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淀粉-海藻酸系超强吸水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无需氮气保护的情况下,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用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引发玉米淀粉、海藻酸钠与丙烯酸(钠)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单体中和度及物料配比等因素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得到了制备吸水树脂的最佳的工艺条件:玉米淀粉5g,海藻酸钠1.25g,单体丙烯酸25mL,引发剂1.5%,交联剂量0.2%,单体中和度80%.所得产品的吸水率为470mL/g(蒸馏水),吸盐率为38mL/g(0.9%的盐水).  相似文献   

2.
借助超声波的分散、辅助引发作用,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钾(K2S2O8)为引发剂,无氮气保护下,采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法制备了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AM))高吸水性树脂。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树脂吸水性能最优的反应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等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树脂的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超声条件下,可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合成高吸水性树脂。最佳工艺条件是AA中和度为70%,T=50℃,n(AM):n(AA)=0.3,m(NMBA):m(AA+AM)=0.05%,m(K2S208):m(AA+AM)=0.2%,吸水倍率最高为398.172g/g。三维网状结构的存在是树脂高吸水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通过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原料,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研究反应时间、合成温度、引发剂量、纤维素用量、交联剂量对树脂吸水能力的影响,并确定树脂的最佳制备条件:在反应时间2.25h,加入占单体质量1%的纤维素,引发剂占单体摩尔分数的0.71%,交联剂占单体质量分数为0.12%时,制得的树脂吸水倍率最高可达2280.42g/g.采用扫描电镜(SEM)对高吸水性树脂进行表征,并分析高吸水树脂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魔芋(KGM)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用硝酸铈铵做引友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m)为交联剂,在钠基蒙脱土(MMT)悬浮液中,进行KGM接枝AM的聚合反应,制得KGM—AM—MMT复合材料。探讨了聚合物和单体、粘土、交联剂用量和pH值等因素对材料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ω(KGM):ω(AM)=1:4,MMT用量为KGM的2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0.5%,交联剂用量为单体质量2.5%,pH为8时,该复合材料具有超强吸水和保水性能,其吸水率达620倍,保水率达97%。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K2S2O8作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酸类吸水性凝胶.凝胶经过干燥、粉碎后,得到高吸水树脂.研究了丙烯酸单体的浓度、丙烯酰胺单体的浓度、引发剂的用量、交联剂的用量,丙烯酸的中和度,反应温度等条件对所得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APS为引发剂,MBAA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XG~AM接枝共聚耐盐型高吸水性树脂.分别研究了丙烯酰胺用量、碱用量、聚合温度、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树脂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黄原胶与丙烯酰胺发生了接枝聚合反应,当m(AM)/m(XG)为6:1,m(NaOH)/m(AM)为1:1,聚合温度为60℃,m(MBAA)/m(AM)为0.04:1,m(APS)/m(AM)为0.07:1时,树脂对去离子水的吸收倍率可达1240g·g^-1,对0.9%NaCl溶液的吸收倍率达到235g·g^-1.  相似文献   

7.
以丙烯酰胺(AM)与丙烯酸(AA)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硅藻土高吸水性树脂,选用环己烷为油相,过硫酸铵为引发剂,span60和tween80构成复合乳化体系,在合适的配比下,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6%,油水体积比为3∶1,单体丙烯酸中和度为8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65%,交联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07%,研究硅藻土用量,硅藻土的焙烧温度和酸浸等因素对聚合过程和产物形态、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酸质量分数为8%、硅藻土加入量是单体总质量的1%时所得产物的吸水率和吸盐水率最高,分别  相似文献   

8.
以过硫酸胺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使单体丙烯酸接枝到天然大分子羧甲基壳聚糖的骨架上,考察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单体中和度、单体与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比及高岭土的引入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优化树脂的制备条件,最后获得具有较高吸水性能的接枝共聚物树脂.  相似文献   

9.
以K2S2O8作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酸类吸水性凝胶.凝胶经过干燥、粉碎后,得到高吸水树脂.研究了丙烯酸单体的浓度、丙烯酰胺单体的浓度、引发剂的用量、交联剂的用量,丙烯酸的中和度,反应温度等条件对所得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膨润土-高吸水性复合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水溶液共聚法,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共聚交联反应的基础上添加膨润土,合成膨润土-高吸水性复合树脂(BSAC).系统研究了交联剂、引发剂、膨润土的添加量对BSAC的吸水性和吸盐水溶液性能的影响.引发剂、交联剂、膨润土的添加量分别为单体质量的3.4‰、0.6‰和10‰时,制备出来的BSAC吸收蒸馏水和0.9%NaCl溶液的倍数分别为1100和110,并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其在降低树脂成本及提高树脂的综合性能方面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有机氟碳单体、丙烯酸酯等为共聚单体,引入交联剂制备微交联氟碳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交联剂、乳化剂、引发剂、氟单体等对乳液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氟碳单体已键接到聚合物主链上。在单体中加入交联剂二乙烯基苯(DVB),使用R-A/R-D复配乳化剂,n(R-A):n(R-D)=0.5.w(引发剂)=0.4%,w(氟单体)=20%时制备的乳液性能较好,转化率达到98.31%,凝聚物量0.42%,乳胶膜接触角达到77°,吸水率仅为8.89%。  相似文献   

