跨冒严重,近几年来应用上向分段废石、尾砂胶结嗣后充填采矿法,不仅解决了因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环保问题,而且还有效地回收了矿产资源。采矿回收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93%,贫比率由原来的30%下降到低于5%。  相似文献   

15.
团城铁矿+50m中段被民采空区破坏成多空区矿体,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区,存在于分段之间的采空区使中深孔无法崩落其上矿体,使矿石回采率过低,为此,提出了斜面蹬碴落矿的回采方法。这一方法在团城铁矿60m分段4#采场进行试验,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试验研究表明,斜面蹬碴落矿采矿方法用于开采多空区矿体,具有适应性较强、安全条件较好的优点,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新型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16.
覆盖层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开采中起着重要作用,既要为挤压爆破和端部放矿创造必要条件,还需保证崩落法生产的安全性,选择合适的覆盖层厚度对矿山开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金山店铁矿东区采场结构参数,利用椭球体放矿理论计算出合理覆盖层厚度为20 m,并以覆盖层充当缓冲层时覆盖层厚度计算公式验证了该厚度能满足安全要求;其次,利用PF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三轴压缩试验找到与金山店铁矿东区岩体力学强度参数相匹配的矿岩颗粒微观参数;最后,根据矿岩微观参数建立放矿数值分析模型,通过选取的不同覆盖层厚度进行模拟放矿,依据放矿后矿石的回收率和贫化率大小来分析覆盖层厚度对开采指标的影响,认为20 m厚度覆盖层条件下的矿石回收率和贫化率达到最优值。理论计算和数值分析表明,金山店铁矿东区崩落法开采时覆盖层厚度取20 m,可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并保证采场安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针对程潮铁矿的具体情况运用计算机模拟放矿手段 ,找出分段高度、进路间距和崩矿步距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并进行综合经济比较 ,确定出最优的采场结构参数 ,为开拓和采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中深孔高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在中厚倾斜—极倾斜矿体中的实际应用,概述采切工程布置、回采工艺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中深孔高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在会宝岭铁矿的成功应用,增加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综合成本,证明其在回采中厚矿体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保国铁矿地下矿山软岩巷道围岩地质条件复杂,下盘围岩破碎,抗压强度低,遇水极易破碎、膨胀产生变形破坏,严重影响了矿山的开采和运输。为减缓该矿铁蛋山矿区地下开采过程中的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程度,提高地下工程的稳定性,保持矿山安全高效生产,对+35 m水平分段巷道进行变形监测,并采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保国铁矿软岩巷道在不同支护方案下,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沿脉运输巷道围岩的位移与塑性区等情况。结果表明:在重点破坏区域采用多支护手段联合支护方案,可显著提高该矿软岩巷道围岩强度和承载能力,有效遏制动压软岩巷道破坏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