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不同颜色覆膜对滴灌马铃薯土壤水热及其生长的影响,以‘荷兰十五’为试验马铃薯, 于2019年3月—6月在山东省日照市中国农业大学特色马铃薯试验基地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计三种 覆膜处理:无膜(NM)处理、黑色薄膜(BM)处理、透明薄膜(TM)处理。研究了不同覆膜对当地滴灌马铃 薯土壤温度、土壤水分、马铃薯各生育期长势、块茎分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 可提高0~30cm土层土壤温度,在马铃薯生育前期,TM处理下增温效应更为明显;覆膜较不覆膜处理 对30cm~50cm土层具有更好的蓄水作用,高出不覆膜土壤平均含水率1.72% ~10.3%;覆膜处理下 均能提高株高和茎粗,但覆膜间差异性不显著;BM、TM处理下马铃薯产量为50868kg/hm2、50109 kg/hm2,较NM增产了14.9%、13.2%;覆膜能提高马铃薯商品薯率和大薯率,BM处理下水分利用效率 最高。  相似文献   

2.
水稻覆膜旱作技术是通过覆膜旱作旱管来控制水稻根区土壤水分,充分利用降雨且辅以适时适量灌溉的技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水稻覆膜旱作对土壤水热、土壤养分、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生长的影响,分析了在不同地区覆膜旱作水稻产量变化,探讨了水稻覆膜旱作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提出覆膜旱作水稻水热传输过程、不同薄膜材料的优选及不同地区实现覆膜旱作水稻的增产是水稻覆膜旱作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及方向。  相似文献   

3.
FULLYNONLINEARCALCULATIONOF2-DWATERWAVEGENERATEDBYROCKERFLAPWAVEMAKER¥HeWu-zhou(Dept.ofHydraulicEng.,TsinghuaUniversity,Beiji...  相似文献   

4.
收集我国玉米地膜覆盖研究大田试验数据,基于Meta分析方法,研究了地膜覆盖在中国不同地区的效应,分析了降水、温度、海拔等区域因子对覆膜效果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措施能够有效增加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使得玉米籽粒能够接收和保存更多的干物质,从而达到增产效果;覆膜措施能够显著提高不同地区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其中,与中国东北、华北和南方地区相比,在西北地区的增加产量和提高WUE的效果更好;覆膜玉米的产量、耗水量和WUE的增加率均与试验地点的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在海拔>668m地区,当地覆膜措施有增加玉米土壤耗水量的趋势,并且在多年平均降雨量300mm~400mm的地区,覆膜措施显著增加了玉米耗水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不同覆膜模式下调亏灌溉对土壤温度、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效应,于2021年在兰州市永登县试验站基地开展玉米覆膜与调亏灌溉试验,设计覆盖普通白色地膜(M1)、黑色地布(M2)、生物降解膜(M3)、液态地膜(M4)4种覆膜模式,设置充分灌溉(D1)和轻度水分胁迫(D2)2种补充灌溉制度,共8个处理。以普通白色地膜覆盖结合充分灌溉(D1M1)为对照,分析各处理对土壤温度、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白色地膜(M1)增温效果最好,液态地膜(M4)增温效果最差;相同覆膜模式下,不同水分胁迫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不显著。不同覆膜模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等影响有所不同,轻度水分胁迫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显著,覆膜模式和水膜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表现为覆膜模式的影响大于水膜交互作用的影响。D2M1(白色地膜覆盖结合轻度水分胁迫)处理产量最高,为19 761.32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D1M3(生物降解膜覆盖结合充分供水)处理产量稍高于对照,考虑环境友好因素D1M3种植模式有利于灌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疆巴州地区属于典型的荒漠型气候,降雨量少,水资源短缺,土壤沙化严重,保水保肥能力 差,春季、春寒灾害较多,严重影响当地棉花产量的提高,为实现棉花节水增产保丰收,研究田间双膜与 单膜覆盖对土壤温度、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棉田高产高效管理提供参考。布设双膜、单膜两种不 同地膜覆盖大田试验处理,通过监测不同处理下土壤温度、水分、盐分,棉花出苗率、生长形态及产量等 指标,分析不同覆盖措施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双膜覆盖有较好的增温效果,单膜覆盖效果不佳。双膜覆 盖对抑制土壤盐分的积累和水分的散失有着积极的作用。双膜覆盖对棉花的产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双 膜覆盖比单膜覆盖有更好的增温效果,抑制土壤盐分的积累和水分的散失,为棉花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 件,具有良好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7.
覆膜对土壤水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减少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含量,改善水分利用的有效性,进行了双垄全膜覆盖不同时期覆膜对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秋膜覆盖明显提高了土壤含水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玉米的出苗率升高,生长状况优良,经济性状明显改善。因此,覆膜时间越早,对减少冬春季节土壤水分无效蒸发和提高粮食产量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8.
试验观测了不同覆膜方式与覆膜时期对土壤水分、温度、旱地玉米生育期、生物学性状、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经济效益的影响.经分析得出,全膜覆盖优于半膜覆盖,早覆膜优于晚覆膜.该地区玉米的最佳栽培方式为在扩大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秋季覆膜的基础上,进行全膜双垄沟播早春揭膜.  相似文献   

