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玉米花药培养中诱导胚状体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物花药离体培养中诱导花粉植株,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一种是由花粉细胞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植株。另一种是直接由花粉细胞形成胚状体—花粉胚—发育成植株。后一种途径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这是因为胚状体成苗速度快,成苗率高。  相似文献   

2.
小麦花粉植株的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1971年4月我们用花药培养方法诱导出小麦单倍体花粉植株以来,国内外学者在小麦花药培养研究中作了大量工作,诸如:离体条件下的雄核发育的研究,提高诱导花粉植株频率的各种因素的研究,其中包括培养基的改进、材料基因型差异在诱导中的作用和培养条件,以及供取花药植株的环境条件的研究等。本文拟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对小麦花粉植株的遗传学表现,包括目前大家所关心的花粉植株的生活力,以及花粉植株的变异等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利用作物花药离体培养法诱导花粉植株,为进行单倍体育种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并在某些作物的育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就小麦的花粉单倍体培养来说,提高花粉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和分化频率是关系到这一方法能否应用于育种实践的关键,而培养基筛选的研究,又是提高花粉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和花粉植株分化频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朱至清等通过氮源调整试  相似文献   

4.
对三种不同生育条件的冬小麦的花药培养进行了比较,观察到它们对培养的反应有明显的和稳定的差异。经春化处理的冬小麦顶凌春播,5月中旬取花药做离体培养,比适时秋播,4月下旬进行离体培养的花粉愈伤组织和花粉植株的诱导频率提高约一倍;比冬天温室栽培,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取花药做离体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提高约二倍。1978年接种顶凌播种的28个杂交组合的冬小麦花药100%的组合诱导出了花粉愈伤组织,92.3%的组合分化出花粉绿苗。分析讨论了冬小麦顶凌播种诱导频率高的原因和它在冬小麦花粉单倍体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大豆的细胞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以及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1.细胞、组织培养尹光初等通过花药培养诱导出完整的花粉植株,并对离体花药的雄核发育进行了研究,认为大豆花粉植株的诱导频率受遗传型、发育状况、培养基、培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低温预处理(3—5℃)5天左右有助于花粉的启动。值得注意的是大豆离体花药的愈伤组织大都起源于体细胞。用 PFP(对氟苯丙氨酸)或活性碳能抑制这些愈伤组织的产生,但几乎也抑制了  相似文献   

6.
孙立华  佘建明 《遗传》1982,4(1):9-9
1979年我们利用水稻花粉单倍体植株的 茎节、幼穗、叶鞘和叶片等组织进行离体培养, 诱导出二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7.
应用微卫星分型方法进行大熊猫父亲鉴定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1979年我们利用水稻花粉单倍体植株的 茎节、幼穗、叶鞘和叶片等组织进行离体培养, 诱导出二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8.
小麦花粉愈伤组织植株体细胞染色体的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用花药培养方法诱导出来的小麦花粉愈伤组织和54个当代植株体细胞染色体的变异情况。发现它们大多是混倍体,但根据其染色体基数的不同,大量的花粉小麦是单倍体和纯合二倍体植株。同时,我们还首次获得了用花粉培养诱导的小麦5x植株和典型的混倍体植株在花粉愈伤组织中观察到染色体双着丝化现象。 离体培养和花粉的单倍性容易引起植物体细胞的核内有丝分裂,核融合,多极有丝分裂以及染色体断裂等现象。这些有丝分裂的异常过程,是产生染色体加倍、混倍体以及染色体变异的各种新类型的重要原因。 研究花粉发育时期在花药培养中的作用,改进培养条件和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诱导花粉植株和提高花粉植株自然加倍的频率,同时还可能获得染色体和染色体组发生变异的新类型,为研究染色体工程和染色体组工程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培陈  玉蓉 《遗传》1982,4(2):31-33
近几年来我国农作物花粉单倍体育种的研 究工作进展较快,但冬小麦花粉植株的诱导频 率还不高,除受接种材料的遗传特性、培养基、 花药离体前的栽培环境及物化处理等因素的影 响外,培养温度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对于 这方面的报道一般认为18-25℃ 较合适[1,2] 在1978-1980年间,我们对培养温度对冬小麦 花粉植株诱导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将试验 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单倍体培养是快速获得菊科纯合系的重要途径。目前已进行单倍体研究的菊科植物共有13个种,其中9个已成功获得单倍体植株。菊科中诱导单倍体的途径有花药培养、小孢子培养、离体雌核培养、远源杂交和辐射花粉诱导单倍体。本文详细论述了不同外植体发育时期、预处理、培养基、培养条件等因素对单倍体植株诱导再生的影响。对菊科植物单倍体诱导的几种途径进行对比总结,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提高小麦花粉愈伤组织诱导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从Guha与Maheshwari[4]在曼陀罗花药 培养上的划时代发现,证明在离体培养条件下, 花粉细胞可由配子体发育途径转向抱子体发育 途径,培育成为单倍体植株。最近十多年来, 各国应用花药培养技术,在细胞学、遗传学及育 种学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已在近百种植物上诱 导出花粉抱子体。但可惜由于多数植物的诱导 频率很低,致使单倍体花粉抱子体在遗传学及 育种学上的应用受到一定障碍。因此,有关提 高诱导频率的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就显得十 分重要。本文介绍我们应用漂浮培养及高渗溶 液预处理的方法,提高小麦花粉抱子体诱导频 率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从大麦雌配子体诱导单倍体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应用离体培养花药的方法诱导花粉单倍体植物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但从雌配子体系统诱导单倍体植物的研究却作得很少,进展也不大。在裸子植物上,Tulecke曾离体培养未受精的银杏雌配子体,得到单倍体愈伤组织,但没有分化成植株。在被子植物上,用未受精的胚珠或子房进行培养,Uchimica 得到茄子胚珠的单倍体愈伤组织,Jensen 则在棉花的胚珠中看到极核的融合及二倍体胚乳的分裂,但都没有进一步的结  相似文献   

