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地面管网增压集输方案特征指标权重确定是地面管网增压集输方案优选的基础和关键。一般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造判断矩阵,进而计算得到特征指标权重。尽管层次分析法(AHP)识别问题的系统性强、可靠性高,但在专家群决策时,容易产生循环而不满足传递性公式,存在标度把握不准和丢失部分信息等问题。基于熵理论,提出利用熵技术对层次分析法(AHP)得到的地面管网增压集输方案特征指标权重进行修正,为地面管网增压集输方案特征指标权重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传统理想点逼近法只能反映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之间的位置关系,而灰色关联贴近度法只能反映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之间的形状关系,可能出现逆序现象.因此,通过传统理想点逼近法和灰色关联贴近度法集成,建立了基于改进理想点逼近法的地面管网增压集输方案优选模型.应用表明:采用改进理想点逼近法的排序结果与实际实施情况相符,与传统理想点逼近法和灰色关联贴近度法基本一致,体现了其双基准特性.  相似文献   

3.
如何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选择火山岩气藏最优开发方案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火山岩气藏开发方案优选指标的构建原则,确定了开发方案的7个优选指标。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和逼近于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相结合,建立了基于改进的AHP-熵权法和TOPSIS的火山岩气藏开发方案优选模型,并以松辽盆地某区块火山岩气藏8个决策开发方案优选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用所建立的优选模型计算8个决策方案距离正理想方案的接近程度分别为0.294 7,0.504 1,0.679 8,0.767 5,0.316 5,0.640 7,0.621 3和0.254 6,根据决策方案距离正理想点最小优选原则,得到最优方案为决策方案8.优选结果可为石油公司做出决策提供辅助参考,具有一定的实际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理想点逼近法(Fuzzy-AHP-TOPSIS法)是将影响指标的因素中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进行数值化分析,将其转化成数值型指标;再对各个指标按照权重进行排序,然后按照灰关联技术和灰色决策技术的相关方法,求出各个方案与正负理想方案的灰关联度;最后得出各个方案的相对贴近度,并对其进行排序比较,数值上最接近1的方案为备选方案中的最好方案。利用Fuzzy-AHP-TOPSIS法对某管路穿越河流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评价,考虑施工周期、河床适应性、投入、施工工艺复杂性等因素,最终得到方案4为所选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理想点逼近法(TOPSIS法)和灰色-理想点逼近法(FUZZY-TOPSIS法)的不足,提出利用新相对贴近度Mi代替欧式距离和灰色关联度,从而创建了改进的TOPSIS法。改进的TOPSIS法主要通过欧式距离和灰色关联度有机融合,得到新相对贴近度,进而根据新相对贴近度大小进行方案的优劣排序。油气管道穿越河流项目的应用表明,该方法提出的新相对贴近度具有双基准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符合工程实际,为最终油气管道穿越河流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川西中浅层气田地面管网增压集输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进入低压低产阶段的气田进行增压开采能够大幅提高气田的开发效果,其集输方案的制定主要根据少投入、多产出的原则。根据气井压力分区和地面管网状况,分别在川西某地区各作业区不同井区建立增压站,对气田进行增压开采及管网调整。对10个不同方案的地面工程改造技术指标和财务指标进行预测,形成了包括管线沿程压力损失、增压规模、增压机工况参数和管线输气压力等在内的系列评价指标。其中方案6的财务内部效益率和投资利润率最高,分别为48.66%和41.08%,因此推荐方案6为M气田的最优增压方案。  相似文献   

