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神话与国兽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我国古代传说中为鳞甲类的奇异动物,它的形体综合了飞禽走兽及鱼类的生物特征,故有“腾龙”、“蛟龙”之称。由于原始时代的人类以狩猎为生,所以原始部落的标志——图腾,多以动物形象为主。中华民族的图腾形象——龙,是西北方各民族集团的象征。人首龙  相似文献   

2.
钉子  小天 《环境》2005,(4):6-9
随着人类居住的环境逐渐恶化,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环保运动正在兴起,越来越多的国人参与到环保行列中来。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在为还生存于绿色环境而努力着。青年导演陆川的电影《可可西里》,引发了人们对其环保观念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3.
阅尽 《环境》2014,(12)
正雾霾频袭,遭受"心肺之患"困扰的国人,而今又将增添"心腹之患"的担忧。据新华社近日报道,全国十大水系的水质一半污染;国控重点湖泊水质四成污染;31个大型淡水湖泊水质17个污染;重要海湾的大多水质差或极差……这实在是个坏消息!对于深受大气污染之害的人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问题的严重性还远不止于此。众所周知,水与空气是人类生存所需的最基本要素,但有着13亿多人口的中国,偏偏是淡水资源匮乏的国度。  相似文献   

4.
时令已是初夏,但我们仍然忘不了早春的那场“太阳雪”。在早春的初阳里,大小不一的雪花或急或缓地落下,人的心也时而收紧时而落下。这个早春伴随着动荡不安的岁尾年关,伴随着从未如此强烈的环境忧思。这场诡异的太阳雪飘荡在阳春三月的午后,挑战着人类的气候常识,也拷问着人类的自省之心,对环境的自省之心。  相似文献   

5.
蔡培印  李世勤 《环境》1997,(9):27-28
湿地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被称为“自然之肾”,它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和降解污染物等多种功能,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湿地还是众多野生植物,特别是许多珍稀濒危水禽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场所。 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著名的《湿地公约》。公约给予湿地以如下定义:“湿地系指不管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  相似文献   

6.
自然环境中生物膜随处可见。生物膜在污水处理以及河流水质净化等方面具有保护水环境的积极作用。然而,生物膜也存在着相当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不仅危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而且还会腐蚀管道和船体等金属材料。本文总结和分析生物膜在环境中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利弊,目的是使人们了解和认识生物膜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以推动对生物膜利用或抑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各地,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食物垃圾,以韩国为例,每人每年倒掉的食物垃圾,多达147公斤。对于这些食物垃圾,过去的处理方法是埋掉、沤肥或作家畜饲料,不仅存在着由浸滤水和盐成分所造成的土壤退化及处理困难等诸多问题,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尽  相似文献   

8.
吴继星 《环境》1994,(11):10-11
如何缓解地球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全世界的科学家们无不为之冥思苦想,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例如,广泛开展植树造林运动;驱散大气中的硫磺微粒;在极地海洋增施营养肥以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大量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在不同地区上空释放高达几十亿个铝气球以反射太阳光;减少石油的使用量等。直到不久前,许多科学家才醒悟过来,发现许多策略或为“马后炮”,或非根治之法。于是,有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2007,(6A):1-1
数百年的工业化进程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充分享受着现代化的舒适和便捷.然而,与之相伴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却直接危及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报告确认的观测事实表明,20世纪是过去100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一个世纪.20世纪90年代则是整个20世纪平均气温最高的10年。这种现象在21世纪还将持续,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海平面上升、极端灾难性气候频发、生态系统严重破坏的极端后果,人类在严峻的挑战面前战栗了。  相似文献   

10.
我们心底似乎一直有三大难题纠结着。一是“李约瑟之谜”,英国学者李约瑟1930年研究中国科技史时发问:“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二是“诺奖之痛”,渴望中国的科技、文化与世界形成良性对接的国人一直被诺奖情结困扰。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和工农业的发展,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着生态环境。这种改变一方面有利于创造财富、造福人类,另一方面又因为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曲靖部分贫穷落后的山区,人们的温饱还没有完全解决,从眼前的温饱和脱贫的需要出发,还在盲目毁林开荒,矿产的滥采乱挖仍在继续进行,森林覆盖率的锐减,水土流失的严重性还没有被认识。这种恶果已使一些地区的人民吃尽了苦头。曲靖是云南的煤焦基地,煤炭工业是  相似文献   