13.
四倍体盾叶薯蓣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离体诱导获得的四倍体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ight)为材料,对其进行生物学习性观察、花粉育性鉴定以及人工授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四倍体植株试管苗移栽到大田后生长发育基本正常,但四倍体植株相对二倍体植株表现出各生长发育时期滞后的现象;两年生植株分化形成了雌、雄株,花粉活力为41%,与二倍体植株互为父母本的结实率分别为8.2%和6.3%;四倍体雌株与四倍体雄株受精结实的后代经检测为四倍体。表明离体诱导的四倍体盾叶薯蓣具有较低的育性,其多倍体倍性可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4.
磁场对防风体细胞胚发生发育和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防风的离体培养国内学者相继进行了研究,余绍华等(1985)用幼叶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根芽;慈忠玲和陈惠民(1995,1996)通过悬浮培养诱导体细胞胚发生及再生植株,对单细胞至球形胚形成的各阶段作了显微及超微结构观察,并对其培养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异进行了分析;盛世红和陈惠民(1990)用原生质体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但目前还未见磁场对防风胚状体发生和发育影响方面的报告。关于生物磁学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赵成章(1980)研究了磁场对水稻花粉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王曼丝和李鸣镝(199…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水稻(Oryza sativa)花药的离体培养及其花粉植株后代的表现,得到如下结果: 1.用加有2,4-D 1—5毫克/升的Blaydes培养基培养水稻花药,诱导出水稻花粉愈伤组织。采用花粉处于单核期的花药进行培养比较合适。 2.诱导愈伤组织成苗,以二次诱导法效果较好。即将愈伤组织种植在低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上(IAA 0.05—0.5毫克/升,激动素1—2毫克/升),在此培养基上分化快,芽点多,但芽不易伸长;芽点出现后再移到激素浓度较高的培养基上(IAA 2毫克/升,激动素4毫克/升),很快出现幼苗。 3.水稻花粉植株二代,田间表现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基本整齐一致,没有分离。杂种F_1花粉植株后代在许多性状上超过双亲,有选种价值。说明水稻花药培养用于育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茄子花药培养及单倍体育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取花粉发育为单核中期的茄子(Solanum melongena Uar.Serpentinum Bailey)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以Co~(?)对茄子进行花药予处理,提高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对花药采用30℃恒温培养一用,然后降至17~28℃,加速花粉起动。通过愈伤组织及胚状体的途径获得花粉植株。观察了其后代分离及稳定,并通过田间鉴定及筛选,培育出抗病、高产、质佳的茄子新品系86-1。已开始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的革命科技路线指引下,我国从1975年首次成功地从玉米离体培养的花药诱导出单倍体植株以来,许多单位培养玉米花粉植株都已成功,并报道了从离体培养的花药中有成熟胚状体的产生。我们在1976年玉米花药培养的实验中也见到有较多胚状体的产生,并从胚状体形成绿苗有较高的频率。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我们的实验材料是大田春播的金黄113(墩子黄×W591)及金黄,号(太181×黄204)两个杂交种。诱导培养基为N_6,附加不同配比的激素(表1),蔗糖12%。分化培养基为N_6 K 1ppm BA 1ppm IAA 0.1ppm,蔗糖6%。  相似文献   

18.
成功地通过胚状体及愈伤组织诱导成花粉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已获得较多的纯合二倍体株系;同时研究了激光处理花药对诱导胚状体的影响;初步摸索出通过胚状体成苗能减少混倍现象。经胚状体和愈伤组织诱导的花粉植株未见到发生衰退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Füjii 曾培养过小麦属6个种的花药,并得到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aegilopoides)和野生二粒小麦(T.dicoccoides)的花粉愈伤组织,但它们未能分化成苗。1973年我国和法国的研究者分别报道普通小麦(T.aestivum)花药培养成功,然而小麦属其它种至今尚未诱导出花粉植株。我们曾注意到普通小麦一部分离体花粉中存在微核或染色体断片,而且在白化花粉植株中也观察到微核。胡含等在小麦花粉愈伤组织中观察到染色体断片,Mix 在畸形的大麦绿色花粉  相似文献   

20.
游离花粉粒培养诱导产生植株的研究,近几年来在几种茄科植物上获得成功。但在禾本科植物上迄今未见有成功的报道。1978年我们从水稻花药预培养4—7天的花粉培养诱导出白化植株。1979年这一研究又获得进展,从预培养2天和2天以上的花药分离出的花粉都成功地诱导出绿色植株。在此同时,我们还对一些影响花粉启动、发育和愈伤组织分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