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品广告不仅能够宣传药品,还可以指导患者合理的选择和使用药品。而虚假的药品广告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会导致医药企业走向灭亡。只有还药品广告一个真实的面貌,才能让它成为药品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联系的纽带。通过分析虚假药品广告的形成原因,找到对策有效治理虚假药品广告。  相似文献   

2.
在2000年12月22日举行的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伯勇汇报了药品管理法修正案的修改情况。 李委员介绍了关于药品广告管理增加的这些新规定:今后,处方药将不得在大众媒体上作广告;药品广告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专家、学者、医师、患者不得为药品作证明。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药品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增加规定,规范药品广告管理。 据介绍,目前药品广告过多、过滥,许多广告对药品的功效作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全国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和一些地方、部门、企业提出,应当…  相似文献   

3.
养生警示台     
《科学养生》2012,(3):48-4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批部队医疗机构虚假违法中医广告曝光《中国中医药报》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其网站公布了对部队医疗机构发布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的监测情况,共监测到四家部队医院发布违规广告21条。该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监测了全国部分报刊发布中医医疗广告情况,监测到部队医疗机构发布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21条次,分别是北京武警三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报道或广告称糖尿病经某某大夫治疗,一、两个疗程即“治愈”等等。医学专家告诫人们,这种说法偏离科学,最容易使病人上当受害,有澄清之必要。 专家指出,糖尿病是一个或多个主基因决定的多基因遗传病,这是目前世界所  相似文献   

5.
从悄然兴起到堂堂皇皇的公开宣传,形形色色的性用品仿若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走进了大大小小的商店、药行,并出现了众多性用品专营店。然而,性用品的大张旗鼓并不能消除国人思想中性的“神秘”,于是便有众多不法商家利用这种“神秘”对产品进行虚假的广告和宣传。看了下面的这篇文章,或许能让你在购买性用品时少一分神秘,而多一个心眼。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医药事业迎来振兴的重要机遇,全面提升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成为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医药治理中的法律问题不得不予以认真对待,其中虚假中医药广告治理是长期突出难题,实现虚假中医药广告行为的法律治理值得专门探究。为此,应当首先明确虚假中医药广告行为的构成要件,对该行为进行类型化分析,并从法治体系的角度寻找虚假中医药广告综合治理的制度。  相似文献   

7.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未经注册在互联网上借虚假机构违法宣传销售治疗糖尿病等疾病的药品进行  相似文献   

8.
《河北中医》2010,32(7):1082-1082
7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2010年全国部分报刊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第二批)监测情况。 今年6月,该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对全国62家综合经济类报纸和老年、妇女、青年、工人、残疾人类报纸发布中医医疗广告情况进行了监测,共监测到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218条次。从此次监测结果看,共有17家报纸刊登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7家,广告数量也有所下降。但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的发布情况仍比较严重,如甘肃《西部商报》发布73条次,江西《经济晚报》发布36条次,天津《中老年时报》发布17条次。  相似文献   

9.
蒋平 《科学养生》2008,(5):60-60
中央电视台去年的“3·15”晚会上,曝光了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代言的“藏秘排油茶”,主要原因是涉嫌虚假宣传。消息传出,公众哗然。对此,郭德纲的解释是:“我只是一个艺人。产品有问题是厂家的事,广告批文有问题是工商局的事,我不知道我负责哪一块?”言下之意便是,艺人收钱拍几个广告,就万事大吉了。  相似文献   