7.
靖边气田开发后期增压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边气田全面进入自然稳产期末,地面集输系统已不能适应中、低压气的开发。依据靖边气田现有管网系统结构,对管网增压方式进行比选,建立大型气田区域性增压全局优化模型,结合天然气管网仿真,运用优化技术,决策出最优的气田增压方案,合理布置压缩机站的站位、优化压缩机及管网系统的运行参数,从而协调天然气的采、集、输、配各个环节的关系,在实施天然气集输管网区域性增压输送的同时,既降低管网改造投资,又实现经营部门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考虑输气工程方案的投资、生产管理条件、施工条件、自然风险和通讯条件等因素,建立了方案优选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这种方法简单实用,优选结果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节约油田集输管网的投资成本,结合某油田地面环形集输管网的实际情况,以免疫遗传算法为基础,构建地面环形集输管网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利用运算实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得到油田地面环形集输管网的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集输半径为2 km时,地面环形集输管网优化设计方案用于系统设计时造价最低。并且当设计油田地面环形集输管网时将各级站划定在一定范围时,2 km集输半径为最佳设计,据此证明了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此次研究为油田地面环形集输管网优化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为集输管网的布置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优选管道穿越方案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介了现在管道穿越主要方案,提出了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代替层次分析法(AHP)来优选管道穿越方案的新方法。介绍了FAHP的原理和步骤。从FAHP的步骤和原理来看。FAHP比AHP筒单,而且解决了一般层次分析法标度繁琐、判断矩阵一致性难以达到的不足。用FAHP来优选四川威远河流的穿越方案,最终优选结果与实际工程采用的施工方案一致。因此,FAHP可以用于类似实际工程方案的优选,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将信息论,模糊物元和层次分析三者结合一起构成信息熵模糊物元层次分析法,消除了专家权重分配困难的缺陷,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方案决策的可信度,其思路是先建立原油集输工程方案的评价模型,然后根据优选法计算优选阈值,以确定优选对象,最后按优选对象排序,得到原油集输工程的最佳方案并应用于原油集输工程方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将信息论、模糊物元和层次分析三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信息嫡模糊物元层次分析法,消除了专家权重分配困难的缺陷,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方案决策的可信度。其思路是先建立原油集输工程方案的评价模型,然后根据优选法计算优选阈值,以确定优选对象,最后按优选对象排序,得到原油集输工程的最佳方案并应用于原油集输工程方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长输管线设计方案优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输管线设计方案的优选是根据工程设计原则 ,从所提供的预选方案中 ,遴选出最佳设计方案。由于方案涉及到的设计参数和技术经济指标具有典型的层次特征 ,因而可以用层次分析方法来定量确定各种指标相对目标层的权重 ,结合密切值法对各个方案与理想方案逼近程度的计算 ,实现方案优劣排序。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在天然气长输管线设计方案优选指标体系及结构模型之中 ,AHP -MCZ能从多因素、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角度来确定出最优设计方案。为设计者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设计方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用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优选油气田开发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个优选油气田开发方案的数学模型,综合考虑了油气田开发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指标,对某油田新区的6种开发方案进行了优选,并将评价结果与单指标分析法和模糊数学优选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用多目标决策方法优选油气田开发方案是简单、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含硫气田的持续开发,气井井口压力逐步低于集输压力,亟需实施集输系统增压运行。采用OLGA软件,以气液两相流、压降预测、耦合传热理论为基础,针对高含硫气田集输管网高程差、气体组分、液气比、管网全尺寸参数等工况条件,建立了复杂山地高含硫湿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的数值模型,以集输系统生产历史数据为基础,验证模型准确性并进行修正。考虑单井、多井或单线配置压缩机等情况,根据开发预测的各井压力变化情况,计算集输管网的压力分布及系统能耗,重点分析了单站增压、区域+单站增压、集输干线增压三种模式,最终优选出高含硫气田集输系统增压模式。  相似文献   

16.
靖边气田目前已经进入稳产期,因此地面集输系统不利于中低压气井的开发。按照现有的管网系统结构对比,分析不同的增压方式,建立全局优化模型,并且按照天然气管网仿真技术选择最适宜的气田增压方案。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靖边气田开发后期增压的方案设计,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含硫气田的持续开发,气井井口压力逐步低于集输压力,亟需实施集输系统增压运行。采用OLGA软件,以气液两相流、压降预测、耦合传热理论为基础,针对高含硫气田集输管网高程差、气体组分、液气比、管网全尺寸参数等工况条件,建立了复杂山地高含硫湿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的数值模型,以集输系统生产历史数据为基础,验证模型准确性并进行修正。考虑单井、多井或单线配置压缩机等情况,根据开发预测的各井压力变化情况,计算集输管网的压力分布及系统能耗,重点分析了单站增压、区域+单站增压、集输干线增压三种模式,最终优选出高含硫气田集输系统增压模式。  相似文献   

18.
对盆地东部地区气田后期增压开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压开采是气田开发后期,由于地层压力下降,不能满足地面集输要求,而采取的旨在提高采出能力和地面输送能力的采输方法。一般采用气田内部增压和集输管网增压两种方式。前者着重于开采、后者着重于输送。在气田的开采中,两者均能达到同一目的。但具体运用哪一种方式,或者是同时运用,要视气田的开采程度,管网的集输状况,各气田开采周期的同质或差异性而定。增压开采投入大,生产成本高,对集输管网的现状和环境的影响大。针对川东气田的特点,提出了今后盆地东部增压开采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旨在从整体上提高增压开采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储气库地面系统作为储气库的核心部分,由于受注采气的双重影响,运行工况不稳定且能耗较大。为挖掘节能潜力点,解决储气库地面工艺系统能效评价体系方法不完善、评价界限不清晰的问题。 方法结合相关现行标准,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了涵盖3层次15指标的储气库地面工艺系统能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套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函数法相结合的储气库地面工艺系统能效评价方法。 结果进行实例应用得到,储气库地面工艺系统在正常工况下能效评价得分为74.68,异常工况下能效评价得分为48.68。 结论所建立的能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能合理地反映出储气库地面工艺系统正常和异常工况下的能效水平、适应性情况及所存在的问题。该评价方法的采用为储气库地面工艺系统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及参考,对提高油气田企业及天然气管网公司能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20.
层次分析法优化五点水平井井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油田开发井网设计牵涉到很多影响因素,对井网的优化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为减小单一指标决策的片面性,将层次分析法(AHP)引入到井网优化中.针对水平井五点法井网,从井排距比、穿透比和水平井水平段层位等三方面进行设计,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组合出九种方案.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计算得到采收率、含水率等相应指标,从而采用模糊数学中的AHP综合考虑各项指标,通过求取各方案的权值,将定性关系定量化,客观合理地得到指标综合排序,选择出最优方案,优化水平井五点井网,为实际生产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