12.
为得到一种力学性能优良的高吸水树脂,以黄原胶(XG)、丙烯酰胺(AM)与丙烯酸(AA)为原料,采用微波聚合接枝共聚方法,制备超强吸水剂溶液XG(SAP),并将其与水性聚氨酯(WPU)溶液共混改性.研究了黄原胶用量,丙烯酰胺与丙烯酸单体配比对于吸水剂吸水倍率的影响,探讨了异氰酸酯基团与羟基的比值(R值)和水性聚氨酯质量分数对高吸水剂的力学性能以及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对合成的高吸水剂以及改性后的高吸水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改性后的高吸水剂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丙烯酸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5∶1,XG占单体总量的比例为3%时,吸水剂的吸水效果最佳;复合胶膜中生成大量氢键,且两相相容性良好;随着R值的增大,XG复合胶膜的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WPU质量分数减小,XG复合胶膜的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XG复合胶膜的最大断裂伸长率可达28.2%,拉伸强度最大可达到9.82MPa.吸水测试表明,其最大吸水倍率可达1340%.  相似文献   

13.
抑尘剂可有效抑制粉料扬尘.对以丙烯酸为单体,丙三醇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与淀粉进行接枝反应制备抑尘剂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接枝制备的高吸水抑尘剂的吸水率和保水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丙烯酸投加量20 mL,30%氢氧化钠投加量26 mL(中和度75%),糊化淀粉2 g,引发剂与淀粉的质量比0.02∶1,交联剂1 mL,反应温度60℃,吸水抑尘剂的吸水率可达298.29 g/g.经测定,制备的抑尘剂具有较好的保水性.  相似文献   

14.
淀粉接枝共聚丙烯酸型超强吸水剂的快速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使淀粉接枝共聚丙烯酸(单体)经一步快速合成出固体超强吸水剂.考察了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中和度、淀粉的用量及其理化状态、共聚合温度等对产品的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淀粉的用量为26%,交联剂用量为0.06%(占丙烯酸单体的质量分数),引发剂的用量为0.08%,丙烯酸的中和度为48%(丙烯酸占丙烯酸钠的摩尔分数)时,该吸水剂在1 min内可完全吸水膨胀,吸蒸馏水率最大为1300 mL/g,且具有优良的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水溶液聚合法,以过硫酸盐为引发剂,N,N 亚甲基以丙酰胺为交联剂,添加不同含量的硅藻土,合成高吸水性树脂.并讨论了交联剂、引发剂、硅藻土等聚合条件对复合材料吸水性能的影响,制备出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吸水性能和保水性,在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以及提高材料综合性能方面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酸(AA)、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HPEG)、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等为单体,分别采用丙烯酰胺(AM)、羟甲基丙烯酰胺(HAM)取代部分丙烯酸,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出具有早强功能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并探讨了合成条件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体摩尔比n(AA)∶n(HPEG)∶n(SMAS)=4∶1∶0.36、反应温度为80℃、过硫酸铵(APS)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3%时,制备出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能较优.当AM取代为18%时,对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效果较佳,AM比HAM具有更好的早强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具有良好晶型、分散性好的纳米四氧化三铁。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作为反应单体,DVB为交联剂,使用水溶性引发剂KPS,采用单体聚合法制备磁性高分子微球Fe30dPMMA,该磁性高分子微球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子尺寸约为500nm。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海藻酸钠溶液进行冷冻干燥,以氯化钙为交联剂,制备出海藻酸钠海绵,再以此海绵为载体,负载环丙沙星,制得载药海藻酸钠海绵。研究了海藻酸钠溶液质量分数对海绵力学性能与吸水性能的影响,探究其对载药海绵的药物释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了载药海绵在不同外加电压下的药物释放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海藻酸钠溶液质量分数的提高,所制得的海藻酸钠海绵的吸水率和吸水速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海藻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2.5%时,所得的海藻酸钠海绵的吸水率和吸水速度达到最大,药物释放率最高。海绵的药物释放速度和药物释放量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加快,表明外加电压可以改变载药海绵的药物释放速率和释放量,从而为载药海藻酸钠海绵提供新的药物控释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现有调剖剂存在的耐温抗盐性差、交联剂污染环境的问题,以黄原胶(XG)、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法合成了一种新型调剖剂. 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原料和产物的结构,并对产物进行了耐温耐盐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当XG质量分数为0.10%、AMPS质量分数为10%、BIS质量分数为0.16%、KPS质量分数为0.02%、反应温度为70 ℃时,调剖剂的性能达到最佳;适用地层温度为90 ℃~150 ℃,适用地层矿化度为0 mg/L~25×104 mg/L,此调剖剂可应用于高温高盐油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