10.
王忆黎 《养生月刊》2012,33(5):395-397
在糖尿病的综合治疗中,血糖监测与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精神治疗一起被并列为"五驾马车".然其中,血糖监测占据重要地位.近些年来,提倡糖尿病病人自我检测血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微量血糖监测仪的普及,给广大患者朋友带来了诸多便捷.下面就一些相关的技术细节问题,向大家作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11.
对糖尿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对198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92例和干预组106例,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糖尿病病人膳食结构、运动及生活等情况。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针对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护理干预。7周为一个干预周期。结果干预组病人接受护理干预后膳食结构、运动情况、空腹及三餐后2h血糖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人及家属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自我约束能力,转变不良的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向教授:您好!我是一名糖尿病患者,目前在药物治疗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但最近,去医院复查时碰到一位病友,他脚部溃烂很严重,医生诊断为糖尿病足,可能要截肢。请问向教授,像我这样的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预防这种情况发生呢?读者雷先生雷先生:您好!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结果。糖尿病病人因糖尿病足而造成截肢者,要比非糖尿病者高5至10倍,是引起糖尿病病人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的治疗也应以预防为主,不要认为"不疼不痒,没事儿"而贻误了病情,最后造成不得不截肢。冬季,随着气温下降,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表面血管收缩,使得血管病变程度加重,更易引起足部皮肤溃疡,增加  相似文献   

13.
白清 《养生月刊》2004,25(9):784-787
病人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国外一些医学院校还设立有专门的病人教育研究室。由于目前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且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良药,治疗主要靠病人自己的调护,因此,加强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人在多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病人教育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向教授:您好!我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最近应酬比较多,经常忘记按时服药,像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读者李先生李先生:您好!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糖尿病病人天天得吃药,日子久了,谁都难免有那么几次忘记吃口服降糖药,事后想起来时,是应该马上补上呢,还是就算了呢?  相似文献   

15.
兰晓燕 《光明中医》2007,22(12):63-66
在糖尿病的诸多并发症中,有一种并发症目前还没有得到病人甚至临床工作者的足够重视,但是这种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却是严重的,这就是抑郁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与糖尿病"五驾马车"治疗的结合与运用。方法:在医生制定"五驾马车"治疗方案后,由责任护师对病人实行24小时全面不间断的护理,从入院到出院全程由同一小组护士负责到底。采取患者出院时当面了解,和出院后电话随访的形式,通过对患者饮食、用药情况、运动锻炼、糖尿病知识、自我监测五方面的了解,依据血糖监测结果,来评价开展优质护理与糖尿病五驾马车治疗结合应用的的效果。结果:通过在糖尿病"5驾马车"治疗中开展优质护理,能使病人的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有效率96%。结论:在糖尿病的"五驾马车"综合治疗中,通过责任护士对病人的饮食、运动、用药、自我监测、健康指导、基础护理、出院后的电话随访指导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优质护理服务,使病人对糖尿病的知识和自身健康状况得到更全面的了解,从而改变病人对糖尿病的认识、增加对治疗的信心,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合理正确的治疗,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促进2型糖尿病病人规律运动行为。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干预模式,在干预前后对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规律运动行为情况进行测评和调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在干预后关于运动相关知识得分以及规律运动行为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运用行为转变理论能促进2型糖尿病病人运动行为。  相似文献   

18.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慧 《光明中医》2009,24(1):145-146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1.25亿,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达4000万,糖尿病病人常因足部感染引起足及下肢坏疽,称为"糖尿病足",这是糖尿病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对糖尿病人足部护理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APN与普通病房护士糖尿病教育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比较糖尿病高级临床专科护士(APN)与病房普通护士的糖尿病教育效果。方法:对89位来自两家三甲医院分别经过病房普通护士和糖尿病APN糖尿病教育的住院病人教育后半年到1年的糖尿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病人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行为改变情况。结果:28项知识点调查中,9项差别有显著意义,10项行为改变调查中,5项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糖尿病教育应向专科方向发展,在糖尿病教育及临床实践中,糖尿病病人的行为发迹的问题必须得到进一步的强调。  相似文献   

20.
辨证是医生对病人的症状、体征及理化特征等进行理解和判断的主观思辨过程.医生对疾病证候特征把握的准确度不仅与其知识结构、经验多寡有关,还与其对疾病"症"的信息获取能力的高低有关,由此导致不同医生对同一患病个体的"证"的判断出现差异,甚至出现相反的结论,最终直接影响了疗效的可靠性.为减少这种因判断和理解产生的偏倚,本文基于"症状"具有客观性这一基本事实,以中医临床论治为目标,分析并阐述以"病人"的"症"为依据的2型糖尿病人群分类原理及临床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