9.
COMPUTATIONOFTURBULENTFLOWANDHEATTRANSFERINLARGERADIUS90-DEGREECIRCULARBENDSM.J.Wang(TechnischeUniversitatMunchen,BRD)SuMing-...  相似文献   

10.
基于加权灰色关联模型的干旱区玉米覆膜耕作方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垄作全膜、垄作半膜、平作全膜以及平作半膜4个覆膜耕作处理,采用加权灰色关联模型评价不同覆膜耕作方式的优劣。结果表明:垄作全膜处理保水保温效果明显;干旱条件下,耕作措施较覆膜方式对地温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在水量充沛条件下,覆膜方式则表现出对地温更显著的影响。田间起垄耕作结合全膜覆盖的种植方式,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促进滴灌条件下玉米产量的形成,同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为干旱区农业节水和玉米高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MIXINGMODELEXTENDEDTOTURBULENTFLOWINNARROWSMOOTHOPENCHANNELSNiJin-ren(DepartmentofGeography,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P....  相似文献   

12.
EXPERIMENTALSTUDYONBEDFORMSANDFLOWRESISTANCEOFLIGHT-WEIGHTMATERIALSWITHDIFFERENTDENSITIES¥DuanGuo-hong;WangGui-xian(Dept.ofHy...  相似文献   

13.
水分不足是限制旱区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覆盖耕作能够改善土壤的微环境,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探讨不同地表覆盖对土壤物理性状及马铃薯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改进投影寻踪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地表覆盖可有效改善土壤孔隙状况,作物株高、茎粗及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传统耕作,产量、商品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传统耕作明显提高。研究结果为实现作物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INITIALFLOWSTATEOFABROKENDAMChenYao-song;JiangTao(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P.R.China)Abstract:Thispaperutilizesthema...  相似文献   

15.
RECENTPROGRESSININCOMPRESSIBLEREYNOLDSAVERAGEDNAVIER-STOKESSOLVERS¥C.H.Sung;T.T.Huang(DavidTaylorModelBasin,CD/NSWCBethesda,M...  相似文献   

16.
3-D TURBULENT FLOW SIMULATION FOR THE TAIL WATER CHANNE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DTURBULENTFLOWSIMULATIONFORTHETAILWATERCHANNELGuanJian-yong;ChenBi-hong(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Dalian116023,P.R.China...  相似文献   

17.
与传统耕作种植相比,微集水种植技术能够让水分更好的向土壤内渗透,改变土壤水分分布,提高土壤水分含量。不同的微集水种植技术的蓄水保墒效果不同,垄上覆膜沟内覆盖秸秆处理的蓄水保墒效果最好,该处理的集水构造不但能使降水更好的向土层深处渗透,而且秸秆覆盖处理还能减少土壤表层水分的无效蒸散,提高土壤蓄水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查清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对中稻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以杂交稻“天优华占”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乳熟期设置轻旱、中旱、重旱三个水分胁迫水平,以正常间歇灌溉为对照(CK),监测土壤含水率,测量各生育期不同水分梯度下的株高、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分析各生育期不同干旱胁迫对水稻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在拔节—孕穗期对株高抑制最显著,分蘖期对分蘖数和叶面积影响最明显,抽穗—开花期对叶绿素的合成影响最大且日需水量最高;干旱胁迫对产量最敏感的时期是抽穗—开花期,不同胁迫水平均会减少水稻的有效穗数、千粒重和结实率,三个胁迫水平较正常水平(CK)分别减产27.57%、44.23%、46.32%;采用相关分析得出影响产量相关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千粒重、结实率和有效穗。因此,确保抽穗—开花期的水分供给能够有效改善水稻的千粒重、有效穗和结实率,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人民黄河》2014,(6):104-106
通过微型蒸渗器和土壤烘干称重法测定了不同滴灌定额条件下玉米耗水规律、农田灌溉水消耗、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并结合气象数据分析滴灌技术较常规灌溉的优越性,分析了滴灌玉米耗水规律、棵间蒸发规律、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膜下滴灌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景电高扬程提水灌区,玉米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能有效减少作物生育期耗水量及棵间土壤蒸发量,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适宜的滴灌定额可减少玉米耗水量150 mm,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4%,经济效益提高10.4%。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水源、基础设施条件适度开展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民勤地区玉米免储水灌全膜覆盖膜孔注水播种技术的试验,测定了免储水灌膜孔注水条件下玉米地棵间蒸发规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玉米耗水规律及产量效应,并分析了不同注水量对玉米地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免储水灌全膜覆盖膜孔注水播种玉米技术,可以抑制土壤蒸发量,全生育期棵间蒸发最小的处理较对照减少了35.82%,全生育期耗水量最小的处理较对照减少了56.58 mm,各处理平均耗水强度较对照减少了5.7%、平均产量增加了10.50%,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0.69%,处理后最高节水率为8.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