12.
《国际上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在本刊连续刊登后,引起关心环境问题的各界读者很大兴趣和重视。不少单位和读者纷纷致函曲格平同志或本刊,表示欢迎这篇连载文章。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还专门邀请作者就这方面的问题作学术报告。下面这篇就是作者最近在中国人民大学作的一次报告。按原计划,本文应是连载之七,因原定之五未脫稿,特将本文改为之五,提前发表。连载之六为海洋与环境,之七为工业与环境,请读者注意。  相似文献   

13.
广义的环境是指人以外的空间存在,包括大地、天空、海洋等自然环境和城镇、乡村、建筑等人工环境的总和.这里所谈的环境只涉及到人工环境中之一部分,主要为建筑之内外环境.设计,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行为,是一种构想和计划,并通过实施以满足人类需求为最终目标.环境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目标宏大而深远,成为现代全球范围内人类文化活动的重点,而为其他类型设计所不可企及.  相似文献   

14.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仅包含着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实践结果,还包含着人类在认识过程中的丰富情感体验和道德精神。知识对学生主体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与主体人格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知识与知识学习的独特价值,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以知识为主要内容,以知识学习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滨海湿地的功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天然湿地有滨海湿地、江河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三大系统,其中滨海湿地系统的亚系统和类型最多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按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滨海湿地的下限为海平面以下6米处(习惯上常把下限定在大型海藻的生长区外缘),上限为大潮线之上与内河流域相连的淡水或半咸水湖沼以及海水上溯未能抵达的入海河的河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滨海湿地面积为300~400万公顷。 滨海湿地系统包括潮上带湿地、潮间带滩涂湿地、潮下带近海湿地、河口沙洲湿地和沿岸离岛湿地等亚系统。各个亚系统又有一些湿地类型,如从底质和植被区分有淤泥质、沙质、基岩、生物礁及红树林、米草、芦苇等类型。 湿地及其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存在着许多明显的或潜在的作用,即所谓湿地的功能。这些功能可分为“实物”性和“服务”性两大类。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及提供人类的食物、建材、能源和其他工业原料等称作“实物”性的功能,调控水量(抗洪防涝)、抵御风暴等自然灾害、净化环境等称作“服务”性的功能,这些功能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丧失湿地就失去这些功能,因此,保持湿地及其生态系统的功能就是确保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以国界、省界等为主的多层行政区划界限是政治权力的空间投影和分割标志,代表着政权机构或政府权力所能覆盖到的最大地理范围,它在空间上以界桩为标志,是一条没有实物阻隔物的假象分割线,具有较强的法律、政治和军事意义.但是,人类所享用的清洁空气或大气环境是一个没有边界、没有分割的统一体、连续体,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公共资源,空中漂浮物等污染物质的跨边界流动是大气污染的最显著特征,人类政治发展形成的行政区划边界无助于大气污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破坏、荒漠化、海洋污染等,正是这些环境问题直接或潜在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悲观论者曰:“人生苦短”,养生学者说:“生命在于运动与静养”。现已发现,人生在世,欲走向长寿之路、健美之道,除须有夫妻恩爱作伴侣外,尚必须有下列“良友”作伴: 以人为伴芸芸众生,组成熙熙攘攘的人类社会。一个人生命之树欲常青,须扎根在肥沃的土壤——良好的人际关系中,不但要与家人、亲戚和和睦睦,而且要与邻  相似文献   

19.
刘难白 《环境》1997,(11):42-43
迄今为止,人类还不能十分精确地预报天气。大自然仍旧对人们隐藏着许多秘密。可是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气压计,活温度计,活湿度计以及其它许多有生命的气象测量器。这些活仪器,自古以来,人类就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加以利用。可是人类至今还不能充分了解这些活气象仪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20.
国人认识、辨别自然界的植物与动物,有一个比较简单省事的办法——吃。的确,“吃辨法”奇功盖世,中草药便是“神农尝百草”吃辨出来的.这世上对植物种类的吃量,国人可算是名列前茅,每年仅在内蒙古草原上刨药材的大军就不下几十万,大军过去“百孔千疮”。我们自己吃还不算,还千方百计地让五洲四海的异胞和我们一块吃,中草药出口量逐年增多便是证据。也许是少见多怪,难道异国他邦就长不出好草?非要中华民族“斩草除根”来贡献人类?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环境意识就显得层次太低了。在我们国家里.凡是要保护的千万别让吃。否则,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